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文潜立春日三绝句。宋代。黄庭坚。眇然今日望欧梅,已发黄州首更回。试问淮南风月生,新年桃李为谁开。
《次韵文潜立春日三绝句》是宋代诗人黄庭坚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望着欧梅,眼界变得狭小,
黄州的首座已被我征服。
问问淮南的风景和美丽,
新年的桃花为谁绽放?
诗意:
这首诗描述了作者在立春这一特殊的时刻,通过眺望欧梅山(或指遥远的地方)而引发的思考。诗人黄庭坚已经离开了黄州,他在遥远的地方旅行,开启新的征程。他思索着淮南地区的风景和美丽,同时对新年的到来表示疑惑,不知道桃花绽放的目的和受众是谁。
赏析:
1. 诗人以望欧梅为引子,以此来反思自己的处境。欧梅山可能是一个遥远的地方,代表了未知的未来。诗人的眼界随着眺望而变得狭小,意味着他在追寻更广阔的世界,寻找新的机遇和挑战。
2. "已发黄州首更回"表明诗人已经成功征服了黄州,成就了一番事业。黄州在宋代是一个重要的地区,黄庭坚曾在黄州任官,因此这句话也可以理解为他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他并不满足于此,继续向更远的地方进发。
3. 诗中的"淮南风月"指的是淮河以南地区的风景和美丽。诗人展开了对淮南地方的想象和思考,这种遥远的思念和对美好风光的渴望,表达了诗人内心对未知世界的向往。
4. "新年桃李为谁开"是诗人对新年的疑问。桃李是春天的象征,开放的花朵代表着新的希望和机遇。诗人问谁将享受到新年带来的美好,也可以理解为诗人对于自己的未来和前途的迷茫。
这首诗词通过对眺望欧梅的描绘,展现了诗人黄庭坚积极向前的精神和对未知世界的向往。同时,诗中也透露出对过去成就的不满足和对未来的迷茫,以及对春天和新年的期待。整体上,这首诗词表达了诗人对于追求更广阔世界和新的机遇的渴望,并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呈现出对美好未来的向往。
黄庭坚(1045.8.9-1105.5.24),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与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黄庭坚为其中一宗)之称。与张耒、晁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合称为“苏门四学士”。生前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著有《山谷词》,且黄庭坚书法亦能独树一格,为“宋四家”之一。...
黄庭坚。黄庭坚(1045.8.9-1105.5.24),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与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黄庭坚为其中一宗)之称。与张耒、晁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合称为“苏门四学士”。生前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著有《山谷词》,且黄庭坚书法亦能独树一格,为“宋四家”之一。
寄高大用 其二。明代。王立道。十年遥忆洛阳春,春色空随千里尘。应为未逢杨得意,相如不是异时人。
六言五首为仓部弟寿。宋代。刘克庄。幼道一生第五,文渊万里建侯。假令加骠骑号,何如骑款段游。
谒史文靖公墓。清代。袁枚。手供蘋蘩当束脩,先登华屋后山丘。九原尚想师随会,一疏曾经识马周。盖代勋华云影在,满堂丝竹水声愁。知公泉下应怜我,如此英年也白头。
