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下食笋自十一月至四月戏题

都下食笋自十一月至四月戏题朗读

《都下食笋自十一月至四月戏题》是宋代杨万里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描述了作者在冬季时节,从十一月到四月,都下食用竹笋的情景,并以此为题进行戏谑。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竹祖龙孙渭上居,
供侬樽俎半年余。
班衣戏彩春无价,
玉版谈禅佛不如。
若怨平生食无肉,
何如陋巷饭斯蔬。
不须庾韭元修菜,
吃到憎时始忆渠。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以幽默的口吻,描绘了作者在冬季时节长时间食用竹笋的情景。诗中提到作者居住在渭水之滨,供应竹笋的酒器和食器已经使用了半年多。作者戏称这些器皿如同班衣、彩绘的春天一样无价值,而与之相比,玉版上谈论的禅佛也不如这些竹笋器皿有趣。

接着,诗人表达了对于平生食用无肉的抱怨,认为与其如此,不如在陋巷里吃素食。他认为不需要庾韭和元修这样的名厨来烹饪,只要吃到讨厌的时候才会想起他们。

整首诗词以幽默夸张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于冬季长时间食用竹笋的调侃和对于素食的思考。通过对于食物的描绘和对于名厨的戏谑,诗人展现了自己的生活态度和对于物质享受的看法。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杨万里

杨万里(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人。南宋著名诗人、大臣,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为“中兴四大诗人”。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杨万里一生作诗两万多首,传世作品有四千二百首,被誉为一代诗宗。他创造了语言浅近明白、清新自然,富有幽默情趣的“诚斋体”。杨万里的诗歌大多描写自然景物,且以此见长。他也有不少篇章反映民间疾苦、抒发爱国感情的作品。著有《诚斋集》等。...

杨万里朗读
()

猜你喜欢

出邑瘠而僻,古不通舟车。我来当四月,斗米三百余。

中家力已殚,贫者将何如。有司急民隐,力请开仓储。

()

挂月岩前一经探,岧峣紫翠叠烟岚。圆机风与溪相答,秘义人同石共谭。

灵异迹多难罄笔,清凉峰好尽如簪。无边觉海毫端入,八水源头不用参。

()

怪石嶙峋古洞幽,一泓云里响龙湫。山中神物甘长蛰,何日为霖遍九洲。

()

君读书,我拍歌,留君不住奈君何!閒者孤云飞者鸟,我山我水何曾少?

独怜知己是敬亭,开门终日双眼青。安得秦王驱出边,芙蓉一片当我前。

()

记取西风古寺眠,联床小话早秋天。归渔别浦横孤艇,枯衲当门烹涧泉。

村肆夜沽老鹳酒,佛龛醉证野狐禅。芦花细雨烟深处,今独怜君买钓船。

()

经训儿能授,疆场弟未还。一身居燕燕,两目夜鳏鳏。

此境真如水,何缘更出山。萧然无去住,遮莫是禅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