笋朗读

《笋》是一首宋代王禹偁的诗词。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人在春天的小径上独自寻找竹笋的情景。诗中使用了生动的比喻和形象描写,展示了竹笋的生机勃勃和美丽。

诗中的“数里春蹊独自寻”表达了诗人独自在春天的小径上寻找竹笋的情景。这里的“数里春蹊”意味着漫长的小径,而“独自寻”则强调了诗人的孤独和专注。

接下来的一句“迸犀抽锦乱森森”使用了生动的比喻,将竹笋比作犀牛角,形容竹笋的形状和质地。这句话描绘了竹笋的生长过程,以及它们在春天中蓬勃发展的景象。

诗的后半部分描述了田文的死去和宾朋的散去,以及诗人抛弃了珍贵的玳瑁簪。这部分表达了诗人对于物质财富的不重视,以及对于自然美和纯粹的追求。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描绘春天小径上寻找竹笋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美和纯粹的追求,以及对于物质财富的不重视。诗中运用了生动的比喻和形象描写,使读者能够感受到竹笋的生机勃勃和美丽。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王禹偁

王禹偁(954—1001)北宋白体诗人、散文家。字元之,汉族,济州巨野(今山东省巨野县)人,晚被贬于黄州,世称王黄州。太平兴国八年进士,历任右拾遗、左司谏、知制诰、翰林学士。敢于直言讽谏,因此屡受贬谪。真宗即位,召还,复知制诰。后贬知黄州,又迁蕲州病死。王禹偁为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先驱,文学韩愈、柳宗元,诗崇杜甫、白居易,多反映社会现实,风格清新平易。词仅存一首,反映了作者积极用世的政治抱负,格调清新旷远。著有《小畜集》。...

王禹偁朗读
()

猜你喜欢

长安城南官道傍,行人车马何彭彭。行人意气何轩昂,雕鞍绣毂摇琳琅。

锦袍玉带生辉光,健奴咆哮如虎狼。报酬贾勇百不当,短鎗长剑誇凶强。

()
顿觉溪流滑,番湖草欲春。
船轻携砚易,家近寄书频。
山雨同离别,寒窗自宠珍。
但於灯火夜,报子倚门亲。
()

香炉峰高天削出,湖面蒸云欲吞日。
列仙上凿炼丹台,高人下筑藏书室。
盘纡一道行者通,民居僧寺有无中。

()

丹桂重开,向此际、十分香足。最好处,云为莫护,雨为膏沐。树杪层层如宝盖,枝头点点犹金粟。算人间、天上更无花,风流独。
玉坛畔,仙娥簇。玉梁上,仙翁掬。叹吾今老矣,两难追逐。休把淹留成感慨,时闲赏玩时闲福。怕今宵、芳景便凋零,高烧烛。

()

龙门上客下骢马,洛浦佳人上水帘。玛瑙瓶中椰蜜酒,赤瑛盘内水晶盐。

晴云带雨沾香灺,凉吹飞花脱帽檐。宝带围腰星万点,黄柑传指玉双尖。

()

草木何摇撼,工商已破家。饶州沈白器,勾漏伏丹砂。

吴下难移粟,江西不运茶。朝廷政宽大,应笑井中蛙。

()

吾人著作翰墨场,得此三昧惟阿常。
平生韵语真戏剧,化作轮囷抱孤石。
胸中块磊安用浇,端要吐出惊儿曹。

()

金铺半掩银瞻满。个人应恨归来晚。轧轧橹声迟。那知心已飞。迎门一笑粲。娇困横波慢。偎倚绿窗前。今宵人月圆。

()
萧然一弊庐,门巷似樵渔。
鸡犬情相得,山林乐有余。
霜浓黄木叶,雨过绿园蔬。
独坐寒窗下,时看未见书。
()

空山驻夕阳,山色更苍茫。隔岸蘋花白,满汀芦叶黄。

寒蝉抱树咽,金气侵衣凉。此际溪行者,能无思故乡。

()

昔年冷坐渭河滨,独钓寒波绝路尘。流水高山千古事,淡云微月一閒身。

祇知门巷无他客,唯有琴书是故人。今日圣朝方大用,江山应助老精神。

()
北塞归远途,千里度陵谷。
日暮投阳德,馆宇半茅屋。
轻风吹枯枝,短垣依断麓。
雨歇行云低,山深听鸣鹿。
()
楼前山色古今景,楼外溪声日夜雷。
静坐焚香读周易,丁宁莫放俗人来。
()

