寄大光。宋代。陈与义。芭蕉急雨三更闹,客子殊方五月寒。近得会稽消息否,稍传荆渚路歧宽。
《寄大光》是一首宋代诗词,作者是陈与义。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
芭蕉急雨三更闹,
客子殊方五月寒。
近得会稽消息否,
稍传荆渚路歧宽。
这首诗词的诗意描绘了一个离乡背井的游子思念家乡的情景。让我们来进行赏析:
首句表达了芭蕉急雨的声音,给整个场景增添了动感和生气。"三更"指的是深夜,"闹"表示雨势很大,此句描绘了一种烦躁不安的氛围。
第二句中,作者提到游子身处异乡,五月却感到寒冷。这里的五月寒暖不符,用以表达游子与家乡的距离和异地的寂寞。五月本应是春暖花开的季节,但是对于游子来说,他却感受到了寒冷。
第三句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思念和渴望。作者询问是否有关于会稽的消息传来。会稽是他的家乡,这里的消息代表着家乡的动态和变迁。作者希望能够了解家乡的情况,以弥补他身处异地的思乡之情。
最后一句提到了荆渚之间的路途,表示游子与家乡之间的距离虽然宽广,但稍有传闻也能让他稍微了解到家乡的变化。这句话也让人感受到作者对家乡的思念和渴望。
整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游子思乡之情,通过描绘雨声、异乡的寒冷以及对家乡消息的期盼,展现了游子内心的孤独和渴望。这首诗词唤起了读者对家乡的思念之情,以及游子在异乡的艰辛和不易。
陈与义(1090-1138),字去非,号简斋,汉族,其先祖居京兆,自曾祖陈希亮迁居洛阳,故为宋代河南洛阳人(现在属河南)。他生于宋哲宗元祐五年(1090年),卒于南宋宋高宗绍兴八年(1138年)。北宋末,南宋初年的杰出诗人,同时也工于填词。其词存于今者虽仅十余首,却别具风格,尤近于苏东坡,语意超绝,笔力横空,疏朗明快,自然浑成,著有《简斋集》。...
陈与义。陈与义(1090-1138),字去非,号简斋,汉族,其先祖居京兆,自曾祖陈希亮迁居洛阳,故为宋代河南洛阳人(现在属河南)。他生于宋哲宗元祐五年(1090年),卒于南宋宋高宗绍兴八年(1138年)。北宋末,南宋初年的杰出诗人,同时也工于填词。其词存于今者虽仅十余首,却别具风格,尤近于苏东坡,语意超绝,笔力横空,疏朗明快,自然浑成,著有《简斋集》。
怀雪蓬姚希声使君。宋代。戴复古。有感中来不自禁,短长亭下短长吟。梅花差可强人意,竹叶安能醉我心。世事无凭多改变,仕途相识半升沉。摩挲老眼从头看,只有青山无古今。
桃夭。先秦。诗经。桃之夭夭[1],灼灼其华。之子于归[2],宜其室家。桃之夭夭,有蕡[3]其实。之子于归,宜其家室。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次韵潘都干菊花六首。宋代。项安世。暖风和日花时,不共人争丑夷。自爱霜深月冷,累累金粟生肌。
吴公蔚将还滁阳出所集述德堂诗作此送之。南北朝。邹浩。述德高堂在何许,述德高人欣可睹。彭州梦破知几年,遗爱远追曾大父。至今民数旧邦君,每及吴公歌且舞。述而行之德莫穷,定可周流浃天宇。谁令千里便归休,炯炯此心元自古。四百六十五甲子,貌若岩松傲风雨。胸中何啻法界宽,普集尘沙诸佛祖。一如一切悉皆如,迥脱拘挛不踰矩。从横肉眼讵能窥,但见鼻间常栩栩。只应高与老人星,长现升平瑞明主。
圣泉寺。宋代。曾巩。笑问并儿一举鞭,亦逢佳景暂留连。青冥日抱山腰阁,碧野云含石眼泉。蹑屐路通林北寺,落帆门系海东船。闽王旧事今何在,惟有村村供佛田。
养疴杂诗 其十。清代。黄遵宪。一溪春水涨瀰瀰,闲曳烟蓑理钓丝。欲觅石头无坐处,却随野鹭立多时。
