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氏太淑人挽辞二首

徐氏太淑人挽辞二首朗读

《徐氏太淑人挽辞二首》是宋代杨万里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赤矢生名族,乌衣媲德门。
萱堂登九秩,兰砌颔重孙。
乐饮占蛇日,翻随药兔魂。
一生参具叶,梦幻了无痕。

诗意:
这首诗词是杨万里写给徐氏太淑人的挽辞。诗中表达了对徐氏太淑人的深深怀念和赞美之情。诗人通过描绘徐氏太淑人的品质和功绩,表达了对她一生的敬佩和感激之情。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而凝练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徐氏太淑人的敬仰之情。下面对每一句进行解析:

赤矢生名族,乌衣媲德门。
"赤矢生名族"指的是徐氏太淑人出身于名门望族,具有高贵的血统。"乌衣媲德门"表示她的品德高尚,与贵族门第相媲美。

萱堂登九秩,兰砌颔重孙。
"萱堂登九秩"意味着徐氏太淑人已经登上了九十岁的高龄,显示了她的长寿和健康。"兰砌颔重孙"表明她有着众多的后代,代代相传,家族繁荣。

乐饮占蛇日,翻随药兔魂。
"乐饮占蛇日"指的是她享受长寿的喜悦,蛇在中国文化中象征长寿。"翻随药兔魂"表示她的精神永远年轻,像仙草一样,不受时间的限制。

一生参具叶,梦幻了无痕。
"一生参具叶"意味着她一生都在默默地为家族和社会做出贡献,参与各种事务。"梦幻了无痕"表示她的一生如梦幻般虚幻,却又留下了深刻的印记。

总体而言,这首诗词通过简洁而富有意境的语言,表达了对徐氏太淑人的敬佩和怀念之情。诗人通过描绘她的品质、功绩和长寿,展现了她在家族和社会中的重要地位和影响力。这首诗词既是对徐氏太淑人的赞美,也是对她一生的回顾和纪念。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杨万里

杨万里(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人。南宋著名诗人、大臣,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为“中兴四大诗人”。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杨万里一生作诗两万多首,传世作品有四千二百首,被誉为一代诗宗。他创造了语言浅近明白、清新自然,富有幽默情趣的“诚斋体”。杨万里的诗歌大多描写自然景物,且以此见长。他也有不少篇章反映民间疾苦、抒发爱国感情的作品。著有《诚斋集》等。...

杨万里朗读
()

猜你喜欢

一室如斗大,两膝仅可容。转身若有碍,奋志无不通。

玄穹盖我头,厚壤承我足。前有往古过,后有来今续。

()
曾合惜日短,别离愁夜长。
人老爱吾庐,客归悲故乡。
()
船从山下过,直上见僧轩。
系缆当矶石,缘崖到寺门。
短篱遮竹瀁,危路踏松根。
却看沧江底,帆归烟外昏。
()

旧家门望盛何阳,早岁才名远擅场。今日拍浮沧海上,阿谁能识鲁灵光。

()

佳气氤氲拥禁闱,扶桑日色晓熹微。春随白雪来诗笔,喜逐红云上衮衣。

蔼蔼漏声催晓箭,重重恩宠出天扉。藩臣有幸承恩遇,玳瑁筵前尽醉归。

()

舟行知牵稳,恰得打头风。
更喜青山出,宁辞白发穷?江枫缘岸赤,河蓼杂烟红。
回首东南景,楼台杳霭中。

()

昔者病斯世,庸人常扰之。百物安大化,甚似垂裳时。

衮衮元化中,吾生托于兹。学道三十年,今辰聊寡疑。

()
侍女争挥玉弹弓,金丸飞入乱花中。
一时惊起流莺散,踏落残英满地红。
()
回岩客子卖墨人,诸孙卖笔笔有神。
墨翁已入蓬莱殿,笔孙有愧中书君。
迩来小孙兼好画,两幅溪藤七匹马。
虎狼避路狐免藏,逆风吹沙霜满野。
()
贫病交攻久废诗,萧然一室独栖迟。
酒钱已尽琴将典,瓶粟无储鹤亦饥。
豪杰不多陈仲举,结交惟欠魏无知。
箪瓢钟鼎都休计,毕竟穷通各有时。
()

白云满鄣来,黄尘暗天起。

关山四面绝,故乡几千里。

()

