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云然师

白云然师朗读

诗词:《白云然师》
作者:王安石(宋代)

白首一山中,
形骸槁木同。
苔争庵径路,
云补衲穿空。

尘土随车辙,
波涛信柂工。
昏昏老南北,
应谢此高风。

中文译文:
白发人在山中,
身躯如枯木一般。
青苔争夺寺庙的小径,
白云补衲穿过天空。

尘土随车辙飞扬,
波涛信任船工的技艺。
我虽年老渐昏暗,
应该感谢这高尚的风气。

诗意和赏析:
《白云然师》是王安石的一首诗词,表达了他对自然和高尚品德的赞美和思考。

首先,诗中的"白首一山中"意味着诗人已经年老,白发苍苍,独自居住在山中。"形骸槁木同"暗示了诗人身体的衰老和与树木的相似之处,强调了人与自然的共通性和无常性。

其次,诗人描述了寺庙中的景象。"苔争庵径路"表明青苔生长在庵院的小径上,形成了一种自然的竞争和繁荣。"云补衲穿空"则描绘了白云穿过天空的场景,给人以开阔和超脱尘世的感觉。

在第三和第四句中,诗人通过描述尘土随着车辙飞扬和波涛信任船工的技艺,表达了对勤劳工作和技术的赞美。这也可以被视为对社会秩序和人们努力工作的认可。

最后两句"昏昏老南北,应谢此高风"表明诗人虽然年老昏暗,但他应该感谢这样一种高尚的风气和价值观。这种风气可能指的是尊重自然、尊重劳动和追求高尚品德的人文精神。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白云然师》展示了王安石对自然、人文和高尚品德的思考和赞美。通过描绘自然景物和表达对劳动和道德的敬佩,诗人呈现了一种超越个人的视野,强调了人与自然的关系和人类应该追求的价值观。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人),中国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称赞王安石:“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其诗文各体兼擅,词虽不多,但亦擅长,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荆公最得世人哄传之诗句莫过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王安石朗读
()

猜你喜欢

楼头晚鼓。
佳人莫唱黄金缕。
良宵镫火还三五。
肠断扁舟,明日江南去。
()
国亡何忍家偏活,百鬼欺凌任所遭。
老大伊川七分易,飘零正则九章骚。
修持惯习甘辛苦,俯仰难容誉处高。
日月时同来去异,云间应叹众生劳。
()

波软画桥明。客思鸥轻。官河柳外放船行。一树斜阳红欲湿,水样蝉声。

画里好江城。远岫青横。想伊眉眼更盈盈。山色多情如旧识,翠扑帘旌。

()

名稽汉仪,歌参唐宗。往于卿少,乘秋气中。周天而行,如姊之崇。

可飞霞佩,下琉璃宫。

()

金马祠神事已遥,子渊才擅汉宣朝。非无《圣主贤臣颂》,只教宫人记《洞箫》。

()

积雨溟溟何日歇,对酒看春心自伤。好花试蕊寒仍落,弱柳垂条湿不妨。

四水入江翻浪白,断云开气出山光。此时最苦惟蜂蝶,燕子衔泥因底忙。

()

难弟元方并,无儿伯道传。青云晚更薄,白发病仍偏。

尚忆山阴墅,谁题京兆阡。西州旧游地,骑马醉潸然。

()

著书何似观心贤,不奈卮言夜涌泉。百卷书成南渡后,先生续集再编年。

()

金扉银钥散炉薰,玉座琳居架斗文。日为唐尧悬北极,风因虞帝动南薰。

花明建礼宫前雪,树拂含元殿里云。长乐烟光晨浩荡,未央霞色昼缤纷。

()
严亲出守剑门西,色养欢深世表仪。
唐相规模今历历,蜀氏遨乐旧熙熙。
海棠洲畔停桡处,金雁桥边立马时。
料得预忧天下计,不忘君者更为谁。
()

塞草黄云万里哀,胡天漠漠鸟飞回。
汉家几见封侯印,曾系沙场白骨来。

()

我不疏君君自疏,此君于我定何如。中庭明月常常在,卷地风来不扫除。

()

林壑盘纡松径深,华台暇日暂登临。
云开楚岫千重出,日落苍梧万里阴。
贾傅文章仍自昔,武王城郭已非今。

()

望天涯、涕泪纵横。牵一缕幽情。挂一缕幽情。你久无消息分明。

问一日归程。滞一日归程。阻关山,传斥堠,早一阵心惊。

()

昔人有机心,鸥鸟舞不下。
太守心异昔,寒灰与时化。
尔既不我猜,余亦无尔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