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馆城阴阔,东湖水气多。直须台上看,始奈月明何。
奉和虢州刘给事使君三堂新题二十一咏。月台。唐代。韩愈。南馆城阴阔,东湖水气多。直须台上看,始奈月明何。
韩愈(768~824)字退之,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思想家,河阳(今河南省焦作孟州市)人,汉族。祖籍河北昌黎,世称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谥号“文”,又称韩文公。他与柳宗元同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主张学习先秦两汉的散文语言,破骈为散,扩大文言文的表达功能。宋代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推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作品都收在《昌黎先生集》里。韩愈在思想上是中国“道统”观念的确立者,是尊儒反佛的里程碑式人物。...
韩愈。韩愈(768~824)字退之,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思想家,河阳(今河南省焦作孟州市)人,汉族。祖籍河北昌黎,世称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谥号“文”,又称韩文公。他与柳宗元同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主张学习先秦两汉的散文语言,破骈为散,扩大文言文的表达功能。宋代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推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作品都收在《昌黎先生集》里。韩愈在思想上是中国“道统”观念的确立者,是尊儒反佛的里程碑式人物。
书东山草堂扁(二首)。明代。庄昶。封题云卧东山扁,歌咏司空表圣诗。天阙星辰遗旧履,橘洲岁月有残棋。石横流潦潜虬角,梅迸垂萝屈铁枝。自笑野人闲袖手,云烟浓淡忽交驰。¤
积雪楼上把酒四首 其四。明代。顾璘。啾啾寒雀拂檐来,榾柮炉深欲作灰。雪上红缨高大过,王孙西去猎黄台。
古意。唐代。邢象玉。 家中酒新熟,园里叶初荣。伫杯欲取醉,悒然思友生。忽闻有奇客,何姓复何名。嗜酒陶彭泽,能琴阮步兵。何须问寒暑,径共坐山亭。举袂祛啼鸟,扬巾扫落英。心神无俗累,歌咏有新声。新声是何曲,沧浪之水清。
让皇帝庙乐章·奠币。唐代。李纾。惟帝时若,去而上仙。祀用商武,乐备宫悬。白璧加荐,玄纁告虔。子孙拜后,承兹吉蠲。
为沈履德题水仙。明代。张宁。夜玉笼金淡,春罗撷带柔。湘皋留佩别,洛浦弄珠游。地美姿容净,林孤气韵优。无因坐芳艳,聊尔伴吾幽。
寄用晦王孙兼柬余德甫宪副。明代。佘翔。龙沙云树望依微,楚水闽山尺素稀。公子风流兰作佩,野人生计薜为衣。客来北海尊常满,月出西园盖并飞。为报芙蓉同社侣,豫章几度梦中归。
一□□□两鬓□,衰慵始觉耗磨多。欲嘘冷烬添檀炷,且避香风竞绮罗。