高阳台 重九。明代。高濂。黄菊擎霜,紫萸带雨,年华又早重阳。风喧病叶,夜来声满书窗。晓看日放些儿影,渐云收、青吐山光。为怜戏马应弦,还忆穿杨。芒鞋竹杖荷裳。快扳萝扪壁,峻岭崇冈。纵目流观,平沙雁落长行。糗糕菊酒迎凉脯,且鲸吞、沉醉何妨。尽幽闲,佩萸力健,落帽人狂。
诸葛武侯庙十首 其一。明代。薛瑄。万里桥西有古祠,武侯遗像似当时。孤臣只拟炎光振,遗恨犹悲汉祚衰。绕砌绿苔经雨色,满林苍柏冒霜枝。祗缘忠义无今古,不泯邦人百世思。
却东西行。明代。王世贞。黄鹄从东来,饮啄且裴徊。不知将何意,延颈向我啼。渺渺行役子,三载客东沂。将托千仞风,及我万里归。耸身从之去,扶摇不支持。一举决云汉,再举历天池。敛翼下置我,乃在弱水西。弱水浩茫茫,终古日月迷。愿迩更成遥,为恩亦何施。不愿故乡归,不愿黄鹄来。但愿得美酒,日进百千卮。
六十春咏。宋代。章甫。老天开泰亦阳三,奈我官骸渐不堪。吾辈几曾周甲子,故人半已尽丁男。羊肠竟转输豪侠,马齿徒加益恧惭。幸得于乡初曳杖,且分野色过桥南。
向赵圣源请赋云壑诗会余东去西来匆匆不暇今。宋代。吴则礼。王孙吾辈人,著身一云壑。五斗炊官仓,糟丘初不恶。天公亦好奇,与著寻山屩。大笑杜陵翁,不嗔驴失脚。一来看都梁,几见胡雁泊。吾昔边头归,淮南秋水落。白鱼能许肥,宿昔鱠叶薄。枨香已思侬,吴虀真可作。谁言会面初,晤语如有昨。丹青可尽年,此事要商略。
筑室。宋代。刘子翚。旋剪荆榛出旧蹊,架岩凿壁启幽栖。已通邻圃尽栽竹,更搭飞桥南过溪。莲社昔夸庐阜胜,渔舟空向武陵迷。宦游若胜归田乐,肯把轩裳换一犁。
大司成颜几圣率同舍招游裴园,泛舟绕孤山赏。宋代。杨万里。游尽西湖赏尽莲,玉壶落日泊楼船。莫嫌当处荷花少,剩展湖光几镜天。
秀江亭。宋代。黄庭坚。因循不到此江头,匹马黄埃三十秋。旧舍只今人共老,清波常与月分流。羡君潇洒成佳趣,感我凄凉念旧游。沽酒买鱼终不负,何时相与泛扁舟。
梅友。宋代。释文珦。梅有岁寒姿,桃李非其偶。冰雪见凌厉,斯固梅之守。伊人清且妍,是曰梅之友。臭味得所同,不在金兰后。溪烟陇月间,幽其未尝负。中路勿弃捐,友道贵长久。
文领相仍意虑烦浊聊携野策独访山园因睹霜柏。宋代。文同。昨日梅开饮公酒,今朝梅谢念公诗。眼前光景急如水,案上簿书棼若丝。且试辍忙来此地,可怜遗恨满残枝。西园想已成青实,敢问调羹去几时。
下第鱼台东寺。宋代。祝简。病眼逢花亦倦开,流莺飞去误相猜。多情却爱僧堂燕,才得春风却再来。
次韵邓正字慎思秋日同文馆九首。宋代。晁补之。平生邓夫子,文墨晚相依。台阁佳声在,湖湘爽气归。诗夸束笋密,发叹耨苗稀。勤苦千秋事,川明水孕玑。
偈三首。宋代。释道如。一二三,四五六,碧眼胡僧数不足。泥牛入海过新罗,木马追风到天竺。天竺茫茫何处寻,补陀岩上问观音。普贤拍手呵呵笑,归去来兮秋水深。
自隆平至柏乡怀钟文毓通府在真定。明代。祁顺。行经百里不知劳,诗兴逢秋转觉豪。好友难逢空对酒,重阳虽过尚题糕。孤城道路通京国,宾馆霜风透布袍。二十四年重过此,君谟安得不刁骚。
赵东阁倅越。宋代。薛嵎。百指忍贫埯远次,壮心销尽鬓丝如。身如韦素居常泰,官被声名折得迟。束檐喜闻千里戍,出山唯有十年诗。兰亭风月应须记,人物依稀似晋时。
和余汝霖雪七绝。宋代。胡寅。虽无谐谑去相携,且乏舆梁济涉溪。之子惠然须痛饮,醉眠应梦镇帏犀。
戏题督邮争界石。明代。宋琬。何年攘臂此山头,风俗传闻两督邮。蜀国至今悲杜宇,楚人终是恋鸿沟。沧桑屡换身安属,朝市频更怒未休。怪事荒唐君莫笑,古来党祸本清流。
和乐天别弟后月夜作。唐代。元稹。闻君别爱弟,明天照夜寒。秋雁拂檐影,晓琴当砌弹。怅望天澹澹,因思路漫漫。吟为别弟操,闻者为辛酸。况我兄弟远,一身形影单。江波浩无极,但见时岁阑。
寄张徯。唐代。姚合。幽处寻书坐,朝朝闭竹扉。山僧封茗寄,野客乞诗归。秋卷多唯好,时名屈更肥。明年取前字,杯酒赛春辉。
一落索(双调·第二)。宋代。周邦彦。杜宇思归声苦。和春催去。倚阑一霎酒旗风,任扑面、桃花雨。目断陇云江树。难逢尺素。落霞隐隐日平西,料想是、分携处。
