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春郊》
青秧漫漫出初齐,
鸡犬遥闻路却迷。
但见山花流出水,
那知不是武陵溪。
中文译文:
春天里郊外的青苗茁壮地生长,
鸡犬听到了路途的声音,却迷失了方向。
只看到山花随水流动,
谁能知道它并非武陵溪流过。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王安石创作的,通过对春天郊外景象的描绘,表达了人们在自然环境中迷失方向的无奈和迷惘之情。
诗中的"青秧漫漫出初齐",描述了春天的景象,青苗茁壮地生长,绿色的景象扩展到无边无际,给人以生机勃勃的感觉。接着,诗人提到"鸡犬遥闻路却迷",这句表达了诗人感受到的一种困惑和迷茫。鸡犬本是熟悉环境的生物,但它们却迷失了方向,无法找到回家的路。这种无助和困惑的心情,可以视为诗人对社会现实的隐喻,暗示人们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常常感到迷茫和困惑。
接下来的两句诗"但见山花流出水,那知不是武陵溪",通过山花随水流动的景象,表达了对事物真相的怀疑和不确定。诗人看到山花随水漂流,以为它们是从著名的武陵溪流出来的,但实际上并非如此。这句诗也可理解为对人们在追求真相时的困惑和迷惘的揭示。人们常常根据表象来判断事物,却忽视了背后的真相,从而误解了事物的本质。
整首诗以简洁而富有想象力的语言,揭示了人们在自然和社会环境中迷失方向、困惑无助的心情,以及对事物真相的质疑。这种表达方式凝练而深刻,给人以思考和启示。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人),中国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称赞王安石:“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其诗文各体兼擅,词虽不多,但亦擅长,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荆公最得世人哄传之诗句莫过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王安石。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人),中国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称赞王安石:“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其诗文各体兼擅,词虽不多,但亦擅长,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荆公最得世人哄传之诗句莫过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夜坐有感年四十。宋代。陈文蔚。仲尼切戒取人恶,隈子真能不动心。嗟我痴顽何所得,但能於此惜分阴。
水心即事六乎兼谢吴民表宣义。宋代。叶适。我久无家今谩归,卖田买宅事交违。填高幫阔为深费,柱涉檐低可厚非。
送郝郎中为浙西判官。宋代。徐铉。大藩从事本优贤,幕府仍当北固前。花绕楼台山倚郭,寺临江海水连天。恐君到即忘归日,忆我游曾历二年。若许他时作闲伴,殷勤为买钓鱼船。
送万静斋复命行在。明代。张煌言。闻君揽辔向苍梧,三月椰花媚客途。星汉初回英簜节,风流未减绣蝥弧。岭梅见使欢相接,岸柳怀人强自扶。莫怨胡尘连瘴雨,王师传说下荆湖。
送两洲宗伯。明代。韩邦奇。万树春梅映晓晴,一川淑气拂行旌。凤翔北阙台空在,龙绕长江水自清。一代风云虚鼎席,百年礼乐属春卿。相逢若问思归客,衰鬓萧萧病已成。
刘文卿烧木犀沉为作长句。宋代。周紫芝。海南万里水沉树,江南九月木犀花。不知谁作造化手,幻出此等无品差。刘郎嗜好与众异,煮蜜成香出新意。短窗护日度春深,石鼎生云得烟细。梦回依约在秋山,马上清香扑霜霁。平生可笑范蔚宗,甲煎浅俗语未公。此香似有郢人质,能受匠石斤成风。不须百和费假合,成一种性无异同。能知二物本同气,鼻观已有香严通。聊将戏事作薄相,办此一笑供儿童。
