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刘司直赴安西

送刘司直赴安西朗读

译文

通往西域遥远的阳关道上,举目惟见边塞的烟气和沙尘。
整个春天只偶有大雁飞过,万里路上很少见到行人。
苜蓿草将随着汗血马传入,葡萄种也带随着汉家使臣。
这一去自应让外族害怕,使他们不敢再强求和亲。

注释

刘司直:作者友人,生平字号不详。司直:官名,大理寺(掌管刑狱)有司直六人,从六品上。安西:指安西都护府。
绝域:指极远的地域,此指西域。阳关道:指古代经过阳关通往西域的大道。阳关:关名,故址在今甘肃敦煌西南。
沙:一作“烟”。塞尘:塞外的风尘。代指对外族的战事。
三春:春季三个月:农历正月称孟春,二月称仲春,三月称季春。
行人:出行的人;出征的人。
苜蓿(mùxu):植物名。豆科,一年生或多年生。原产西域各国,汉武帝时,张骞使西域,始从大宛传入。
天马:骏马的美称。
蒲桃:即葡萄,原产西域,西域人以葡萄为酒,富人藏酒至万余石。逐:随。汉臣:汉朝的臣子。亦指古代汉族政权的臣子。
当:应当。令:使。外国:古代指中央政府以外的政权。后以指本国以外的国家。
觅:寻求。和亲:指封建王朝利用婚姻关系与边疆各族统治者结亲和好。

参考资料:

1、邓安生 等.王维诗选译.成都:巴蜀书社,1990:136-137

赏析

  此诗的前两联介绍友人赴边的道路情况。第一联“绝域阳关道,胡烟与塞尘”,指出路途遥远,环境恶劣。这两句是写这条西去路的前方是边塞,接近胡人居住的地区,那里,烽烟弥漫,沙土飞扬,一望无垠,满目凄凉。

  第二联以空中与地上景象相互映衬,进一步表现路途的寂寞荒凉。正值三春季节,南国正是“江南草长,群莺乱飞”之时,无奈春风不度玉门关,一路上唯见偶尔飞过的归雁;平视前方,漫漫长路上极少有行人往来。

  第三联似承实转,虽然仍是写景,但色调感情陡转:“苜蓿随天马,蒲桃逐汉臣。”当年汉武帝派李广利伐大宛取名马,马嗜苜蓿,苜蓿与葡萄种也就随汉使传入中国。这一联历史与现实结合,以想象代实景,描绘了一幅丝绸路上的特异风光。其中蕴含颂杨汉使,沟通两地文化的历史功绩之意,以此勉励友人远赴安西建功立业。

  最后一联正是承着这一诗意转出:“当令外国惧,不敢觅和亲。”这里以“不敢觅和亲”指西北地区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对唐王朝的臣服。这两句看似泛指,实际上是针对“刘司直赴安西”而言的,希望刘司直出塞干出一番事业,弘扬国威,同时也寄寓了诗人本人效命疆场、安边定国的豪迈感情。

  这首诗将史事融入送行时对路途险远的渲染中,全诗从写景到说史,又从说史到抒情,曲曲折折,而于字句之间流淌不绝的,则是诗人对于友人始终如一的深情。

参考资料:

1、邓安生 等.王维诗选译.成都:巴蜀书社,1990:136-137

王维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其:“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开元九年(721年)中进士,任太乐丞。王维是盛唐诗人的代表,今存诗400余首,重要诗作有《相思》《山居秋暝》等。王维精通佛学,受禅宗影响很大。佛教有一部《维摩诘经》,是王维名和字的由来。王维诗书画都很有名,非常多才多艺,音乐也很精通。与孟浩然合称“王孟”。...

