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后九首》
老去具一只眼,
向来隔几重膜。
尽见夫子宗庙,
遍观弥勒楼阁。
中文译文:
老去只剩一只眼,
向来隔着几重膜。
我看尽了夫子的宗庙,
遍观了弥勒菩萨的楼阁。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是宋代诗人刘克庄的作品。它以老去的视野为主题,表达了岁月流转中人们对传统文化的关注和怀念之情。
首句中的"老去具一只眼"暗喻着作者年纪渐长,已经失去了双眼的明亮,只剩下一只眼睛可以看见世界。这种局限的视野使得他的观察和体验受到了一定的限制。
第二句中的"向来隔几重膜"意味着作者的视野被隔离、遮蔽,无法看到真实的事物。这里的"几重膜"可以理解为时间的层层遮挡,也可以解读为社会和文化的种种限制,使得作者难以直接接触到真正的本源。
接下来的两句描述了作者的观察对象。"夫子宗庙"指的是孔子的祭祀场所,象征着传统文化和价值观。"弥勒楼阁"则是指佛教中弥勒菩萨的殿堂,代表着宗教信仰和超越尘世的境界。
通过"尽见夫子宗庙,遍观弥勒楼阁"的描述,作者表达了自己虽然视野有限,但在有限的范围内,他尽力观察和领悟传统文化和宗教信仰的精髓。这种对传统文化的关注和追求,反映了作者对历史、文化的珍视和对人生意义的思考。
整首诗词通过简洁的语言和意象抒发了诗人对老去的思考和对传统文化的思绪。它表达了一种对时光流转的无奈与对传统文化的感慨,同时也展示了诗人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追求。这首诗词在抒发情感的同时,也呼唤人们应当尊重传统文化、珍惜历史遗产,并在有限的生命中去领悟其中的真谛。
刘克庄(1187~1269) 南宋诗人、词人、诗论家。字潜夫,号后村。福建莆田人。宋末文坛领袖,辛派词人的重要代表,词风豪迈慷慨。在江湖诗人中年寿最长,官位最高,成就也最大。晚年致力于辞赋创作,提出了许多革新理论。...
刘克庄。刘克庄(1187~1269) 南宋诗人、词人、诗论家。字潜夫,号后村。福建莆田人。宋末文坛领袖,辛派词人的重要代表,词风豪迈慷慨。在江湖诗人中年寿最长,官位最高,成就也最大。晚年致力于辞赋创作,提出了许多革新理论。
采桑子。南北朝。王寂。十年尘土湖州梦,依旧相逢。眼约心同。空有灵犀一点通。寻春自恨来何暮,春事成空。懊恼东风。绿尽疏阴落尽红。
玉楼春。宋代。蔡伸。碧桃溪上蓝桥路。寂寞朱门闲院宇。粉墙疏竹弄清蟾,玉砌红蕉宜夜雨。个中人是吹箫侣。花底深盟曾共语。人生乐在两知心,此意此生君记取。
题梅友吟稿二首 其二。宋代。萧立之。出处间关似少陵,流离颠沛得诗成。一编窗下秋风夜,中有蜀江涛浪声。
秋馆雨后得弟兄书即事呈李明府。唐代。戎昱。弟兄书忽到,一夜喜兼愁。空馆复闻雨,贫家怯到秋。坐中孤烛暗,窗外数萤流。试以他乡事,明朝问子游。
