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窗

午窗朗读

《午窗》是一首宋代刘克庄创作的诗词。下面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恩赋支离粟一囊,
午窗卧看世人忙。
东家学究穷于我,
六月褒衣上讲堂。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居于午窗之中的学者。诗人自称被恩赋所困,只能拥有一袋杂粮为生。他躺在午窗之上,观察着世人的忙碌。他所指的世人,可能是指那些为名利奔忙、为生计劳碌的人们。在这个繁忙的世界中,他却能够安静地观察和沉思。

诗人提到自己是东家的学究,意味着他是东家的学生,或者是在东家学习的人。然而,他认为自己比东家学究更穷困。这种贫穷可能指的是物质上的匮乏,也可能指的是精神上的孤独和追求的无法满足。

诗的最后两句描述了诗人在六月天穿上褒衣上讲堂的情景。六月是酷热的夏季,而褒衣是一种轻薄的汉服。这里,穿上褒衣上讲堂可以被理解为诗人在炎热的夏天依然坚持学习和教课的决心和努力。

赏析:
《午窗》这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一个学者的境遇和内心感受。诗人通过对比自己的穷困和世人的忙碌,展现了自己的独特视角和超脱尘世的情怀。

诗人选择了午窗这个特殊的位置,这个窗户位于房屋的南侧,可以避免直射的阳光,提供了一个安静的环境。诗人躺在午窗之上,可以观察外界的繁忙和喧嚣,但他自身却能够保持内心的宁静。

诗中的"恩赋支离粟一囊"表达了诗人物质上的贫困,可能是指他没有得到足够的赏赐或奖励。然而,他并没有因此放弃,而是选择了用"卧看世人忙"的方式来面对现实。这种观察和思考的态度,显示出诗人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和对世俗纷扰的超然态度。

诗的最后两句"东家学究穷于我,六月褒衣上讲堂"展示了诗人对学习和教课的热爱和执着。尽管他自称比东家的学究更穷,但他并不放弃自己的学习和教育使命。在炎热的夏季,他依然坚持穿上薄衣讲学,展现出不畏艰辛和对学问的追求。

通过对繁忙世俗和自身境遇的观察,诗人在《午窗》中表达了对宁静思考和远离纷扰的渴望。他通过午窗的视角,展现了一种超越物质贫困和世俗喧嚣的内心世界。这首诗词以简洁明了的语言传达了深刻的思考和对学问的执着追求,给人以启迪和反思。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刘克庄

刘克庄(1187~1269) 南宋诗人、词人、诗论家。字潜夫,号后村。福建莆田人。宋末文坛领袖,辛派词人的重要代表,词风豪迈慷慨。在江湖诗人中年寿最长,官位最高,成就也最大。晚年致力于辞赋创作,提出了许多革新理论。...

刘克庄朗读
()

猜你喜欢

春日公车指帝乡,秋风遗魄滞河阳。慈亲涕泪随年尽,游子关山入梦长。

迟暮靡依怜白发,《式微》无后继青箱。楚些空有《招魂赋》,荆豫无如各一方。

()
悟道散人姓岳。
秘密玄机把握。
终日抚心琴,便是蓬莱仙乐。
仙乐。
()

君胡不住三十六峰之黄山,置身乃在薛干佘库之峰间。

又胡不恋长泖圆泖通波处,游迹忽出婆娑洋外炎荒路。

()
乔家深闭郁金堂。
朝镜事梅妆。
云鬟翠钿浮动,微步拥钗梁。
情尚秘,色犹庄。
()

函谷关高高入云,东来紫气何缤纷。关头或有异人过,令尹一日先知闻。

青牛驾车出林莽,翠葆拂晓扬清芬。至人中坐雪垂领,神气内守颜如醺。

()

金渊多宝地,此地殊幽深。
一锡得安稳,岂必栖山林。
临池照佛面,见竹空人心。

()

风开翡翠帘,霜满芙蓉叶。欲上象牙床,鸳鸯冷还怯。

()

