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刘司直赴安西。唐代。王维。绝域阳关道,胡沙与塞尘。三春时有雁,万里少行人。苜蓿随天马,葡萄逐汉臣。当令外国惧,不敢觅和亲。
参考资料:
1、邓安生 等.王维诗选译.成都:巴蜀书社,1990:136-137
此诗的前两联介绍友人赴边的道路情况。第一联“绝域阳关道,胡烟与塞尘”,指出路途遥远,环境恶劣。这两句是写这条西去路的前方是边塞,接近胡人居住的地区,那里,烽烟弥漫,沙土飞扬,一望无垠,满目凄凉。
第二联以空中与地上景象相互映衬,进一步表现路途的寂寞荒凉。正值三春季节,南国正是“江南草长,群莺乱飞”之时,无奈春风不度玉门关,一路上唯见偶尔飞过的归雁;平视前方,漫漫长路上极少有行人往来。
第三联似承实转,虽然仍是写景,但色调感情陡转:“苜蓿随天马,蒲桃逐汉臣。”当年汉武帝派李广利伐大宛取名马,马嗜苜蓿,苜蓿与葡萄种也就随汉使传入中国。这一联历史与现实结合,以想象代实景,描绘了一幅丝绸路上的特异风光。其中蕴含颂杨汉使,沟通两地文化的历史功绩之意,以此勉励友人远赴安西建功立业。
最后一联正是承着这一诗意转出:“当令外国惧,不敢觅和亲。”这里以“不敢觅和亲”指西北地区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对唐王朝的臣服。这两句看似泛指,实际上是针对“刘司直赴安西”而言的,希望刘司直出塞干出一番事业,弘扬国威,同时也寄寓了诗人本人效命疆场、安边定国的豪迈感情。
这首诗将史事融入送行时对路途险远的渲染中,全诗从写景到说史,又从说史到抒情,曲曲折折,而于字句之间流淌不绝的,则是诗人对于友人始终如一的深情。
参考资料:
1、邓安生 等.王维诗选译.成都:巴蜀书社,1990:136-137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其:“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开元九年(721年)中进士,任太乐丞。王维是盛唐诗人的代表,今存诗400余首,重要诗作有《相思》《山居秋暝》等。王维精通佛学,受禅宗影响很大。佛教有一部《维摩诘经》,是王维名和字的由来。王维诗书画都很有名,非常多才多艺,音乐也很精通。与孟浩然合称“王孟”。...
王维。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其:“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开元九年(721年)中进士,任太乐丞。王维是盛唐诗人的代表,今存诗400余首,重要诗作有《相思》《山居秋暝》等。王维精通佛学,受禅宗影响很大。佛教有一部《维摩诘经》,是王维名和字的由来。王维诗书画都很有名,非常多才多艺,音乐也很精通。与孟浩然合称“王孟”。
太平使院,分赋园中草木四首 其一 古柏。清代。洪亮吉。不知何年树,寻根不能到。枝低独鹘借,心空百虫闹。物性谋安居,催君路旁倒。
