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九里平水至云门陶山历龙瑞禹祠而归凡四日。宋代。陆游。桐帽絁裘拥半酣,肩舆咿轧转城南。牛过野水将新犊,女采柔桑起稚蚕。遗老年光垂九十,故乡春事及重三。种花筑室知难办,借地犹能结草庵。
《自九里平水至云门陶山历龙瑞禹祠而归凡四日》是宋代陆游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桐帽絁裘拥半酣,
肩舆咿轧转城南。
牛过野水将新犊,
女采柔桑起稚蚕。
这首诗词描绘了陆游乘坐肩舆从九里平水到云门陶山历经龙瑞禹祠而归的四天情景。诗中的桐帽和絁裘是陆游的服饰,他饮酒略醉,坐在肩舆上,咿轧着转向城南。牛群穿过野水,带着新生的犊牛,而女子则采摘柔软的桑叶,为刚孵化的蚕宝宝准备食物。
遗老年光垂九十,
故乡春事及重三。
种花筑室知难办,
借地犹能结草庵。
诗的后半部分描述了陆游的故乡景象。他提到了一个九十岁高龄的老人,这位老人仍然保持着年轻的心态,对故乡的春天充满期待。陆游意识到种花和建造房屋都是困难的事情,但即使如此,他仍然能够借用土地,建造一个简陋的茅草庵。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陆游的旅途和故乡的景象,展现了作者对自然和生活的深刻感悟。他以简洁而生动的语言,表达了对乡村生活的热爱和对艰难困苦的坚持。整首诗词充满了朴素、真实和深情,展示了陆游对生活的独特见解和对人生的思考。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创作诗歌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陆游。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创作诗歌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将进酒。宋代。曹勋。君唐虞兮臣皋夔,将卫霍兮恢边陲。时文景兮民雍熙,狱无冤人兮野无蒿藜。玉烛亘天汉离以昭兮,其惟百姓日用而不知。歌鹿鸣与既醉兮,而颂声洋溢乎康逵。顾此失彼吾君之清静躬俭以寂默兮,而犹薄滋味与游嬉。臣原得连四海以为席兮,酌北斗而为酒卮。使五老奉觞上寿以申祝兮,令夫八元夹侍而正仪。原圣寿上齐於箕翼兮,其光容充塞於四维。醉大道与仁义兮,而淳风浃洽於华夷。期亿万期年兮,民皆陶陶而化之。庆君臣之嘉会,陋酆镐与瑶池。
谷隐饮中以采菱渡头风起策杖村西日斜为韵探得采头二字 其二。宋代。李廌。山川纳商气,凛凛天地秋。草木将玄黄,讵肯乌我头。蚤岁谬怀璧,轗
翁媪叹。宋代。赵汝鐩。早曦赫空岁不熟,炊甑飞尘煮薄粥。翁媪饥雷常转腹,大儿嗷嗷小儿哭。愁死未死此何时,县道赋不遗毫里。科胥督欠烈星火,诟言我已遭榜笞。壮丁偷身出走避,病妇抱子诉下泪。掉头不恤尔有无,多寡但照帖中字。盘鸡岂能供大嚼,杯酒安足直一醉。沥血祈哀容贷纳,拍案邀需仍痛詈,百请幸听去须臾,冲夜搥门谁叫呼。后胥复持朱书急急符,预借明年一年租。
相和歌辞·苦哉远征人。唐代。鲍溶。征人歌古曲,携手上河梁。李陵死别处,杳杳玄冥乡。忆昔从此路,连年征鬼方。久行迷汉历,三洗毡衣裳。百战身且在,微功信难忘。远承云台议,非势孰敢当。落日吊李广,白身过河阳。闲弓失月影,劳剑无龙光。去日始束发,今来发成霜。虚名乃闲事,生见父母乡。掩抑大风歌,裴回少年场。诚哉古人言,鸟尽良弓藏。
庐山杂兴二首。宋代。董嗣杲。新桥迤逦去,胜迹遗仙佛。想像名胜游,题字尚仿佛。失笑我仆痡,偃息松郁郁。绝景借云掩,野香趁风拂。看山意自消,令人厌簪绂。随意幽行清,无缘逢俗物。
