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州水南庵二首

处州水南庵二首朗读

《处州水南庵二首》是宋代诗人秦观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描述了一个名为水南庵的小圆庵,诗意深邃而含蓄,表达了作者对禅宗修行与人生境遇的思考和感悟。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竹柏萧森溪水南,
道人为作小圆庵。
市区收罢鱼豚税,
来与弥陀共一龛。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的首句“竹柏萧森溪水南”,描绘了环境清幽的水南庵,庵内种满了竹子和柏树,溪水从庵的南方悄然流过。这里的环境景物营造出一种宁静、幽静的氛围,与禅宗修行的理念相得益彰。

接着,“道人为作小圆庵”,表明这个小圆庵是由一位道人修建的。这位道人可能是个隐士,他选择在这个僻静的地方修建庵堂,追求心灵的宁静与超脱。这里的“圆庵”象征着完整和圆满,也代表着禅宗修行的境界。

第三句“市区收罢鱼豚税”,揭示了一种社会现象,即城市里的人们在纷繁的世事中为生活而忙碌,但这种喧嚣与浮躁并未影响到这片僻静的水南庵。这里的“鱼豚税”指的是人们纳税的一种形式,表明了繁华喧嚣与安静宁谧的对比。

最后一句“来与弥陀共一龛”,表达了作者秦观心灵的归属感和对信仰的虔诚。这里的“弥陀”指的是佛教中的阿弥陀佛,一种追求解脱和超越尘世的信仰。作者将自己与弥陀佛联系在一起,表示自己愿意与佛祖共同驻留在这个小圆庵中,追求心灵的净化和超脱。

整首诗以简洁明了的语言,描绘了一个僻静宁谧的小圆庵,通过对禅修环境和社会喧嚣的对比,表达了作者对修行与超脱的向往和追求。它凝练地传递出禅宗思想的精华,引导读者思考人生的意义和内心的宁静。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秦观

秦观(1049-1100)字太虚,又字少游,别号邗沟居士,世称淮海先生。汉族,北宋高邮(今江苏)人,官至太学博士,国史馆编修。秦观一 生坎坷,所写诗词,高古沉重,寄托身世,感人至深。秦观生前行踪所至之处,多有遗迹。如浙江杭州的秦少游祠,丽水的秦少游塑像、淮海先生祠、莺花亭;青田的秦学士祠;湖南郴州三绝碑;广西横县的海棠亭、醉乡亭、淮海堂、淮海书院等。秦观墓在无锡惠山之北粲山上,墓碑上书“秦龙图墓”几个大字。有秦家村、秦家大院以及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古文游台。...

秦观朗读
()

猜你喜欢

自喜还家入郡闳,久无书简到京城。棋观每笑机心巧,琴断还忧曲意生。

厚禄万钟身外薄,冷泉千尺耳边清。来诗咏叹陶然乐,疑梦钧天奏九成。

()

倚剑登高台。
悠悠送春目。
苍榛蔽层丘。

()

穷母伤儿不欲生,沧波白日隔幽明。一哀出涕真何谓,避取回头忍泪声。

()

昨夜西风起白苹,从前湖海几酸辛。
感今怀古无限事,拄颊闲思一怆神。
琼窟先生鼓玉琴,一调一弄符我心。

()

不见催租吏,渔歌听自频。应迷辋川路,空想武陵春。

落日闻清磬,寒林见故人。秋风如有待,江上共垂纶。

()

帝里光华日月边,黉宫乐育颂尧年。看花曾买春风骑,剪烛频吟夜雪毡。

石韫荆山精璞重,水高淮海孕珠圆。声歌欲奏清平乐,才匪襄阳孟浩然。

()

仙郎意气清如玉,每接班行共早朝。久立银台簪彩笔,又衔丹诏下青霄。

蛮方草木含天泽,驿路风云拥使轺。想见驰驱遍南徼,日闻重译颂唐尧。

()

()

薄醉御凉飔,缓步入山麓。月出山蔽之,疏影动林木。

须臾升中天,一色净如沐。清气通乾坤,好景豁心目。

()
清晓鞭声出禁中,惊开剩雨及残风。
金鸦衔取红鸾扇,飞上玻璃碧海东。
()

东南海上凤凰山,山下灵岩杳霭间。仙都自昔美泉石,福地由来远市阛。

爰溯梁陈始栋宇,百庵十院相连附。中开石室名普门,旧是黄公栖隐处。

()
堂堂大元,奸佞专权。
开河变钞祸根源,惹红巾万千。
官法滥,刑法重,黎民怨。
人吃人,钞买钞,何曾见?贼做官,官做贼,混贤愚。
()
三山秀气孕英奇,表表才名冠一时。
唐殿策高蕡不第,荆州人去粲何依。
传家有子犹堪羡,埋骨无山亦可悲。
留得帚金诗稿在,灯窗读罢泪沾衣。
()

春风可惜无多日,家酝唯残软半瓶。

犹望君归同一醉,篮舁早晚入槐亭。

()

谓山其高,谓水其深。涕之欲陨,载掩予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