赠蓬壶丁高士琴。宋代。白玉蟾。瓠巴骑鲸上天去,伯牙成连亦千古。浅世断无钟子期,弦中妙意为谁举。春风春雨满潇湘,人在蓬窗闭竹房。竹里鹃啼喉舌冷,花间莺宿梦魂香。客从漓沅下衡岳,满怀诗愁无处着。请君拂去水晶尘,瀹茗一了抚然作。道人问予若为情,伊弦凄兮余莫听。一春十病九困酒,三月都无二日晴。俛首沉吟声一曲,吟扭一罢撚拨续。初如雪泉嗽鸣玉,已转忽如雨簌簌。於中亦有蟏蛸鸣,倏忽变作冷猿声。始疑荆轲渡易水,乃是湘妃夜涕零。昔从抚断南风了,羑里幽人始能晓。可叹坛中苦杏花,山高水寒即声杳。道人此意非人间,笑咏洞章锵佩环。能令风舞下丹汉,云里大地垂头看。世间鸡虫互得失,只好牧羊坐花石。何为儿女谩昵昵,候虫时鸣徒戚戚。输君朝朝在翠微,鹤已睡去人不知。笑思古今一俯仰,弹到千山月落时。君知否,梧桐枝上双燕语,尽将万事等风絮。琴中日月何翛闲,肯使事逐孤鸿度。
书公孙卷末。南北朝。邹浩。韩范天下贤,褒贬不妄出。舌端有春秋,所与惟其实。一举十五丧,富贵所难必。公孙贱且贫,兹事乃能毕。心追古人高,迹付今人述。二老首形容,昭劝无终日。伊予特后闻,叹恨颇自失。东望天山平,风松正萧瑟。
闻蠡云师有诗相寄未到先有此答。明代。释函可。诗筒闻说寄寒边,忆别今经十六年。窖底雪深埋未了,馀魂飞向玉帘泉。
赠妇诗。两汉。秦嘉。肃肃仆夫征,锵锵扬和铃。清晨当引迈,束带待鸡鸣。顾看空室中,仿佛想姿形。一别怀万恨,起坐为不宁。何用叙我心,遗思致款诚。宝钗好耀首,明镜可鉴形。芳香去垢秽,素琴有清声。诗人感木瓜,乃欲答瑶琼。愧彼赠我厚,惭此往物轻。虽知未足报,贵用叙我情。
东林石涧桥见独树梅花有感 其四。明代。张萱。几点寒葩万斛香,晴云片片护幽芳。野人不识春风面,独照溪流写淡妆。
台湾竹枝词 其九。清代。丘逢甲。门栏惨绿蜃楼新,道左耶稣最诱民。七十七堂宣跪拜,痴顽齐礼泰西人。
经计。明代。郭之奇。也知国计重经边,经计还须问百年。自古财生应有道,方今民食以为天。寡盈于岁微当酌,用缓之间或可权。但使桑麻能尽复,未烦日议赈荒钱。
水精念珠。唐代。曹松。等量红缕贯晶荧,尽道匀圆别未胜。凿断玉潭盈尺水,琢成金地两条冰。轮时只恐星侵佛,挂处常疑露滴僧。几度夜深寻不著,琉璃为殿月为灯。
设醮灵仙观。宋代。张仲威。瑞气匆匆雨露边,璧门金阙倚层巅。青霓绛节严中夜,绿盖丹与会九天。香染旧泥封宝洞,声传鸣鹤湛灵泉。分明步入烟霄上,何必餐霞驻少年。
唐武则天传。元代。叶颙。天人共愤世皆嫌,垂拱焉能二十年。谁信裙钗珠翠侣,反胜冠冕任英贤。
宁国溪上四首 其一。明代。魏观。轇轕山环水,沿洄水绕山。鸟啼山翠里,人语水声间。茅屋连溪坞,松舟系浅湾。村翁驱犊处,溪女得鱼还。
归途览咏古迹并追记百泉游事八首 其二。明代。李梦阳。华山中断浊河开,浪打雷门势莫回。巳铲潼关为汉垒,更分仙掌作秦台。
雨后有便价寄所盘。宋代。丘葵。雨中正相忆,偶尔有来鸿。情况今何苦,新吟想渐工。近闻惠连病,似与长卿同。何日苍榕下,开筵水面红。
徐提干为沈运使种竹于上饶新居昭礼有诗蕃同作。宋代。赵蕃。玉溪佳山水,不减阆州南。新居助幽深,所欠万竹参。徐郎亦好事,知公幽趣耽。过溪买龙雏,云根破烟岚。地形择便宜,土壤泉亦甘。春雷一番笋,要戒园翁馋。邻里约来往,要须开径三。风月无常主,平分未为贪。定有王子猷,造门不舆蓝。啸咏忘主宾,用意端不凡。政尔功名迫,此事未易谭。待公幅巾归,我亦脱青衫。
金沧江崧阳耆旧集题词。清代。周曾锦。麦秀哀歌唱未终,又看箕域坏狂童。书囊剩有删诗笔,一卷东音当国风。铙歌笳拍慨当慷,乐府新声亦擅场。亡国不关词赋事,莫随众口病齐梁。
伴书回寄建康张总卿。宋代。张镃。湖上初晴擅晓凉,一缄俄坠读书床。月卿星使年年忆,雪白兰薰字字香。闻道江边勤叱驭,也知鸥外静鸣榔。新君未训诗人在,早觐枫宸荷紫囊。
猛虎行。清代。黄锡朋。生当食首阳薇,死当殉箕山树。箕山宁所乐,浩然托遐慕。万里飘黄尘,极目失衢路。佳人日以远,幽念更何愬。扬舲将北征,急流不能渡。悲吟动原野,萧条白日暮。揽涕还旧林,高亮蓄天素。寒虫共鸣号,猛虎罕疑怖。睥睨淩九州,万钟等秋露。持我岁寒心,永此岑壑趣。