王维朗读
()

猜你喜欢

落红庭院绿池塘,语燕啼莺亦可伤。
霁柳吹花春已老,暄槐成幄日初长。
()

不知何年树,寻根不能到。枝低独鹘借,心空百虫闹。

物性谋安居,催君路旁倒。

()

凉夜清商半,层空素月初。腾清来洞户,委照入空庐。

银海亭亭上,金波煜煜舒。纤阿今夕御,少昊昔年墟。

()

九重春色金银阙,冠带将军尽羽林。上苑春莺随柳啭,西宫午漏隔花深。

天开阊阖收金锁,帘卷奎光听玉音。白发儒臣卖词赋,《长门》应费万黄金。

()

兀然真性,杳杳默默,无微无大。一团莹宝,光明围绕,五彩同随那。逍遥自在堪经过。有玉童相贺。满空馥郁,盈盈里面,来伴神仙坐。

()

君是轻薄子,莫窥君子肠。且须看雀儿,雀儿衔尔将。

()
急雨呜空壁,轻寒上薄帏。
愁多空被酒,梦短不成归。
暗想桃花落,遥怜燕子飞。
偷儿欺客寝,夜静卷春衣。
()

君誇名鹤我名鸢,君叫闻天我戾天。更有与君相似处,饥来一种啄腥膻。

()

边事劳行役,秋冬两戒辀。方回辽左使,复作楚南游。

雪树江关驿,云帆海国楼。仍闻下诏日,父老共销忧。

()

婥々妆楼红袖,亭亭将阃青油。东皇天巧世无俦。定有司花妙手。
十里香风晓霁,千家绮陌春游。竹西路转古扬州。歌吹只应如旧。

()

岊河江水古今流,送尽年光与客愁。莫叹寒门空草色,五陵佳气散成秋。

()

清閟高人一散仙,常留遗墨世间传。当时曾写相思意,谁信如今重惘然。

()
谁敲拄杖碧溪湾,得见霞城老则山。
对面相惊风鉴旧,论心不放雨镫閒。
浮生梦蚁凄凉外,春事啼鹃远近间。
幸有新诗相慰藉,忍攀垂柳送东还。
()
新来霄汉冥鸿客,旧日风云振惊行。
脱下戏衫优便散,惊回客枕梦何长。
莫将吴蜀分岐路,政把乾坤作醉乡。
惟有葵倾心不死,清魂几到殿中央。
()

寻常痛楚苦呻吟,户外遥闻便刺心。今日进房都寂寂,不堪仍向旧床寻。

()

酪乳抨来自释宫,流膏散液竹萌中。我方厌苦饥虚病,公已深知识界空。

()

仆本二陵徒,英豪多人要。角氐良家儿,期门恶年少。

身纡丈二组,手擎尺一诏。问子行何去,高帆舣江干。

()

水落潮乾人取途,西风索索响黄芦。沙头惊起数行雁,恰似旧藏芦雁图。

()
修真理,何在*禅机。
广念葛藤空厮*,多参功案总虚脾。
争似悟无为。
开道眼,一性出昏迷。
()

善政作州临舜水,深心爱日在慈闱。瑶池宴罢迷仙佩,画戟香残卷綵衣。

万里风霜乔木尽,故乡丘陇几人归。莫忌圣治隆仁孝,生死沾恩古所稀。

()
弱质纤姿俪素妆。
水沈山麝郁幽香。
直疑姑射来天上,要恼人间传粉郎。
简酿酒,枕为囊。
()

染得桃花巧作笺,浓香腻骨号书仙。软绡红泪今犹在,欲对清歌却渺然。

()

浊世九黄河,太虚一明镜。混混皆随流,炯炯谁独醒。

崛起孤峰高,尽把众山领。根基既超然,培植功且更。

()

送人归后酒醒时,睡不稳、衾翻翠缕。应将别泪洒西风,尽化作、断肠夜雨。
卸帆浦溆。一种恓惶两处。寻思却是我无情,便不解、寄将梦去。

()
西江亭上东风客,鸥鸟重来似亦驯。
买得小舟连夜发,不知肯别定留人。
()
滚滚数行泪,远为杨焦山。
反复读谏草,五内皆潸然。
自昔如弦直,累累死道边。
机事渊海深,孰能察其端。
()
湖波万顷泻鎔银,妙句谁能敌李绅。
桡影缓随红蓼岸,荷香细著白纶巾。
()

