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芝上人归姑苏

茂芝上人归姑苏朗读

《茂芝上人归姑苏》是宋代梅尧臣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描绘了茂芝上人(指佛教僧人)回到姑苏(即苏州)的情景。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身衣竺乾服,手援牺氏琴。
穿着竺乾的僧袍,手持牺牲氏的琴。
繁声不愿奏,古意一何深。
琴声繁琐而不愿奏响,古老的意境却是如此深远。
晏景托孤艇,倦飞还旧林。
晚景中孤独地乘船,疲倦的飞鸟归还旧林。
阖闾城下寺,几里认钟音。
在阖闾城下的寺庙里,几里外都能听到钟声。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茂芝上人回到姑苏的场景,表达了一种深沉的古意。诗人以身着竺乾服、手持牺氏琴的形象,展现了茂芝上人的身份和修行之道。诗中的琴声繁琐而不愿奏响,可能暗示着茂芝上人对尘世的繁华和喧嚣不感兴趣,更注重内心的宁静和古老的智慧。晚景中的孤独和疲倦的飞鸟归还旧林,表达了茂芝上人在修行中的孤独和返璞归真的追求。最后,诗人提到阖闾城下的寺庙,强调了钟声的传达力,暗示了茂芝上人的修行成果和对信仰的坚守。

这首诗词通过简洁而深刻的语言,以茂芝上人的形象展现了一种超脱尘世的修行态度和对古老智慧的追求。同时,通过景物描写和音乐元素的运用,增加了诗词的艺术感和意境深远的效果。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梅尧臣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梅尧臣朗读
()

猜你喜欢

向晚双池好,初晴百物新。袅枝翻翠羽,溅水跃红鳞。

萍泛同游子,莲开当丽人。临流一惆怅,还忆曲江春。

()
空手把锄头,步行骑水牛。
凭兹陪睿算,垂拱亿千秋。
()

河堤折柳驻行驺,听彻离歌不自由。乡远独遗庄舄念,天高谁共杞人忧。

青春冠盖争先睹,壮志功名属早□。最是江南风日好,五云回首莫淹留。

()
蓬窗隔世尘,但有书满床。
度日无与虞,日课一指强。
坐免骛雁聒,自诧肝肺香。
奔骥踠足意,悠然吾自忘。
()
莫谈生灭与无生,谩把心神与物争。
陶器一藏松树下,绿苔芳草任纵横。
()
今日明朝,三月旦、又将来了。
欣岳降、宝香薰夜,玉麟颁晓。
一面久劳公镇抚,三年活却人多少。
幸借留、重许镇西河,新颁诏。
()

为人福,生中国。衣饭阴公注定禄。命中无,少嗟嘘。天与之贫,不得富安居。寻思人似草头露。争奈朝不保暮。莫刚求。莫刚求。假使强图,入手却还休。

()

几日烟郊绿满堤,出城东去又城西。玉骢知路无劳策,石蹬缘云不用梯。

老衲下堂迎客惯,浮图挂影插天低。一壶一榼行游熟,吟到归鸦上树栖。

()
帝白卿士,左右之臣。
四方无虞,矜尔之勤。
式观且游,从予一人。
于壶欲闳,于堂于陈。
()

庐山根盘几百里,屏风九叠开画图。
浮岚吐秀挹南斗,黛色眇眇来青湖。
山西石门翠如刷,山东石镜大如月。

()

正是神都有事时,又来南国踏芳枝。

青松怒向苍天发,败叶纷随碧水驰。

()

二年海棠秋,幽妍对寥索。霜后辄载花,枯株吐纤弱。

化工为诗人,故令造物错。木落出奇芬,风度亦不恶。

()

吾王不游。

吾何以休。

()
我与梅花素有期,故应花怨我轻离。
巡檐索笑宁无日,少待归来酒作池。
()
漫劳当日牧舂陵,立石尤多感德民。
独有磨崖碑故在,文章千古耀湘滨。
()

洁妇与秋胡,以礼成配匹。

毕结方五朝,秋胡事行役。

()

谁把冰壶挂玉枝,倚天吹笛夜云时。看来有景堪同赏,听到无声只自知。

万物两间皆定体,三阳一气本无私。主人长挹春风坐,谁肯令人问是谁。

()
君不减徐稚,豫章仍主人。
结交非势利,此客况清真。
今日山中友,他年席上珍。
玉堂如伴直,怨句不须陈。
()

