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和六首

又和六首朗读

《又和六首》是宋代刘克庄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昨天听说英断有烹封,
泽畔累臣抱寸悰。
巧智不如葵卫足,
曲蟠谁与木为容。
祠官失职惭虚蠹,
野老无知祷象龙。
欲上高楼瞻魏阙,
乱山千叠暮云浓。

中文译文:
昨天听说英勇的人被处以极刑,
河畔上累积了许多忠臣的哀思。
聪明才智不如葵花般坚韧,
弯曲的蟠龙谁能与木头相比。
祭祀官员失职,感到惭愧如虫蛀,
乡村老人无知地祈祷着神龙。
渴望登上高楼,瞻仰魏国的宫阙,
千重崇山之间,夜幕下云雾浓密。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以对比和意象的方式表达了作者对社会现实和个人命运的思考。诗中通过对英勇者被处以极刑的描述,暗示了社会的残酷和不公。同时,作者通过描绘累积在河畔的忠臣哀思,表达了对忠诚和正直的赞美。

在第三、四句中,作者以葵花和曲蟠龙作比,表达了聪明才智和弯曲曲折之间的对比。葵花象征着坚韧不拔,而曲蟠龙则象征着复杂和曲折的人生。通过这种对比,作者暗示了坚韧和直接的品质胜过聪明和巧妙。

接下来的几句中,作者揭示了社会中的不公和腐败现象。祭祀官员失职,暗示了社会中的官员贪污和不负责任的行为。而野老无知地祈祷着神龙,则表达了对智慧和知识的渴望,以及对社会智慧匮乏的不满。

最后两句中,作者表达了对远大理想的向往和对现实的失望。欲登高楼瞻仰魏国的宫阙,表达了对权力和荣耀的向往。而乱山千叠、暮云浓密的描绘,则暗示了现实世界的困难和阻碍。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对比和意象的手法,揭示了社会现实和个人命运中的困境和不公。同时,作者也表达了对坚韧和正直品质的赞美,以及对远大理想的向往。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刘克庄

刘克庄(1187~1269) 南宋诗人、词人、诗论家。字潜夫,号后村。福建莆田人。宋末文坛领袖,辛派词人的重要代表,词风豪迈慷慨。在江湖诗人中年寿最长,官位最高,成就也最大。晚年致力于辞赋创作,提出了许多革新理论。...

刘克庄朗读
()

猜你喜欢

自下高升木杪问,风为呼吸露为餐。
虽云强聒人憎恶,也胜低头推粪丸。
()

老剑独磨知岁久,短檠相对忆更深。东风物色年来异,又喜看春到上林。

()

解舞清平乐,如今说向谁。红炉片雪上钳锤。打就金毛狮子、也堪疑。木女明开眼,泥人暗皱眉。蟠桃已是著花迟。不向春风一笑、待何时。

()
横挑布袋压乌藤,笑里藏刀极可憎。
铁奉化人浑是铁,如何容得这般僧。
()

岁籥愁云暮,朋簪夕宴开。
贤如颍川聚,兴是剡溪来。
泻酒蟾波溜,雕章烛刻催。

()
濩落难容,崎岖堪笑,一年陆走川浮。
又携妻子,两度过神州。
紫蟹鲈鱼正美,凉天气、恰傍中秋。
今宵意,无人伴我,快泻玉双舟。
()

团扇新词出汉宫,珍珠一斛赋楼东。鹃啼蜀国花枝冷,鹤唳钟山蕙帐空。

塞北将军归不得,湘南骚客思无穷。人间更有穷途困,对泣牛衣叹鬓蓬。

()

输赢成败,又争由人算。

且自逍遥没人管。

()

水粼粼渌菜畦香,塔影如龙卧夕阳。高柳乱蝉风不住,残声曳过浣衣塘。

()
故家门地少相传,公独翘翘朝墨仙。
五两诗章蔼天禄,看同勋业映青编。
()

六十仙翁抱桂栽。果符吉梦诞英才。上天与降麒麟种。明月还生蚌蛤胎。
华阁启,玳筵开。快呼玉手捧金罍。要知远地无功客,曾到高门作贺来。

()
刘郎何所有,寒碧二百本。
方渠懋进修,藉尔伴萧散。
妙处鼻观领,悠然市声远。
朱墨五千卷,日力自缱绻。
()
一言尽十方,万卷该不得。
一步周八弦,驷马追不及。
()