渔舍观海寄修竹。元代。黄庚。寒云漠漠护墙阴,潇洒梅枝出竹林。影落荒矶和雪钓,香浮老瓦带春斟。几恁水驿传芳信,祗许沙鸥识素心。回首孤山千树远,扁舟乘兴梦中寻。
涑口守风。宋代。陈造。办舟留襄阳,辟风泊涑口。和行秋甲辰,初到夏癸酉。跛鳖已自惯,束发至衰朽。坐是冥得丧,况复多病后。绝怜操舟儿,不惜脱颖手。顾瞻岘山亭,觌面可搴取。微风吹薄暮,霁景挂高柳。凉月欲略箕,阴氛尚侵斗。明朝起柂计,未敢决可否。身已不藉在,心自无何有。一事萌一意,但见掣君肘。拥书坐蓬窗,醉我不以酒。
淮上阻水。明代。邱云霄。五月弥旬雨,长淮匝地涛。游鱼行市得,寒灶宿蛙嘈。江路迷长浦,林头过短艘。风波悲满眼,霜鬓不成搔。
高柳青浮积水涯,轻阴漠漠带初霞。曾藏人海仕如隐,频款禅房心出家。
旧雨欢场鸿印合,春风香径燕飞斜。一尊更尽情难别,为有此君共此花。
余将出都伊墨卿邀同罗两峰法时帆马秋药汪剑潭李石农蒋砺堂晓过崇效寺看花归集寒玉斋饯别。清代。魏成宪。高柳青浮积水涯,轻阴漠漠带初霞。曾藏人海仕如隐,频款禅房心出家。旧雨欢场鸿印合,春风香径燕飞斜。一尊更尽情难别,为有此君共此花。
金茅山房读书歌贻吴山带。清代。成鹫。出游五岳任两足,渴饮三湘便一腹。名山历尽能几时,且住金茅茹山蔌。金茅山下茅半閒,主人爱客如爱山。澹澹流水写情性,浮云来往怡心颜。我来怜我太无学,置书引客登高阁。病夫耳目各为主,不见精微见糟粕。释书三起谢古人,挥手入山种灵药。灵药初芽合作丸,大珠小珠光错落。持来照见古人心,不令古人空寂寞。
送客吕生谒赵生因问谢山人 其二。明代。王世贞。平明策马渡漳河,回首东秦紫气多。若见谢榛应借问,不知华发傍谁过。
真定官舍。宋代。汪元量。使君数间夜如何,灯烛高张照绮罗。白酒千杯浇客醉,红妆一面恼人多。风烟漠漠庭前树,霜月娟娟沼内荷。驿吏出门相语及,城南便是滹沱河。
如此男儿,可是疏狂,才大兴浓。看曹瞒事业,雀台夜月,建封气概,燕子春风。叱咤生雷,肝肠似石,才到尊前都不同。人间世,只婵娟一剑,磨尽英雄。
半生书剑无功。漫赢得闲情如二公。向紫云歌畔,玉舠最满,红桃笑里,金错长空。驰陌三年,牛腰几束,半在兰香巾笥中。君知否,是扬州景物,消得司封。
沁园春(赠人)。宋代。陈人杰。如此男儿,可是疏狂,才大兴浓。看曹瞒事业,雀台夜月,建封气概,燕子春风。叱咤生雷,肝肠似石,才到尊前都不同。人间世,只婵娟一剑,磨尽英雄。半生书剑无功。漫赢得闲情如二公。向紫云歌畔,玉舠最满,红桃笑里,金错长空。驰陌三年,牛腰几束,半在兰香巾笥中。君知否,是扬州景物,消得司封。
题书斋壁。宋代。陆游。随分琴书适性情,乍寒偏爱小窗明。旋煎甖粟留僧话,故种芭蕉待雨声。丹药验方非畏死,文章排闷不求名。是间幽事君知否?莫怪经秋少入城。
送戴时重佥宪之蜀。明代。文徵明。剑南旌旆拂重关,新系台衔旧法官。此去筹边知有略,于今治蜀却须宽。高怀雅称江山壮,圣代休歌道路难。万里桥东明月上,定应回首忆长安。
三月二十六日书所闻。元代。仇远。从来赛社说金渊,鼓笛钲旗隘市廛。地上鬼神行白昼,夜中风雨洗青天。妖氛旱魃驱无迹,和气欢声兆有年。车马纵观儿女事,老夫闭户读韦编。
古歌。清代。周馨桂。世乱不求安,家贫不谋食。慷慨为苍生,涕泪常忧国。四海多风尘,何人补衮职。煌煌汉唐朝,岂可黯无色。山中无勋业,雄心付翰墨。复恐世不容,箧笥缄默默。遵养守时晦,天地方闭塞。
行饭至湖上。宋代。陆游。行饭消摇日有常,青鞋又到古祠傍。残芜满路无多绿,落叶投空不待黄。只道诗书能发冢,岂知博簺亦亡羊?此身只合都无事,时向湖桥看戏场。
寄陈正己。宋代。曾极。十载忧迫发半华,东山有意净胡沙。公车战策三千牍,腹笥兵书五十家。好佩青萍光夺月,莫惊赤羽气成霞。嗟予本亦轻生者,欲渡黄海掷马挝。
寄题刘潜夫于蒍于斋。宋代。陈孔硕。昔闻子元子,爱歌于蒍于。遣风今有继,此意古为徒。犊价逾刀剑,原饴变堇荼。闻弦知岂弟,连袂此欢呼。近事先苞篚,何人问牧芻。聚星亭涧好,容我受廛无。
哭吕衡州,时予方谪居。唐代。刘禹锡。一夜霜风凋玉芝,苍生望绝士林悲。空怀济世安人略,不见男婚女嫁时。遗草一函归太史,旅坟三尺近要离。朔方徙岁行当满,欲为君刊第二碑。