入晋陵西门往东门晚泊。明代。陆深。百年雨露长繁华,烟柳长堤入市斜。石岸楼船载箫鼓,朱阑帘幕护莺花。软泥驿路人调马,细水溪桥女浣沙。待泊黄昏更东下,满城灯火万人家。
苦热绝句十首 其四。明代。顾璘。迎风观上天如水,寒露台前月似霜。好待甘泉新赋就,持归此地献君王。
草堂即句。宋代。章甫。斗室百空虚,中涵万卷书。琴棋聊与共,贫病若相于。退处生人后,追维造物初。马牛呼不管,吾自爱吾庐。
登华至青柯坪纪胜 其一。明代。陈于陛。偶从灵岳访真源,秀插青冥势自尊。潭底五龙盘地轴,崖端双鹜划天门。攀萝欲借金仙掌,散发宜窥玉女盆。自有芙蓉三尺在,莲花十丈岂须论。
杨公亮出参闽藩歌以送之。明代。余继登。杨公亮磊磊,落落伟丈夫。修眉大颡仍虎须,一日千里名家驹。胸中奇字几千卷,片言落纸纷明珠。三十挟筴上公车,赋成咄咄淩子虚。平明簪笔直金马,午夜燃藜校石渠。昂藏难入今人格,肮脏不受时名趋。自向人间丼匏落,懒从天上借吹嘘。吁嗟杨生亦太迂,生也工瑟世好竽,世人何贤生何愚。汉庭谁复怜才子,风尘直向天一隅。青丝双挽白玉壶,送君醉君三百觚,酒酣慷慨歌乌乌。浮云黯淡天模糊,欲行且复留须臾。劝君更勿赋归欤,有舌尚存亦足矣,有腰不折胡为乎。男儿堕地蓬桑弧,南北东西惟所如。况君有手龙可屠,春霖一洒七闽苏。流波不返白日徂,容易白发生头颅。试乘六传清炎海,犹胜扁舟老鉴湖。吁嗟乎,若雌若黄何时无,为牛为马从人呼。安知此行非良图,豫章之材廊庙需,竟看还子承明庐。
雪二首。唐代。司空曙。乐游春苑望鹅毛,宫殿如星树似毫。漫漫一川横渭水,太阳初出五陵高。王屋南崖见洛城,石龛松寺上方平。半山槲叶当窗下,一夜曾闻雪打声。
夕坐。宋代。宋祁。岸帻坐前楹,天围极望青。日华开岭雾,风影碎池星。重露惊栖鹤,幽丛带暗萤。尘机心久息,宁待据梧暝。
江上闻明卿量移南康二首 其一。明代。宗臣。复得南康信,匡芦遂尔狂。诗仍官长骂,名或簿书强。暮雨湘潭近,秋风楚塞长。江流如可返,为我到浔阳。
诉衷情。宋代。朱敦儒。青旗B237胜又迎春。暖律应祥云。金盘内家生菜,宫院遍承恩。时节好,管弦新。度升平。惠风迟日,柳眼梅心,任醉芳尊。
寄答陆仪部。明代。黎民表。飘零吴内史,投老在明时。宦岂含香著,心仍执戟疲。丘樊综逸兴,鸾鹤蕴遐思。剧地通书少,深居应客迟。笔图窥鹄立,文囿焕星披。伧客新停赋,头陀旧勒碑。人间虚物色,海内伫光仪。腾达空时辈,风流实我师。渊襟犹未挹,清梦已先驰。旅寓梁鸿懒,淹留王粲悲。艅艎失茂苑,烽火起潢池。典籍依何处,追趍屡后期。谁攀小山桂,去采罗浮芝。散木宁蕲顾,鸿裁独见贻。雾鸢云外阻,星鸟日南窥。神剑终当合,仙舟许并移。五湖空浩渺,三径转支离。强欲从公去,鸥波理钓丝。
同年秘书丞陈动之挽词二首。宋代。欧阳修。富贵声名岂足论。死生荣辱等埃尘。青衫照日夸春榜,白首余年哭故人。盛德不忘存志刻,话言能记有朋亲。吴江草木春风动,沥酒谁瞻垅树新。
风雨。宋代。叶茵。昨夜东风急,疏窗荐雨入。溪南梅正花,狼藉随尘沙。皓皓多易污,不得全春华。春华能有几,纷纷入桃李。时哉小兴衰,人生犹物理。明发檐沈声,鸟雀喧新晴。老农脱襏襫,一犁原上耕。
宿武阳次王敬宇先生壁间韵。明代。苏升。秋山过雨后,一望有云连。水落归前港,村深出暮烟。疾风憎木叶,白月漾江天。景物堪幽赏,车尘自可怜。
宿陈处士书斋。唐代。朱庆馀。结茅当此地,下马见高情。菰叶寒塘晚,杉阴白石明。向炉新茗色,隔雪远钟声。闲得相逢少,吟多寐不成。
无梦令。金朝。马钰。志在环墙养拙。是是非非不说。终日似憨痴,逗引个中欢悦。欢悦。欢悦。便是山侗活业。
次韵钱处和运使郡斋晚集。宋代。洪适。风声止雨岁云暮,雪态兼云昼欲昏。共喜高轩归别墅,肯临画戟对清樽。埋轮前事空豺路,授简英辞踵兔园。是处梅花寝消息,更凭玉藻为招魂。
题江干初雪图。宋代。戴表元。断树寒云古岸隈,渔翁初拨小船开。看渠风雪忙如许,还有鱼儿上钓来。
登楚州城望驿路十馀里山村竹林相次交映。唐代。李嘉祐。十里山村道,千峰栎树林。霜浓竹枝亚,岁晚荻花深。草市多樵客,渔家足水禽。幽居虽可羡,无那子牟心。