爨下熬稃諠腷膊,灯前茧卜戏伽陀。为言上月春才半,莫遣春光亦耗磨。
正月十六夜灯下独酌是夕为耗磨之辰昔人□□□□日饮酒诗。明代。张萱。一□□□两鬓□,衰慵始觉耗磨多。欲嘘冷烬添檀炷,且避香风竞绮罗。爨下熬稃諠腷膊,灯前茧卜戏伽陀。为言上月春才半,莫遣春光亦耗磨。
奉和袭美太湖诗二十首·太湖石。唐代。陆龟蒙。他山岂无石,厥状皆可荐。端然遇良工,坐使天质变。或裁基栋宇,礧砢成广殿。或剖出温瑜,精光具华瑱。或将破仇敌,百炮资苦战。或用镜功名,万古如会面。今之洞庭者,一以非此选。槎牙真不才,反作天下彦。所奇者嵌崆,所尚者葱蒨.旁穿参洞穴,内窍均环钏。刻削九琳窗,玲珑五明扇。新雕碧霞段,旋破秋天片。无力置池塘,临风只流眄。
招陆务观食江西笋归有绝句云色如玉版猫头笋。宋代。周必大。东厨日日厌侯鲭,却羡萍虀捣韭根。如我乃真寒乞耳,只知肉味笋殊村。
和杨侍读介夫得子。明代。王鏊。生男自好况怜才,杏子生仁菜有台。阿大喜多犹未老,之无识遍尚云孩。科名十二看重拾,家帙三千取次开。说与眉山诸草木,苏家秀气数应回。
题赖若谷存斋。宋代。赵汝回。湛湛方寸天,清泠如止水。其止涵空明,其溃汩泥滓。操这恍若遗,舍之渺何倚。瞬息苟不诚,愚智从此始。一篇中庸书,千古防意壘。吾子善守之,勉勉集众美。独不见邻家翁,驱鸡呼犬斜阳中。
望亭驿酬别周判官。唐代。白居易。何事出长洲,连宵饮不休。醒应难作别,欢渐少于愁。灯火穿村市,笙歌上驿楼。何言五十里,已不属苏州。
归宗山籁一百四首 其七十一。明代。释函是。閒情销隐几,独觉愧婆和。秋水无心照,山禽有影过。拂空翻鸟迹,把火沸冰河。人道虚神用,吾师念积屙。
七夕 其五。宋代。程俱。织女机边天汉流,盈盈脉脉望痴牛。未应乞巧能如愿,咫尺星桥不自由。
定风波 杨叔能归淄川,予别於山阳,作鹧鸪。金朝。元好问。旧游回首一凄然。当时好客谁为最,李赵风流两谪仙。居接栋,稼邻田,与君诗酒度残年。飘零南北如相避,开岁还分陇上泉。因用其意答之。李赵谓闲闲公与屏山也白发相看老弟兄。恨无一语送君行。至竟交情何处好。向道。不如行路本无情。少日龙门星斗近。争信。凄凉湖海寄馀生。耆旧风流谁复似。从此。休将文字占时名。
满江红五首 其二。清代。高士奇。雪酿馀寒,故限勒、帝城春色。尽日里,浓雰湿雾,殢人愁绝。禁苑啼莺声尚香,御沟流水凘还结。盼东郊,暖律扇蘼芜,何曾得。独骑马,冲泥陌,共执手,怀今昔。叹梁园,宾从一时南北。燕市酣歌人未老,长杨献赋恩难必。只如今,转眼看晴光,来双阙。
沁园春 送友入山采茶。清代。陈维崧。十里溪山,竹粉缨峦,兰风藻川。有蒙茸萝葛,蔽亏曦月,坦迤涧壑,向背林泉。夕渡遄归,晨渔缓出,谷唱潭吟韵邈绵。居此者,是秦时毛女,汉代琴仙。人家四月开园,送君去、刚逢谷雨天。恰晴村绿崦,数间僧灶,清江翠箬,一带商船。拍处盈盈,焙馀冉冉,归卧回廊瘦石边。松涛沸,正龙团乍碾,蟹眼初煎。
陆务观病弥旬仆不知也佳篇谢邻里次韵自解。宋代。周必大。闭户十日雨,陆居如坐舫。吾身固已困,未省子疾状。昨朝拜床前,不敏只自怆。萧然维摩几,高谢桓荣帐。是身本何有,更虑不已恙。全人豆肩肩,大瘿谁甕盎。掷杯蛇自去,静耳蚁为谅。乃知阅肘后,未免信纸上。大哉横气机,寄此语清壮。我虽问疾晚,可以无怅怏。
一线。清代。郑日奎。登高复临深,所欲尽奇态。侧身苍翠中,试足鱼龙背。两峰势欲合,万象全幽昧。仅透一线光,顿失天地大。日月无多照,欻忽异明晦。纵横罗怪石,踯躅有余碍。淙淙半空溜,直下曳潜濑。湿云凝不流,鸟声云内外。静觉雷雨蓄,幽疑鬼神会。因想开劈初,五丁力稍懈。一罅不及补,千古诧奇怪。坐啸窈冥中,无言但称快。异境岂恒遇,兹游矢以再。长揖告山灵,呵护请相待。