能诗何水部,爱石米南宫。允矣英才最,居然外祖风。

钓丝烟雾外,船影画图中。他日千金积,陶朱术偶同。

()

我爱宋公子,把竿长钓鳌。闲寻龙伯国,笑指海凫毛。

员峤随波转,珊瑚入网高。秦人未相识,何用遣卢敖。

()
万鼓风声吼屋边,老人裘裤旋装绵。
晨梳堕发知衰甚,夜枕闻鸡尚慨然。
身後文章空饱蠹,眼前交旧半沉泉。
饭蔬饮水平生惯,耻向天公更乞怜。
()

严云乱山起。
白日欲还次。
曛雾蔽穷天。

()

滦河日日北风多,岁晚犹乘一棹过。土屋人家低似垤,壁门军垒小如窝。

避人饥鼠偷红粟,呼伴鸣鸿下绿莎。今夜龙沙城外宿,相思其柰故园何。

()
旧租丞相国,新治使君州。
坐树贪循政,怀铅倦雅游。
猿惊乡岭树,蜃结海天楼。
谁见行春盛,东方最上头。
()

程侯手持双鹤图,索我为作双鹤篇。高堂展玩羽翮动,碧落青丘如眼前。

丹青尔何人,天机入幽渺。断霞殷殷江日晓,双鹤如人立松杪。

()

欲识东陵味,青门五色瓜。龙蹄远珠履,女臂动金花。

六子方呈瑞,三仙实可嘉。终朝奉絺绤,谒帝伫非赊。

()

蔼蔼桑梓树,迟迟杖履音。未瞻父母颜,巳起恭敬心。

树木手所植,杖履身所任。此物犹足重,况彼钟爱深。

()

谈禅深夜换更筹,支许从来得并游。水月空门无色相,江山僧腊自春秋。

行携短杖归西土,不用馀钱买沃洲。半偈片言同了了,谁云高论莫能酬?

()

水自幽偏山自深,竹窗花牖昼沉沉。逢人若问浮生事,半是閒眠半是吟。

()

每忆家园乐,名贤共里闾。剧谈祛夜疟,幽梦得乡书。

渐长性情懒,隔年音信疏。终嫌累高节,不得荐相如。

()
袖手旁观一世余,元非亲物亦非疎。
酒边每事如人意,灯下通宵读我书。
学到庄骚才止此,生逢周流定何如。
西州相识无遗恨,独恨无从掺子祛。
()

兰澧分岐望芷沅,渡头杨柳欲飞绵。囊无薏苡防私论,茶有茱萸敌瘴烟。

心定渐忘行役苦,愁浓不觉岁时迁。从今暴殄为明诫,曾见山头火种田。

()

移家爱住青溪里。东风绿尽湔裙水。残雪驿桥西。浅深郎马蹄。

花前和泪送。鸾带行烟重。梦断锦衾知。晓寒孤起时。

()

书卷外无物,泠泠一弦琴。爱琴爱其桐,不在声与音。

萧条寂寞际,此意谁能寻。羁栖淹岁月,青蘋笑孤斟。

()
佛祖从来不奈伊,满头明月去还归。
虽然六户无亲识,今古何曾更间违。
()

归云去悠悠,长风来猎猎。
檐角两长楸,斜阳晒黄叶。

()

幸自得人情,只是有些脾鳖。引杀俺时直甚,损我儿阴德。
情知守定没干休。干休冤俺急。今夜这回除是,有翅儿飞得。

()
榆柳清阴下,茅亭近水湄。
抵檐栽美竹,横榻赋新诗。
朴陋从人笑,栖迟止自怡。
岁寒天地肃,松雪有心期。
()

野藤刺水竹篱斜,落尽东风枳壳花。日午不闻茶臼响,春城买药未还家。

()
宿莽湘累怨,幽兰楚俗谣。
紫屏空自老,翠被岂能招。
欲就苍梧诉,愁迷澧浦遥。
哀猿羌昼晦,悲鴃众芳凋。
()

