樗朗读

《樗》是苏轼所写的一首诗,下面是它的中文译文:

自昔为神树,
空闻蜩鵙鸣。
社公烦见辍,
为尔致羊羹。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古老的樗树(也称为楮树)的形象。苏轼把樗树比作神树,表达了他对樗树的敬仰之情。虽然他听到了蜩和鵙(一种鸟类)的叫声,但并没有看到它们,只空有声音。诗中还提到社公烦恼地停下了工作,专心为樗树制作羊羹。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樗树的形象,突出了苏轼对樗树的景仰之情。他将樗树比作神树,赋予了它一种神圣的意义。通过描述只能听到蜩和鵙的声音而无法看见它们,苏轼表达了他对大自然的敬畏和对生命的不可捉摸的感叹。社公停下工作,为樗树制作羊羹,显示了作者对樗树的崇敬之情和对樗树所象征的自然的回应。

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清新。苏轼以朴素的词句描绘了樗树的形象,让读者感受到了作者对自然界的细腻观察和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通过社公为樗树制作羊羹的描写,体现了作者对大自然的回应和对传统文化的尊重。整首诗以淡雅的笔触表达了苏轼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体悟,给人以静谧、超脱的美感。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苏轼朗读
()

猜你喜欢

()
秋波渺渺布帆轻,醉折摐花赠远行。
万里一官江上别,楚云湘月客边程。
关门背岭寒芜绿,驿树迎船瘴雨晴。
此去蜒夷知有望,使君心似玉壶清。
()
周礼宏深熟讨论,鸾舆造请亦登门。
虽居异壤人争慕,纵阅千年书尚存。
()

洞府桃花出汎泉,只容刘阮见飞仙。丛条叠颖嫌逋客,好去人间莫浪传。

()

火井沉荧散。
炎洲高焰通。
鞭石未成雨。

()

终日无获禽,古人猎在德。非德为禽荒,猎食吾不食。

()
割断凡缘,心安神定。
山中采药修身命。
青松林下茯苓多,白云深处黄精盛。
百味甘香,一身清净。
()
女子有家难恋汝,外甥似舅岂忘渠。
春风万里空相忆,但愿平安数寄书。
()

藏书地肺穴,归巢湖领山。秋清蒹葭露,水落芙容湾。

虫飞烛见跋,鹤唳棚上擐。桂丛岂充隐?草间斯投闲。

()
石扉深锁一龛云,未必人间只履存。
持钵欲寻刘道者,镆铘不住刻舟痕。
()

幼学慕高远,读书不求解。志为逍遥游,耻以声名卖。

宁从子桑简,不愿伯夷隘。未常忧瓠落,岂复顾机械。

()

明府之官固有程,巴江缭绕趣君行。孤帆去远沧浪色,百丈牵迟滟滪声。

火井煮盐收倍利,山田种芋劝深耕。旧来邛竹通西域,边吏还知健令名。

()
时序去如流水,功名冷似寒灰。
尽教江庾赋多才。
一刻千金难买。
客里月圆月缺,尊前花落花开。
()
地锺灵,天应瑞。
簇簇香苞、团作真珠蕊。
玉宇瑶台分十二。
要伴姮娥,月里双双睡。
()

西亭秋望好,宁要更垂帘。夫子墙还峻,酂侯宅过谦。

微风红叶下,新雨绿苔黏。窗外松初长,栏中药旋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