青丝马。明代。刘基。蹀躞青丝马,艰难赤伏符。穷阴岁欲暮,落日鬼相呼。见雁愁心裂,看天泪眼枯。殷勤夜深月,还照旅魂孤。
北地(一作容州)。唐代。窦群。何事到容州,临池照白头。兴随年已往,愁与水长流。黾勉思逋客,辛勤悔饭牛。诗人亦何意,树草欲忘忧。
同学彭道士参寥。唐代。李商隐。莫羡仙家有上真,仙家暂谪亦千春。月中桂树高多少,试问西河斫树人。
马嵬。明代。薛瑄。号令风行遍九州,六军何事此淹留。深情祗拟乾坤久,绝宠宁知咫尺休。剑閤西行山寂寂,渭河东去水悠悠。路边三尺妖姬土,长带千秋万古羞。
凯旋诗 其二。明代。金幼孜。天威赫怒整彤弧,万骑如云从乘舆。白日风雷严号令,指挥掌握仗神谟。
曲肱诗 其十八。宋代。白玉蟾。不识看经不坐禅,饥来吃饭困来眠。玉皇若不开青眼,却是凡夫骨未仙。
送蒋莘田大参之任河南提学五首 其三。清代。陈恭尹。半为民舍半为兵,箕帚刀锥日有争。犹识汉廷强项在,八旗低首避骢行。
八声甘州。金朝。元好问。半仙亭篮舆雪中回,黄绸日高眠。儿婚女嫁,奴耕婢织,共有住山缘。梦里松腴酿熟,竹港咽冰泉。万古霜空月,此夜清妍。不爱朝台暮省,爱渼陂鱼艇,杜曲山田。更昭阳遗稿,有意续伶玄。定谁共、旧家研削,要徘徊、观顾影烛花前。西归好、春风未老,留待明年。
访许颜。唐代。杜牧。门近寒溪窗近山,枕山流水日潺潺。长嫌世上浮云客,老向尘中不解颜。
春日词五首。宋代。欧阳修。待晓铜荷剪蜡煤,绣帘春色犯寒来。画眉不待张京兆,自有新妆试落梅。
送罗孟维归越中兼柬陈正庵。明代。龚诩。论心未尽又分襟,唱彻离歌酒漫斟。杖履数陪寻往迹,乡关无那促归心。枫林晚映烟光薄,江水秋涵雁影深。他日相思隔吴越,便风须寄短长吟。
经友生坟。唐代。贯休。多君坟在此,令我过悲凉。可惜为人好,刚须被数将。白云从冢出,秋草为谁荒。不觉频回首,西风满白杨。
送黄淳甫还吴门时倭乱甫定。明代。陈芹。忆君还故宅,追叹昔年违。花倚新枝笑,人随旧燕归。川原春日澹,桑梓暮阴稀。挂壁余孤剑,依然夜有辉。
四面山田中独出二并峰正如假山。宋代。王洋。黛色因依四面同,田间独并碧玲珑。两家茅舍依山住,不在诗中在画中。
龙湫潭。明代。甘守正。悠悠神物枕灵岩,银汉无声雨自翻。势似建瓴山色润,形如开□水晶寒。喷成飞雾随风起,泻作流霞带日涵。若得甘霖遍原野,不妨长唤作龙潭。
舟中杂兴柬韩克和刘自牧王尚文宋广文十八首 其十一。明代。薛瑄。天开水面平铺月,风涌潮头倒捲沙。舟过前村迷远近,一堤杨柳数声鸦。
暑夕用怀艾畦韵。清代。王浩。清愁难逐簟波凝,饮水生涯敢自憎。茶罢每思欹枕卧,酒酣何处觅楼登。耽吟瘦减悲秋妇,嗜读情逾好色僧。终是未除新业境,喜分蛾路入书灯。
题秦比部芝庭听泉图即送其南归二章 其二。清代。姚燮。因缘天地结蟭螟,托迹依违似影形。腰下鹿卢同锈涩,眼中鸿鹄自苍冥。邻篁友薜他年事,竽水琴风此去听。遥羡万松湖上阁,夜来凉月却当棂。
六言吾首赠李相士景春。宋代。刘克庄。眼有紫棱安用,眉无黄色何妨。自断非封侯相,尚堪作牧牛郎。
奉和鲁望四明山九题 其六 樊榭。唐代。皮日休。主人成列仙,故榭独依然。石洞鬨人笑,松声惊鹿眠。井香为大药,和语是灵篇。欲买重栖隐,云峰不售钱。
水村曲。宋代。陆游。山村今年晚禾旱,奏下民租蠲太半;水村雨足米狼戾,也放三分慰民意。看榜归来迭歌舞,共喜清平好官府。老翁犹记军兴时,汝辈少年那得知!
