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夜与溥庵主说川食戏作。宋代。陆游。唐安薏米白如玉,汉嘉栮脯美胜肉。大巢初生蚕正浴,小巢渐老麦米熟。龙鹤作羹香出釜,木鱼瀹葅子盈腹。未论索饼与饡饭,掫爱红糟并缹粥。东来坐阅七寒暑,未尝举箸忘吾蜀。何时一饱与子同,更煎土茗浮甘菊。
《冬夜与溥庵主说川食戏作》是宋代诗人陆游的作品。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唐安薏米白如玉,
汉嘉栮脯美胜肉。
大巢初生蚕正浴,
小巢渐老麦米熟。
龙鹤作羹香出釜,
木鱼瀹葅子盈腹。
未论索饼与饡饭,
掫爱红糟并缹粥。
东来坐阅七寒暑,
未尝举箸忘吾蜀。
何时一饱与子同,
更煎土茗浮甘菊。
中文译文:
唐朝的安薏米洁白如玉,
汉朝的嘉栮脯美味胜过肉。
大茧刚孵化的蚕正在洗浴,
小茧逐渐老化,麦米却成熟了。
龙和鹤共同制作的羹菜香气溢出炊釜,
木鱼煮的菜肴填满了腹部。
还不用提索饼和饡饭,
我更喜欢红糟和缹粥。
我从东方来,坐在这里度过了七个寒暑,
从未忘记我的蜀地。
何时能与你一起分享一顿丰盛的饭菜,
再煎一壶土茶,浮上甘菊花瓣。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冬夜与溥庵主(溥庵是陆游的朋友)谈论川菜时的情景。诗中通过描写各种美食的细节,展示了食物的诱人之处。唐朝的安薏米洁白如玉,汉朝的嘉栮脯美味胜过肉,展现了历史上不同时期的美食特色。大茧初生的蚕正在洗浴,小茧已经老化,麦米成熟,这些描写表达了农耕时节的变化和丰收的喜悦。
诗中还描绘了用龙和鹤所制作的菜肴,以及由木鱼煮的菜肴,给人带来香味扑鼻的感觉。作者表达了对美食的向往,红糟和缹粥成为他的心头好,突出了川菜的特色。
最后几句表达了作者对蜀地的思念和对与朋友一起分享美食的期望,希望能与朋友一同品尝美食,也表达了对自己故乡土茶和甘菊花瓣的喜爱。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描绘美食和表达对食物的渴望,展示了作者对川菜的钟爱和思乡之情,同时也传递了友情和共享美食的愿望。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创作诗歌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陆游。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创作诗歌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颂古三十一首。宋代。释玿。身世悠悠不系舟,得随流处且随流。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无钱明日愁。
