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鹃

杜鹃朗读

《杜鹃》是宋代梅尧臣所作的一首诗词。该诗以杜鹃鸟为主题,抒发了诗人对逝去岁月的追思和对离散情人的思念之情。下面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杜鹃》中文译文:
蜀帝何年魄,
千春化杜鹃。
不如归去语,
亦自古来传。
月树啼方急,
山房客未眠。
还将口中血,
滴向野花鲜。

诗意和赏析:
《杜鹃》这首诗词通过描绘杜鹃鸟、月亮、山房等意象,表达了诗人对过去岁月的回忆和对离散情人的思念之情。

诗的第一句“蜀帝何年魄,千春化杜鹃。”以蜀汉末代皇帝刘禅(字季玉)为意象,暗示了岁月的流转和人事的更迭。千春化杜鹃,暗喻杜鹃鸟的鸣叫声贯穿了千年春天,象征了诗人对逝去岁月的怀念。

接下来的两句“不如归去语,亦自古来传。”表达了诗人对归去故乡的渴望和希望能够传达自己的心声。这里的归去不仅仅指代了物理上的归乡,更是一种内心的回归和寻找生命的归属。

诗的后半部分“月树啼方急,山房客未眠。还将口中血,滴向野花鲜。”通过描绘月亮和山房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离散情人的思念之情。月树啼方急,抒发了诗人内心的焦急和不安。山房客未眠,表现了诗人辗转反侧、夜不能寐的心情。最后两句“还将口中血,滴向野花鲜。”以血滴之象,表达了诗人对离散情人的深情厚意,愿意为情人献上自己的生命之血,寄托了对爱情的至诚和忠贞。

整首诗词以杜鹃鸟为基调,通过杜鹃鸟的鸣叫声和生命力的象征,抒发了诗人对逝去岁月和离散情人的思念之情。同时,诗中运用了自然景物的描写和寓情于景的手法,使得诗情更加深沉、抒发出浓郁的离愁之情。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梅尧臣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梅尧臣朗读
()

猜你喜欢

黑云涌出极可畏,中有鳞虫得熟视。离蛰奋飞恣游戏,咫尺真愁雷雨至。

阙角谛寻悉题字,辟火曾云著灵异。董源笔欤或黄筌,寄此苍茫神灵意。

()

雪阻燕山道,风寒易水尘。独怜陈仲子,扫榻待幽人。

()

我思美人,乃在仙华之山。山前夜半挂河汉,天津两旗俯可樊,我欲从之阻河关。

初平不来白羊死,瘦骨蚀尽莓苔顽。风沙萧萧隔人间,玄霜日夕凋玉颜。

()
世事从头数,时机触眼奇。
山灵莫留客,大厦要人枝。
()

夜来经雨学啼妆,今日摧红怨夕阳。已落旋随春水急,强留还怯晚风狂。

应将别恨凭莺语,更把归期趁蝶忙。谁谓多情消不得,梦魂犹惜满栏香。

()

别后闻餐饵,相逢讶道情。肌肤红色透,髭发黑光生。

仙洞谁传与,松房自炼成。常蒙远分惠,亦觉骨毛轻。

()

暑衣先进圣皇宫,时服分颁百执同。
惟有清躬衣浣濯,更令蚕织被华戎。

()
镜湖渺渺烟波白,不与人间通地脉。
骑龙古仙绝火食,惯住空山啮冰雪。
东皇高之置度外,正似人中巢许辈。
万木僵死我独存,本来长生非返魂。
()
湖边柳外楼高处。
望断云山多少路。
阑干倚遍使人愁,又是天涯初日暮。
轻无管系狂无数。
()

佳气接蓬莱,衡门掩绿苔。山深云自合,江涨浪初回。

帆影归渔浦,滩声落钓台。画图殊有兴,千里共徘徊。

()
先传陕右定天都,西域新来汗血驹。
旧府折冲三十六,尽依铜虎铸兵符。
()

露下金茎鳷鹊愁,银河倒遂彩云流。携君一片长安月,去醉千江白鹭秋。

()
礎湿岚昏近海多,剑霜清刮手亲磨。
轮囷马栈非难整,索漠牛衣且勿呵。
好住延陵皋泽去,强同溱洧济人过。
坐令幽谷还乔木,感论中原喻尉佗。
()

