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吉老十小诗》是宋代文人黄庭坚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寒水几痕落,
秋山万窍号。
红梨啄乌鹊,
残菊挂蠨蛸。
中文译文:
寒冷的水几道痕迹滴落,
秋天的山峦发出无数声音。
红梨被乌鹊啄食,
残存的菊花上挂着蜘蛛网。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寒冷的秋天景象,通过几个简短的描写,展示了自然界的变化和生命的脆弱。寒水滴落的痕迹和秋山回荡的声音表达了季节的转移和渐近冬天的寒冷。红梨被乌鹊啄食,残存的菊花上挂着蜘蛛网,揭示了秋天的衰败和生命的脆弱。诗人通过简洁而形象的语言,传达了对自然界变化的感叹和对生命短暂的思考。
赏析:
黄庭坚以简练的笔触勾勒出寒冷秋天的景象,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了对时间流逝和生命脆弱性的思考。诗中的"寒水几痕落"形象地展示了寒冷的水滴落下的痕迹,暗示着季节的变化和冬天的临近。"秋山万窍号"则通过声音的描写,表现了秋天山峦回荡的景象,增加了诗歌的音感和层次感。"红梨啄乌鹊"揭示了自然界生命的循环和相互作用,表达了生命的脆弱和短暂。"残菊挂蠨蛸"则通过描写菊花上挂着蜘蛛网的景象,表现了秋天花朵凋零的景象,进一步强调了时间的流转和生命的无常。
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勾勒出秋天的景象,展示了自然界和生命的脆弱性。通过对寒冷水滴、秋山回荡声、红梨和乌鹊、残菊和蜘蛛网等形象的描写,诗人让读者感受到季节的转移和生命的短暂,引发对时间与生命的思考。这首诗词通过简练而富有意境的表达方式,传达了人们对自然界的敬畏和对生命的反思,展示了黄庭坚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对生命哲理的关注。
黄庭坚(1045.8.9-1105.5.24),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与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黄庭坚为其中一宗)之称。与张耒、晁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合称为“苏门四学士”。生前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著有《山谷词》,且黄庭坚书法亦能独树一格,为“宋四家”之一。...
黄庭坚。黄庭坚(1045.8.9-1105.5.24),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与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黄庭坚为其中一宗)之称。与张耒、晁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合称为“苏门四学士”。生前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著有《山谷词》,且黄庭坚书法亦能独树一格,为“宋四家”之一。
题七步廊。唐代。韦庄。席门无计那残阳,更接檐前七步廊。不羡东都丞相宅,每行吟得好篇章。
过斜头遇雨。明代。何乔新。肩舆薄暮过斜头,风雨萧萧送旅愁。太息人家生计尽,柴扉不掩野麋游。
颂古八首。宋代。释道印。霹雳未收声,闪电不留影。三更月到窗,半夜驴觑井。快骑骏马骤高楼,一尘不动须弥顶。