秋日仪真即事十首 其一。宋代。刘弇。秋风来从越天末,痛洗玻璃出明月。云陴隐起玉龙眠,下有舂容万涛雪。独茧之纶攲一叶,半酣老渔棹歌发。客心寸许了无多,底事临风吹欲折。
雨中卧病谷来许以诗来问荅之。明代。边贡。尔本游扬侣,吾惭程氏门。遥怜雪盈尺,何似雨翻盆。久病抛书卷,长斋闭酒尊。草堂霞色晚,好过一相论。
老年常忆少年狂。宿粉栖香。自怜独得东君意有三年、窥宋东墙。笑舞落花红影,醉眠芳草斜阳。事随春梦去悠扬。休去思量。近来眼底无姚魏有谁更、管领年芳。换得河阳衰鬓,一帘烟雨梅黄。
风入松。宋代。谢懋。老年常忆少年狂。宿粉栖香。自怜独得东君意有三年、窥宋东墙。笑舞落花红影,醉眠芳草斜阳。事随春梦去悠扬。休去思量。近来眼底无姚魏有谁更、管领年芳。换得河阳衰鬓,一帘烟雨梅黄。
题淡岩一首。宋代。王阮。浯溪已借元碑显,愚谷还因柳序称。独有淡岩人未识,故烦山谷到零陵。
思佳客(春感)。宋代。陈亮。花拂阑干柳拂空,花枝绰约柳蓬松。蝶翻淡碧低边影,莺啭浓香杪处风。深院落,小帘栊,寻芳犹忆旧相逢。桥边携手归来路,踏皱残花几片红。
元九以绿丝布白轻褣见寄制成衣服以诗报知。唐代。白居易。绿丝文布素轻褣,珍重京华手自封。贫友远劳君寄附,病妻亲为我裁缝。袴花白似秋去薄,衫色青于春草浓。欲著却休知不称,折腰无复旧形容。
登八咏楼。清代。孙蕙。翠屏回合万峰收,婺野星分古缙州。官廨闲云遗碣在,人琴往迹大江流。西堂春草年年合,南浦飞鸿字字秋。苦忆东阳清太守,苔阴满地客登楼。
寿某邑令 其一。明代。黄锦。日里棠阴满,三春香雾浓。花明侵县郭,雉静绕山钟。□获村村足,弦歌处处同。有怀歌适馆,无计达宸聪。
忆庾岭。明代。释函可。岭头一步他乡路,夹路梅花送马蹄。却恨当年轻踏过,如何不信鹧鸪啼。
哺猿。宋代。陆游。有书常嬾读,有酒常嬾醉,惟有默坐佳,又以睡为祟。不如舍之起,扶杖来东园,摘此幽涧果,哺我高枝猿。食果饮清泉,猿计亦何阙?但恐夜霜时,肠断巴山月!
赠张逸人。明代。李之世。象岭桃花几度春,却从流水认芳津。蓬莱自隔三千界,沧海难消万劫尘。青鸟乍衔青玉检,白云编恋白纶巾。从他甲子山中换,依旧烟霞伴主人。
满江红 夏日书斋小睡作。明代。王慎中。小午空斋,帘钩乍、动微风透。湘竹冷、簟纹如縠,尤宜清瘦。鸟语叫残恬不寤,花阴过尽酣初就。侧纶巾、挂枕半罥头,全承袖。白羽扇,未离手。摇麈尾,还在肘。北窗人古也,而今真又。四体化为蝴蝶栩,一生都付黄梁馏。世人醒、是梦却嘲余,眠长昼。
燕山八景 其四 卢沟晓月。明代。唐之淳。侵星度舆梁,落月沟水上。月光金镜侧,梁影玉虹样。照人跬步间,光怪百千状。得非夸毗子,持此为谲诳。意欲铲雕琢,寸刃不可向。日出尘雾黄,驼马杂车辆。喧静犹昼夜,循环不须让。梁石有时泐,泉流无得丧。
送淮南苏同佥赴镇。元代。周砥。大江洪流若奔马,横截中天向东泻。吴楚风烟浩荡中,海门赤日光相射。上将气吞云梦泽,猛士声振长平瓦。灵旗遥指濠泗间,神戈暂驻狼山下。万民不扰农业兴,白叟黄童在田野。文武之道惟张弛,固识贤才天所授。去年开阃今复来,欢呼动地声如雷。愿翻长江作霖雨,沛泽何止沾枯荄。我钦当时羊叔子,岘山之碑传未已。清德九世其在君,缓带轻裘自兹始。
