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永叔子聪游嵩山赋十二题其九天池

同永叔子聪游嵩山赋十二题其九天池朗读

《同永叔子聪游嵩山赋十二题其九天池》是宋代梅尧臣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安知最高顶,清浅水池开。
有时片云出,倏忽生风雷。
谁羡双黄鹄,刷羽来徘徊。

诗意:
这首诗描述了作者与朋友一同游览嵩山时所见到的景色。诗中主要描绘了天池,即位于嵩山山顶的湖泊。作者以自然景观为背景,表达了对山川景色的赞美和对自然奇观的向往之情。

赏析:
首句"安知最高顶,清浅水池开"以反问的方式引出了诗人对天池的惊叹之情。作者无法知晓天池的最高峰,但却能欣赏到它清澈而浅显的美丽。这里,作者通过天池的描绘,将读者引入了一个神秘而壮丽的山水世界。

接下来的两句"有时片云出,倏忽生风雷"描述了天空中云雾的变幻,以及由此带来的风雷之声。这种变化无常的景象增添了山水之美的神秘感和壮丽感,也暗示了自然界的无穷力量。

最后一句"谁羡双黄鹄,刷羽来徘徊"则表达了作者对自由飞翔的黄鹄的羡慕之情。诗人羡慕黄鹄能够在天空中尽情翱翔,来回自如。这句诗也可以理解为作者对自然的赞美和对自由的向往。

整首诗通过对嵩山天池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自然景色的赞美和对自由的向往。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写,诗人将读者带入了一个神奇壮丽的山水世界,同时也表达了对自由和自然力量的追求和向往。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梅尧臣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梅尧臣朗读
()

猜你喜欢

杜门忧患馀,戚戚常鲜欢。故人千里来,一笑解我颜。

念昔寓沙阳,溪山郁回环。游从得良友,妙赏穷跻攀。

()
朝来杀气秋,千里无立草。
翩翩黑帜飞,结垒天长道。
猎罢楚天寒,黄云淡如扫。
()

只合山中度岁时,欲求闻达岂相宜。
命轻似絮人争笑,心直如弦鬼亦知。
怕见是非休看史,未忘习业尚耽诗。

()

大市多真隐,名都有逸人。春深草堂静,雨过棘篱新。

贯虱功非拙,屠龙术不贫。云雷随变化,池上见飞鳞。

()

明明天上月,照妾绮窗间。梦随明月去,不省在关山。

关山月若知人意,送妾良人及早还。

()

檐声三夜滴床头,海日三朝照衣领。风清每快行人意,泥滑仍为车辙梗。

南行常绕西山麓,青铜新沐烟鬟影。出岫湿云行自媚,蔽野绿阴寒且静。

()
世间旷士如君少,天下閒人似我稀。
一旷一閒无一事,只应鸥鸟共忘机。
()
千载遗踪寄薜萝,沛中乡里旧山河。
长陵亦是闲丘陇,异日谁知与仲多。
()

向来称閤老,归去作园翁。须发已华皓,紫薇药应红。

()

炰羔煮饼渐宜秦,愁绝江南一味真。
健步远梅安用插,鹧鸪金盏有余春。

()

哀草无根疾风吹,王孙不归辱涂泥。头白老妻无完衣,鸳鸯到死犹双飞。

自言有子长须髭,垂暮泣血生别离。今我若此子乌知,骨肉冻折命如丝。

()
簷外云深雨合围,此行不叹始非。
对君便是苏端过,把酒曾无御叔讥。
红湿烟郊思散策,寒欺病骨旋添衣。
了知未尽山阴兴,共作冲泥傍险归。
()

画楼侧畔,试与君、管领南枝风物。影浸西湖清浅水,旁倚云崖烟壁。艾纳全披,檀心俱露,一片前村雪。碧松修竹,岁寒真是三杰。
长向酒欲冰时,魁英相放,不待阳和发。一任无情风又雨,毕竟香难灭。幻玉精神,添酥标致,羞上箫箫发。脆圆可爱,更看春二三月。

()

金城秋柳碧毵毵,久罢军中扪虱谈。何日伏波酬大志,更携铜柱表交南。

()

横野万艘金翅舰,总戎一册玉铃篇。长江岂限天南北,万劫坤灵戴一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