白鹿堂前径草封,先生从此蹑遗踪。庐山近出文峰下,湖水平归学海中。

半榻清风莲叶绿,一坛香雨杏花红。匡南莫道登科少,丹桂行看满月宫。

()

旧相临戎非称意,词人作尹本多情。从容自使边尘静,

谈笑不闻桴鼓声。章句新添塞下曲,风流旧占洛阳城。

()

南渡衣冠欠王导,北来消息少刘琨。

()
隔一青山能几里,频频聚首约方来。
生涯冷淡浑如此,输与斑衣学老莱。
()

生子当如马伏波,天南铜柱高嵯峨。文章迈伦功盖世,显扬事业应如何。

古来将相多崛起,风云应运良有以。山川岳渎钟瑰奇,城则陶城水文水。

()

铁马狐裘出汉营,瘴云深处守孤城。

无端遇著场心事,鸣轧江楼角一声。

()

去岁今时别泪飘。夫君留向玉关遥。春风似为相思妾,吹动天涯万柳条。

()
无奈春寒老不禁,喜看晴日上窗棂。
群花半露乾坤巧,百刻平分昼夜停。
拄杖有时挑菜甲,桔槔无复问畦丁。
逢春不出何为者,众醉谁知可独醒。
()

草玄观罢子云墟,淑气归根木叶除。子夜试从探剥复,隙光还共爱居诸。

三魁李氏贻新范,万卷刘郎惠圣书。向上直寻云路去,古来嘉庆善应馀。

()

郤生方得桂,王粲始从戎。
一舸辞吴会,单车入汉中。
乱山云木古,侧径野泉通。

()
老龙卧苍海,千年抱明珠。
神禹决淮泗,偃蹇不受驱。
怒走崧岱顶,风雨撼八区。
亭亭立天柱,化作青松株。
()

九陌逢君又别离,行云别鹤本无期。

望嵩楼上忽相见,看过花开花落时。

()
夏气仍清美,疏林绿未交。
旧移花亚竹,新乳鸟争巢。
池地多宜箭,山寮只盖茅。
每思分一榻,从客借书抄。
()

天遣游人到□□,□□□□□禅床。路头始因些儿□,误却终身上□□。

()
却隐他山雾,来眠此洞云。
区区麛鹿辈,战栗敢子群。
()

霜髯照四坐,宛是商颜来。
舟移一水远,楼对群峰开。
谈笑尽永日,声利轻浮埃。

()

秋光烛地。帘幕生秋意。露叶翻风惊鹊坠。暗落青林红子。

微行声断长廊。熏炉衾换生香。灭烛却延明月,揽衣先怯微凉。

()
礼乐千年会,腥膻四海空。
商周终愧德,唐汉敢论功。
凤历归真统,龙山绕旧宫。
秋风霸陵树,落日鼎湖弓。
()

四和还如九酘醅,更醇更美未嫌来。
相逢莫作两般眼,一饮不辞三百杯。
嵇阮当时无俗虑,山王虽贵亦能陪。

()
必择所堪。
必谨所堪。
鱼水不务。
陆将何及。
()
平生言语苦不工,甲乙未能成类稿。
曩时陶谢以诗鸣,竭力追随终莫到。
上人词锋极痛快,睥睨千人军可扫。
长须惊喜见此客,无怪绕枝鳱鹊噪。
()

碧玉撚条,蓝袍裁叶。明艳黄深软金叠。道装仙子,谪堕蕊珠仙阙。

为春閒管领,花时节。

()

销铄精微复见人,青鞋蹈破几重云。
鹫峰孤顶来辞我,祗有秋光可共分。

()