折杨柳。唐代。杨炯。边地遥无极,征人去不还。秋容凋翠羽,别泪损红颜。望断流星驿,心驰明月关。藁砧何处在,杨柳自堪攀。
引极三首。思元极。唐代。元结。天旷莽兮杳泱茫,气浩浩兮色苍苍。上何有兮人不测,积清寥兮成元极。彼元极兮灵且异,思一见兮藐难致。思不从兮空自伤,心慅bj兮意惶懹。思假翼兮鸾凤,乘长风兮上羾。揖元气兮本深实,餐至和兮永终日。
二月望与次明道复泛舟出江村桥抵上沙遵陆邂。明代。文徵明。十里扶舆渡野塘,旋穿松峤入苍苍。风吹麦叶平畴乱,日炙草花村路香。春色酿晴供乐事,岩光摇翠落飞觞。清忙刚被山灵笑,却笑担夫为底忙。
戏柬贤十良二。明代。符锡。邂逅沙湖子,他乡眼倍明。金炉湖上意,秋燕幕中情。旧有东峰约,重寻颍水盟。燋桐应未拂,卓氏不须惊。
寓寒梅古寺,荅凌稚圭明经见寄来韵。清代。成鹫。古寺閒田未尽荒,寒梅冲雪透春光。僧眠冷榻能无梦,鸟啄岩花却有粮。密约久迟莲社炳,奇书曾借漆园庄。何时过我东林下,共爇松灯读让王。
禅人并化主写真求赞。宋代。释正觉。形虽老苍,事不穷忙。味真嚼蜡,面冷刮霜。撒手行空劫,全身入帝乡。回头游戏成三昧,春上百华蜂采香。
赵平甫幽居八操 其五 北窗操。宋代。杨万里。一枕之甘,万户不愿。清风之快,万玉不价。为我谢避俗翁,谁在羲皇之下。
绿珠行。元代。杨维桢。主家高楼起金谷,买妾不惜真珠斛。美人买得一片心,不买青眉与明目。手持玉笛吹凤皇,誓汉箫史双颉颃。楼头侍宴宴未彻,甲光一片楼前雪。神珠一点掷画阑,化作流星光不灭。呜呼珊瑚步障裂,行人吊珠在古井,井中照见青天月。石家妾,石家哭,二十四人金谷友,八驺道旁方拜履。
游华顶峰。宋代。释法具。行尽一径龙蛇蟠,病身忽上青云端。天公岂念客来远,偶吹一阵松风寒。摩挲老眼坐叹息,信有物表非人寰。去天尺五步可到,云梦八九吞何难。微阳远映众山绿,景气摇动如波澜。青萝吐花叶袅袅,浅水落石声潺潺。盘空巨石碧如削,暗澹老树苍烟漫。檐牙卓地殿影出,蜗涎上阶夜雨残。昔人遗迹不复见,但见满目围苍峦。悬知此地可送老,黄叶满庭风闭关。玉京五城信不远,神仙绶短谁能攀。妄庸柳泌真可笑,安用采药乘朱轓。
荀秀才送蜡梅十枝奇甚为赋此诗。宋代。陆游。与梅同谱又同时,我为评香似更奇。痛饮便判千日醉,清狂顿减十年衰。色疑初割蜂脾蜜,影欲平欺鹤膝枝。插向宝壶犹未称,合将金屋贮幽姿。
庚子雪中十二律 其十二。元代。叶颙。北风吹雨晚声乾,乱撒真珠满玉盘。常讶云巢惊鹤梦,最宜烟棹理渔竿。僵眠茅屋不知夜,醉著蓑衣尚怕寒。却笑当年韩吏部,独鞭羸马出蓝关。
检点旧文漫占 其二。清代。缪公恩。编残简断暗尘封,话到丹铅梦亦慵。早识蠹鱼今日饱,何如买犊学为农。
溪庵十首。宋代。刘克庄。村深保社杂樵渔,岁晚溪翁此卜居。门下诸生皆去矣,塚旁二客定谁欤。即今不惜频投辖,他日毋烦更下车。却笑兰亭轻感慨,王侯归处即丘墟。
宿成都松溪院。唐代。李洞。松持节操溪澄性,一炷烟岚压寺隅。翡翠鸟飞人不见,琉璃瓶贮水疑无。夜闻子落真山雨,晓汲波圆入画图。尘拥蜀城抽锁后,此中犹梦在江湖。