噤咋余寒睡起时,竹屏风架旧花枝。酒兵放阵愁中出,诗格归禅静外奇。

鸟啄空阶寻柏蠹,风吹间壁响桐丝。从今始识爰居乐,不管身无养拙资。

()

燕姬倚娇色,珠帽络金花。半醉玉盘面,双鬟云影斜。

水边忽自笑,眉目艳春华。芳心为谁发?翠袖拂琵琶。

()
君王神武不恬兵,气讋中原一扫平。
可笑西江喜归客,便装行橐待还京。
()
草堂寂历自禅居,山下春光正祓除。
邻犬人归纤月后,木鱼风落妙香初。
萧疏远岫云林画,映带清流内史书。
乘兴寻师相赏处,笔床经案独踌躇。
()

朱实才春荐,宫莺啄未残。香堪齐蜜荔,味自夺冰丸。

圆转珠千粒,轻匀露一盘。天厨欣惠赐,绝胜驻颜丹。

()
春风吹作万家春,谁得联鑣从使君。
微径问花同载酒,深堂剪烛细论文。
王郎把臂簪仍盍,严老呼舟首又分。
安得云龙随上下,佳辰不复叹离群。
()
茫茫云海。
方丈蓬壶何处在。
拟泛轻舟。
一到金鳌背上游。
()

胜流坐对即空山,未碍梅花笑任还。风雨杂陈今昔梦,松筠长护死生关。

珠川空写何年泪,玉竹犹分一样斑。此去相思无远近,曹溪元不隔人间。

()
今代论时杰,如公未易量。
冰壶钟器质,绣段粲文章。
遂郁鸾台望,俄成马鬣藏。
忠贤如此尔,天意竟茫茫。
()

痴女饥咬我,郁没一悲魂。
不得收骨肉,痛哭苍烟根。

()
自与松筠并,宁容草棘欺。
盈盈皆正色,脉脉匪邪思。
照水初开处,临风欲坠时。
深幽殊可念,酹酒侑之诗。
()
无能屏纷杂,聊与问山椒。
日势消峦雾,江流到海潮。
绿柔当社树,红发向阳翘。
欲就壶公隐,鸾笙谁为招。
()

园林春雨后,新竹翠凌云。还荫云根润,虨虨绿藓文。

清风来白日,潇洒净尘氛。

()

居庸叠嶂俯桑乾,终古长陵王气盘。凉雨石城千堞雪,秋风金阙万松寒。

鼎湖弓剑胡天远,原庙衣冠汉月残。三驾犁庭思帝力,北门封守在长安。

()
悲风吹篮舆,渺渺如孤舟。
我亦作坐睡,兀兀随轻鸥。
鸥翻梦亦觉,未绝叩舷讴。
()
何夕佳风月,仍陪笑语清。
依依数行李,了了尽平生。
要使交游态,浑如手足情。
居閒有此乐,那用占时名。
()

垆头换酒,尊前留佩,凤城共赏风雅。蓦然相见翻疑梦,惆怅旧游裙屐,回首衰谢。

歌板舞衣都在眼,算三载、分明如乍。又谁意、灞岸离愁,后会在今夜。

()

此花名价别,开艳益皇都。

香遍苓菱死,红烧踯躅枯。

()

报国在养士,忠臣出大儒。读书真种子,忠孝两不渝。

惟有秦始皇,典籍付焚如。忠孝种子绝,所用尽奸谀。

()
校雠存手泽,肯构炯前光。
际此圣明代,应无屋壁藏。
半窗分雪影,九蠹避芸香。
静想趋庭意,居然师友旁。
()

林绿初齐昼闭门,愁逢佳序醉诗魂。莺花作队浑入梦,桃李成蹊总不言。

改火怕闻新鬼哭,禁烟终荷旧君恩。不知东郭谁酣餍,赢得深闺笑语温。

()

祇分辞新宠,宁知念敝帷。妆台封玉镜,仙苑登金羁。

孤泪双双落,长蹄宛宛垂。若为丽姬怨,端谢塞公悲。

()

放船中道转狂风,雪浪排山一点蓬。燕寝先生明旦死,惊危不在海涛中。

()