岂避弓蛇影,生憎凫胫添。闲看稚子戏,未怪老夫潜。

粳稻馀三釜,蚕桑具一缣。谁云吏情淡,盘有水晶盐。

()

重华不见独登台,台倚孤城日月开。似听箫韶千载上,虚疑凤鸟九霄来。

乱山北起迷烟树,双涧南流浸绿苔。回首苍梧天咫尺,南巡曾带跸尘回。

()

里门冠盖学天津,南阮由来不厌贫。从他废箸儿曹事,似汝淫书我辈人。

沼上墨花堪染练,阶前带草欲成茵。肯为辟疆容径造,那将蜡屐比朱轮。

()
但了官中事,都无俸外钱。
妙年能尔尔,晚节更须坚。
()

偏是书生赋分悭,生平受用只儒酸。
非无热处可炙手,禁得寒时做冷官。
乃父向年已科目,好儿今日又衣冠。

()

挂冠神武去何疑,征虏亭前出祖时。江上鹭鸥频有喜,丘中麋鹿久相期。

自怜颜驷年垂老,谁道扬雄力未疲。今夜青山云卧稳,可能犹梦汉官仪。

()

津涂通四塞,候馆次连营。作镇兼防海,为楼好望京。

地联三辅密,潮接九河平。岛势含燕甸,山形拥蓟城。

()

炯炯平生心,白日青天在。深山南斗高,无夜不再拜。

()

甘陵南北昔纷纶,模楷争看垫角巾。周党三徵坚闭户,桓谭万卷镇随身。

花间置驿金为簿,竹里闻歌玉照人。老去更谁论往事,一竿风月卧江春。

()

天竺参禅最上头,香风拂拂近瀛洲。湖光似练浮虚阁,春柳如烟载雪舟。

到此定知心了世,从来一任海为沤。山僧亦道忧时事,开府何曾上庾楼。

()

黄金殿里,烛影双龙戏。劝得官家真个醉,进酒犹呼万岁。

折旋舞彻《伊州》。君恩与整搔头。一夜御前宣住,六宫多少人愁。

()

浮云无定踪,游子有所思。所思在何方,迢迢东海涯。

云来倏浩渺,云去还逶迤。道路固云阻,可望不可之。

()

沧波末静我安归,四顾茫然赋采薇。幽念不随鸦噪乱,故交真似蝶来稀。

长留诗卷贫何病,复抱琵琶老更非。千古湘累同此恨,孤臣已换芰荷衣。

()

江东门外大江头,古渡微茫接远洲。月窟殊方通上国,云帆大舸满中流。

垂杨芳草三春暮,红蓼黄芦两岸秋。顾我济川才思少,几回临想兴悠悠。

()

  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况秦吴兮绝国,复燕宋兮千里。或春苔兮始生,乍秋风兮暂起。是以行子肠断,百感凄恻。风萧萧而异响,云漫漫而奇色。舟凝滞于水滨,车逶迟于山侧。棹容与而讵前,马寒鸣而不息。掩金觞而谁御,横玉柱而沾轼。居人愁卧,怳若有亡。日下壁而沉彩,月上轩而飞光。见红兰之受露,望青楸之离霜。巡层楹而空掩,抚锦幕而虚凉。知离梦之踯躅,意别魂之飞扬。故别虽一绪,事乃万族。

  至若龙马银鞍,朱轩绣轴,帐饮东都,送客金谷。琴羽张兮箫鼓陈,燕、赵歌兮伤美人,珠与玉兮艳暮秋,罗与绮兮娇上春。惊驷马之仰秣,耸渊鱼之赤鳞。造分手而衔涕,感寂寞而伤神。

()

绣阁延芳梦未阑,吹将玉笛数声残。虾帘卷雨芭蕉暗,蛤粉黏墙薜荔寒。

迤逦光阴閒展卷,寂寥心事倦凭阑。碧桃枝上馀春在,小勒红英几朵看。

()
花心定有何人捻。
晕晕如娇靥。
一痕明月老春宵。
正似酥胸潮脸、不曾销。
()
倚风含露,似轻颦微笑,盈盈脉脉。
染素匀红,知费尽,多少东君心力。
国艳酣晴,天香融暖,画手争传得。
绿窗朱户,晓妆谁见凝寂。
()