孤山傲雪压芳凉,换得东风到玉堂。更聘海棠为侍女,桃花马上少年郎。

()
我肉众生肉,名殊体不殊。
原同一种性,只是别形躯。
苦恼从他受,肥甘为我须。
莫教阎老断,自揣应何如。
()

紫薇开处觅蓬瀛,深院层轩拂晓晴。绚烂只疑春色在,葳蕤偏傍日华明。

丝纶阁下人谁伴,虚白堂中韵未成。祗恐秋风不相假,缓吟深酌对寒更。

()

负郭曾无数顷田,下帏独注蠹鱼篇。逢人漫作嵇生傲,知我终期鲍叔贤。

粳稻花香晴放犊,菰蒲叶暗夜行船。输他无限江村景,欲赋间居已惘然。

()

峡口大江间,西南控百蛮。城欹连粉堞,岸断更青山。

开辟多天险,防隅一水关。乱离闻鼓角,秋气动衰颜。

()

仙妃下瑶圃,靓妆乘素鸾。盈盈含芳思,脉脉倚阑干。

冰玉肌肤夐贞洁,多情长得君王看。白云满阶月欲暗,香雪半树春犹寒。

()

湘罗碧绕二妃祠,双冢峨峨傍水湄。姻旧平生情不浅,何时为草丽牲碑。

()

奇峰削出青莲萼,远溜萦回碧玉环。气接混茫藏句法,不知谁与破天悭。

()
十里迎春水面开,橹声不动柁声催。
春山转处疑江尽,白鸟迎人风折来。
()

清秋来几时,宋玉已先知。旷朗霞映竹,澄明山满池。

葺桥双鹤赴,收果众猿随。韶乐方今奏,云林徒蔽亏。

()

寻源清浅过前溪,满径寒烟处处迷。丹壁半凝天上下,紫筇那怕路高低。

眼中海岳何人会,囊里风花只自提。却笑朱门非我事,不须重踏华山泥。

()

苧麻删补后,法律渐凌迟。一字谁褒贬,三宗绝见知。

奔驰事名相,逸荡傲行持。独有芝园老,提纲继祖师。

()
每把葫芦椀放欹,从教天下浪猜疑。
秋风摆落园林后,始信寒松格不卑。
()
甜于糖蜜软于酥,阆苑山头拥万株。
叶底深藏红玳瑁,枝边低缀碧珊瑚。
()

洞里蕃釐观,江头十万家。春来歌玉树,不必问琼花。

()

短篷收辑濯,栏楯占濠梁。受得两三客,更添垂钓郎。

()
幽光冷艳照前坡,花下期君不啻过。
木落江空岁年晚,此诗朋友望西河。
()

急雨鸣空过,疏星缀月生。露含庭草润,凉入葛衣轻。

落魄平生念,悲歌此夜情。南归定何日,寇盗未销兵。

()

东风吹暖气,消散入晴天。
渐变池塘色,欲生杨柳烟。

()
勒兵辽水边,风急卷旌旃。
绝塞寒无树,平沙势尽天。
雪晴回探骑,月落控鸣弦。
永定山河誓,南归改汉年。
()

清浅白石滩,绿蒲向堪把。

家住水东西,浣纱明月下。

()
来橹声喧鹅鹳,中流石散牛羊。
岸边茅屋伴戎羌。
淡烟笼寂寞,微雨助凄凉。
畛麦缘山糁绿,岩花落水流香。
()

群峰郁初霁,泼黛若鬟沐。失风鼓唅呀,摇撼千灌木。

木叶微堕黄,石泉净停绿。危磴萝薜牵,迥步入幽谷。

()

不似当官只似闲,野情终日不离山。方知薄宦难拘束,

多与高人作往还。牛笛漫吹烟雨里,稻苗平入水云间。

()

泽国风涛郁未开,长缘病骨懒登台。无期远客还能至,有几重阳得再来。

黄菊自应篱下看,清霜如为镜中催。当年空负凌云气,独把茱萸首重回。

()
陈三立
辟地贪逢隔世人,照星酒坐满酸辛。
旧游莫问长埋骨,大患依然有此身。
开物精魂余强聒,著书岁月托孤呻。
六家要指藏禅窟,待卧西山访隐沦。
()