桓氏传经学,文林有志介。愧非五更后,累世见宗派。

诵芬守儒素,敢忘清约诫。操行良所奇,贞忮要当戒。

()
月兔含清欲喷霜,客怀陈习作归翔。
虽云扫尽名言垢,我笑熏成知见香。
聚石为徒头易点,悟空能讲义难量。
到家握麈随宜说,莫对余机挥界方。
()
江声汹汹雷霆硖,山气苍苍云雨台。
白发拾遗吟不尽,分留物色待君来。
()

仙馆万山深,銮舆近驻临。
洞门金锁掞,垂柳粉墙阴。
旌旆移龙影,笙竽过凤音。

()
()

江上青山接甬东,离离禾黍馆娃宫。芙蓉旧苑长洲里,麋鹿荒台落照中。

银海雁飞沉夜月,金茎露冷濯秋空。可怜萧瑟江关暮,词客哀吟思不穷。

()

有客乐幽閒,栖迟济岱间。昔时钱若水,今日谢东山。

蚤避凤麟网,固辞鸳鹭班。忝予联故友,衰白始知还。

()

卧阁枉芳藻,览旨怅秋晨。守郡犹羁寓,无以慰嘉宾。

野旷归云尽,天清晓露新。池荷凉已至,窗梧落渐频。

()
柳眼浅窥湖水畔,梅花瘦著竹篱边。
残年未便无冰雪,春意云何已断然。
()
弱羽伤弓尚未完,孤飞谁敢拟鸳鸾。
明珠自有千金价,莫为游人作弹丸。
()

词场掉鞅百夫雄,拥膝长吟桂海东。酣战曾阳曾止日,霸心汉祖数歌风。

转圜正喜逢三接,走檄遥惊遍百同。为报文渊虽矍铄,烟霞已锢万山中。

()

好勇知名早,争雄上将间。战多春入塞,猎惯夜登山。

阵合龙蛇动,军移草木闲。今来部曲尽,白首过萧关。

()

江上小春来几许,湘桃已发微妍。开云今夕降飞仙。花神回暖律,天女炷祥烟。
见说士元方展骥,低回共应尘缘。人间更住一千年。却骑丹凤去,归到五云边。

()

何处园无杏,何园杏不花。一时成圣迹,千古艳奇葩。

烂漫尼山宅,芬芳制府家。行行来西郭,如涉泗洙涯。

()

风带寒,枝正好,兰蕙无端先老。情悄悄,梦依依,

离人殊未归¤

()

披蓬探隐,到幽草溪头,碧阴山曲。竹韵松姿,媚却吟眸诗腹。

是处翠峰成簇,更新秋、雨凉如沐。深林宛转芳禽,浅涧琤琮漱玉。

()

子家近太湖,书楼喜弘丽。水木自清华,云山见迢递。

维时春载阳,淑景政明媚。林花绽嫣红,堤柳袅新翠。

()

潘赋幽芳在,周诗荣鄂传。
佛轮千幅细,公带万钉圆。

()

梅花飞雪满霜洲,洲上行人去莫留。
蜡炬结花催管籥,雁声唤客上兰舟。
莫嫌冰炭情难入,自是薰犹味不侔。

()
洞天三十六,此地属苕南。
古物藏松石,清流胜菊潭。
擎空山骨瘦,悬乳石毛毵。
飞鸟王乔事,行看日接三。
()

灼灼夭桃花,涟漪互相向。水底烂朱霞,林端日初上。

()

蔷薇结旧蔓,夭桃种新红。
伤根桃不死,著架蔓依丛。
要以玩芳物,亦宁负春风。

()

()

哑哑啼乌翅倒垂,托身偏择最高枝。向人不是轻开口,为有区区反哺私。

()

閒人无所管,扶藜散幽步。

古路绝游尘,霜林叶自雨。

()
日吉辰良,礼备乐作。
精诚内孚,俎豆交错。
升歌清越,侑此三爵。
黎民不寒,幽吉同乐。
()

