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夫。唐代。陈玉兰。夫戍边关妾在吴,西风吹妾妾忧夫。一行书信千行泪,寒到君边衣到无。
本节内容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此诗突出的特色表现在句法上。全诗四句的句法有一个共同处:每句都包含两层相对或相关的意思。在大致相同的前提下,又有变化。“夫戍边关——妾在吴”,这是由相对的两层意思构成的,即所谓“当句对”的形式。这一对比,就突出了天涯相隔之感。这个开头是单刀直入式的,点明了题意,说明何以要寄衣。下面三句都从这里引起。“西风吹妾——妾忧夫”,秋风吹到少妇身上,照理说应该引起她自己的寒冷之感,但诗句写完“西见吹妾”一层意思后,接下去不写少妇自己的寒冷之感,而是直接写心理活动“妾忧夫”。前后两层意思中有一个小小的跳跃或转折,恰如其分表现出少妇对丈夫体贴入微的心情,十分形象。此句写“寄衣”的直接原因。“一行书信——千行泪”,这句通过“一行”与“千行”的强烈对照,极言纸短情长。“千行泪”包含的感情内容既有深厚的恩爱,又有强烈的哀怨,情绪复杂。此句写出了“寄”什么,不提寒衣是避免与下句重复;同时,写出了寄衣时的内心活动。“寒到君边——衣到无?”这一句用虚拟、想象的问话语气,与前三句又不同,在少妇心目中仿佛严冬正在和寒衣赛跑,而这竞赛的结果对她很关紧要,十分生动地表现出了少妇心中的操心。这样,每一句中都可以划一个破折号,都由两层意思构成,诗的层次就大大丰富了。而同一种句式反复运用,在运用中又略有变化,并不呆板,构成了回环往复、一唱三叹的语气。声调对于诗歌,比较其他体裁的文学作品具有更大意义。所谓“情动于中而发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永歌之”,“嗟叹”、“永歌”都是指用声调增加诗歌的感染力。试多咏诵几遍,就不难领悟这种一唱三叹的语气在此诗表情上的作用了。
构成此诗音韵美的另一特点是句中运用复字。近体诗一般是要避免字词的重复。但是,有意识地运用复字,有时能使诗句念起来朗朗上口、动人心弦,造成音乐的美感。如此诗后三句均有复字,而在运用中又有适当变化。第二句两个“妾”字接连出现,前一个“妾”字是第一层意思的结尾,后一个“妾”字则是第二层意思的起始,在全句中,它们是重复,但对相联的两层意思而言,它们又形成“顶针”修辞格,念起来顺溜,有“累累如贯珠”之感,这使那具有跳跃性的前后两层意思通过和谐的音调过渡得十分自然。
而三、四两句重叠在第二、第六字上,这不但是每句中构成“句中对”的因素,而且又是整个一联诗句自然成对的构成因素,从而增加了诗的韵律感,有利于表达那种哀愁、缠绵的深情。
此外,第一人称的表现手法也值得提出。诗中的“妾”(古代女子自我称呼)当然并不等于作者自己。
作者采用第一人称,并完全用内心独白的表现手法,通过寄衣前前后后的一系列心理活动:从念夫,到秋风吹起而忧夫,寄衣时和泪修书,一直到寄衣后的挂念,生动地表达了女主人公的内心世界。此诗通过人物心理活动的直接描写来表现主题,是运用得比较成功的。
本节内容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陈玉兰 生卒年不详。唐代吴(今江苏苏州境内)人王驾之妻。有《寄夫》诗广为传颂。...
陈玉兰。陈玉兰 生卒年不详。唐代吴(今江苏苏州境内)人王驾之妻。有《寄夫》诗广为传颂。
相思极(一作长相思)。唐代。曹邺。妾颜与日空,君心与日新。三年得一书,犹在湘之滨。料君相轻意,知妾无至亲。况当受明礼,不令再嫁人。愿君从此日,化质为妾身。
宦邸书怀 其一。清代。石赞清。年少初辞阙,沾恩更隐难。已知成傲吏,不敢耻微官。劲节凌冬劲,寒枝历岁寒。抱琴时弄月,流水为谁弹。
二月八日北城闲步。宋代。曾巩。上膏初动麦苗青,饱食城头信意行。便起高亭临北渚,欲乘长日勤春耕。
对月忆嵩阳故人。唐代。施肩吾。团团月光照西壁,嵩阳故人千里隔。不知三十六峰前,定为何处峰前客。
荒山藏古寺。见傍水梅开,一枝三四。兰枯蕙死。登临处、慰我魂消惟此。可堪红紫。曾不解、和羹结子。高压尽、百卉千葩,因君合修花史。
韶华且莫吹残,待浅揾松煤,写教形似。此时胸次。凝冰雪、洗尽从前尘滓。吟安个字。判不寐、勾牵幽思。谁伴我、香宿蜂媒,光浮月姊。
玉烛新。宋代。杨无咎。荒山藏古寺。见傍水梅开,一枝三四。兰枯蕙死。登临处、慰我魂消惟此。可堪红紫。曾不解、和羹结子。高压尽、百卉千葩,因君合修花史。韶华且莫吹残,待浅揾松煤,写教形似。此时胸次。凝冰雪、洗尽从前尘滓。吟安个字。判不寐、勾牵幽思。谁伴我、香宿蜂媒,光浮月姊。
用萧敬夫韵。宋代。文天祥。庭院芭蕉碎绿阴,高山一曲寄瑶琴。西风游子万山影,明月故乡千里心。江上断鸿随我老,天涯芳草为谁深。雪中若作梅花梦,约莫孤山人姓林。
赠尤丞季端。宋代。刘宰。冠制殊常袖更宽,风流王谢出长干。笑端云锦呈天巧,胸次冰壶挹露寒。未许归期占信宿,相应喜色动门阑。贤昆自有长生术,为觅仙家九转丹。
清明省扫归舟陆相半。宋代。萧元之。 一径险仍修,沿溪去未休。薛萝春暗树,杨柳暮遮楼。荡桨渔舟驶,寒钟僧寺幽。倚篷赊濁酒,犹可洗诗愁。
玉楼春。元代。王恽。冬至夜侍祭阴消阳长从今数。除客归来闻好语。月明满地紫烟生,暖人剌文添绣缕。冷风肃肃生庭户。桂酒光清摇燕俎。今冬记我致*时,爆
陇东西二首。宋代。王安石。陇东流水向东流,不肯相随过陇头。祗有月明西海上,伴人征戍替人愁。
次韵舍弟赏心亭即事二首。宋代。王安石。槛折檐倾野水傍,台城佳气已消亡。难披榛莽寻千古,独倚青冥望八荒。坐觉尘沙昏远眼,忽看风雨破骄阳。扁舟此日东南兴,欲尽江流万里长。
分题得震泽竹枝词送中书李舍人 其三。明代。史鉴。太湖一水跨三州,洞庭两山在上头。侬意如山常日静,郎行似水去难留。
寄吕穆仲寺丞。宋代。苏轼。孤山寺下水侵门,每到先看醉墨痕。楚相未亡谈笑是,中郎不见典刑存。(杭有伶人善学吕,举措酷似。别后,常令作之为笑。)君先去踏尘埃陌,我亦来寻桑枣村。回首西湖真一梦,灰心霜鬓更休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