层峦叠壁映朱帘,风软尘香四月天。
十里山塘看不足,翠屏合沓午云鲜。

()

讣闻孰不泪盈巾,宝鉴云亡社稷臣。帝猎渭滨先得吕,神还崧岳旧生申。

默调一气归元鼎,坐致群伦入大钧。孤贱无能报知遇,文章曾许继前人。

()

宝构荧煌接帝青,行营列峙火晶荧。运斤巧斗攒千柱,相杵歌长筑万钉。

云拥殿心团宝盖,风翻檐角响金铃。隃知帝力超前古,侧布端能动地灵。

()

维鹈受刺因吾过,得马生灾念尔冤。

独在中庭倚闲树,乱蝉嘶噪欲黄昏。

()

多中即一一中多,浪里全提水是波。
波水灭时多一尽,日轮当午见星河。

()
云安古汤谿,□□□□滨。
无室不盐烟,无民不樵薪。
士子独希少,锥刀事艰辛。
我因沿檄来,暇日聊咨询。
()

吴头楚尾路如何?烟雨秋深暗自波。

晚趁寒潮渡江去,满林黄叶雁声多。

()

晚禾收罢散鸡豚,浊酒时携过近村。野老不知尧舜力,别开深洞创乾坤。

()

黑帝不卧玄冥宫,再佐真人燕蓟中。乾坤道尽出壬午,日月重朗开屯蒙。

人间大小七十战,一胜业已归神功。久从北极受尊号,却向西方称寓公。

()

日薄风景旷,出归偃前檐。晴云如擘絮,新月似磨镰。

田野兴偶动,衣冠情久厌。吾生可携手,叹息岁将淹。

()

云山一段画,秋雨来夺之。模糊米家村,墨汁方淋漓。

老颠瞥然见,狂叫叹绝奇。使我有意为,必不得如斯。

()
途穷道尽势仓皇,犹守孤城结战场。
遗庙丹青照今古,不惭张许在睢阳。
()

风度祠前仰止存,曾于金鉴读遗文。东南一自开爰立,伊吕千秋几嗣芬。

海燕长辞秦岭驾,中牢空吊越山魂。祇今大庾梅花发,终古行人颂大勋。

()
鲑菜馌耕者,鸡豚赛社公。
不闻车轧轧,但见鼓冬冬。
()
奥学闻君不近名,声华犹是压时英。
诗篇向我肯挥扫,句法惊人浑老成。
未厌泛莲依卫幕,只今荐鹗达周京。
明朝置酒当投辖,万斛洪源看倒倾。
()

便涓飞洒又何佳,得得来寻贫士家。
破屋青灯才一黍,荒园老树忽千花。
酒逢寒夜饶偏贵,诗出穷人矫转夸。

()

驼惟奇畜,肉鞍是被。迅鹜流沙,显功绝地。潜识泉源,微乎其智。

()
杜宇声中鬓欲华,春风将绿又天涯。
欠随江夏无双士,共看扬州第一花。
想像烟云人跨鹤,淋漓诗句字栖鸦。
蹇驴不管唐衫湿,醉兀归鞍暮雨斜。
()

倦客归来往不多,颇思散策日相过。
胶胶成扰败人意,那得长间共切磋。

()

天上莫疑银汉,池底亦自青天。白云徐动玉皱,明月初起珠圆。

()

罗浮春梦客中稀,此夕相逢醉落晖。阁上每留馀韵在,衢前且喜抗旌归。

花开岁晏堪玄赏,实可羹调别众菲。景仰遗踪怀往事,高山入望白云飞。

()

一毡随牒领青衿,儒行才名众所钦。故国江东山似绣,诸生门下玉为林。

玄亭载酒朋来乐,绛帐传经老去心。荐祢何人惭启事,弹琴空自说知音。

()
世事浮云频改换,月华千古只清新。
炎风暑气常侵客,纵有凄风亦可人。
()

花落悠悠莺佞舌,霜寒脉脉雪欺头。楼前已听歌三叠,海外如闻说九州。

生死两丸堪抵鹊,雨晴殊候罢呼鸠。破除少府花边泪,堆垛王官谷口休。

()