新凉书怀四首 其四。宋代。陆游。山川遗迹晋唐馀,水竹相望许洛居。一齿屡摇犹决肉,双眸虽涩尚耽书。郊原夜夜驱耕犊,村店时时秣蹇驴。客问若为娱老境,吾儿未与短檠疏。
和风乍扇,又还是去年,清明重到。喜见燕子,巧说千般如人道。墙头陌上青梅小。是处有、闲花芳草。偶然思想,前欢醉赏,牡丹时候。
当此三春媚景,好连宵恣乐,情怀歌酒。纵有珠珍,难买红颜长年少。从他乌兔茫茫走。更莫待、花残莺老。恁时欢笑,休把万金换了。
绛都春(清明)。宋代。刘镇。和风乍扇,又还是去年,清明重到。喜见燕子,巧说千般如人道。墙头陌上青梅小。是处有、闲花芳草。偶然思想,前欢醉赏,牡丹时候。当此三春媚景,好连宵恣乐,情怀歌酒。纵有珠珍,难买红颜长年少。从他乌兔茫茫走。更莫待、花残莺老。恁时欢笑,休把万金换了。
茅山赠梁尊师。唐代。窦常。云屋何年客,青山白日长。种花春扫雪,看箓夜焚香。上象壶中阔,平生醉里忙。幸承仙籍后,乞取大还方。
积雪。元代。吴当。积雪山河净,昏霾宇宙迷。雁声来漠北,兵气自征西。海雾浮龙影,关寒惬马蹄。时危增愤结,衰病属羁栖。
谨和老人赋梅。宋代。洪咨夔。寄得江南驿信来,窥来映水几枝开。形容绮语空能絮,酬答芳心总已灰。厌旧趋新和粉染,夺真弄假点酥裁。纷纷儿女春风恼,却笑诗翁醉打隈。
咏史下·王祥。宋代。陈普。倒载山公即巨源,清谈安石幼舆孙。晋家祸乱深如海,半出咸熙太尉门。
立夏前一宵溪上待月。明代。区怀年。溪烟如缕散斜曛,度口渔歌隔浦闻。甫醉欲留春不住,微吟胥警夜初分。虚甔偃蹇愁逋客,野角牢骚懈戍军。蟾魄似知风候转,独迟清梦溯鸥群。
观宫人殡。明代。沈一贯。绣被何时卷合欢,朱弦无语问青鸾。三秋落叶宫中恨,一日残花道左看。素旆秋风金埒晓,珠襦夜雨玉钩寒。多情女伴休垂涕,未死深闺欲出难。
春日寓感。唐代。王延彬。两衙前后讼堂清,软锦披袍拥鼻行。雨后绿苔侵履迹,春深红杏锁莺声。因携久酝松醪酒,自煮新抽竹笋羹。也解为诗也为政,侬家何似谢宣城。
古冈八景 其八 象山秋月。明代。李之世。孤亭敞薜萝,石上留芳碣。半岭有人家,秋来拜新月。
送彭大年真人祀东海东岳东镇。元代。张翥。国典崇常祀,名山仰岱宗。圣王钦所遣,使者肃惟恭。礼自唐虞秩,神知造化钟。天门开巀嵲,日观上巃嵷。零雨行清道,浮云起荡胸。宿斋分鹤帐,朝飨发鲸钟。吹溢安歌进,灵来卫仗从。御香分晻霭,佩玉响瑽瑢。美荐怀椒糈,精诚奠璧琮。东流瞻巨海,列镇到诸峰。瀛岛遥相望,仙人或此逢。岳祇调虎豹,水怪帖鱼龙。星坠祠光白,烟涵瑞气浓。振衣临浚壑,飞盖拂长松。庶物消馀沴,洪河复故踪。年祥报齐鲁,地宝出雷澭。嘉泽群方洽,明时百职供。回车宜访问,弭节可从容。世祚祈千亿,元功赞九重。禁庭归福处,有待颂东封。
九日限韵 其一。明代。陈邦彦。令节属高秋,舟行当远搜。露蝉寒未歇,霜叶醉初抽。屐齿閒中过,山容卧里偷。遥看青一点,庐阜是耶不。
题刁光胤画册·双飞蛱蝶图。宋代。宋孝宗。 融融风日杂花开,一雨凋残满绿苔。倘有红妆来拾翠,无端蝴蝶斗飞来。