梅花喜神谱·烂熳二十八枝。宋代。宋伯仁。缯壳烂缃枝,夏果收新绿。玉真望甘鲜,不管邮兵哭。
和赵宫管看梅三首。宋代。苏泂。除却梅花不可无,梅花之外更何须。花中儿女纷纷是,唯有梅花是丈夫。
寄郑公老。宋代。王洋。一投鱼目得双珠,恍觉光寒照坐隅。郡政已知先岁课,高文何不副时须。法官属籍忠劳久,吊死伤孤里俗苏。已分漂流寄江海,甘从父老啖蒸壶。
玉楼春。宋代。晏几道。芳年正是香英嫩。天与娇波长入鬓。蕊珠宫里旧承恩,夜拂银屏朝把镜。云情去住终难信。花意有无休更问。醉中同尽一杯欢,归后各成孤枕恨。
如梦令。清代。张玉珍。莺语催残红雨。好景频添离绪。无奈是东风,吹散一庭香絮。人去。人去。梦到五云深处。
净成上老父供阻雪十日二首 其二。明代。释函是。雨雪濛濛天地昏,指中马外眼前存。远思几处未归客,近对何人可共论。浩浩风传新水碓,皑皑砌绕旧蔬园。此时此际成孤赏,独拥寒襟深闭门。
四明十题其一·雪窦山。宋代。释昙颖。重云不藏春,深窦常有雪。晓月号松猿,晴壁挂海霓。终恍无心人,区区佩环玦。
春霁晚望。唐代。杨凝。细雨晴深小苑东,春云开气逐光风。雄儿走马神光上,静女看花佛寺中。书剑学多心欲懒,田园荒废望频空。南归路极天连海,惟有相思明月同。
画堂春 咏十姊妹。清代。顾贞立。曲尘罗障锦如云。杨家姊妹承恩。蛾眉淡扫最为尊。虢国夫人。望去红围翠绕,擎来舞袖绡裙。随香泊粉尽芳春。根蒂难分。
题刁光胤画册·双飞蛱蝶图。宋代。宋孝宗。 融融风日杂花开,一雨凋残满绿苔。倘有红妆来拾翠,无端蝴蝶斗飞来。
读曲歌八十九首 其七十六。清代。佚名。暂出白门前,杨柳可藏乌。郎作沈水香,侬作博山炉。
馆中听雨。明代。佘翔。疏灯孤馆影悠悠,素发萧然挂蒯缑。枕上忽闻枫树雨,梦魂欲破海东头。
过董叔达故居。宋代。王休。短石拂荒阡,诵君孝行全。甘泉潜易地,至德上通天。明诏再三下,承欢八十年。草堂遗址在,溪水绕涓涓。
忆江南。唐代。皇甫松。兰烬落,屏上暗红蕉。闲梦江南梅熟日,夜船吹笛雨潇潇。人语驿边桥。楼上寝,残月下帘旌。梦见秣陵惆怅事,桃花柳絮满江城。双髻坐吹笙。
和潞公行及白马寺得留守相公书云名园例惜好。宋代。司马光。相国东郊迓帝师,油幢交映碧参差。都人共喜安舆到,正是余花可惜时。
次韵奉答王岱麓 其二。明代。王渐逵。茑萝门巷迥相同,竹长孙枝桂长丛。客至未沽秋露白,果成先荐荔支红。诗来神鬼偏惊讶,语入鸥凫亦解通。世烈威名倾海内,老渔何幸庆遭逢。
十一砺四首 其一。宋代。郑思肖。钱塘帝王都,宫阙高崔嵬。盛治蔼无外,鼓舞如春台。咸淳圣人去,山崩龙虎摧。弹指变晦冥,铁围生劫灰。丈夫吐一语,霍落飞风雷。直排四海水,并走天外来。手濯天地壳,永劫绝纤埃。唤醒群盲儿,欢喜双眼开。
车轩前添色牡丹一株开二十四枝成两绝呈诸公。宋代。邵雍。牡丹一株开绝奇,二十四枝娇娥围。满洛城人都不知,邵家独占春风时。
李处士郊居。唐代。皮日休。石衣如发小溪清,溪上柴门架树成。园里水流浇竹响,窗中人静下棋声。几多狎鸟皆谙性,无限幽花未得名。满引红螺诗一首,刘桢失却病心情。
戏咏红锦帐。元代。刘崧。红锦帐子薄于纱,四壁清风汎綵霞。昨夜月明春梦熟,误吹长笛入桃花。
题倪云林筠石乔柯图倪有诗其上即用其韵 其二。明代。张萱。山空木落白云寒,咫尺溪山万里宽。为忆云林清閟阁,烟霞满纸正堪餐。
观调发四首。宋代。刘克庄。路傍纷纷送者谁,相顾泪下如绠縻。妻牵郎衣留不得,儿抱斧颈尤可悲。寄声征夫且止泪,矫情勿为识者窥。国贫端坐养士耳,汝曹衣廪民血髓。边头战士寒堕指,霜风猎猎阵云起,湓城善地亦靠里。