嗟予怀抱徒蠢蠢,二弟胸中何落落。政如鲁卫各驰骋,文似机云饱磨琢。

坐曹风义动江淮,为县声名到京洛。鸿雁峨峨并羽仪,棠棣韡韡联跗鄂。

()
狐精解唱桂枝香,一曲中洲禾黍黄。
办得苍生谢安石,东山丝竹又何妨。
()

七圣迷途后,宫车遂不回。乘云知益远,濡露但增哀。

日卜天宁近,山依冰固开。千岩应更秀,从此是轩台。

()

细剪瑶华屑作尘。梅花长怨柳花春。梁园词客赋交陈。

淅沥半添修竹韵,纷纭偏作绿苔茵。琼枝玉树一时新。

()

去年曾赋此花诗,几听南园烂熟时。嚼破红香堪换骨,

摘残丹颗欲烧枝。流莺偷啄心应醉,行客潜窥眼亦痴。

()
白发长,眉似雪,宗禅和尚何分别。
百尺高山足浮云,万丈海中有明月。
十地本因菩萨證,大乘俱是如来说。
有空相,无空相,深浅是非皆为妄。
()

宠新卿典礼,会盛客征文。不失迁莺侣,因成贺燕群。
池台晴间雪,冠盖暮和云。共仰曾攀处,年深桂尚熏。

()
未容谷雨泪胭脂,且趁晴风小小吹。
镜里日高酣睡起,也须瘦了一分肌。
()

肤寸瞻何处,苍茫合暮烟。秋声秦爵树,沙路鲁归田。

闻说徂徕宅,犹存庆历年。停车正东望,凭吊一流连。

()

七雄争竞客如云,珠履三千未有闻。不是卖浆人掉舌,却秦谁趣信陵君。

()

年来私自问,何故不归京。佩玉腰无力,看花眼不明。

老慵难发遣,春病易滋生。赖有弹琴女,时时听一声。主

()

翩然拂袖忽然囘,带得罗浮面目来。
乞食又还双足趼,坐禅岂是寸心灰。
故依花首从三靖,旋摘茶芽供一杯。

()

平畴水漫绿成行,正月交人已插秧。记得中原旧游处,雪消晴陇麦初长。

()

谁读遗骚怨谪居,风烟南望眇愁予。怀人不隔三湘水,经岁难逢尺素书。

世往亭荒空对酒,卧中山色尽环滁。遥怜苜蓿秋原满,天马歌残意有馀。

()
今年蚕母连万箔,屋边桑叶浑不著。
彷徨何计救戢戢,出弃陌头空涕泣。
前日初眠不敢语,今日贱之如粪土。
不容身老吐一缕,回首室中殊乐苦。
()

皎皎从来忌太尤,司花别处与风流。就中根拨无人会,眼底还将物色求。

()

啼莺声里客还家,几载风尘两鬓华。作客懒歌燕市筑,为渔不泛武陵花。

菰蒲野水他年绿,杨柳春桥几树斜。十日平原千里别,可堪清泪向天涯。

()

戊午初秋别潞河,双眸空笑阅人多。浓阴也爱河边柳,争奈秋风欲送何。

()

三伏适已过,骄阳化为霖。欲归瀼西宅,阻此江浦深。

坏舟百版坼,峻岸复万寻。篙工初一弃,恐泥劳寸心。

()

小雨初收报夕阳。归云欲渡转横塘。空回雨盖翻新影,不见琼肌洗暗香。
追落景,弄微凉。尚余残泪浥空床。只应自有东风恨,长遣啼痕破晚妆。

()

巨猾肆威暴,钦駓违帝旨。

窫窳强能变,祖江遂独死。

()

玉磬金钟天半鸣,梦中惊我起来听。万松花上三更雨,政事堂中有此声。

()
戏泛金船到海涯,暗随海水度流沙。
一从登著蓬莱岸,去看琼台阆苑花。
()

直从南北两戒首,走遍胡门到越门。一发青山残照里,尉陀台上望中原。

()
已厌衣裳蒸润,仍怜书画斓斑。
奁香肖余几所?尽付熏罏博山。
()

还到春时别恨生,渭城朝雨裛轻尘。自家飞絮犹无定,不解迎人只送人。

()
衣绅飘举发飕飕,一鹤聊为太华游。
每过名山思小憩,天风浩浩不容留。
()