斋中读书 其九。清代。朱彝尊。汉士守一经,其义或駮舛。真儒起北海,卓哉郑司农。博综六艺旨,叩之等木钟。于时内外学,罔不罗心胸。用以释仪象,明堂暨辟雍。初非尚怪异,专一谭鱼龙。至于五帝名,亦惟祀典从。德业既日尊,弟子争扳逢。黄巾拜车下,后儒翻不容。一朝辍栗主,俎豆何由供。嗟彼黎丘鬼,乃以祀瞽宗。
蓟门春色总堪哀,别绪因君黯不开。千里已烦分俸至,一年未半两书来。
青山傲吏花间绶,白日冰弦竹下台。见说□□今载道,埋轮君是汉廷才。
政和令车宜仲内兄惠书捐俸两辱见存不无约结之叹第政和治状从闽来者啧啧不休赋以慰之。明代。张萱。蓟门春色总堪哀,别绪因君黯不开。千里已烦分俸至,一年未半两书来。青山傲吏花间绶,白日冰弦竹下台。见说□□今载道,埋轮君是汉廷才。
温陵太守赵右司惠诗求荔子适大风雨扫尽辄和。宋代。刘克庄。吾家皱玉玉堂红,粹美宁非间气钟。绝喜诗来相品藻,安知物有不遭逢。
和文与可洋川园池三十首 其十一 二乐榭。宋代。苏轼。此间真趣岂容谈,二乐并君已是三。仁智更烦诃妄见,坐令鲁叟作瞿昙。
胥江夜泊登万年桥望月。清代。汪学金。胥口驿前风路饶,钟声渔火最魂销。月明子夜谁家笛,人上吴江第几桥。旧雨渐成萍迹散,春风应惜马蹄遥。缘知一别愁如许,剪烛篷窗话晚潮。
拔滩。宋代。方岳。大滩嶅嶅,小滩嘈嘈。石芒荦荦容刀,崩洪斗落与石鏖。风声悲壮波声豪,势如万马之奔、群熊之嗥。并船欲上牵縴牢,浪头卷过船头刘。篙工翻身齐刺篙,蹈桅倒挂如飞猱。跻攀分寸相呼号,一落百尺争秋毫。呜呼行路难如此,若此出俗无波涛。
卧疾。宋代。陆游。旧疾乘衰作,长贫与嬾宜。羁愁惟付酒,史课未妨诗。雨入残更滴,霜逢闰岁迟。新春真耄及,不用卜归期。
送宋观察荔裳之蜀。清代。颜光敏。三闾昔日沉沅湘,楚臣憭栗长悲凉。兰台巫岫类谲谏,翻令千载讥淫荒。片言立朝岂易得,何况秉节来天阊。怪君天刑谁与解,倏为霜雨周雍梁。忆昔含香坐藤院,公然白眼轻张汤。一朝受辱处囊槛,狱吏嫚侮如驱羊。拘絷反成好游癖,南穷涨海西河湟。今年被诏按巴蜀,龙墀乍见须眉苍。巴蜀年来成鬼国,蚕丛鱼凫重辟疆。颇闻中丞贡嘉穗,九茎岂得盈千箱。猰貐磨牙近城市,驺虞垂首眠通庄。神禹泣罪只辇下,穷陬无计逃桁杨。使君冠佩望鱼雅,万人祖送纷琳琅。子规昼啼岩谷静,木棉花落旌旗香。万事夷险如转烛,天公好生民寿康。皋陶庙里袭长夜,凄风苦雨君无忘。
醉落魄/一斛珠。宋代。史达祖。江痕妥贴。日光熨动黄金叶。阑干直下愁相接。一朵红莲,飞上越人楫。鲤鱼波上丁宁切。诗筒如线不曾别。明年好个春风客。五鹗交飞,身在玉皇阙。
即事呈邢邵二医 其二。明代。王世贞。麦雨冷将热,庭花朝自昏。渔樵初入耳,鸟雀已窥门。不论宦情薄,祇言医道尊。年来秫田歉,为尔罄芳樽。
园中小饮。宋代。陆游。此老胸中万顷宽,小园幽径日追欢。宁教酒欠寻常债,耻就人求本分官。高柳阴浓烟欲暝,丛花红湿露初漙。要知泽国年光晚,已过清明尚浅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