中秋和韵。宋代。葛胜仲。凉夜清商半,层空素月初。腾清来洞户,委照入空庐。银海亭亭上,金波煜煜舒。纤阿今夕御,少昊昔年墟。魄射澄澜倒,光涵脱叶疏。阶蓂生乍足,庭桂落堪锄。东鄙人摛藻,西园客燕胥。未高尤潋滟,当午更踟躇。气挟金飙爽,光从玉宇摅。鉴圆疑傍架,轮正若依舆。影挂千林上,明同万里馀。云开无点缀,火退觉虚徐。滉漾吞星彩,晶荧溯日车。惊枝翻异鹊,减脑谢游鱼。田净琼初种,窗明雪未除。胡床情恋嫪,小舫兴勤渠。珠盛辉兹水,潮高壮尾闾。倾寒涤肝胃,扬彩媚衣裾。郡古休敲榜,官閒置简书。万家兴釂鼓,恺乐旐维旟。
西宫春日与吴锦衣赋。元代。萨都剌。九重春色金银阙,冠带将军尽羽林。上苑春莺随柳啭,西宫午漏隔花深。天开阊阖收金锁,帘卷奎光听玉音。白发儒臣卖词赋,《长门》应费万黄金。
探春令·兀然真性。金朝。王哲。兀然真性,杳杳默默,无微无大。一团莹宝,光明围绕,五彩同随那。逍遥自在堪经过。有玉童相贺。满空馥郁,盈盈里面,来伴神仙坐。
萧宅二三子赠答诗二十首。客答蛱蝶。唐代。卢仝。君是轻薄子,莫窥君子肠。且须看雀儿,雀儿衔尔将。
客舍。宋代。潘柽。急雨呜空壁,轻寒上薄帏。愁多空被酒,梦短不成归。暗想桃花落,遥怜燕子飞。偷儿欺客寝,夜静卷春衣。
池鹤八绝句 鸢赠鹤。唐代。白居易。君誇名鹤我名鸢,君叫闻天我戾天。更有与君相似处,饥来一种啄腥膻。
送薛行人持诏南楚便归岭外 其二。明代。区大相。边事劳行役,秋冬两戒辀。方回辽左使,复作楚南游。雪树江关驿,云帆海国楼。仍闻下诏日,父老共销忧。
西江月(芍药)。宋代。李处全。婥々妆楼红袖,亭亭将阃青油。东皇天巧世无俦。定有司花妙手。十里香风晓霁,千家绮陌春游。竹西路转古扬州。歌吹只应如旧。
经怀安有感。明代。王恭。岊河江水古今流,送尽年光与客愁。莫叹寒门空草色,五陵佳气散成秋。
题倪元镇画荆溪清远图 其二。明代。王汝玉。清閟高人一散仙,常留遗墨世间传。当时曾写相思意,谁信如今重惘然。
次韵吴山甫。宋代。陈著。谁敲拄杖碧溪湾,得见霞城老则山。对面相惊风鉴旧,论心不放雨镫閒。浮生梦蚁凄凉外,春事啼鹃远近间。幸有新诗相慰藉,忍攀垂柳送东还。
次龙山韵。宋代。马廷鸾。新来霄汉冥鸿客,旧日风云振惊行。脱下戏衫优便散,惊回客枕梦何长。莫将吴蜀分岐路,政把乾坤作醉乡。惟有葵倾心不死,清魂几到殿中央。
悲遣十三章 其四。明代。王彦泓。寻常痛楚苦呻吟,户外遥闻便刺心。今日进房都寂寂,不堪仍向旧床寻。
次韵吉父食笋乳长句 其一。宋代。韩驹。酪乳抨来自释宫,流膏散液竹萌中。我方厌苦饥虚病,公已深知识界空。
答萧新浦诗。南北朝。吴均。仆本二陵徒,英豪多人要。角氐良家儿,期门恶年少。身纡丈二组,手擎尺一诏。问子行何去,高帆舣江干。今夜杯酒别,明朝江水边。莓莓看细雨,漠漠视浓烟。飒洒八铜箭,低昂五会船。欲知故人者,江南共采莲。悒然心不乐,跨马出城壕。观涛看白鹭,望草见青袍。青袍行中把,蔽草覆平野。公子不垂堂,纷纷故交者。肘悬辟邪印,屋曜鸳鸯瓦。翩翩流水车,萧萧曳练马。是时君别我,青莎没马蹄。连连文蚕茧,鹥鹥伺朝鸡。今日予怀友,积恨满东西。
偶题 其二。宋代。李纲。水落潮乾人取途,西风索索响黄芦。沙头惊起数行雁,恰似旧藏芦雁图。
归来曲。元代。侯善渊。修真理,何在*禅机。广念葛藤空厮*,多参功案总虚脾。争似悟无为。开道眼,一性出昏迷。竹密不妨流水过,山高难碍白云飞。升上紫霄