谢兄编言仁求诗。宋代。方岳。孟子言仁惟一字,曾子言仁惟一唯。风霆霜露天何言,吾夫子言非得已。六经在天如北斗,尚多不经圣人手。杏花零落晓坛荒,各自蜂房开户牖。屋下架屋楼上楼,不三万言渠不休。夜寒一灯供掉头,泓颖何罪云烟愁。阿连梦中春草碧,更向那边添一笔。吾衰甚矣将奈何,欲共君谈口荆棘。
十五夜戏效八音体叠前韵二首 其一。明代。潘希曾。金气行秋年复年,石亭秋半月还圆。丝传律吕风回壑,竹逗清寒露满天。匏爵不辞歌既醉,土殽随意秩初筵。革更叵柰光阴速,木影中宵幸不偏。
古八变歌。明代。王世贞。秋风何憭慄,恶我罗裳衣。昼短不成匹,中夜理鸣机。晨风俱南翔,熠耀竟何之。皑皑枝头霜,隐隐上蛾眉。盛年忽已过,游子安用归。
别依仁山馆。明代。邹元标。为厌城西地,郊墟别业开。山光临户牖,水色浸楼台。座有谭经侣,庭悬问字杯。秋深芳桂吐,带月我重来。
题扁舟醉眠图。明代。道原法师。江水萧萧江岸风,泊舟不归何处翁?鼋鼍出没浪如此,尔尚醉游春梦中。空山云深白日静,松声如涛屋如艇。归来归宋毋久留,不归恐君将覆舟。
和朱衡守约山韵。宋代。文天祥。昔人一出正朋字,今我惭非行秘书。人样相看愿元佑,诗章甚雅突黄初。竞言汲戆犹须复,或谓颜愚亦可如。把酒对花姑勿论,春行后长莫妨徐。
韦曲花开即共娱,杜陵佳句不应孤。旧来好事今能否,中有高堂天下无。
酒密歌长寒易借,□深树旷月全铺。愿逢直省多休暇,又度春风白玉壶。
冯桢卿给谏为尊人青方新开园亭邀同卢本潜都谏过酌 其二。明代。陈子壮。韦曲花开即共娱,杜陵佳句不应孤。旧来好事今能否,中有高堂天下无。酒密歌长寒易借,□深树旷月全铺。愿逢直省多休暇,又度春风白玉壶。
次子泉韵。宋代。葛起耕。月转庭花玉一阑,宝钗不卸待郎看。丁香拟结相思梦,无柰东风作社寒。
呈钱塘知府薛谏议。宋代。潘阆。再到钱塘眼暂清,骑驴看月又南行。可怜一片西湖水,不得垂纶老此生。
沈雨若自常熟过访(时喜得受之书)。明代。钟惺。见君疑旧识,不必故人书。所念久离别,欣闻近起居。朋来鸿雁后,雨止菊花初。得问虞山树,寒红三月如。
送襄阳従事李友谅归钱塘。宋代。苏轼。居杭积五岁,自意本杭人。故山归无家,欲卜西湖邻。良田不难买,静士谁当亲。髯张既超然,老潜亦绝伦。李子冰玉姿,文行两清淳。归従三人游,便足了此身。公堤不改作,姥岭行开新。幽梦随子去,松花落衣巾。
书怀。明代。林俊。壮游三办乞閒身,诏起翻于老出贫。食力几还干笔研,竭愚犹拟荅㳙尘。两间独复求真我,一席公参对野人。雨节风时关泰运,八荒同幸泰平民。
自花埭至羚羊峡 其六。清代。谢兰生。为爱青山好,船行不厌迟。东风催发早,西洞失探奇。曲渚云腴聚,前人月斧施。异时停峡尾,破壁攫蛟螭。
用前韵咏怀寄诸公。元代。曹伯启。草堂寂寞带春星,守道常师鲁两生。去就失宜宁抱瓮,是非无定谩惩羹。伤心花鸟随时变,过眼轩裳扫地平。何日据床风露底,悠悠怀抱为君倾。
别馆都春 其二。明代。霍与瑕。春园日暖莺声好,春殿月明花影低。楚客伤春浑未赋,东风那得送春归。
送赵仲明还山东。宋代。陈深。东吴隐散曹,解印脱烦劳。案上留丹诀,樽中有白醪。北风淮水疾,落日太行高。遥睇云飞处,归心正梦陶。
次韵钱顗见赠入学听讲。宋代。赵抃。文翁治蜀泽民深,赣守无堪愧士林。长育务先庠序教,讲磨思见圣贤心。今兹未肯孤毫善,学者尤宜念寸阴。三百馀篇金石奏,席间愿听得遗音。
