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淡山岩二首。宋代。黄庭坚。去城二十五里近,天与隔尽俗子尘。春蛙秋蝇不到耳,夏凉冬暖总宜人。岩中清磬僧定起,洞口绿树仙家春。惜哉次山世未显,不得雄文鑱翠珉。
《题淡山岩二首》是一首宋代诗词,作者是黄庭坚。下面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去城二十五里近,
天与隔尽俗子尘。
春蛙秋蝇不到耳,
夏凉冬暖总宜人。
岩中清磬僧定起,
洞口绿树仙家春。
惜哉次山世未显,
不得雄文鑱翠珉。
诗意:
这首诗词描述了黄庭坚所见到的淡山岩的景色和感受。他离开城市,来到淡山岩,距离城市约二十五里,与尘世隔绝。这里的天空清澈,没有尘埃的浊气。春天的蛙鸣和秋天的苍蝇声都无法到达他的耳中,这里的夏天凉爽,冬天温暖,一年四季都宜人。在岩石中,僧人敲响清脆的磬声,洞口边绿树葱茏,宛如仙家的春天。然而,黄庭坚感叹说,可惜这座山并没有在世人眼前展现出它的壮丽景色,他自己也未能以豪迈的文采来描绘出这座山的美丽。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对淡山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山水的追求和向往。他离开尘世的喧嚣,来到与世隔绝的淡山岩,享受宁静与纯净。诗中的春蛙和秋蝇的形象,以及夏凉冬暖的景象,展示了这里的舒适和宜人之处。岩石中的僧人敲击清脆的磬声,洞口边的绿树,给人一种宁静和神秘的感觉。最后,诗人对这座山的壮丽景色和自己无法表达的遗憾进行了吟咏,表达了他对文采的渴望和对山的景色的无限惋惜。
整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淡山岩的景色和诗人的感受,通过对自然的观察和感悟,表达了诗人对宁静、美丽和纯净的追求。诗中的对比和意象的运用,使得整首诗词充满了禅意和深邃的意蕴。
黄庭坚(1045.8.9-1105.5.24),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与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黄庭坚为其中一宗)之称。与张耒、晁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合称为“苏门四学士”。生前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著有《山谷词》,且黄庭坚书法亦能独树一格,为“宋四家”之一。...
黄庭坚。黄庭坚(1045.8.9-1105.5.24),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与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黄庭坚为其中一宗)之称。与张耒、晁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合称为“苏门四学士”。生前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著有《山谷词》,且黄庭坚书法亦能独树一格,为“宋四家”之一。
再蒙签判丈惠示惜花三绝句因次韵。宋代。赵蕃。花飞忽忽减芳菲,欺我新来诗思迟。笔底羡君能捷敏,好词频许坐中披。
惜黄花 和师韵赠长安范公。金朝。马钰。弃财戒酒。药囊系肘。常清静,便把虎龙引逗。心起大慈悲,人人尽欲救。化愚迷、诗词如咒。休要攀花柳。速修神秀。玉壶中,有个自然红狗。日日吠青霄,谁知合著口。更披云、能飞解走。
戊寅中秋五首 其三。明代。何吾驺。盈掌寒光半翳无,四郊尘静月明孤。至今兔捣缘何事,萧瑟秋声满玉壶。
诉衷情(西湖)。宋代。陈造。今朝人自藕州来。花意尚迟回。几时画船同载,云锦照樽罍。铃齐外,已全开。是谁催。诗仙住处,和气回春,羯鼓如雷。
蓝田溪杂咏二十二首·戏鸥。唐代。钱起。乍依菱蔓聚,尽向芦花灭。更喜好风来,数片翻晴雪。
秋江夜泊寄怀吴翁晋孙燕诒。明代。邓云霄。秋林落叶不堪闻,野戍维舟静夜分。明月窥篷如笑客,寒潮摇梦远寻君。兰心尚记灯前语,雁使难逢海上群。为问湖山终日待,更谁尊酒共论文。
白土岭。元代。舒頔。野水孤城迥,风云浪积沙。一方龙虎国,六代帝王家。玉树歌仍在,新亭恨转加。凝情正寥落,渔唱答边笳。
九溪道中二首 其二。明代。潘希曾。青云万叠山,山下水潺潺。诘屈路难出,崔嵬星可攀。劳哉千里骥,入此九溪蛮。坦坦中原地,长驱何日还。