善政作州临舜水,深心爱日在慈闱。瑶池宴罢迷仙佩,画戟香残卷綵衣。
万里风霜乔木尽,故乡丘陇几人归。莫忌圣治隆仁孝,生死沾恩古所稀。
美前馀姚知州董伯贤以洪武五年夏五月奉母夫人之丧归葬崇德遵诏旨也。明代。谢肃。善政作州临舜水,深心爱日在慈闱。瑶池宴罢迷仙佩,画戟香残卷綵衣。万里风霜乔木尽,故乡丘陇几人归。莫忌圣治隆仁孝,生死沾恩古所稀。
鹧鸪天(咏荼_五首)。宋代。赵长卿。弱质纤姿俪素妆。水沈山麝郁幽香。直疑姑射来天上,要恼人间传粉郎。简酿酒,枕为囊。更余风味胜糖霜。肯如红紫空姚冶,谩惹游蜂戏蝶忙。
怀仙志。明代。彭忠铭。染得桃花巧作笺,浓香腻骨号书仙。软绡红泪今犹在,欲对清歌却渺然。
和陈七峰七诗韵 其一。宋代。包恢。浊世九黄河,太虚一明镜。混混皆随流,炯炯谁独醒。崛起孤峰高,尽把众山领。根基既超然,培植功且更。
锯解令。宋代。杨无咎。送人归后酒醒时,睡不稳、衾翻翠缕。应将别泪洒西风,尽化作、断肠夜雨。卸帆浦溆。一种恓惶两处。寻思却是我无情,便不解、寄将梦去。
呈潘潭州十首。宋代。赵蕃。西江亭上东风客,鸥鸟重来似亦驯。买得小舟连夜发,不知肯别定留人。
哭杨焦山继盛。明代。郭本。滚滚数行泪,远为杨焦山。反复读谏草,五内皆潸然。自昔如弦直,累累死道边。机事渊海深,孰能察其端。天声震西北,地轴摇东南。日月复薄蚀,山湮谷成渊。问地地不语,吁天天不怜。孤愁何所极,塞于天地间。
次韵杨廷秀郎中游西湖十绝。宋代。喻良能。湖波万顷泻鎔银,妙句谁能敌李绅。桡影缓随红蓼岸,荷香细著白纶巾。
与吴先生。明代。陈繗。白鹿堂前径草封,先生从此蹑遗踪。庐山近出文峰下,湖水平归学海中。半榻清风莲叶绿,一坛香雨杏花红。匡南莫道登科少,丹桂行看满月宫。
和乐天洛下醉吟,寄太原令狐相公,兼见怀长句。唐代。刘禹锡。旧相临戎非称意,词人作尹本多情。从容自使边尘静,谈笑不闻桴鼓声。章句新添塞下曲,风流旧占洛阳城。昨来亦有吴趋咏,惟寄东都与北京。
次韵戴帅初架阁剡居四首。宋代。陈著。隔一青山能几里,频频聚首约方来。生涯冷淡浑如此,输与斑衣学老莱。
马将军杨恭人寿诗。清代。成鹫。生子当如马伏波,天南铜柱高嵯峨。文章迈伦功盖世,显扬事业应如何。古来将相多崛起,风云应运良有以。山川岳渎钟瑰奇,城则陶城水文水。水清蚌腹珠夜光,男儿七尺眉最良。中原射策推第一,云州建节鹰初扬。此身许国还将母,征衣取作斑衣舞。当宁论功及所生,黄麻墨敕传天语。天语煌煌出綍纶,华堂画锦何缤纷。兰孙高折一枝桂,雏凤还生五色文。东南多垒须仁将,我公久贮苍生望。棨戟遥临瘴海边,瞻云陟屺增惆怅。临行受命曾书绅,忠孝大义何谆谆。矢心矢志报明主,孺慕难忘白发人。人生有子万事足,含饴弄孙增百福。孟母宅边佳气多,南人岭外欢声祝。棘门有客曳长裾,将军知我狂接舆。高歌一曲望风拜,礼虽不足心有馀。殷勤报语登坛客,云台为尔虚前席。翟茀不来长倚门,翘首云鹏振双翼。
集古 闻角。金朝。李俊民。铁马狐裘出汉营,瘴云深处守孤城。无端遇著场心事,鸣轧江楼角一声。
杨柳枝词四首 其一。明代。黄省曾。去岁今时别泪飘。夫君留向玉关遥。春风似为相思妾,吹动天涯万柳条。
示同会。宋代。朱翌。无奈春寒老不禁,喜看晴日上窗棂。群花半露乾坤巧,百刻平分昼夜停。拄杖有时挑菜甲,桔槔无复问畦丁。逢春不出何为者,众醉谁知可独醒。