夏日小理花榭漫兴 其二。明代。王世贞。小树僮能接,繁花手自修。闭门疑在野,积雨乍成秋。万事何青眼,诸公岂黑头。还嗔妻子问,祇为俸钱留。
再至居庸二首 其二。明代。边贡。山云冉冉石垂垂,公暇焚香晚对宜。窥牖乱峰青似戟,穴城孤涧白于丝。人家高下缘蹊见,风气寒暄入塞知。凭语抱关休偃仰,云中日夜羽书驰。
武曲看褒水新涨。清代。张问陶。一水排山勇,双崖束浪高。欲倾巴峡泪,如看广陵涛。笮马盘空瘦,神乌负日豪。云坳见孤艇,直想驾鲸鳌。
春日与会要同舍会饮西园。宋代。程俱。今我忽不乐,驾言及阳春。西郊桃始华,未动车马尘。名园开绿野,气象淑且新。相从同舍郎,珠璧惊市人。垂鞭度长杨,和风拂衣巾。时花靓无言,草木含晴薰。迢迢西庄镜,似与江南邻。漾舟入天境,不辨水与云。谁移呼猿涧,乱石琐怪珍。奔雷转三峡,可漱不可浑。止水照我心,流泉醒我神。终年九衢客,一洗声利氛。归来卧蜗舍,梦堕吴松滨。
采桑子。宋代。欧阳修。春深雨过西湖好,百卉争妍。蝶乱蜂喧。晴日催花暖欲然。兰桡画舸悠悠去,疑是神仙。返照波间。水阔风高扬管弦。
月夜与蔡济忠曹公会汎舟自水东归。宋代。张孝祥。一舸驾长风,银河此路通。波光连月白,烛影到江红。五岭经星外,千山飓雾中。不知今夜赏,更有几人同。
阴雨连旬诗以懊之八首 其一。明代。郭之奇。冻雨销残腊,阴云结暮年。居诸愁里失,时序暗中迁。鸟畏林霜白,龙悲野血玄。醉羲何日起,星纪欲移天。
山居杂兴。宋代。艾可翁。村落兵戈后,江湖几杖前。索居兼屏燕,幽梦反宜蝉。茅舍分炊火,苔砖出酿泉。家贫思辟谷,非是博长年。
向氏归来园。宋代。廖行之。十亩江头地,今时靖节园。辋川惭画古,绿野谩名存。自有菊成径,何须花满原。是间无俗物,不用闭松门。
宣和五年二月初九日偶书呈如公妙空禅师。宋代。朱济道。东州山水亦堪游,及至灵岩分外幽。会有定师能指示,直须行到宝峰头。
画 其一。明代。徐庸。寻仙又复到天台,山上桃花依旧开。流水石桥春最好,如何不挈阮郎来。
荆溪杂兴六首 其五 善权洞。明代。王鏊。湖海有洞名张公,天造伟丽非人功。善权气势更若雄,奔流下瞰如惊虹。洞门有地平且丰,孤石涌起何巃嵷。高厓绝壁青复红,恍如身入天帝宫。幡幢宝盖陈西东,虺隤巨象披蒙茸。狻猊张吻吞豹熊,亭亭玉柱立当中。银山对峙如屏风,盐堆突兀米廪崇。畎畎畎亩水所钟,石梁交贯空复空。人言此去路莫穷,东至扶桑西崆峒。我疑二洞俱仙踪,地下有路应潜通。前堂后宇相始终,不然气象胡乃同。灵山福地神所封,嗟我欲往将焉从,嗟我欲往将焉从。
海藏楼杂诗 其四。清代。郑孝胥。移樱四十株,秾丽会成列。心知非我春,耿耿意不灭。当年空能狂,过眼才一瞥。对花欲抉目,积恨谁与雪?犹馀惆怅味,老去未忍绝。刻意仿司动,伤春更伤别。
古风二首 其二。宋代。周紫芝。矫首望寥廓,云日清四方。枭獍各屏迹,孔鸾亦高翔。凤羽可为仪,用以朝帝皇。八音奏韶濩,五色呈文章。帝皇在殊庭,敛佩方锵锵。顾瞻丹凤俦,高目振鹭行。斥鴳独何事,乘时亦飞扬。短羽无远志,控地抢榆枋。卑飞固可笑,摧折亦足伤。愿附翙翙翼,托身云汉傍。
