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金潮州三首

送金潮州三首朗读

《送金潮州三首》是宋代刘克庄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的中文译文如下:

虞翻骨体素多屯,
垂老遭逢白发新。
岂有一辞裨衮斧,
亦无三制报丝纶。
孤臣命薄难谐世,
明主恩深欠杀身。
不道归田无以报,
暮年长作祝尧人。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表达了刘克庄对金潮州的三位官员的送别之情。诗中描绘了这些官员的遭遇和命运的无奈。

首先,诗中提到了虞翻,他的身体因为多年的劳累而疲惫不堪,老去的岁月又给他带来了白发。这里虞翻代表了一个普通官员,他辛勤工作,但却没有得到太多的回报。

接着,诗中提到了裨衮斧和丝纶,分别代表了官员的官衔和待遇。然而,这些官衔和待遇对于虞翻来说并没有多大意义,因为他没有得到明主的赏识和重用。

诗中还提到了孤臣命薄,意味着虞翻这样的官员命运多舛,很难在世俗中得到认同和成功。明主恩深欠杀身,意味着明君对于虞翻这样的忠臣没有给予足够的赏识和封赏,使得虞翻的忠心没有得到回报。

最后,诗中表达了虞翻无法归田的遗憾和苦衷。他明白自己已经年老,无法再追求仕途的荣耀,只能以祝尧人的身份度过晚年。这里的祝尧人指的是祝尧,传说中的古代帝王,象征着返璞归真和田园生活。

整首诗词以简洁明了的语言描绘了虞翻的遭遇和命运的无奈。通过对官员的描写,诗人抒发了对社会不公的不满和对忠臣的歌颂。诗词流露出一种深沉的悲凉情绪,反映了宋代社会政治腐败和官场的黑暗现实。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刘克庄

刘克庄(1187~1269) 南宋诗人、词人、诗论家。字潜夫,号后村。福建莆田人。宋末文坛领袖,辛派词人的重要代表,词风豪迈慷慨。在江湖诗人中年寿最长,官位最高,成就也最大。晚年致力于辞赋创作,提出了许多革新理论。...

刘克庄朗读
()

猜你喜欢

东风荡漾轻云缕,时送萧萧雨。
水边画榭燕新归,一口香泥湿带、落花飞。
海棠糁径铺香绣,依旧成春瘦。
黄昏庭院柳啼鸦,记得那人和月、折梨花。
()

荡桨入平湖,湖波渺无极。

红白芙蓉花,何如妾颜色。

()
平生友仁今事贤,长裾每侍黄堂仙。
东方一士复石友,平安几见邮音传。
斩新好语来翩联,当念醉叟方逃禅。
亦知平处古人上,更卜气苏君子前。
()

高谈可听用心幽,灼见此翁非俗流。
鞍马破家还避世,田园得地肯封侯。
开窗修竹无由俗,绕屋青山总是秋。

()
州县才难适,云山道欲穷。
揣摩惭黠吏,栖隐谢愚公。
()
几年帝里阻烟波,敢向明时叩角歌。
看尽好花春卧稳,醉残红日夜吟多。
印开夕照垂杨柳,画破寒潭老芰荷。
昨夜前溪有龙斗,石桥风雨少人过。
()

高馆新开汴水头,忘机日日狎沙鸥。澄潭春动鱼龙戏,截得珊瑚作钓钩。

()

半日登游兴未阑,晚山凝绿更宜看。少年突马春沙细,老子呼牛夕照残。

今我却能销酒劵,几人犹未了诗丸。笑谈一任渔樵怪,此乐平生亦自难。

()
东城追迹过西关,桥上纷纷送客还。
携酒踟蹰才水次,鸣珂躞蹀已云间。
摘茶贸食民尢窭,掘蕨烧畲土不閒。
细为明时问疲俗,往来亦足当游山。
()
野荼醾发雪堆墙,草牡丹开月照梁。
世眼都随人毁誉,不知底处是真香。
()

每日扁舟向翠微,鹧鸪相唤燕交飞。春从薄暖轻寒过,人自三枫五渡归。

西笑底须愁索米,南禅曾此话传衣。预思樱笋登厨候,到及林园绿正肥。

()

褥许分青锦,厨仍卧碧纱。浓香熏柏子,清梦杂梅花。

未觉仙家好,浑忘客路赊。异时怀仲举,湖水渺云沙。

()

寒日晶晶晓溜声,中庭快雪一宵晴。墙西老树太骨立,窗里幽人殊眼明。

想见渔蓑无限好,怪来诗思不胜清。江南残腊相将尽,会看门前春水生。

()
酒客来中散,诗僧约惠勤。
共听茅屋雨,添炷憓山云。
万事休多问,三杯且一醺。
君看醉中语,不琢自成文。
()

不向青山宿,青山笑杀人。黄昏独归去,衣上雨痕新。

()

汉家神骥出宛西,凤臆兰筋破月蹄。冀北群空知汗血,长杨猎罢见霜蹄。

青丝引辔穿花入,黄帕蒙鞍对御嘶。莫道时平淹栈豆,飞腾思与六龙齐。

()
门弧瑞霭晓氤氲,天锡熙朝社稷臣。
京兆赭裾多誉久,甘泉紫橐眷恩新。
一城和气仁风书,万口欢声寿语春。
端有泮宫莲幕士,愿随绿水泛通津。
()

望帝千年魄,春山几度风。

声声向谁白,岁岁作花红。

()

北去楼船向紫垣,长途芳草日开樽。汉庭秋问仙人掌,方朔才高金马门。

群盗兵戈无上策,苍生憔悴满中原。安危将相须公等,宵旱于今独至尊。

()