登姑苏台刘从事索赋二首 其一。元代。郯韶。送客古台下,系马古台阴。日落黄尘起,马嘶青草深。古人俱白骨,遗像空黄金。抚事已千载,徒伤千载心。
自西水还少憩锦屏山广寿院。宋代。韦骧。按行回辔阆城南,登陟崎岖力不堪。却坐锦屏休倦迹,暑天冰水沃醺酣。
乐府杂曲。鼓吹曲辞。临高台。唐代。王勃。临高台,高台迢递绝浮埃,瑶轩绮构何崔嵬,鸾歌凤吹清且哀。俯瞰长安道,萋萋御沟草,斜对甘泉路,苍苍茂陵树。高台四望同,帝乡佳气郁葱葱。紫阁丹楼纷照曜,璧房锦殿相玲珑。东弥长乐观,西指未央宫。赤城映朝日,绿树摇春风。旗亭百队开新市,甲第千甍分戚里。朱轮翠盖不胜春,叠树层楹相对起。复有青楼大道中,绣户文窗雕绮栊。锦衣昼不襞,罗帏夕未空。歌屏朝掩翠,妆镜晚窥红。为吾安宝髻,蛾眉罢花丛。狭路尘间黯将暮,云间月色明如素。鸳鸯池上两两飞,凤凰楼下双双度。物色正如此,佳期那不顾。银鞍绣毂盛繁华,可怜今夜宿倡家。倡家少妇不须嚬,东园桃李片时春。君看旧日高台处,柏梁铜雀生黄尘。
伤歌行四首。宋代。黄庭坚。伯夷不食周武粟,程婴可托赵氏孤。死者复生欲无愧,受遗归妹况在予。经营百事失本意,跬步寻常畏简书。人闲若有不税地,判尽筋力终年锄。
苏眈雅好应谁似,日对仙禽绝世氛。行傍瑶琴聊独引,飞来缑岭忽成群。
雪中弄影时同舞,月下和鸣几处闻。览物与君浑念昔,乘轩曾亦滥机云。
子约好谈玄理尝养一鹤每清宵唳彻余斋偶获其匹赋诗识喜属余和焉。明代。皇甫汸。苏眈雅好应谁似,日对仙禽绝世氛。行傍瑶琴聊独引,飞来缑岭忽成群。雪中弄影时同舞,月下和鸣几处闻。览物与君浑念昔,乘轩曾亦滥机云。
和谢吏部铁字韵三十四首·自叙三首。宋代。邓肃。恶声不入伯夷耳,严陵拂袖钓寒水。古来豪杰例幽居,佩{革遂}肯随舟人子。造化炉中忽为人,笑笑随缘又何嗔。细语粗言俱入妙,醉中不必更陶真。年来三复韦编绝,得趣无多一味拙。物外翛然我已仙,不愁石髓坚如铁。
钟秀才秉三以奇楠香坠赠别诗以谢。明代。释今无。珊瑚风急岛门秋,握手论交笑便投。玄理共君看鸭脚,名香赠我过牛头。蛮中土物南方贵,海国朋情世外留。每到溪桥三伏际,素纨摇曳想风流。
十二月二十八日立春次韵王山长俊甫。元代。方回。馀生橄榄蠖求伸,久作屠酥最后人。万事不关閒处眼,三朝聊喜岁前春。草芽地已回生意,雪霁天应念小民。船活东游君决计,何当同载自由身。
送萧二尹之京分得春字。明代。欧大任。论交谁复似相亲,话别趋朝益怆神。功业已闻歌善政,才华终拟迈群伦。帆开楚水烟波远,身到金台雨露新。我亦明年当考绩,相期同看上林春。
飙轮来自白云隈,地主惭非单道开。载燧驺声惊□鸟,披帷屐齿破深苔。
灯前此夕凌云笔,月下连宵礼斗台。莫负平原期十日,何时投辖再衔杯。
归善王宪度明府有事罗浮夜还过小园幸获停镳愧未投辖以诗二章见赠次来韵赋谢 其二。明代。张萱。飙轮来自白云隈,地主惭非单道开。载燧驺声惊□鸟,披帷屐齿破深苔。灯前此夕凌云笔,月下连宵礼斗台。莫负平原期十日,何时投辖再衔杯。
原州夜哭。明代。姚粦。壬辰固原州,七月九日夜。悲风挟奇响,飘萧绕官舍。始闻唱吁喁,答和幽呜乍。陡如天哭倾,万声向耳泻。能令旱雷涕,足使壮心怕。须臾传鼓急,灵州败军下。甲骑五千人,一战死宁夏。更为侧耳听,秦声属垣榭。推胸乱更点,跳地动兵架。极痛远模糊,情语杂号哑。父伤老莫终,妻悲我空嫁。兄弟相悲吟,手足安所借。别有儿女啼,似将总督骂。骂绝声更哀,鸡鸣不肯罢。明日边骑来,捷书覆黄帊。
浪淘沙(丰城道中)。清代。金淑柔。雨溜和风铃。滴滴丁丁。酿成一枕别离情。可惜当年陶学士,孤负邮亭。边雁带秋声。音信难凭。花须偷数卜归程。料得到家秋正晚,菊满寒城。
至钱塘江怀严光一首。明代。黄省曾。物色访客星,羊裘下玄纁。齐国一男子,床褥进北军。鼎足怒王霸,狂奴哂汉君。金根至其馆,龙旐何缤纷。寸心学巢父,洗耳谢放勋。咄咄呼子陵,道旧至宵分。故人加腹去,富春自耕耘。一时弃轩冕,千载留清氛。我到钱塘上,徘徊钓泽云。
还乡。南北朝。王寂。乱后人烟到处稀,马寻归路駃如飞。谁怜膝上狂文度,却作辽东老令威。闾里旧游浑似梦,交亲相对漫疑非。形容变尽君休问,大胜游魂不得归。