怀录兼就养,更怀趋府心。晴山东里近,春水北门深。

新绶映芳草,旧家依远林。还乘郑小驷,躞蹀县城阴。

()

莫问平生意,心期负已多。别来应尔悔,看去奈吾何。

烛影閒寻梦,花时独理歌。曲阑春思寂,掩径谢鸣珂。

()

迎气潜皇泽,飘霙下帝台。兆从三白异,瑞应一阳回。

净色流坛树,轻飞逐管灰。明朝郊祀赋,应待长卿才。

()
多谢东皇着意晴,海棠匀趁笑相迎。
园林富贵何千万,花柳功勋已十成。
晓雨有情於芍药,春风无处不流莺。
扁舟水长一稿许,茶灶笔床聊意行。
()

国之重镇惟幽都,东威九夷制北胡。五军精卒三十万,

百战百胜擒单于。前临滹沱后沮水,崇山沃野亘千里。

()

清沟泂寒波,怪石乱扶拥。轻风捲浓云,天际孤月涌。

主人宴亲宾,会合意弥重。列炬照寒梅,繁星粲脩陇。

()
到处人家可乞浆,槐阴巷陌午风凉。
水陂漫漫新秧绿,山垄离离大麦黄。
父子力耕春渐老,妇姑共绩夜犹长。
尧民击壤虽难继,芹美怀君未敢忘。
()
□□□□未满看,虚庭小饮胜凭阑。
浮云尽卷堂堂见,清影将圆处处欢。
一点神光千里在,三秋佳景四并难。
人生几度逢今夕,更觉閒中天地宽。
()
一花怪结双青子,独蒂还藏两玉花。
薄相春工宁底巧?眼明初见雪枝斜。
()

通宵风雨急,瓮牖晓光催。冷枕惊残梦,寒炉聚宿灰。

作文无处卖,觅句有时来。疏懒忘巾栉,柴门且未开。

()

之官渺渺江南去,便道还家著锦衣。万里谁无桑梓意,同乡惆怅未同归。

()
入官当是学优时,政学尤知念昨非。
鬴实剖争真识变,宝刀佩信解知几。
人谋是处虽同好,天于是当然识者希。
易箦遗言无一愧,死能如此庶全归。
()

贫贱通姻好,凄凉累赏音。
空知典刑在,谁听短长吟。
飞鹤窥塘水,眠牛傍柏林。

()

京邸从游道谊长,遥闻恶耗倍心伤。平生有累惭高足,此劫无辜更断肠。

冷宦家风性朴素,硕儒学术本循良。可怜垂老还乡日,嚼齿含糊为国殇。

()
柳老荷花尽。
夜来霜落平湖净。
征雁横天鸥舞乱,鱼游清镜。
又还是、当年我向江南兴。
()

国客闲将国艳评,燕台花史首题卿。只愁延寿难为画,倘示烟支尽解兵。

幽性不贪金屋贮,明姿如上玉山行。乍尝情事雏年纪,风味何由便十成。

()
五兵勿用,万国咸安。
告功圆盖,受命云坛。
乐鸣凤律,礼备鸡竿。
神光欲降,众目遐观。
()

广津寒欲歇,联樯密缆收。六高匝近岫,江阔少方舟。

饯泪留神眷,离欷切私俦。伫变齐儿俗,当传楚献囚。

()
北学源流远,南来岁月迁。
群心知未昧,诸老屹相连。
百岁同归尽,斯文要有传。
宵长残月堕,遗恨渺山川。
()

相逢此溪曲,胜托在烟霞。潭影竹间动,岩阴檐外斜。

人言上皇代,犬吠武陵家。借问淹留日,春风满若耶。

()

凤尾本蕉材,红花绿叶毸。县庭今一见,蛮地不曾开。

孔雀羞金翠,萧娘坐粉腮。颍川黄霸在,辛苦送祥来。

()

世务经心早,乡评好弟昆。
但为三径乐,无间一家言。
已作贤关梦,争如藻鉴冤。

()

乌啼野树岁将暮,满眼菉葹行路艰。老我秪应依白堕,几人犹未识青山。

百年知己长镵在,万事无心拄杖閒。独倚高原望明月,隔云黄鹤几时还。

()
虚堂向壁青灯灭。
觉来惊见横窗月。
起看月平西。
城头乌夜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