久晴十月二十四日五日连雨程以忠来同饮。元代。方回。侵寻小雪初,不雨五旬余。深井腥泥水,荒畦槁蛀蔬。牛灾传聚落,蛇出骗阶除。巫诧瘟神王,官虞火政疏。浅流停碓硙,硗陇抗犁锄。闽粤挻兵祲,江淮断漕渠。讹言兴委巷,秽气集穷闾。市药邀珍价,僮衣类臭帤。衰年今尔许,恶况又何欤。脚汗眠慵洗,头风坐畏梳。扪多王猛虱,食谢孟尝鱼。半世空为吏,平生误信书。得閒真已幸,多惧复焉如。田不能仓廩,家才有室庐。稍令逢小稔,亦足慰贫居。骤湿生朝础,斜飘过晚墟。檐茅声乍滴,槛药色微舒。牟麦还堪望,蝗蝻想渐祛。良朋胥此会,忧抱与俱纾。斗酒适酤至,烹鸡漉韭菹。
连朝阴雨一宵晴,百辟相欢仰孝诚。鹤驭自天来九庙,衮衣成礼及三更。
迎銮乐向门前奏,扈跸人从树里行。储辅近来多病渴,叨陪独幸夜通名。
二十九日夜晴太庙陪祀作时王惟臣詹事刘希贤汪伯谐二庶子郑瑶夫罗明仲洗马俱以疾在告。明代。程敏政。连朝阴雨一宵晴,百辟相欢仰孝诚。鹤驭自天来九庙,衮衣成礼及三更。迎銮乐向门前奏,扈跸人从树里行。储辅近来多病渴,叨陪独幸夜通名。
皇初平将入金华山。唐代。曹唐。莫道真游烟景赊,潇湘有路入京华。溪头鹤树春常在,洞口人家日易斜。一水暗鸣闲绕涧,五云长往不还家。白羊成队难收拾,吃尽溪边巨胜花。
八月十八社不雨得酒。元代。方回。近社当有雨,至是终无之。家贫久无酒,忽有社酒持。万事不可料,人生难前知。穷山旱已甚,园草日就萎。重九倏复近,眷焉顾东篱。稼穑不我与,灌此青蕊枝。幽赏心所寄,曾不忧朝饥。果茹愧云鲜,聊兹抚幼儿。扁舟欲有适,矫首空遐思。
送施宣教。宋代。王炎。翩翩贵公子,和气如春温。倾盖一晤语,肯吐胸中真。江头雨新霁,浮鷁波鳞鳞。骑凤吹玉箫,归欤觐慈亲。我老无所营,君方富青春。后会未有期,人来时嗣音。毛颍二十辈,深衷致殷勤。助君赋子虚,高飞到青云。
奉和袭美行次野梅次韵。唐代。陆龟蒙。飞棹参差拂早梅,强欺寒色尚低徊。风怜薄媚留香与,月会深情借艳开。梁殿得非萧帝瑞,齐宫应是玉儿媒。不知谢客离肠醒,临水应添万恨来。
铁船峰。明代。吴国伦。天风吹席挂庐峰,棹鼓无声云汉重。一自铁船飞不去,至今山泽吼双龙。
喜雨。唐代。殷尧藩。临岐终日自裴回,干我茅斋半亩苔。山上乱云随手变,浙东飞雨过江来。一元和气归中正,百怪苍渊起蛰雷。千里稻花应秀色,酒樽风月醉亭台。
齐。谢朏。唐代。孙元晏。解玺传呼诏侍中,却来高卧岂疏慵。此时忠节还希有,堪羡君王特地容。
直省。明代。李舜臣。向夕风烟迥,空庭鸟雀馀。尘襟还役物,暝色正愁余。发有星星改,名将日日疏。因思郎署里,未若托吾庐。
嵩山采菖蒲者。唐代。李白。神仙多古貌,双耳下垂肩。嵩岳逢汉武,疑是九疑仙。我来采菖蒲,服食可延年。言终忽不见,灭影入云烟。喻帝竟莫悟,终归茂陵田。
送泽赴新涂尉。宋代。韩元吉。少年薄宦几东西,送汝临岐意尚迷。作尉未嗟官职小,致身当与古人齐。短篷载雪看梅蕊,古驿冲风信马足。尔父渐衰吾已老,寄书时一到南溪。
赋得枫桥流水五绝送孙建侯归金陵 其五。明代。邓云霄。桃叶渡头花似锦,枫林桥畔月如霜。他时忽忆兴公赋,两地愁牵一水长。
题山居夏夜读书图。元代。胡奎。素月兮流天,松风兮奏弦。澄夜气兮泠然,寓吾情兮简编。探羲图兮画前,游吾神兮太古之先。
钓台。明代。梁鹤鸣。老去逃名何所为,渔蓑常向水云披。竿头高挂一轮月,泽畔轻移百丈丝。烟雾直寻巢父乐,江湖无复子牟思。不知严濑谁能似,十里龙湾九曲池。
憩枫亭驿。明代。许天锡。枫阅他年世,亭馀旧日名。驱驰耽午寂,林薄送秋声。书卷行空载,尘心梦未清。侵晨犹远役,华发奈愁生。
题陈光禄惟顺迎暾书舍二首 其二 寺烟。明代。陆深。有寺隔东邻,人烟日中满。感此盈虚间,沉吟坐来晚。旷古达者心,寻山不辞远。
上陵。明代。罗颀。上陵巍哉中有窟,楚拊生堂枝郁郁。野有乔松斧奚从,赤乌飞逝不来叶,鸱枭昼鸣我心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