偈颂三十八首。宋代。释如净。连雨初晴九月一,日头依旧东边出。照见五蕴皆空,衲僧参学事毕。一尺水,一丈波,谢郎船上唱山歌。
题静观堂卷。明代。李昌祺。嘿处在林居,沈冥遗世荣。大哉灵台妙,止水湛澄凝。括囊视群动,扰扰纷自营。细草沿虚砌,佳木荫前庭。虑空念乃息,欲净理益明。如何驱驰子,终日沽其名。清尊有醇醪,幽居无俗情。醉来澹忘言,养晦乐馀生。
钦和御制重阳节赐糕酒诗。明代。夏原吉。圣主龙飞抚四夷,万方鼓舞乐清时。兹维九日颁恩泽,皎皎天章著缉熙。
古剑。明代。庞尚鹏。神物终当合,应怜解佩难。倚天曾耀日,抵掌独登坛。价比南金重,光腾北斗寒。沛公西略地,三尺定长安。
次韵张矩臣迪功见示建除体。宋代。陈与义。建德我故国,归哉遄我驱。除道得欢伯,荆棘无复余。满怀秋月色,未觉饥肠虚。平林过西风,为我起笙竽。定知张公子,能共寂寞娱。执此以赠君,意重貂襜褕。破帽与青鞋,耐久心亦舒。危处要进步,安处勿停车。成亏在道德,不在功利区。收视以为期,问君此何如。开尊且复饮,辞费道已迂。闭口味更长,香断窗棂疏。
次韵黄子馀惠双井茶二首 其二。宋代。洪适。峰横万仞临双井,调护旗枪春怕深。白雪有芽鹰作爪,黄粱无梦蝶何心。闻名可信非虚语,知味端如赏好音。祇欠谷廉一杯水,末能相就盍朋簪。
和耘老弟庆太安人恩封。宋代。虞俦。天上恩荣逮我亲,日边消息趁蕤宾。光生花诰宜多寿,喜动莱衣别有春。须信庆源能衮衮,故教乐事愈频频。明年不但郊封止,八秩重看宠渥新。
蝶恋花。宋代。晏几道。笑艳秋莲生绿浦。红脸青腰,旧识凌波女。照影弄妆娇欲语。西风岂是繁花主。可恨良辰天不与。才过斜阳,又是黄昏雨。朝落暮开空自许。竟无人解知心苦。
戏题奉寄行营董佥事。元代。范梈。五月沙山铁骑罗,将军无那太平何!帐前养得堂人鹿,祇爱行营芳草多。
重宿僧寺三首 其二。明代。李昌祺。荒城晏岁野僧房,迢递他乡忆故乡。病骨不禁风雪冷,一更浑似一旬长。
暮雨郊游门次桐江许启衷韵 其二。明代。王缜。一春清景在诗家,信马东风领物华。到处柴门多种柳,几人抱瓮自浇花。醉磨苔石供闲草,静听樵歌唱采茶。乘兴不知明月上,吟鞭犹待后楼鸦。
山游示小妓。唐代。白居易。双鬟垂未合,三十才过半。本是绮罗人,今为山水伴。春泉共挥弄,好树同攀玩。笑容共底迷,酒思风前乱。红凝舞袖急,黛惨歌声缓。莫唱杨柳枝,无肠与君断。
壬子秋过故宫(十九首)。明代。宋讷。五云双阙俯人间,岁晏天王狩未还。鹦鹉认人宫漏断,水沉销篆御床闲。朝仪无复风云会,郊祀空遗日月颜。莫向边陲动戎马,汉兵已过铁门关。¤
和王守城山。宋代。陈杰。宦游落拓成前梦,乱瘼摧藏各幸民。岁晚来门今雨旧,人间倾盖白头新。斯文不厌重论细,吾味何关数面新。海内凄然成二老,玻瓈更共一江滨。
二月二十九日随驾耕藉。明代。罗钦顺。坛上风云护赭袍,垄头旗鼓夙分曹。三推预拟粢盛洁,万寿缘知稼穑劳。景向春妍人总快,燕逢恩赐我犹叨。升平敢就诸公卜,未取明农一节高。
和故人韵。宋代。文天祥。人情嗟愈变,世法合何如。气以心平定,才因意广疏。时行或时止,无咎亦无誉。第一严交际,琴绅敢不书。
妙山孙元济建阁江濒以馆往来士大夫余取韩文。宋代。曾丰。万里江山绕画栏,要犹未离色尘间。眼高更不著群有,独与太空相往还。
和虞学士春兴八首 其二。元代。郭钰。鸣佩天阶委碧莎,雪消太液涨晴波。玉盘露浥仙人掌,宫锦花添织女梭。王子问安回辇近,儒臣进讲赐金多。明朝引见狒狼使,乐府新传《天马歌》。
送师相陈大观文。宋代。喻良能。将令四海变虞唐,那得夔龙滞一方。寄语邦人休卧辙,道傍行看舍人装。
登祝融峰宿上封寺 其三。明代。顾璘。冰雪高岩树半残,罡风侵夜不胜寒。斋临老衲翻经石,步上仙人礼斗坛。望远正须峰万丈,探奇何惮路千盘。清欢窃荷皇天惠,强健衰年最所难。
次韵子瞻南溪微雪。宋代。苏辙。南溪夜雪晓来霁,有客晨游酒未消。风泛余花来逐马,光浮断涧不知桥。山寒冻合行人息,醉熟宾欢舞意嚣。归骑相将踏瑶玉,嗅林闲认早梅条。
远水危岑彻望收,青青庭草结清幽。欲将太极从头认,直向先天未画求。