东都父老望幸。唐代。郑馥。鸾舆秦地久,羽卫洛阳空。彼土虽凭固,兹川乃得中。龙颜觐白日,鹤发仰清风。望幸诚逾邈,怀来意不穷。昔因封泰岳,今伫蹑维嵩。天地心无异,神祇理亦同。翠华翔渭北,玉检候关东。众愿其难阻,明君早勒功。
德寿宫即事六首。宋代。任希夷。宴归还驾七香车,一夕天开六出花。瑞色先凝紫宸殿,人光重到玉皇家。
连雨作寒二首。宋代。苏籀。未应牢杜敬通关,寄傲足怡元亮颜。冗龊凡庸何异目,粗疏潦倒幸投閒。平生那识贾三倍,晚节犹窥道一斑。调燮裁成真大治,茂弘先进实非孱。
初夏寄倪元镇。明代。谢琼树。溪上夜来雨,青林密如雾。日出桧柏香,沙静凫鹜聚。野夫抱琴出,喜与樵者遇。黄鸟时一鸣,绿阴已无数。缓带受回风,席帽粘落絮。感物发长谣,放缺胡怀清。酤为劳其生,终岁牵百虑。愿言庐藿期,逍遥共迟莫。
邵考功遗鮆鱼及鮆酱。宋代。梅尧臣。已见杨花扑扑飞,鮆鱼江上正鲜肥。早知甘美胜羊酪,错把莼羹定是非。
丫头岩见周洪道以进士入都日题字。宋代。陆游。乌巾白纻蹋京尘,瑶树琼林照路人。西省归来名盖代,两行墨色尚如新。
积雪未晴正旦朝贺大庆殿口号八章 其八。宋代。程公许。扰扰劳生祗自叹,依依乡梦五更寒。临流钓石应无恙,归逐邻翁整钓竿。
小偈奉简卧云室中老师 其五。元代。危素。乡僧几载客吴门,世味萧然道义尊。等是江湖未归去,寸心何日与同论。
至通州。元代。张翥。驿卒争鸣鼓,舟人喜下桅。依然今日到,却似去年回。岸黑秋涛缩,川红夕照开。君恩忘险阻,不觉畏途来。
墨梅 其一。元代。王冕。老仙醉吸墨数斗,吐出梅花个个真。相见草嫌颜色异,山林别是一般春。
追和张曲江感遇诗步韵四首 其三。明代。郭之奇。立贤贵无方,以方贤不得。谁识岭南英,皇图赖羽翼。风度唐独推,文学今无色。五百馀岁间,巍然二斗极。如余生非远,胡为空太息。
又敬和寓舍。宋代。洪咨夔。借得庐仝屋数间,不为太窄不为宽。胸中鹏背三千里,膜外羊肠百八盘。薜荔水中摽本远,菖蒲石上见花难。粗茶粝饭随缘过,等作须弥芥子看。
谢吴秘丞作石屏集后序。宋代。戴复古。说破当年旧石屏,自惭无德又无能。乡来江海疏狂客,今作山林老病僧。高卧一楼成宇宙,冷看独影当宾朋。恶诗有误公题品,不是夔州杜少陵。
觌觏二弟作小室请书鲁直名曰寄寂作此寄之用。宋代。秦观。力田不逢年,识者未宜闵。他时岁在金,百两无虚稛。士生当自量,天道平如准。汝兄鲁叔山,正坐不前谨。有琴亦无弦,何心尚求轸。客来欲颓玉,大白辄满引。官长既屡骂,诸生亦时冁。一口吸西江,玄哉居士蕴。岁寒知苍松,日暮识丹槿。梦想八九椽,森然罗玉笋。
送徐评事赴省试。宋代。翁卷。早年通法后,已是立朝身。更道明经好,须为擢第人。马寒村驿暮,灯暖帝城春。花气多时节,高门有贺宾。
踏青游。清代。佚名。岭上梅残,堤畔柳眠娇小。绽数枝、横烟临沼。既大雅,且秾丽,繁而不扰。冒寒来、游蜂戏蝶尚阻,年年占得春早。澹白轻红,清香迎芳道。更情与、碧天如扫。魏台妆,吴姬袖,妖妍多少。为传语、无言分付甘桃李,不比闲花浪草。
□□□□□□□卷后。宋代。刘克庄。□□□□□□□,□□□梁一点尘。绕树都忘寒彻□,□□□□□□□。□□客至徘徊月,不怕天嗔漏□□。□□□□□□□,咏梅合属姓林人。
诗例奉送倪学士舜咨清明谒陵之行 其一。明代。程敏政。今年分祀园陵下,问柳寻芳亦羡渠。往日滥陪轩盖后,冒寒冲暑最怜予。
瘦筇如唤登临去,江平雪晴风小。湿粉楼台,酽寒城阙,不见春红吹到。徽茫越峤,但半沍云根,半销沙草。为问鸥边,而今可有晋时棹?
清愁几番自遣,故人稀笑语,相忆多少!寂寂寥寥,朝朝暮暮,吟得梅花俱恼。将花插帽,向第一峰头,倚空长啸。忽展斜阳,玉龙天际绕。
齐天乐·吴山望隔江霁雪。清代。厉鹗。瘦筇如唤登临去,江平雪晴风小。湿粉楼台,酽寒城阙,不见春红吹到。徽茫越峤,但半沍云根,半销沙草。为问鸥边,而今可有晋时棹?清愁几番自遣,故人稀笑语,相忆多少!寂寂寥寥,朝朝暮暮,吟得梅花俱恼。将花插帽,向第一峰头,倚空长啸。忽展斜阳,玉龙天际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