黄钟律吕吹葭管。浙风日、阳和向暖。诗书相对坐晴窗,看野马、纷纷过眼。

五纹谁计丝长短。且图个、画长一线。自知不共世人妆,何必问、画眉深浅。

()

春来花事各名家,肯许常春擅物华。雪里香红更清绝,只应名作岁寒花。

()

市门再见,似千年元鹤,暂来华表。一尉居然称吏隐,从古神仙官小。

丹井泉深,石幢苔冷,绝壁衔残照。山中匣剑,夜寒犹自孤啸。

()

跳荡纵横不足言,张颠取势出公孙。甘将故技捐除尽,成就平原屋漏痕。

()
烟艇横斜柳港湾,云山出没柳行间。
登山得似游湖好,却是湖心看尽山。
()
元伯来相葬,山涛誓抚孤。
不知他日事,兼得似君无。
()

连宵歌舞醉东楼,不信樽前有别愁。
半夜月明何处笛,长江风送故人舟。
十年浪迹游淮甸,一枕高眠到鄂州。

()

操似青松洁似蘋,颂言忠信匪为嚚。水分银汉浸江浙,城拥天台控粤闽。

人向少时宜娓娓,德于进处更兟兟。聊翁闻有侯鲭味,昨夜宵人已目瞤。

()

竹里开华馆,珍羞次第尝。春风酒影动,晴日乐声长。

久坐难辞醉,衰年亦暂狂。殷勤还继烛,永夕梦相妨。

()
长歌山水五风霜,翠竹青松是臣防。
每谓肉身求净观,犹胜饭袋绕诸方。
因风老叶闲粘纲,久雨新苔巧占墙。
何以待宾余旧贯,一香一饭一胡床。
()

爱妾不爱子,为间此何理。
弃官更叶更,人情宁可已。
永诀泗之党,遗言空在耳。

()

闻君筑圃我奇植,红蕊黄花落又开。
惟有庭前岁寒竹,时时双凤下飞来。

()

麀麌顾其子,燕雀各有随。
与子为夫妇,五年三别离。
儿女岂不怀,母老妹已笄。

()

王母阶前种几株,水晶帘内看如无。

只应汉武金盘上,泻得珊珊白露珠。

()

故人亦流落,高义动乾坤。何日通燕塞,相看老蜀门。

东行应暂别,北望苦销魂。凛凛悲秋意,非君谁与论。

()

潮落春江倚棹时,一番登览动遐思。长空去鸟人间世,独树危亭画里诗。

铜镜未须惊白发,玉壶多遣系青丝。醉来不惧苍苔滑,踏遍南坳与北涯。

()

双双蝶翅涂铅粉,咂花心。绮窗绣户飞来稳,画堂阴。

二三月,爱随风絮,伴落花,来拂衣襟。更剪轻罗片,傅黄金。

()

阿翁初度宴重闱。正熙熙。醉如泥。春到阶庭,玉树长孙枝。座客持杯停寿曲,都听取,凤雏啼。明年蓬矢两弧垂。对佳期。试周期。看取干戈,俎豆弄金龟。彭祖春秋应八百,孙似祖,与年齐。

()

载培逾一纪,补苴又三年。
树倚根株在,花凭种子传。
斡移随变幻,颠倒恣颇偏。

()
儿女篮舆,田舍老盆,随意林壑。
三重屋上黄茅,赖是秋风留著。
旧家年少,也曾东抹西涂,鬓毛争信星星却。
岁暮日斜时,尽栖迟零落。
()

朝阅周襄暮宋襄,悠悠王伯费论量。浮生俛仰成千古,世路东西又十霜。

目击素丝翻色相,心随红腐劝脾囊。塞云不隔征鸿路,情绪无端绕故乡。

()

壮心殊未已,望望尽黄沙。
韦帽笼鸦鹘,毡囊载骆驼。
过关南客少,出塞北风多。

()
()
一别动五载,人生都几何。
谈端方间起,行色又奔波。
剩欲摅离语,不成翻醉歌。
飞腾与流浪,已矣两无那。
()
先生湖海士,馀子讵能班。
正始清谈近,黄初美句还。
相望半舍外,契阔数年间。
何日衡茅底,匏樽一破颜。
()

泽国江山入战图,生民何计乐樵苏。

凭君莫话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枯。

()

玉女捣仙衣,夜下青松岭。
山深风霞寒,月杵遥相应。
露踪杳可寻,片石秋光莹。

()

()

江南有丹橘,经冬犹绿林。

岂伊地气暖?自有岁寒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