夏口云边有远期,杖藤行李只军持。六朝文物今无几,为看头陀寺里碑。

()

云龙蓂荚磐交欢,话到分歧去住难。天入渭阳将恋恋,路当乌石水漫漫。

()

疏柳飘零,暮鸦寒集,都门送客,斜阳影里。野色沈沈,翠微隐隐,遥指故乡云外。聚久交情厚,对西风、争忍分袂。饮散宾朋,画船去也,平芜千里。
因记。小轩无寐。观夜月凭阑,共论深契。绛帐清闲,杏坛优暇,当念宴游同醉。南北烟波远,愿无忘、音书频寄。未知名宦拘人,异日相逢何地。

()

策杖上高峰。浩荡吾胸。万方秋气四山同。纵览无分南北,海阔天空。

路转遇长松。兀立当风。奇枝岁久欲成龙。巨臂横伸吁可怕,盘马弯弓。

()
府治何逼仄,几不容欠伸。
我来撤败屋,池馆为一新。
便有鸟唤客,更多花恼人。
谁知牢落地,一旦遽生春。
()

一领彤弓下赤墀,惟将清净作藩篱。马卿山岳金相似,

张绪风情柳不如。心染烟霞新句出,笔驱奸蠹宿根隳。

()
屡雨不濡土,凉风兹已秋。
不知今岁事,定获几分收。
日籴每怀虑,岁余当逭忧。
题诗才纸尾,又起望云头。
()

豫章城头百尺楼,三年明镜炤人愁。五老峰前秋色里,寸心折尽大刀头。

()
改遍年来所著书,依然幽梦隔华胥。
寒更何与衰翁事,数到琤摐杀点馀。
()
三聘玄纁莫可辞,此行为满故人思。
一宵共榻论心事,却被司天太史知。
()

不见故人今十载,平安喜得上京书。顾我真吟纥干雀,羡君閒钓富春鱼。

山房夜雨青灯外,紫塞秋风白雁初。终儗携琴隐湖曲,一官垂老欲何如。

()

金画香台出露盘,黄龙雕刻绕朱阑。焚修每遇三元节,天子亲簪白玉冠。

()

黔娄物表,著撰存志。却相鲁公,辞卿齐使。捐世萧条,敛衾弗备。

贤矣配人,以康为谥。

()

将军嫖姚北伐时,汉兵五道同出师。使者三河募豪杰,材官半是幽并儿。

雁门燕郊一丈雪,交河蹴踏层冰裂。鸟旆遥翻青海云,蛇弓乱射阴山月。

()
白雪与黄芽。
两味晶华共一家。
摘采辩时衰与旺,堪夸。
文候毫厘不可差。
()

女娲鍊馀五色石,藏在端溪成紫霞。天遣六丁神琢砚,梦中一夜笔生花。

品题犹是宣和刻,文具今归陆敏家。未觉曲江居士老,尚能记事墨涂鸦。

()
调双火工非小,差殊只在毫厘。
鼎炉汞走黑铅飞。
从此恐君丧志。
须共真师细论,无令妄动轻马。
()

壤地三千里,弦歌五十城。廷多汉长者,座有宋耆英。

立事多师古,行仁不近名。愿存无逸戒,伫见治功成。

()
王都寓居树阴少,惟有墙隅两株枣。
去年相见枣花开,今年相别棘实好。
枣实未剥风莫吹,我鬓愁多似蓬葆。
淮南到时何所逢,秋叶萧萧蟹应老。
()
春草萋萋春水绿,野棠开尽飘香玉。
绣岭宫前鹤发人,犹唱开元太平曲。
厌世逃名者,谁能答姓名。
曾闻王乐否,眷取路傍情。
()
一时四美,对重阳、那更无风无雨。
尘世难逢开口笑,不饮黄花有语。
云谷春生,星岩秋好,引领群仙去。
满襟霁月,山中一洗尘雾。
()