在水军宴赠幕府诸侍御。唐代。李白。月化五白龙,翻飞凌九天。胡沙惊北海,电扫洛阳川。虏箭雨宫阙,皇舆成播迁。英王受庙略,秉钺清南边。云旗卷海雪,金戟罗江烟。聚散百万人,弛张在一贤。霜台降群彦,水国奉戎旃。绣服开宴语,天人借楼船。如登黄金台,遥谒紫霞仙。卷身编蓬下,冥机四十年。宁知草间人,腰下有龙泉。浮云在一决,誓欲清幽燕。愿与四座公,静谈金匮篇。齐心戴朝恩,不惜微躯捐。所冀旄头灭,功成追鲁连。
记汉唐事六言二首。宋代。刘克庄。黄鹄之歌高古,大风之作激昂。横汾酒酣乐作,其如感慨悲伤。
严州道间得顺风俗云七里泷篙师云风便才七里无风乃七十里尔。宋代。赵蕃。桐江多奔湍,牵挽厌劳止。旧云七里泷,实乃七十里。篙师为予言,风便辄易尔。回思前日惊,留滞固可喜。溪神果何心,怜我倦行李。有风西南来,不徐亦不驶。布帆保无恙,为赐何其侈。眼中峰峦过,天外鸥鸟起。画图欠传貌,诗语费驱使。生平登临心,于此得自已。勿叹囊橐空,收将遗妻子。
新作布裘二绝 其一。宋代。周紫芝。青裘短袂瘦躯长,拄杖横担古锦囊。变尽形容人不识,家僮应怪贺知章。
古兴十六首 其二。宋代。沈辽。春草日已枯,山中少人迹。草间秋蛩鸣,遥知岁寒逼。人生何可恃,金丹须努力。流景终不回,永叹尚何益。
酬秦征君、徐少府春日见寄。唐代。韦应物。终日愧无政,与君聊散襟。城根山半腹,亭影水中心。朗咏竹窗静,野情花径深。那能有馀兴,不作剡溪寻。
满江红(次吕居仁韵)。宋代。陈著。梦里京华,忽听得、庭花遗曲。到醒来、愁满东风山屋。春事已非空结绮,晓班无分随群玉。想天涯、沦落杜秋娘,攒眉绿。谁能顾,荒芜菊。谁能问,平安竹。任时光流转,都成虚辱。无可奈何天地隘,只饶走得溪山足。但逢人、相问麦青青,何时熟。
赠别李公晋归恩州。清代。朱缃。经旬亲杖履,游与喜同君。新水鸭王浦,空山扁鹊坟。谈丛推雅量,酒阵策奇勋。挥手来朝别,春风隔暮云。
朝中措·夜来梦绕宛溪干。宋代。吴潜。夜来梦绕宛溪干。啼鴂梦中酸。过了他乡寒食,白鸥划地盟寒。云溪雨壑,月台风榭,借与人看。得似野僧无系,孤藤杖底挑单。
即事。元代。黄庚。蝇头蜗角两无营,心地宽间景亦清。山色浅深分远近,云容舒卷弄阴晴。晓窗对菊思元亮,秋佩纫兰效屈平。独倚西风凝望眼,一行雁影夕阳明。
金陵怀古二首 其二。宋代。李之仪。霜天日晚独沈吟,潮上风来别是音。恃险战争休想旧,凭高临眺且论今。数声雁蹙千年恨,一片帆惊万里心。不是江山解磨折,却应人物自升沈。
竟日青山。明代。郭之奇。竟日青山费眼描,云心静以远为招。忧从桃棘时相过,思向榛苓未可要。恰向望中生旷漠,先从意外落喧嚣。此身疑却行僧似,丘壑随缘付一瓢。
鹧鸪天。宋代。叶梦得。一曲青山映小池。绿荷阴尽雨离披。何人解识秋堪美,莫为悲秋浪赋诗。携浊酒,绕东篱。菊残犹有傲霜枝。一年好景君须记,正是橙黄橘绿时。梁范坚常谓欣成惜败者,物之情。秋为万物成功之时,宋玉作悲秋,非是。乃作美秋赋云。
挽独乐万处士。明代。张元祯。山居清隐客,适趣任逍遥。蹑屐穿云径,扶藜渡涧桥。赏花斟美酒,采药斸灵苗。误入蓬莱岛,仙魂竟莫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