  梁王魏婴觞诸侯于范台。酒酣,请鲁君举觞。鲁君兴,避席择言曰:“昔者,帝女令仪狄作酒而美,进之禹,禹饮而甘之,遂疏仪狄,绝旨酒,曰:‘后世必有以酒亡其国者。’齐桓公夜半不嗛,易牙乃煎熬燔灸,和调五味而进之,桓公食之而饱,至旦不觉,曰:‘后世必有以味亡其国者。’晋文公得南之威,三日不听朝,遂推南之威而远之,曰:‘后世必有以色亡其国者。’楚王登强台而望崩山,左江而右湖,以临彷徨,其乐忘死,遂盟强台而弗登,曰:‘后世必有以高台陂池亡其国者。’今主君之尊,仪狄之酒以;主君之味,易牙之调也;左白台而右闾须,南威之美也;前夹林而后兰台,强台之乐也。有一于此,足以亡其国。今主君兼此四者,可无戒与!”梁王称善相属。

()

镜影单。芭蕉细雨寒。琐窗人薄命,倚栏杆。喜随白发同朝暮,劝加餐。

()

旧业新营仅免霜,何如别墅敞华堂。频年闹里身同寄,此日闲中色转芳。

最喜轩轩尘不染,更看习习座生香。从来挟得贤中馈,作客离家亦自忘。

()

素馨花发暗香飘,一朵斜簪近翠翘。宝马未归新月上,绿杨影里倚红桥。

()

自从戟钺临东阃,恋恋车尘拜紫芝。排雾已逢回阮眼,持蠡谁解测黄陂。

知音不借一人誉,走驿聊驰千岁诗。桃李从今满天下,月明乌鹊得依枝。

()

梁汉褒斜险,夫君畏远游。
家临越山下,帆入海潮头。
岸柳行稍尽,江蓴归渐秋。

()

六代竞华腴,中尚含古意。秋水濯芙蓉,我爱天然丽。

()
两只补天手,一片济时心。
信道相门再相,现此宰官身。
涤洗乾坤都了,填压华戎既定,治世庆升平。
中外为冠冕,闻望耸簪缨。
()
春景娇春台,新露泣新梅。
春叶参差吐,新花重叠开。
花影飞莺去,歌声度鸟来。
倩看飘飖雪,何如舞袖回。
()

芳草离离思,悠悠春梦馀。池亭千里月,烟水一封书。

诗想怀康乐,文应吊子胥。扁舟恋南越,岂独为鲈鱼。

()

亘地黄河出,开天此一门。千秋凭大禹,万里下昆崙。

入庙焄蒿接,临流想像存。无人书壁问,倚马日将昏。

()
丹霞不蹋长安道,生涯萧条破席帽。
囊中收得劫初铃,夜静月明狮子吼。
那伽定後一炉香,牛没马回观六道。
耆域归来日未西,一锄识尽婆娑草。
()

莲烛词臣在外庭,青钱学士已登瀛。回廊屈曲随岩阜,挟策何妨取次行。

()

有美一人。
芳问芬葩。
嗟我钦羡。

()

抱膝长吟道自尊,一时鱼水感深恩。
当年若稳陇中卧,不到秋风五丈原。

()

湖光晃荡月朦胧,一棹冲寒破碧空。荻港叉鱼残夜火,篷窗散发晓天风。

晨星隐落银河淡,归思欣添旭日红。细计邮程乡井近,喜看乌目在云中。

()

林中莺又啭,为客恨因循。故里遥千里,青春过数春。

弟兄来渐少,岁月去何频。早晚荣归计,中堂会所亲。

()

竹底径逶迤,人来犬未知。天寒樵事苦,雨湿饭香迟。

草接茅檐长,藤穿瓮牖垂。老翁衣百结,时却卖蚕丝。

()

古寺藏烟树,岩扉昼不扃。
日高花散影,风定竹无声。
稚子添香火,闲僧阅藏经。

()

学声无沗镜川公,晓日金绯拜命东。官舫溯风川涨急,祖筵经雨市尘空。

芝颜定出群英表,菜色应回百计中。蹇我班行惟拭目,看君名绩到宸聪。

()

芦花飞雁烟村静,一点青山波万顷。人在孤舟唤不应,儿言客写潇湘景。

()

此花名价别,开艳益皇都。

香遍苓菱死,红烧踯躅枯。

()
晚妆懒困晓妆新,火急来看趁绝晨。
夹径花枝欺我老,竞将红露洒乌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