一气浑沦常迭运,六虚变动自周流。千年海岳精英地,何处乾坤更十洲。
次莆友王次溪见示潮州金山迁建周元公祠落成次大尹颜双塘韵四首录三 其一。明代。张天赋。远水危岑彻望收,青青庭草结清幽。欲将太极从头认,直向先天未画求。一气浑沦常迭运,六虚变动自周流。千年海岳精英地,何处乾坤更十洲。
水调歌头 壬戌六月十一日集海日楼为寐叟金婚贺。清代。况周颐。嘉耦岁寒侣,琴瑟亦冰弦。黄金白首相况,金欲逊其坚。偕老百年常事,公是刘樊仙眷,何止百而千。百者数之始,中半最华年。双烛照,楼百尺,敞琼筵。腾天跃海,看取晨旭总成圆。指顾光华复旦,仙仗御香深处,比翼更朝天。醉写催妆句,眉笔老逾妍。
汪守三以诗来次韵酬之。宋代。陈傅良。一年春事堕槐宫,却爱清和与政通。乳燕黄鹂相倡和,落花修竹乱青红。羡君有赋非占服,愧我无才可送穷。细与论文一樽酒,它时还忆暮江东。
谷亭经旧寓。明代。陆深。土屋曾为客,朱炎夜见星。枣林连驿路,麦饭趁鱼腥。万里看双鬓,三年抱一经。经行重俯仰,枫树晚冥冥。
溪上。宋代。陆游。散发倚胡床,风生水面凉。单衣缝白紵,双屦织青芒。荷叶犹微赤,藤花已半黄。归来村路晚,渔火耿苍茫。
题善寺。宋代。顾逢。英台修读地,旧刻字犹存。一阁出霄汉,万松连寺门。洞深云气冷,池浅鹿行潭。山下流来水,风雷日夜喧。
次韵乐先生吴中见寄八首 其五。宋代。范成大。送春濛雨涨蘋滩,荷叶田田柳絮阑。想见垂虹三万顷,拍天湖水钓丝寒。
美兰堂昼永,晏清暑、晚迎凉。控水槛风帘,千花竞拥,一朵偏双。银塘。尽倾醉眼,讶湘娥、倦倚两霓裳。依约凝情鉴里,并头宫面高妆。
莲房。露脸盈盈,无语处、恨何长。有翡翠怜红,鸳鸯妒影,俱断柔肠。凄凉。芰荷暮雨,褪娇红、换紫结秋房。堪把丹青对写,凤池归去携将。
木兰花慢。宋代。范周。 美兰堂昼永,晏清暑、晚迎凉。控水槛风帘,千花竞拥,一朵偏双。银塘。尽倾醉眼,讶湘娥、倦倚两霓裳。依约凝情鉴里,并头宫面高妆。莲房。露脸盈盈,无语处、恨何长。有翡翠怜红,鸳鸯妒影,俱断柔肠。凄凉。芰荷暮雨,褪娇红、换紫结秋房。堪把丹青对写,凤池归去携将。
八月初七日终夜大雷震雨如倾注风败吾藩篱拔。宋代。韩淲。晴明天气佳,草木浮光煇。珍禽各翔语,群花竞芳菲。人情春和时,怡游类忘归。常阳一以亢,旱甚翻嘘欷。赤地至千里,焉有不年饥。家家望云霓,想像阴雨霏。狂飚震雷吼,连夕恐非机。溪涨桥已解,拍岸欲平矶。所幸蛙黾尔,跳噪皆轻肥。居民其奈何,泥淖生理微。意欲问彼苍,何日生清晖。由来此阴阳,岁事中和希。今年积秋热,焦熬在郊圻。既雨复苦风,拔树败墙围。后土无乾处,眇予将畴依。
雨后登凤凰城楼晚眺。清代。李超琼。树色岚光翠作堆,斜阳绿过草河来。溪云也似春潮涨,涌到山腰又退回。
促拍丑奴儿 皇甫季真汤饼局,二女则牙牙学。金朝。元好问。幻??铣滴*朱麝掌中香。可怜儿、初浴兰汤。灵椿未老丹枝秀,东邻西舍,排家助喜,沽酒牵羊。天与读书郎。便安排、富贵文章。高门自有容车日,明年且看,青衫竹马,雁雁成行。
烛影摇红。唐代。无名氏。点点飞香,见梅知道春心透。怕寒不卷玉楼帘,羞与花同瘦。手拈青枝频嗅。诮冷落、蔷薇金斗。翻惊绿鬓,不似芳姿,年年依旧。绕破凝酥,满园桃李看看又。江南幽梦了无痕,啼晕残襟袖。鸳被有谁温绣。怎敢更、十分殢酒。伴君独自,几个黄昏,月明时候。
鹊桥仙·扁舟昨泊。宋代。吴潜。扁舟昨泊,危亭孤啸,目断闲云千里。前山急雨过溪来,尽洗却、人间暑气。暮鸦木末,落凫天际,都是一团秋意。痴儿騃女贺新凉,也不道、西风又起。
野芳竞秀。清代。蒋伟。乾坤生意正当时,处处风光草木私。遮莫逢迎如献笑,人情物意恰相宜。
朝天子(周师从小阁)。宋代。杨无咎。小阁宽如掌。占螺浦、山川夷旷。千奇万状。见云烟收放。更永夜、风生明月上。用取真成无尽藏。谁共赏。徙倚抚、危栏吟望。
斐园席上咏物限韵二首 其二 古松雪砚。明代。李云龙。山骨何年刘,玄云片片黏。相传赵氏璧,曾给汉官缣。水注兔朝饮,池寒龙夜潜。侍郎频捧出,遥映玉纤纤。
