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牡丹去草

为牡丹去草朗读

《为牡丹去草》是宋代诗人杨万里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手种名花梦亦随,
一年年望好花枝。
为花去草优饶处,
两袖青苔十指泥。

诗意:
这首诗词以牡丹花为主题,表达了诗人对牡丹花的热爱和对花草的精心呵护之情。诗人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描绘了种植牡丹花的过程和心境,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对生活的热爱。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展现了诗人对牡丹花的深情厚意。首句“手种名花梦亦随”,表达了诗人对牡丹花的种植和期待,将自己的梦想与花儿紧密联系在一起。接着,诗人描述了一年一年盼望花枝繁茂的情景,表现了对美好事物的渴望和对时间的期待。

接下来的两句“为花去草优饶处,两袖青苔十指泥”,描绘了诗人为了保护牡丹花而不辞辛劳的情景。诗人用“为花去草”来形容自己清除杂草的行动,表达了对花草的呵护之情。最后两句“两袖青苔十指泥”则生动地描绘了诗人种植花草时的景象,展示了他对花草的热爱和投入。

整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牡丹花的深情厚意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通过描绘种植牡丹花的过程和心境,诗人将自己的情感与自然景物相融合,展示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的追求。这首诗词以其朴实而真挚的情感,给人以美好的感受,让人感受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的追求。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杨万里

杨万里(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人。南宋著名诗人、大臣,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为“中兴四大诗人”。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杨万里一生作诗两万多首,传世作品有四千二百首,被誉为一代诗宗。他创造了语言浅近明白、清新自然,富有幽默情趣的“诚斋体”。杨万里的诗歌大多描写自然景物,且以此见长。他也有不少篇章反映民间疾苦、抒发爱国感情的作品。著有《诚斋集》等。...

杨万里朗读
()

猜你喜欢

只道今年寒食晴,那知风雨在清明。
异乡逢节自感动,何况此身今老生。
为底轻辞坟墓去,不敢回首弟兄情。
悠然强作江东望,云涌如山白浪横。
()
向晓披衣更拥衾,略无一事恼胸襟。
起来点检窗前雪,地上无多屋上深。
()

嗟君苦行役,繄我苦端居。端居何所苦,身若拘橛株。

行役何所苦,茫茫将焉如。忆昔五年前,君曾学珈瑜。

()

西望霞光东望云,划然晴晦此区分。小桥过尽盘龙险,回首高人多谢君。

()

长途日暮叩僧扉,疑入名山坐翠微。高阁佛灯留客枕,中天禅月照征衣。

不堪夜梦仍南去,已听春鸿尽北飞。回首缁尘心独远,欲从初地得皈依。

()

四祖基庆,三后在天。荐侑备成,灵娭其旋。孝孙应嘏,受福永年。

送之怀之,明发恻然。

()

南朝仙吏擅风流,四海论交半敝裘。粉署鸟啼花外雨,白门鸦散柳边秋。

故宫云气销长乐,近郭湖光起莫愁。马踏夜分归路晚,疏钟遥动景阳楼。

()

人人言此雨,滴滴是黄金。岭海千村庆,君侯一寸心。

鱼翻庭沼满,舟活客滩深。喜雨名亭处,生灵说到今。

()

东游故友已将尽,羁旅逢君尤健饭。平生志业无可言,苦节戋戋贯衰晚。

君能忿世且疾邪,下视世士如泥沙。馀年事佛真长策,定力应看转法华。

()
锺阜回头失,方山恋眼寒。
似巾檐短帽,如覆玉琱盘。
每恨青苍远,因行反覆看。
皈时记面目,城里指云端。
()
飞空著地情依识,大地山河情识磨。
色空明暗无相似,挑起蛇时会也麽。
()

赵州柏树太无端,境上追寻也大难。
处处绿杨堪系马,家家门底透长安。

()

第一东风,最宜称、镂金罗扇。应记取,香盟密誓,是花亲见。

障颊刚侵霞晕薄,上头替护云鬟暖。更梦中、彩笔寄相思,瑶椷短。

()

错落双刀合,晶荧百练光。
剪裁皆在手,终不露锋芒。

()
自君命我饮,朝暮雨倾瓦。
城东与城北,大道泥没马。
敢忘主人勤,颠扑困驭者。
众客亦如期,陈肴藉兰若。
()
谷雨如丝复似尘,煮瓶浮蜡正尝新。
牡丹破萼樱桃熟,未许飞花减却春。
()

南潦北旱禹汤年,何瑞能回圣主怜。亲御布袍行十里,汗香飞绕一坛圆。

()

北来快顺一篙駃,南去间关百丈牵。世事从来且如许,下滩船看上滩船。

()

黄尘投老得何郎,准拟明年共我长。
熏沐不为杯酒污,飞扬未许老夫量。

()
位逾三品日,年过六旬时。
不道官班下,其如筋力衰。
犹怜好风景,转重旧亲知。
少壮难重得,欢娱且强为。
()

自从梅树委荒烟,湖上风光不值钱。见说年来春好在,拟携尊酒报啼鹃。

()

忆我归舟初系岸,君家盛事先知。後房深处第三姬。熊罴符吉兆,鹫鷟产佳儿。衮衮庆源真未艾,谢兰还茁新枝。娇婴想见白和眉。他年贤子弟,今日小机宜。

()

花外栏干压翠檐,水边金阁半垂帘。内砧敲月黄昏后,坐觉寒风一倍添。

()