秋日杂兴 其二。宋代。韩淲。木槿亚红淡,牵牛蔓青滋。露晞凉风入,陡觉居处宜。岩桂中秋蕊,篱菊重阳枝。何必春始荣,物物有其时。
雪霁与朱子文陈起静访李百朋舟次先寄。明代。陆深。雪消沙岸暗潮通,南浦仙舟二妙同。柳褪冻痕黄欲绽,雁拖夕照晚犹风。几年乡梦三更后,十里波光一棹中。复有月明同下榻,山阴却笑兴偏穷。
赠篆刻朱生盛。宋代。郑元祐。子刻印如刻秋涛,转摺变化手纵操。螭扁神凝李斯篆,肯綮妙悟庖丁刀。汉章旧制蟠龟钮,魏武新书閟虎韬。太史周南纵留滞,剑文仍欲洗金膏。
寄赠顾生。明代。王世贞。里门冠盖学天津,南阮由来不厌贫。从他废箸儿曹事,似汝淫书我辈人。沼上墨花堪染练,阶前带草欲成茵。肯为辟疆容径造,那将蜡屐比朱轮。
再用韵十首。宋代。杨公远。数椽欹欲压,仿佛玉川庐。不结市朝梦,惟便水竹居。静中谙世味,贫里见亲疏。忽怪幽池涨,元通灌稻渠。
赠礼悦尚书唐质肃公挽词二首。宋代。王珪。昔在仁朝日,孤忠独犯颜。一身宁自顾,万里偶生还。却度黄梅岭,重趋玉笋班。不知君槛折,千古更谁攀。
和吴拭暑雪轩。宋代。周焘。崇台穷石照,气味乐偷间。南陆朱明驭,西阑白雪山。茶瓯回舌本,尘尾落谈间。欲缀风烟句,弥高不可攀。
宿牛首寺。明代。陈铎。到寺万缘绝,萧然宿峰顶。苍苍野色新,漠漠秋烟暝。相期话三生,夜坐石根冷。微凉入虚阑,老鹤语桐井。支郎翻经处,松子落古鼎。白露下高空,湿云压幽境。望极颠厓前,寒篱眇村径。谈久明月来,照我天地静。自汲石泉水,同僧瀹佳茗。天风在林末,空翠散复整。一乘演微机,开谿自惭省。疏竹何萧萧,云房乱灯影。
行路难 其二。唐代。李白。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羞逐长安社中儿,赤鸡白狗赌梨栗。弹剑作歌奏苦声,曳裾王门不称情。淮阴市井笑韩信,汉朝公卿忌贾生。君不见昔时燕家重郭隗,拥篲折节无嫌猜。剧辛乐毅感恩分,输肝剖胆效英才。昭王白骨萦蔓草,谁人更扫黄金台?行路难,归去来!
桃源忆故人。金朝。马钰。马风得遇修仙举。不羡人间富贵。筑个环墙居住。且避风霜雨。灵光昼夜常修补。异日功成归去。得住蓬莱洞府。侍奉吾师父。
入山歌 其五。清代。吴性诚。我闻痛心兼疾首,终夜徬徨绕床走。同为赤子保无方,断肠愧赧惟引咎。传闻此番知大义,曾助王师歼丑类。有功不赏祸太奇,发指凶残频坠泪。天地好生伤太和,况复皇恩浩荡多。化外何曾有征伐,生成遍德伏巢窝。何物莠民敢戕害,罄竹难书其罪大。从来拓土与开疆,岂可编氓私越界。拟议爰书申大义,当事震怒从严治。分檄奔驰文武官,机宜良策飞宣示。宣示恩威孰敢违,先驱狼虎解长围。摧城撤屋散其党,还尔土田亦庶几。仍彰国典警奸宄,罚不及众罪有归。
送高学士知越。宋代。钱惟演。粉署为郎鬓雪侵,酒酣风驶惜分襟。云迷水馆春旗润,树绕山城暝角深。下担挂钩传密意,渡江桃叶听遗音。孤莺啼罢芳心歇,倦翼因君忆故林。
题窦伯山小隐诗六首 其一。唐代。王质。栗里柴桑事事无,但言吾亦爱吾庐。扫开秋草门前路,恐有观潮访后湖。
咏云。唐代。李邕。彩云惊岁晚,缭绕孤山头。散作五般色,凝为一段愁。影虽沉涧底,形在天际游。风动必飞去,不应长此留。
胡谷元池亭杂咏十二首 其五 清华榭。明代。胡应麟。朗吟池上篇,搆此数椽屋。禽鱼互亲人,恍惚见濠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