草玄观罢子云墟,淑气归根木叶除。子夜试从探剥复,隙光还共爱居诸。
三魁李氏贻新范,万卷刘郎惠圣书。向上直寻云路去,古来嘉庆善应馀。
同观刘素予所惠万卷书菊致勉唐山令子以足三魁之谊。明代。庞嵩。草玄观罢子云墟,淑气归根木叶除。子夜试从探剥复,隙光还共爱居诸。三魁李氏贻新范,万卷刘郎惠圣书。向上直寻云路去,古来嘉庆善应馀。
郑戭及第东归後赴洋州幕。宋代。梅尧臣。郤生方得桂,王粲始从戎。一舸辞吴会,单车入汉中。乱山云木古,侧径野泉通。欲识风烟美,心知故国同。
惠墨。宋代。郑清之。老龙卧苍海,千年抱明珠。神禹决淮泗,偃蹇不受驱。怒走崧岱顶,风雨撼八区。亭亭立天柱,化作青松株。蟠根蛰九地,融液如流酥。嶙峋脱支节,幽人拾肌肤。虹光夜穿屋,盎突明膏腴。芳薰渐凝渍,玄霜出冰壶,糅以丹凤髓,摹以青龟趺。捣以明月兔,曝之暘谷乌。或润似玉玦,或坚如金觚。六丁下取将,香蔼流清都。绛阙注仙籍,白日飞凡夫。借问何神灵,黑质分龙躯。干将昨已至,莫耶复来趋。二龙适吻合,变化尤其殊。君看一滴水,双双跃天衢。
送廖参谋东游二首。唐代。刘禹锡。九陌逢君又别离,行云别鹤本无期。望嵩楼上忽相见,看过花开花落时。繁花落尽君辞去,绿草垂杨引征路。东道诸侯皆故人,留连必是多情处。
访僧。宋代。方岳。夏气仍清美,疏林绿未交。旧移花亚竹,新乳鸟争巢。池地多宜箭,山寮只盖茅。每思分一榻,从客借书抄。
芜湖□□□□□。明代。张天赋。天遣游人到□□,□□□□□禅床。路头始因些儿□,误却终身上□□。
和子华兄太素泛舟香菜门。宋代。韩维。霜髯照四坐,宛是商颜来。舟移一水远,楼对群峰开。谈笑尽永日,声利轻浮埃。既同剡溪往,亦类稽山回。
清平乐·秋光烛地。宋代。陈师道。秋光烛地。帘幕生秋意。露叶翻风惊鹊坠。暗落青林红子。 微行声断长廊。熏炉衾换生香。灭烛却延明月,揽衣先怯微凉。
南京谒孝陵有述。明代。李东阳。礼乐千年会,腥膻四海空。商周终愧德,唐汉敢论功。凤历归真统,龙山绕旧宫。秋风霸陵树,落日鼎湖弓。万国讴歌在,余生覆载中。小臣瞻拜地,江汉亦朝东。
依韵四和正仲。宋代。梅尧臣。四和还如九酘醅,更醇更美未嫌来。相逢莫作两般眼,一饮不辞三百杯。嵇阮当时无俗虑,山王虽贵亦能陪。如今世态尤堪薄,只把官资满眼堆。
用元韵答清老。宋代。王炎。平生言语苦不工,甲乙未能成类稿。曩时陶谢以诗鸣,竭力追随终莫到。上人词锋极痛快,睥睨千人军可扫。长须惊喜见此客,无怪绕枝鳱鹊噪。师言能诗且工画,笔仗须先知嫩老。复言能画亦饱参,亹亹玄谈听更好。吾闻法海深又深,性珠可得不可讨。若除诗画与谈禅,未审云何真悟道。
感皇恩 赋叠罗花。宋代。党怀英。碧玉撚条,蓝袍裁叶。明艳黄深软金叠。道装仙子,谪堕蕊珠仙阙。为春閒管领,花时节。汉额妆浓,楚腰舞怯。襞积裙馀旧宫褶。东君着意,留伴小庭风月。任教鶗鴂唤,群芳歇。
送逢侍者。宋代。释智愚。销铄精微复见人,青鞋蹈破几重云。鹫峰孤顶来辞我,祗有秋光可共分。
杂兴 其十。清代。严永华。桓氏传经学,文林有志介。愧非五更后,累世见宗派。诵芬守儒素,敢忘清约诫。操行良所奇,贞忮要当戒。骢马行步工,门闾会将大。
送仝座主归上党。宋代。释正觉。月兔含清欲喷霜,客怀陈习作归翔。虽云扫尽名言垢,我笑熏成知见香。聚石为徒头易点,悟空能讲义难量。到家握麈随宜说,莫对余机挥界方。