乾坤嘉会斯文酒,与子同欢实偶然。大道岂销秦火里,好怀多在柳风边。

须知一贯原无贯,莫向先天更觅天。何日振衣千仞上,乘风来往任翩翩。

()

今日文期许食肉,诸子欣欣就咿喔。日夕不见突中烟,眼底蝇飞掩文哭。

()
忽忆东朐为客日,壮心初见水云乡。
岛夷居处邻荒服,潮水来时杂海商。
卧看苍溟围大块,坐观红日出扶桑。
虚生虚死人何限,男子之称不易当。
()

湘中琳琅碧,岳顶莲花白。隐几深竹中,嗒尔天游客。

()
霜痕如雨沁东郊,乐岁家家一把茅。
故国丘陵多麦垄,新晴篱落有梅梢。
小山何在应招隐,北岭如今已献嘲。
归计未成聊琢玉,飘颻风袖作推敲。
()
舟凌清泚转弯环,立鹭驯鸥拱挹间。
还忆苕溪听鸣橹,归来清梦定家山。
()
且倚东风拚酒酣,莫将食口配春蚕。
还家更有无穷兴,曲水飘香满舍南。
()
草履初登南客船,铜瓶犹贮北山泉。
衡阳旧寺秋归去,门锁寒潭几树蝉。
()

朱明曜真仙人京,太守入山天乐鸣。洞天日月一沐浴,碧鸡红翠生光明。

天教太守主双岳,神君元是长庚生。药市酒田暮治事,琪花瑶草朝省耕。

()

清芬堂下千株桂,犹是韩家旧赐园。白发老翁和泪说,百年中见两平原。

()

小车不肯驻山庄,短棹依然傍野塘。忽听骊驹歌柳陌,似从鸣鸟集梧冈。

仙龄九十春犹浅,客路三千里更强。何日朝簪能谢却,归来先诣郑公乡。

()

贫与病相约,贫来病亦来。

有僧时馈药,无鬼敢输财。

()
二月春方好,登楼望欲迷。
关情山簇簇,余思草萋萋。
小浦依林曲,长天向水低。
乡心正无限,恰恰一莺啼。
()

宁逢旱魃行,莫见商羊舞。小麦黄时赛田祖,汗流肩赪何太苦。

霏霏霪雨连三旬,却恨炎曦在何所。咋日飞蛾空麦头,今朝麦尾生黄牛。

()

星汉正参差,佳人不在斯。宿昔暂乖阻,何异远分离。

露染蘼芜叶,日照芄兰枝。风光已飘薄,云采复逶迤。

()

京口刘郎是穆之,风云未作苦栖迟。金盘一石槟榔赠,可得当年是讳饥。

()

云霄楼观耸神京,蔼蔼笙歌出凤城。谯漏声传终百刻,将垣禁弛散千兵。

彩屏有象金城画,火树开花玉缀缨。甲第公卿联戚里,当筵不数五侯鲭。

()

松陵讲舌看澜翻,滞论冰消瞬息间。觉性已明华藏海,退身聊遁莫釐山。

识真久认鱼筌假,处静因求麈尾閒。我是殊庭仙隐吏,二年云水共跻攀。

()

人皆种花我种柏,为此劲性寒不易。
三春虽怜少姿媚,岁暮方看霭颜色。
南堂之南可数到,列树六本翠磔磔。

()

当时神剑埋丰城,郁郁光气冲斗星。千年古狱斸幽扃,下得至宝双青萍。

雌雄不知谁与名,拭以异土聊发铏。龙文星彩愈晶荧,正昼无影魑魅惊。

()
净名毗耶中,妙喜恒沙外。
初无来往相,二土同一在。
云何定慧师,尚欠行脚债。
请判维摩凭,一到东坡界。
()

雨晴烟晚。绿水新池满。双燕飞来垂柳院,小阁画帘高卷。

黄昏独倚朱阑。西南新月眉弯。砌下落花风起,罗衣特地春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