鄱阳漏网触奔鲸,南国烽烟彻夜明。江上貔貅雄远戍,浙西士女赖长城。

铸山久讶吴王濞,断靷谁怜郭子横。见说台端峻风采,草间狐兔不须惊。

()

小拓佳城地数弓,吹笙击鼓戏樵童。四隅植有摇钱树,补救平生两手空。

()

好事能将胜事传,茶经都合水经笺。便因舌本青莲法,重订江心第一泉。

()

涉城城下渡衡漳,一道青林百里长。云表连峰驰健马,途中乱石卧群羊。

溪头雨过莓苔滑,谷口风来药草香。鞍马倦人聊少憩,山蝉无数噪斜阳。

()
蓂飞十荚,觉九分秋色,六分将极。
桂子风高时更好,天产英贤同日。
桥梓齐芳,一慈一孝,夺建真奇特。
称觞华旦,但将老少分别。
()
只许春水细有声,不容灯焰恼黄昏。
是为白石清泉伴,乞与蒲团便垛根。
()

郡人不识疾呼声,甘雨和风遍一城。
岁久偏多遗爱事,天高未察借留情。
舟行精舍渔歌晚,家近华亭鹤唳清。

()

日落寒山剪剪风,一行雁字各西东。
虽然颜面睽千里,料得相思两地同。

()

雨闇烟昏蔚不开,时时白鸟去还来。相逢都是江湖上,莫为人声却自猜。

()
老作清时版籍民,深耕迨及故山春。
熟思岂是天贫我,妄计还忧鬼笑人。
但使甑中余麦饭,何妨涧底采荆薪。
此穷正坐清狂尔,莫向瞿昙问宿因。
()

沙鸥故飞飞,湖雁更历历。顾我亦忘机,相看同一适。

()

贤侯新换古长亭,先定心机指顾成。高义尽招秦逐客,

旷怀偏接鲁诸生。萍蓬到此销离恨,燕雀飞来带喜声。

()

痛饮狂歌意未平,坐听寒漏滴高城。装因北海经旬滞,烛向西堂尽夜明。

是处湖山重借色,他时风雨各关情。含毫漫诧双龙合,拂曙河桥问去程。

()

满目风光二月时,小桃无数柳依依。
松间野寺临清浅,花底旗亭倚翠微。
人意不随春意好,此心端与赏心违。

()

欲倩秋来雁,传书塞上飞。边庭春不暖,切莫解寒衣。

()

棠梨花开社酒浓,南村北村鼓冬冬。

且祈麦熟得饱饭,敢说谷贱复伤农。

()

汉武天台切绛河,半涵非雾郁嵯峨。

桑田欲看他年变,瓠子先成此日歌。

()

冬尽寒销又是春,荒林初报野花新。本期竟夕盟知己,那得明朝送去人。

二十四桥歌兴动,一百六声钟漏频。知君满掇奇芳在,莫惜幽兰寄作纫。

()

花甲将周第一巡,高堂先拟庆生辰。千年瑞应庭前鹤,双桂香联席上珍。

练水屏山娱晚节,木公金母是前身。遥知宾客称觞处,綵服光摇石涷春。

()

柳岸舣兰舟。更结东山谢氏游。红泪清歌催落景,回头。□出尊前一段愁。
东水漫西流。谁道行云肯驻留。无限鲜飙吹芷若,汀洲。生羡鸳鸯得自由。

()
宜春苑外楼堪倚,雪意方浓。
雁影冥濛。
正共银屏小景同。
可无人解相思处,昨夜东风。
()

此日佳哉,众宾乐甚,为镇西舞。阆苑凉生,玉堂碧浸,潇洒原无暑。

词臣赐浣,郎君掇桂,幼者还如卫虎。算从来、袁杨王谢,卿家古今谁伍。

()

弭棹寻江寺,禅房坐夜阑。杯停山吐月,境寂海生寒。

树影中流见,鱼灯隔浦看。禅心如欲證,聊此得盘桓。

()
鸾天汉津。
恍如梦觉空江暮。
云雨无踪珮何处。
君非玉斧望归来,流水桃花定相误
()
把酒留春,醉扶红袖花前倒。
落花风扫。
红雨深芳草。
又恨春迟,又恨春归早。
()

()
只是从前瘦病身,官卑活计大清贫。
买来晋帖多成赝,吟得唐诗转逼真。
生拟弃家寻剑客,死当移冢近骚人。
秋风烂熳吹双鬓,目送停云欲怆神。
()

南国地皆赤,吾生亦有穷。丰年何日是,菜色万人同。

海上舟频入,民间楮已空。犹闻谷价涌,开籴若为功。

()

山人曾著宰官衫,了事还为马口衔。
别我三年无瞬息,思君一节尚巉岩。
人生契合常如此,吾道年来见大凡。

()

轻舟疾于马,荡此修渚麋。但见山西行,不知舟东移。

汀花叠相迎,欲折隔涟漪。亭亭思美人,泯泯忘世机。

()

风灭炉烟残灺冷,相伴惟孤影。判教狼藉醉清尊,为问世间醒眼是何人?

难逢易散花间酒,饮罢空搔首。闲愁总付醉来眠,只恐醒时依旧到尊前。

()
与女为兄弟,前年五十年。
并驱骖接革,偕立雁羞肩。
此意春融泄,中年俗纠缠。
每期身蚤退,白首对床眠。
()
山南地似岭南温,腊月梅开已浃辰。
耻与百花争俗态,独殊群艳占先春。
角中飘去凄於骨。
笛里吹来妙入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