断崖如削瓜,岚光破崖绿。天河从中来,白云涨川谷。

玉案赤文字,世眼不可读。摄身凌青霄,松风拂我足。

()

计较平生分闭关,偶然容得近人寰。春风池沼鱼儿戏,暮雨楼台燕子閒。

假寐尘侵黄卷上,行吟花坠绿苔间。了无一事撩方寸,自是颓龄令鬓斑。

()

君家食指如堵墙,不著斗酒求西凉。门前䆉稏三百亩,胜我笔耕无寸秧。

()
自昔悲歌地,刘生有墓祠。
只余经世志,况值讳言时。
去国英雄尽,还山事业迟。
黄金旧台北,搔首动遐思。
()

比翼和鸣双凤皇,欲栖金帐满城香。平明却入天泉里,日气曈昽五色光。

()
悟性无生无灭,采铅有去有来。
两般灵物结成胎。
云气常浮宝盖。
终日和光混俗,任时随处宽怀。
()

贫居乐游此,江海思迢迢。雪夜书千卷,花时酒一瓢。

独愁秦树老,孤梦楚山遥。有路应相念,风尘满黑貂。

()

萱亲不可见,令子竟何依。落日啼乌鸟,晨风动綵衣。

伤心看陇树,清梦引慈闱。为问王孙贾,谁应望汝归。

()

方坛既塪,地只已出。盛典弗愆,群望咸秩。乃升乃献,敬成礼卒。

灵降无兆,神飨载谧。允矣嘉祚,其升如日。

()

五月渡淮水,南行绕山陂。江村远鸡应,竹里闻缲丝。

楚女肌发美,莲塘烟露滋。菱花覆碧渚,黄鸟双飞时。

()
江声床摇寒,山购窗拗绿。
归舟著沙边,客梦绕乡曲。
簪盍豁秋悲,筵开从夜卜。
黄花散疎篱,苍竹围破屋。
()
老觉人间万事非,幽栖幸已脱尘鞿。
残年得饱不啻足,旧友半空谁与归?开眼不妨成一梦,翦翎何至羡群飞。
龙图老子今安在?把卷灯前泪满衣。
()

就养求官动圣知,专城犹得近王畿。
乡人竟指曾题柱,丘嫂应惭不下机。
西掖罢批天子诏,北堂荣着老莱衣。

()

蓼花舟泊钓鱼船,镇日潇潇雨满天。独酌几杯蓬底睡,不知江涨没平田。

()

壁立千峰紫浮,一峰直上更孤遒。
世间有花擎天柱,何用人怀杞国忧。

()
坚心持谏诤,自古亦艰难。
寄邑虽行化,眠云似去官。
河分中野断,岳入半天寒。
瀑布冰成日,谁陪吟复看。
()

晚饮诚斋,忽有一鸥来泊松上,已而复去,感而赋之。

偶听松梢扑鹿,知是沙鸥来宿。稚子莫喧哗,恐惊他。

()
江南九月未飞霜,木叶萧萧已半黄。
行遍疏山山下路,满山唯有桂花香。
()

八方该帝泽,威凤忽来宾。向日朱光动,迎风翠羽新。

低昂多异趣,饮啄迥无邻。郊薮今翔集,河图意等伦。

()
官曹无人吏休沐,杜门谢病车脱轴。
门前经旬客不至,苔色侵阶春更绿。
书堂萧然白日静,黄蜂收声蜜房足。
杨花浩荡天无风,檐端三丈朝阳红。
()

好在碧坛湾,丛底度岁寒。
何堪栽凤律,祇好製鱼竿。
拂水烟稍润,含风剑叶攒。

()

()
脚踏浮云身已老,访道修行恨不早。
曾见商周全盛时,不及唐虞古风好。
()

我爱霜松托趣深,慇勤特表岁寒心。当年缟纻休相讶,遥寄新诗咏断金。

()

画到方壶思不群,乱山佳处屋平分。溪头艇子如梭大,只许先生载白云。

()

孤怀此夜倍悽然,明日应过半百年。瞥眼声华杯酒外,惊心节序晓钟边。

围炉对妇更残烛,帖胜呼儿觅綵笺。最是春游关意念,早时留取杖头钱。

()