春夜温故六言二十首。宋代。刘克庄。子长交游莫救,孙盛门户机危。执简而往误矣,阁笔相视得之。
寄令狐学士。唐代。李商隐。秘殿崔嵬拂彩霓,曹司今在殿东西。赓歌太液翻黄鹄,从猎陈仓获碧鸡。晓饮岂知金掌迥,夜吟应讶玉绳低。钧天虽许人间听,阊阖门多梦自迷。
十一日咏梅。宋代。张九成。一年胜事又相亲,数树寒香巧斗新。拥鼻独来江上晚,行吟忽见渡头春。孤标不入千花伴,冷艳初无一点尘。翻笑渊明太多可,千秋作好菊花人。
金莲出玉花 赠刘公见惠鞋,以词赠之。金朝。马钰。赠予鞋履。我赐贤家玄妙理。休别猜疑。早离尘缘得所宜。论其元首。清净精光牢固守。性不沉流。决继海蟾的祖刘。
和仲咸诗六首之一和与喻丰阳夜话。宋代。王禹偁。泽国来朝积岁年,商山相遇话乡原。郄诜重折月中桂,陶令未归江上村。岚气滴空无限翠,泉声通夕有何冤。寒灯挑尽芳樽竭,所得新奇尽雅言。
浣溪沙 其一。清代。朱祖谋。已过荼蘼未艺兰。蝶愁蜂笑两无端。旁人刚道好阑干。排日清歌巾有泪,凭春短袂手惊寒。早知芳节挽回难。
惠照寺或言古木兰院也见禹卿于此写维摩诘经。清代。姚鼐。落尽淮南万树红,昼阴僧院鸟玲珑。檐含梅子黄时雨,户进新篁绿处风。出世了无香海界,置身休在碧纱笼。钟堂一饭成遗迹,回首天花丈室空。
和鲜于子骏益昌官舍八咏其六闲燕亭。宋代。苏辙。登山稍已高,旷望良亦远。危亭在山腹,物景行自变。诸峰宿露收,草木朝阳绚。盎盎云出山,溜溜泉垂坂。徐行得佳处,永日遂忘返。此乐只自知,傍人任嫌懒。
琴调相思引二首 其一。清代。奕绘。双乳山临易水涯,衔花小寺镇山洼。仙人去后,仙犬守桃花。细草交承无漏果,绛跗深抱未开葩。松阴满地,幢影卧余霞。
和郑康道探梅十绝句。宋代。李洪。夜寒池面结冰花,谁识吴姬张丽华。待到黄昏斜月吐,暗香疏影属林家。
小重山 其二 秋千词。清代。毛奇龄。绣柱红绳曳彩云。双双悬画板、对斜曛。风吹袜子小鸦分。重扶下,低系水罗裙。天际映虹纹。抛来香带薄、绕氤氲。空园人散欲黄昏。惊鸿堕,花落自纷纷。
寒食后一日赵国携具拉游清风峡登一览亭分韵。宋代。陈文蔚。家家趁寒食,看花雒城里。孰知我辈人,屐去登山齿。千峰据其高,一览无馀美。小溪山下来,青烟林末起。俯瞰阛阓居,总在尘埃底。洒樽遽移下,诗兴良未已。恩念读书人,故事为重纪。
同张秘书孟奇夜宿西樵四峰书院。明代。潘益之。一入名山海宇宽,故人清夜此追欢。閒来杖屦林为藉,兴远烟霞箨是冠。百道飞泉风更急,满庭残叶夏偏寒。天街月色凉何限,七十峰头枕上看。
台城路 梳妆台怀古。清代。顾贞观。卷帘依旧西山雨。凭高暗添愁思。马上吟成,帐中弦歇,遗恨尚留彤史。分明故址。有瑶岛琼花,未随流水,惆怅重寻,绣楣金缕广寒字。当年梦游曾至,素娥须记得,天宝遗事。三阁传笺,六宫润笔,少个青莲应制。茫茫对此,只银汉红墙,望中相似。甚处天香,夜深飘桂子。
大涤洞天留题。宋代。樊处恭。持杯睥睨不逾时,一派寒声落翠微。蛟室倒翻珠乱跃,琼田耕破玉纷飞。壮怀摇动频扶槛,溅沫飘零欲湿衣。绕磵更须林荫密,呼尊重约扣岩扉。
怀素上人草书歌。唐代。鲁收。吾观文士多利用,笔精墨妙诚堪重。身上艺能无不通,就中草圣最天纵。有时兴酣发神机,抽毫点墨纵横挥。风声吼烈随手起,龙蛇迸落空壁飞。连拂数行势不绝,藤悬查蹙生奇节。划然放纵惊云涛,或时顿挫萦毫发。自言转腕无所拘,大笑羲之用阵图。狂来纸尽势不尽,投笔抗声连叫呼。信知鬼神助此道,墨池未尽书已好。行路谈君口不容,满堂观者空绝倒。所恨时人多笑声,唯知贱实翻贵名。观尔向来三五字,颠奇何谢张先生。
建隆郊祀八首 其二 皇帝升降用《隆安》。。宋代。郊庙朝会歌辞。步武舒迟,升坛肃祗。其容允若,于礼攸宜。
逍遥咏。宋代。宋太宗。混纯初分后,阴阳辨浊清。三才皆备位,万物有长生。罔象精通感,淳和道可明。但求方寸是,剖判应非轻。
芰荷香(端午和黄玉泉韵)。宋代。赵以夫。倚晴空。爱湖光潋滟,楼影青红。彩丝金黍,水边还又相逢。怀沙人问,二千年、犹带酸风。骚人洒墨香浓。幽情要眇,雅调惺松。天上菖蒲五色,倩掺掺素手,分入雕钟。新欢往恨,一时付与歌童。斜阳正好,且留连、休要匆匆。应须倒尽郫筒。归鞭笑指,月挂苍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