为问仙踪事有无,寻幽岩岫亦清都。台空不见千年鹤,涧冷犹存九节蒲。

物外江山浮世界,云间丹灶乱蘼芜。无才正欲从仙隐,落日踟蹰听鹧鸪。

()
百年能几。
似数巡环无了日。
有限时光。
玉兔金鸟晓夜忙。
()

绣衾初展,银红旋剔,不尽灯前欢语。人间岁岁似今宵,便胜却、貂蝉无数。

霎时送远,经年怨别,镜里朱颜难驻。封侯觅得也寻常,何况是、封侯无据。

()

海榴开似火,先解报春风。叶乱裁笺绿,花宜插鬓红。

蜡珠攒作蒂,缃彩剪成丛。郑驿多归思,相期一笑同。

()

红叶空传,朱绳未绾。天涯可见人难见。绿窗病起落梅繁,玉箫梦断行云短。

波眼将穿,柳腰似刬。寂寥偏与东管。水仙愁绝翠围寒,春云空谷兰香远。

()

山翁伏腊竞鸡豚,海舶针罗失晓昏。六尺托孤俱赵氏,一宵投王得公孙。

波涛解逐旌旗走,岩洞宁无气魄存。安得扶邛亲一拜,百花如锦醉山门。

()
爰居集鲁要先知,飞雪侵春久已疑。
惭愧风师幸安静,敢将虎口斗龙痴。
()

十年将黄卷习,半世把红妆赡。向莺花场上走,将风月担儿拈。本性谦谦,

到处干风欠,人将名姓店。道丽春园重长个羲之,豫章城新添个子瞻。

()

亹亹游气运,森森万有罗。窅然玄中求,理一非有他。

存心冥灵府,洗胎濯百邪。众妙体常寂,岂知形迹多。

()

灯前初见。冰玉玲珑惊眼眩。艳溢香繁。绝胜溪边月下看。
铅华尽洗。只有檀唇红不退。倾坐精神。全似当时一个人。

()

伯氏相从旧,归来意若何。从渠笑方拙,还我自吟哦。

圣有诗书在,人多岁月过。德门好兄弟,夜雨细研磨。

()
囷储赤米枝梧饭,箧有青毡准拟寒。
政使堆金无处用,不须常贮一钱看。
()

捕蛇斗鸡安足数,浪说屠龙亦何补。谁持双剑斗光寒,奋髯尽搏人间虎。

耽耽雄视七尺身,怒号白日惊风尘。从教横鹜犬羊群,岂无射石飞将军。

()
江云倏忽暝还收,五月犹寒著弊裘。
芳草斜阳看易晚,绿荷疏雨听如秋。
池塘空阔蜻蜓喜,帘幕萧条燕子愁。
不是无言成独坐,暂将心事静中求。
()
中人持被覆,尚得帝恩深。
子职竟何是,终求慰母心。
()
闲来倚杖柴门口,鸟下深枝啄晚虫。
周步一池销半日,十年听此鬓如蓬。
()

二叹浔阳送客翁,忍将吾道等秋蓬。
茕然商妇千呼至,贵其监州一笑同。
力学本为明德计,能文祗是立言工。

()

雨过几枝红倦。寂寂琐窗西畔。半梦半醒时,谁向绣衾低唤。

魂断。魂断,花也为人长叹。

()
儿汝来前,吾与汝言,汝知否乎。
自吾家种植,诗书之外,略无一毫,薏苡明珠。
□□□□,齑盐旦暮,三世儒冠出此涂。
长安道,汝父兄叔们,几度齐驱。
()
眉山凝间气,渤海识兹人。
一代执鞭士,千秋折角巾。
高趋周室辅,平处汉廷臣。
白首齐明易,鸿钧异抚辰。
()

花木时光总不穷,青山叠叠水重重。欲寻真宰元无迹,祗见苍苍一气功。

()
校官既与庙官同,胡不移家在泮宫。
暮四朝三嫌有累,岁糜月费愧无功。
致身馆阁须公等,曝背庭除任老翁。
却喜北窗新植行,行看玉立向南风。
()
长乐钟残五漏微,蓬莱天近六花飞。
光含银烛调元气,色湛琼筵促曙辉。
已放素华凝禁苑,还飘落絮点朝衣。
玉堂学士文章伯,献岁词高和者稀。
()

日落长安道,大野渺荒荒。
吁嗟秦皇帝,安得不富强。
山大地脉厚,小民十尺长。

()

雏莺初转斗尖新。双蕊花娇掌上身。总解满斟偏劝客,多生俱是绮罗人。回波偷顾轻招拍,方响底敲更合?。豆蔻梢头春欲透,情知巫峡待为云。

()

()

三年何许竞芳辰。君家千树春。如今欲去复逡巡。好花留住人。
红蕊乱,绿阴匀。彩云新又新。只应小阙记情亲。动君梁上尘。

()

断无苻拔混麒麟,大酒肥羊误保身。攘劫翻夸裨将勇,需求谁谅悬官贫。

贼能退舍尊廉吏,令敢枭渠起义民。祇为英雄惜成败,论兵安肯恕庸人。

()

风柔日薄春犹早,夹衫乍著心情好。睡起觉微寒,梅花鬓上残。

故乡何处是,忘了除非醉。沉水卧时烧,香消酒未消。

()
已矣骑鲸去不回,怅然犹咏早归来。
空余旧日读书地,水绕山围似钓台。
()
石涧寒泉霜晓,竹岗霁月凉秋。
一炷铜炉柏子,老禅破衲蒙头。
()
牙齿欲落何足惜,烂鬻藜羹自堪食。
屋穿不害气吐虹,客至从惊瘦如腊。
天公镌汝亦已至,春风裂面雪三尺。
浊醪倾罢仰屋歌,尚友孙伴与徐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