龙门居士隐江滨,老去风流乐事真。
觞咏又临三月暮,李桃初种一溪春。
眼中信我无馀子,名下如君有几人。

()

去家五百里,相过重乡音。客路樽前语,江流槛外心。

风连三峡暗,云隐二禺深。莫作登楼赋,柴扉尚可寻。

()

翩翩骢马度秋涯,思入风云句意佳。多病独怜梁苑客,闭门高卧草侵阶。

()
雨住山岚更郁深,病夫晨起畏岑岑。
可能乞我蓬莱炷,要遣衣襟润不侵。
()

嗷嗷沙碛雁鸣初,淮南已复怜春余。
梅边白云莫漫好,桃底红雨嗟何如。
今者无端近戎马,远方不复呼篮舆。

()
爱物停垂钓,劬身自荷锄。
时从邻父饮,日授稚孙书。
尚弃登山屐,宁须下泽车?平生双不借,投老伴归欤。
()

新亭崛起最高峰,无数遥岑翠埽空。
恐有谢公留屐齿,为开摩诘画屏风。
倚江杨柳正高下,照水杏花能白红。

()

边陲万里注恩波,宇宙群芳洽凯歌。右地名王争解辫,

远方戎垒尽投戈。烟尘永息三秋戍,瑞气遥清九折河。

()

三月四月麦未熟,饿夫扶携领官粟。得粟村墟起爨烟,嫠妇何为道旁哭。

自言幼本名闺妹,父母衣我红罗襦。十七嫁作儒家妇,足迹不出门中枢。

()

东园宫草绿,上下飞相逐。君恩不禁春,昨夜花中宿。

()
琼苑群花一夜新,瑶台十二玉为尘。
城中竹叶涌增价,坐上杨花盛学春。
时会梁园皆墨客,谁思姑射有神人。
馀粮岂止千仓望,盈尺仍宜莫厌频。
()
君挟青囊枕中宝,别我去行千里道。
淮南小山访松桂,湘江极浦寻芳草。
侯王有种从何来,富贵在天非可祷。
倘游海上遇安期,归来遗我如瓜枣。
()
君不见悬车刘屯田,骑牛涧壑弄潺湲。
八十唇红眼点漆,金锺举酒不留残。
君不见征西徐尚书,为国捐躯矢石间。
龙章凤姿委秋草,天马长辞十二闲。
()

故老今多丧,严祠日愈新。
青青陵上杏,神护五株春。

()
泪浣香腮粉未乾,相思成病怯春寒。
此情欲向琵琶诉,整得琵琶又倦弹。
()

柔青初散陇头桑,村落人家布谷忙。一段芜菁浑著角,叶间犹有几花黄。

()

秀峙交翠屏,清冷响寒玉。谷鸟时一鸣,苍苔此幽独。

()

倦客登舟际,江城欲暮时。恨长山自远,心速棹归迟。

村市明鱼火,严城起鼓鼙。诗成真有助,新月上天涯。

()

疏傅独知止,曾参善爱亲。江山侍行迈,长幼出嚣尘。

握手想千古,此心能几人。风光满长陌,草色傍征轮。

()

水石幽深地,风流贤主人。琴尊随处布,鱼鸟自来亲。

相对但行乐,兹游当采真。柴车任投辖,今夕不须巾。

()
荒学蹄涔易窥底,禄遫不应夹帝里。
昧为此役君定笑,当念平生意行耳。
过耳毁誉纷相半,曳裾袖刺何尝惯。
餬口未忘丐斗升,投闲正须问祠观。
()
十年学道,遇明师、指破神仙真诀。
一句便知天外事,万载千年疑绝。
见色明心,闻声悟道,此理难言说。
玄关斡运,心生无限欢悦。
()

秋木萋萋,其叶萎黄,有鸟处山,集于苞桑。

养育毛羽,形容生光,既得行云,上游曲房。

()
急雨狂风暮不收,燎炉薪暖复何忧。
如倾潋灩鹅黄酒,似拥蒙茸狐白裘。
大泽羁鸿来万里,高城传漏过三筹。
明朝会看稽山雪,莫为冲寒怯上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