成毁乾坤老,炎凉岁月忙。冥鸿既寥廓,烟鹭亦沧浪。

江寺秋云白,宫墙夕照黄。倚阑无限意,一笑越山沧。

()

屈指离觞又送君,天涯雁影几回分。鉴悬秋水滇池月,帐动春风闽海云。

鞭弭中原谁左席,骊黄南国定空群。点苍山色青如许,赋就还凭驿使闻。

()
妙胜庭前折小梅,净居门外蹑枯苔。
日烦禅老羞茶供,亲与田翁把酒杯。
()

元化机缄未易知,此心之外更关谁。
题名本自非千佛,造物休言是小儿。
得失天心如契錀,古今人事等花枝。

()

驾文螭兮翔九天,天路远兮中道还。
邈故国兮怀所安,心耻耻兮循江干。
纫秋兰以为裳兮,采杞菊以为餐。

()

太常画品称绝俗,海外皆传夏公竹。
房栊有女十五人,兰佩云鬟总如玉。
夫人贤德妇中英,伯夏乃是夫人生。

()

从宦舟行远,浮湘又入闽。蒹葭无朔雁,柽栝有蛮神。

传吏闲调象,山精暗讼人。唯须千树橘,暂救李衡贫。

()

日暖长杨露乍晞,楼台无处不霏霏。
才随汉苑春风起,忽作梁园暮雪飞。
案上花生供奉笔,墀头影落侍臣衣。

()

信陵美妇人,求取自意外。魏其尽晦日,沟水四面会。

茹苦讵可期,快志或相害。闲处拥赵女,明妆发如虿。

()
归担乍弛谁洗泥,使君载酒携歌儿。
小家卷褥当酒负,醉倒一笑眠虎皮。
平生自审枯槁甚,高情顾肯振拂之。
均州从事六辈来,欢喜如官浴凤池。
()

骨节棱棱冰玉清,羽毛翩翩霜雪明。不随神仙去紫府,与我共结林壑盟。

宁甘饥渴守我分,饮啄肯与群鸡争。竹间花外每独步,风前月底时一鸣。

()

江风吹雨湿寒云,讣到山居不忍闻。乐善自宜久生世,彼苍何不少留君。

片时枕上邯郸梦,五十年前云水身。屈指布衣韦带士,如君今有几何人。

()

麟图初剖守苍梧,文武兼才大丈夫。宪府春风瞻鸑鷟,辕门夜月扰于菟。

致身谩取封侯印,报国先摅服远图。百粤两籓关隔地,几多顽矿待洪炉。

()

君来通川居,朱门荫重屼。近闻值霖雨,匝舍野水淙。

平地忽浩瀚,顿足疑涉江。猛风利如刀,触纸无完窗。

()

万锺岂不多,财得孟子辞。
千乘友子思,犹曰须我师。
古贤不易养,养贤则已而。

()
有禅无师真可笑,大唐国裹何处讨。
可怜多少路行人,噇却酒糟随路倒。
()
五云金紫涌仙宫,十八湾尖第一峰。
木石阴阴风飒飒,方池掬看小神龙。
()
病身尚蛰灌婴城,归梦长悬醒复成。
衰鬓褵褷搀鹤瘦,安书隔阔见鸿惊。
山遥晴有侵檐色,树秃秋地撼野声。
只欲养疴求退静,栖迟泉石适归情。
()
一生坐与蛇添足,万事不如龟缩头。
亦笑军持太多事,孤桐自了月明秋。
()
突屼金仙屋。
素秋沈、长空霁雨,万山如浴。
惊破元戎呼小队,来看飞泉喷玉。
正晚谷,清镜圆熟。
()

  汉末建安中,庐江府小吏焦仲卿妻刘氏,为仲卿母所遣,自誓不嫁。其家逼之,乃投水而死。仲卿闻之,亦自缢于庭树。时人伤之,为诗云尔。

  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