吟老梅花岁欲徂,坐看桂月夜来初。相思颜色忽相见,接得平安一纸书。

()

黯黯日将夕,牛羊村外来。岩阿青气发,篱落杏花开。

草木应初感,鶬鹒亦已催。晚间春作好,行乐不须猜。

()

赞列词人笔,名闻壮士冠。全才不全貌,莫作野鸡看。

()

明月窥人隔绛绡,楚云湘水两迢迢。含情欲奏冰弦冷,肠断西风忆玉箫。

()

()
神仟隐居尚深渺,径迂不欲与世通。
必求峭拔出林杪,俯视左右环群峰。
飞泉不测源所自,瀑注一落千丈虹。
步跻石磴旋盘折,翠荫蒙密多长松。
()
人物伊周样。
清政龚黄状。
平分风月双溪上。
红颜方少壮。
()

窜迹南游岁再侵,思归望远久沈吟。风敲古木寒声碎,云拥江天暝色深。

饮可涤愁谁伴醉,诗从写恨少知音。想君笑语如饥渴,何日相逢慰此心。

()
客从远方来,遗我昭华管。
吹之幻人心,异境生虚窾。
磝磝青嶂横,决决春流满。
马蹄交狭斜,车毂错平坦。
()
晨炊躬稼米,夜读世藏书。
俯仰无多媿,心知死有余。
()

青山为郭云当门,疏烟细雨梅花村。门前落涧泻寒溜,衮衮似是通河源。

隐居二士清而通,谈道不愧将无同。何人载酒问奇字,糟床夜注时一中。

()

总辔登长路。呜咽辞密亲。
借问子何之。世网婴我身。
永叹遵北渚。遗思结南津。

()

淇上风光萃一楼,尊前北海百无忧。平分玉鉴渔村晚,四望黄云寡妇秋。

斜照钩帘纳烟翠,微飙高枕看安流。梅天消息和羹近,老稚宁容挽邓侯。

()

除夕既除春夕饶,焚香高拱度春宵。风出江声波发船,长歌顾影一凄然。

歌已歇,转悲吟。空有曲,孰关心。心不同,曲徒工。馀此调,入江流。

()

便帆才过日东来,浅色伽梨短样裁。
野鹤怨时心共远,海鲸降处定初回。
长年守律因师戒,中土传经为国灾。

()

唤做农夫却逢掖,道是禅和又幅巾。
灞陵雪中耸肩客,天津桥上皱眉人。

()

友琴安用胡公节,帘捲鸣弦自清切。忽闻飞语冲骇机,亦虑过时听反舌。

仁风西来随传车,挥毫落纸蟠蛟蛇。正逢久旱得霖雨,一洗槎蘖皆萌芽。

()
小田微雨稻苗香,田畔清溪潏潏凉。
自忆东吴榜舟日,蓼花沟水半篙强。
()

潘郎双鬓沈郎腰,君似彭篯两事饶。枕上松声疑北岱,堂前山色入西樵。

溪云遍照灵桃熟,竹杖閒围玉笋娇。近种隔江莲渐大,欲撑小艇得相招。

()
六街鼓歇行人绝,九衢茫茫室有月(吟)。
——
九衢生人何劳劳,长安土尽槐根高(和)。
——
()

三十年前早诞生,指天今又属罗云。击开寺竹原龙种,呼起神鹞突洞云。

内绍步移非干蛊,再参智过始超群。船头愧杀秕糠我,东去西之暂任君。

()
春雨江干不肯晴,大江栎岸转雷霆。
山头方丈浑无事,扫地焚香看佛经。
()

进学在致知,涵养须用敬。

廓然而大公,物来则顺应。

()
望中平坦独崔嵬,根跨沧溟浪打回。
不是巨灵潜擘与,祗应蓬岛暗飞来。
经坛烟染千株石,丹井云封万古苔。
翠色高通苏郡内,满城清雅绝尘埃。
()

毗卢影里,般若光中。互为主伴,法界融通。白云片片,帝网重重。

形分万派,月印寒空。道人活计,古佛家风。自他兼济,无功之功。

()
野狸性狡猾,夜动昼则潜。
絷之笼槛中,耳弭口不呥。
当其得意时,足爪长且銛。
跳踉逞俊捷,攫噬靡有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