论俗十二首。宋代。刘子翚。兹乡山水佳,昔乃为盗窟。吾卢已煨烬,荒草墙兀兀。墙东大梨树,惟此为旧物。火烧枝叶尽,老本更奇崛。众鸟罢高栖,空庭失清樾。邻儿利薪爨,往往肆戕伐。岂知昂霄势,长养自毫末。寒堤孤碓在,废圃鸣泉出。衡茅且经营,霜霰昔仓猝。
王邑侯招同高东溟中丞游苍龙峡即事。明代。毕自严。咫尺仙岩愧未登,使君携我上崚嶒。深潭隐见龙鳞跃,古洞硿砻鬼斧凝。酾酒烦襟浑欲脱,倚栏尘虑若为澄。浮名已断人间锁,从此山阴兴可乘。
奉和鲁望渔具十五咏·射鱼。唐代。皮日休。注矢寂不动,澄潭晴转烘。下窥见鱼乐,怳若翔在空。惊羽决凝碧,伤鳞浮殷红。堪将指杯术,授与太湖公。
吴子夜四时欢歌 其五。明代。邓云霄。竹箔罢春蚕,生丝作夏衫。今年家计好,斗草剩宜男。
昔时曾有佳人,翩然绝世而独立。未论一顾倾城,再顾又倾人国。宁不知其,倾城倾国,佳人难得。看行云行雨,朝朝暮暮,阳台下、襄王侧。堂上更阑烛灭。记主人、留髡送客。合尊促坐,罗襦襟解,微闻芗泽。当此之时,止乎礼义,不淫其色。但□□□□,啜其泣矣,又何嗟及。
水龙吟·昔时曾有佳人。宋代。辛弃疾。昔时曾有佳人,翩然绝世而独立。未论一顾倾城,再顾又倾人国。宁不知其,倾城倾国,佳人难得。看行云行雨,朝朝暮暮,阳台下、襄王侧。堂上更阑烛灭。记主人、留髡送客。合尊促坐,罗襦襟解,微闻芗泽。当此之时,止乎礼义,不淫其色。但□□□□,啜其泣矣,又何嗟及。
止酒示圭。宋代。陈起。一病杯中物致危,翰林何事酷耽之。酒经若果通仙道,不向青山立断碑。
邝侍郎父挽诗。明代。杨士奇。人传能孝似参骞,儒行公才两克全。三邑曾承博士教,庶民长诵大夫贤。青山墓道松楸冷,锦诰褒词日月悬。况有显扬千岁托,中台五采凤毛鲜。
尝读六国《世家》,窃怪天下之诸侯,以五倍之地,十倍之众,发愤西向,以攻山西千里之秦,而不免于死亡。常为之深思远虑,以为必有可以自安之计,盖未尝不咎其当时之士虑患之疏,而见利之浅,且不知天下之势也。
夫秦之所以与诸侯争天下者,不在齐、楚、燕、赵也,而在韩、魏之郊;诸侯之所与秦争天下者,不在齐、楚、燕、赵也,而在韩、魏之野。秦之有韩、魏,譬如人之有腹心之疾也。韩、魏塞秦之冲,而弊山东之诸侯,故夫天下之所重者,莫如韩、魏也。昔者范睢用于秦而收韩,商鞅用于秦而收魏,昭王未得韩、魏之心,而出兵以攻齐之刚、寿,而范雎以为忧。然则秦之所忌者可以见矣。
六国论。宋代。苏辙。 尝读六国《世家》,窃怪天下之诸侯,以五倍之地,十倍之众,发愤西向,以攻山西千里之秦,而不免于死亡。常为之深思远虑,以为必有可以自安之计,盖未尝不咎其当时之士虑患之疏,而见利之浅,且不知天下之势也。 夫秦之所以与诸侯争天下者,不在齐、楚、燕、赵也,而在韩、魏之郊;诸侯之所与秦争天下者,不在齐、楚、燕、赵也,而在韩、魏之野。秦之有韩、魏,譬如人之有腹心之疾也。韩、魏塞秦之冲,而弊山东之诸侯,故夫天下之所重者,莫如韩、魏也。昔者范睢用于秦而收韩,商鞅用于秦而收魏,昭王未得韩、魏之心,而出兵以攻齐之刚、寿,而范雎以为忧。然则秦之所忌者可以见矣。 秦之用兵于燕、赵,秦之危事也。越韩过魏,而攻人之国都,燕、赵拒之于前,而韩、魏乘之于后,此危道也。而秦之攻燕、赵,未尝有韩、魏之忧,则韩、魏之附秦故也。夫韩、魏诸侯之障,而使秦人得出入于其间,此岂知天下之势邪!委区区之韩、魏,以当强虎狼之秦,彼安得不折而入于秦哉?韩、魏折而入于秦,然后秦人得通其兵于东诸侯,而使天下偏受其祸。 夫韩、魏不能独当秦,而天下之诸侯,藉之以蔽其西,故莫如厚韩亲魏以摈秦。秦人不敢逾韩、魏以窥齐、楚、燕、赵之国,而齐、楚、燕、赵之国,因得以自完于其间矣。以四无事之国,佐当寇之韩、魏,使韩、魏无东顾之忧,而为天下出身以当秦兵;以二国委秦,而四国休息于内,以阴助其急,若此,可以应夫无穷,彼秦者将何为哉!不知出此,而乃贪疆埸尺寸之利,背盟败约,以自相屠灭,秦兵未出,而天下诸侯已自困矣。至于秦人得伺其隙以取其国,可不悲哉!
花舞。宋代。史浩。贵客之名从此有。多谢风流,飞驭陪尊酒。持此一卮同劝後。愿花长在人长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