送徐生归临清。明代。谢榛。婚嫁了心事,翻多千里情。关山渺行色,风雨缓归程。旧业浮云尽,新愁芳草生。故园春又老,黄鸟断肠声。
游仙诗 其四十六。唐代。张鸿。昆崙山上万年冰,中有瑶台十二层。昨夜螭潭云五色,白龙千尺九霄腾。
杨文宪慎 其二。清代。严遂成。百年坛坫李何王,力取茶陵赤帜张。刺客临清几及祸,家僮木密负重伤。一星疑义徵周礼,七岁香名赋战场。丫髻花枝群妓散,九原埋骨尚戎装。
送刘太史册封入秦便归高平省觐。明代。欧大任。曙星阊阖九天开,奉使今劳侍从才。玉节行经丹水路,彩衣归献紫霞杯。崤陵花木莺边过,华岳风云马上来。共羡史迁年最少,周南无滞客轺回。
葺唐栖旧庐。宋代。释永颐。矫时无峻节,立行亏众美。远岳惮孤征,徘徊就乡里。人情好愉悦,我老齐贤鄙。娓娓听乡言,时时容侧耳。前修不可见,法社渐凋毁。名山半征徭,祖塔乱獐麂。林筑无清资,泽居循旧址。鉴牖纳晴曦,莳竹临幽泚。时效地岁寒,闭户春风里。
次韵周国博不赴重九饮会见寄二首 其二。宋代。赵抃。九日年丰狱讼稀,望君同醉乐无涯。樽前慰我区区意,只得登高一首诗。
别宋潜溪。元代。戴良。昨宵郡斋宿,今旦赴行舟。官程不敢违,可使须臾留。掩泣别故交,强颜逐前俦。未尝去乡邑,讵能千里游。金陵古帝乡,雄跨东南州。至今列甲第,烨烨居公侯。冠盖若云拥,车马如川流。厚禄不虚授,高才将见收。如何独多念,去去怀百忧。
和马粹老四明杂诗聊记里俗耳十首。宋代。舒坦。禽孝传居俗,风痴动浃旬。灵鳗旱天雨,圣米歉年莼。江涨长如海,冬温恰似春。鸡豚追伏腊,行路亦情亲。
宋少府东溪泛舟。唐代。李颀。登岸还入舟,水禽惊笑语。晚叶低众色,湿云带残暑。落日乘醉归,溪流复几许。
通判遗新柳。宋代。梅尧臣。园柳发新荑,官居雪尚壅。君喜持报春,衰意非旧勇。芳菲即可插,余发惭种种。
次韵智叔三首。宋代。张耒。才似庖刀不待硎,思如流水更清泠。诗坛李杜谁为将,尽扫欃枪正国刑。
次韵杨宰述怀。宋代。陈造。为儒如此尔,粮食第晨晡。诗漫南山杞,愁连董泽蒲。宾筵阙鹅炙,券负有牛租。久要惟穷鬼,文成不受驱。
赠张五鹿三绝句 其三。明代。王世贞。若个是何汤,老作受经生。一当天子问,推毂桓春卿。
咏西湖上寄颍州相公。宋代。宋祁。湖边烟树与天齐,独爱湖波照影时。崖蒋渚蘋春披靡,佛楼僧阁暝参差。相君万一来湖上。手弄潺湲更忆谁。
十四弟归洪州赋莫如兄弟四章赠行。宋代。黄庭坚。北来哺慈乌,南归护尔雏。昨夜云飞雁,相随我不如。
无题 其三。明代。岑徵。越客初浮五石瓠,潇湘水咽洞庭湖。巴陵暮雨行人绝,莫上君山听鹧鸪。
如梦令。清代。史承谦。小篆拨残双箸。闷倚曲栏无语。门外绿阴深,遮断玉郎归路。春去。春去。飘过几番花雨。
过梅里七首家…今列题于后。忆题惠山寺书堂。唐代。李绅。故山一别光阴改,秋露清风岁月多。松下壮心年少去,池边衰影老人过。白云生灭依岩岫,青桂荣枯托薜萝。惟有此身长是客,又驱旌旆寄烟波。
菊花天 风。金朝。王哲。此药神功别有华。专医遍体顽麻。下事是三家。不拘漫酒,选甚盐茶。服了便令筋骨换,亦教结就丹砂。顿觉神清气爽。最嘉最嘉。步步云霞
效晋乐志拂舞歌淮南王二篇。宋代。邓林。唐明皇,自言荣,金舆翠辇游华清。广寒宫殿凝水晶,霓裳羽衣沈香亭。沈香亭,泛流霞,流霞潋滟队五家。谁知野鹿衔宫花。我欲度度关关有兵,原作双丹凤,蜚瑶京。蜚瑶京,隐烟雾,锦繃酥酪,香囊尘土。
经碧浪湖奉怀吴兴公。元代。张雨。湖水秋空玉色匀,蒹葭纤雨上纶巾。重来羊岘谁沾泪,却顾龙门不见人。独放酒船寻鲙具,谁容狂客吐车茵。西风白羽元非用,只为人间苦障尘。
华之高寿鲁斋先生七十。宋代。金履祥。于时阿衡,一德之书。于时尚父,犹磻之居。
题蒋伯玉作白玉山创亭于廨舍之后榜日望云思。宋代。赵蕃。蒋侯家荆溪,胸次饱空阔。一官寄楚尾,常病登眺窄。有酒无地把,况助诗句活。规模作危亭,更为思亲设。安车几时来,历鉴吴与越。俸廪虽云薄,采菽水可啜。我实通家子,此意敢自别。愿同竹马儿,就彼上寿列。岂惟一门事,犷俗坐可革。长使是邦人,指亭记所茇。
都门留别。清代。顾成天。八载郎官清禁从,承恩亲忝大夫封。乞身不羡陶贞白,受禄犹惭邴曼容。笔珥延英详议礼,编开崇政广明农。衰庸只合归田去,九点还余未到峰。
诗送朱用辅北归省墓 其二。明代。倪岳。燕然高插天,烟霞日来往。而君处其间,飘凌动遐想。
秋夜二首。宋代。王安石。客卧书颠倒,虫鸣坐寂寥。残灯生暗晕,重露集寒条。真乐闲尤见,深禅静更超。此怀无与晤,拥鼻一长谣。
谒金门。宋代。赵汝茪。羞说起。嚼破白桃花蕊。人在夕阳深巷里。燕见来也未。一样半红紫。双凤同心结子。分在郎边郎不记。为郎今拆碎。
杂曲歌辞·昔昔盐·一去无还意。唐代。赵嘏。良人征绝域,一去不言还。百战攻胡虏,三冬阻玉关。萧萧边马思,猎猎戍旗闲。独把千重恨,连年未解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