高士颂九十一首 其三十四 段干木。明代。黄省曾。干木自晋,萍寓西河。群贤分组,树介岩阿。千乘登门,跳跃逃徂。腾光韦素,耿照弗磨。
清明日侍亲舆游海云寺四首。宋代。程公许。悠悠竹色蘸清尊,更借阴风荡午暄。博得亲颜开一笑,佳名须记寿星轩。
次刘彦集木犀韵三首 其一。宋代。朱熹。众芳摇落九秋期,横出天香第一枝。莫似寒梅太孤绝,更交遥夜笛中吹。
游天宁寺。明代。王世贞。褰裳春出郭,扶病强招寻。自是尘中侣,同皈静者心。城阴催落日,野色断高岑。何事诸天界,能令离思深。
京寓有怀端己。明代。王彦泓。长夏知君断杂宾,旧吟兰水句清真。浇花晒药都幽事,索扇分笺几丽人。砚席月移蕉影乱,瓶笙风度茗香新。宁知贳酒长安客,下马旗亭一面尘。
芦花。宋代。王汝舟。琵琶亭前夜泊舟,荻花瑟瑟风飕飕。浔阳夜静月如昼,琵琶寂寞江空流。
遥碧亭。宋代。杨杰。幽鸟无心去又还,迢迢湖水出东关。暮云留恋不飞动,添得一重山外山。
乌栖曲。明代。黄哲。九月过姑苏,江头霜草枯。西风吹叶尽,愁杀夜栖乌。栖乌月明里,霜重惊还起。无处托安巢,哑哑渡江水。江波浅复深,东去无还心。《白苎》吴宫曲,能成哀怨音。只言欢乐长相保,青春几时秋又老。可怜西子断肠花,不及虞姬美人草。舞罢垂杨金缕衣,椒房绛烛明星稀。越骑争驰海山动,吴歌尚绕梁尘飞。梁尘飞飞《白苎》哀,乌啼夜半阊门开。鸱夷浮江麋鹿来,月明犹照姑苏台。自君之出矣自君之出矣,无处托鳞音。思君如昼烛,泪尽不明心。
琵琶仙 对雪,恭和家大人韵。清代。陆蓉佩。一夜严寒,绮窗外、散作漫空香絮。小阁闲拨红炉,轻盈对飞舞。看万里、无端幻化,怎能得、遍开琼树。断岸横斜,荒村约略,闲过迷误。更愁是、苕递关河,想冒冷、天涯感长路。极目板桥茅店,正飘飘堆素。记旧日、寻梅踏冻,问故园、消息谁去。细看六出纷纷,欲收还吐。
攻围日久。明代。郭之奇。傒我如相怨,兴师出共仇。稍迟神武杀,终令鬼方收。宁尔应戈倒,勖哉看杵流。且当坚细壁,那可割鸿沟。
上虞逆旅见旧题岁月感怀。宋代。陆游。舴艋为家东复西,今朝破晓下前溪。青山缺处日初上,孤店开时莺乱啼。倦枕不成千里梦,壤墙闲觅十年题。漆园傲吏犹非达,物我区区岂足齐。
杨郡王还乡。宋代。孙锐。貤恩乘传别金銮,老大门楣翠凤冠。咫尺玉阶沾露后,尚方丹诏落云端。新谐甥舅瞻蒲璧,世笃明良洒紫翰。遥拜圣明归梓里,望风父老笑歌欢。
天津桥望春。唐代。雍陶。津桥春水浸红霞,烟柳风丝拂岸斜。 翠辇不来金殿闭,宫莺衔出上阳花。
送赵司令之金陵。宋代。释善珍。自古词人例谪迁,十年无路可栈天。督师上正倚裴相,破贼叔应推谢玄。伏枥骥思沙漠外,脱韝鹰去碧霄边。僧隟早辱莱公赏,他日牵联得并传。
宿丹阳普照院 其一。元代。萨都剌。闭门三月听秋雨,酒醒丹阳客未归。明日新晴练湖去,藕花无数落红衣。
抵新安访汪司马伯玉八首 其一。明代。胡应麟。叠浪奔流大壑摧,龙门咫尺拟蓬莱。三千界迥乘风入,四百滩长挂雪来。隘地黄山无俗辙,中天白岳有仙台。跻攀一快平生目,肯作咸阳十日回。
句。唐代。贺兰暹。玉貌自宜双黛翠,桃花独笑一枝春。秋水未鸣游女佩,寒云空满望夫山。黄阁暮虫罗户牗,紫庭春草遍阶墀。绿耳半蔓湘浦竹,骊文乱点武陵花。辽阳客路千峰引,蓟北乡心片月知。山云渺渺川程远,木叶萧萧雁过初。回雁不传乡信去,秋风偏向客衣寒。千峰黛色因晴出,百谷泉声欲暮寒。黛色迥临沧海上,泉声遥落白云中。喜遇近臣杨得意,惭非词客马相如。秋迎晓月鸿声早,日映深山水气寒。
原西。宋代。翁逢龙。原西行来遍,独影在斜最。骤雨晴明快,初秋早晚凉。猿摇山果落,麝浴涧泉香。不向闲中看,争知城郭忙。
西楼月 勉道友。金朝。马钰。闲行闲坐闲眠。养丹田。常把东西南北,合和煎。处玄妙。波中燎。用抽添。五彩霞光覆载,一胎仙。
澧州次李佥宪士脩韵二首 其一。明代。潘希曾。下马西风鬓有沙,偶同尊酒话通家。春风二十一回梦,几见锦官城外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