送张君玉赴宁江幕府七首。宋代。晁公溯。江声汹汹雷霆硖,山气苍苍云雨台。白发拾遗吟不尽,分留物色待君来。
过星轺馆。明代。浦源。仙馆万山深,銮舆近驻临。洞门金锁掞,垂柳粉墙阴。旌旆移龙影,笙竽过凤音。小臣来独晚,向此一沉吟。
拟杜陵秋兴八首 其六。元代。郭翼。江上青山接甬东,离离禾黍馆娃宫。芙蓉旧苑长洲里,麋鹿荒台落照中。银海雁飞沉夜月,金茎露冷濯秋空。可怜萧瑟江关暮,词客哀吟思不穷。
仪山寄山东张希孟学士。元代。曹伯启。有客乐幽閒,栖迟济岱间。昔时钱若水,今日谢东山。蚤避凤麟网,固辞鸳鹭班。忝予联故友,衰白始知还。
答王郎中。唐代。韦应物。卧阁枉芳藻,览旨怅秋晨。守郡犹羁寓,无以慰嘉宾。野旷归云尽,天清晓露新。池荷凉已至,窗梧落渐频。风物殊京国,邑里但荒榛。赋繁属军兴,政拙愧斯人。髦士久台阁,中路一漂沦。归当列盛朝,岂念卧淮滨。
十二月二日腊祭前一日致斋惠照清叟察言观色。宋代。郑刚中。柳眼浅窥湖水畔,梅花瘦著竹篱边。残年未便无冰雪,春意云何已断然。
再徙西都咏青雀寄张升谏院。宋代。夏竦。弱羽伤弓尚未完,孤飞谁敢拟鸳鸾。明珠自有千金价,莫为游人作弹丸。
词场掉鞅百夫雄,拥膝长吟桂海东。酣战曾阳曾止日,霸心汉祖数歌风。
转圜正喜逢三接,走檄遥惊遍百同。为报文渊虽矍铄,烟霞已锢万山中。
陈集生太史以诸将诗五章见贻次来韵赋答 其五。明代。张萱。词场掉鞅百夫雄,拥膝长吟桂海东。酣战曾阳曾止日,霸心汉祖数歌风。转圜正喜逢三接,走檄遥惊遍百同。为报文渊虽矍铄,烟霞已锢万山中。
送韩都护还边。唐代。卢纶。好勇知名早,争雄上将间。战多春入塞,猎惯夜登山。阵合龙蛇动,军移草木闲。今来部曲尽,白首过萧关。
临江仙。宋代。郑元秀。江上小春来几许,湘桃已发微妍。开云今夕降飞仙。花神回暖律,天女炷祥烟。见说士元方展骥,低回共应尘缘。人间更住一千年。却骑丹凤去,归到五云边。
刘定余先生园亭植杏以肖杏坛招饮花前贶诗扇赋谢四首 其一。明代。曹于汴。何处园无杏,何园杏不花。一时成圣迹,千古艳奇葩。烂漫尼山宅,芬芳制府家。行行来西郭,如涉泗洙涯。
更漏子。五代。冯延巳。风带寒,枝正好,兰蕙无端先老。情悄悄,梦依依,离人殊未归¤褰罗幕,凭朱阁,不独堪悲摇落。月东出,雁南飞,谁家夜捣衣?夜初长,人近别,梦觉一窗残月。鹦鹉卧,蟪蛄鸣,西风寒未成¤红蜡烛,弹棋局,床上画屏山绿。褰绣幌,倚瑶琴,前欢泪滴襟。玉炉烟,红烛泪,偏对画堂秋思。眉翠薄,鬓云残,夜长衾枕寒¤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最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
双双燕 秋日过横山堂。明代。张玮。披蓬探隐,到幽草溪头,碧阴山曲。竹韵松姿,媚却吟眸诗腹。是处翠峰成簇,更新秋、雨凉如沐。深林宛转芳禽,浅涧琤琮漱玉。孤独,简编娱目。有纫佩芳兰,供餐茂菊。藤床闲憩,梦入华胥应乐。好是月明帘轴,恰一枕、清酣睡足。小小花童低报,瓦鼎烹茶刚熟。
藏春楼。明代。陈琏。子家近太湖,书楼喜弘丽。水木自清华,云山见迢递。维时春载阳,淑景政明媚。林花绽嫣红,堤柳袅新翠。春光虽无涯,藏之有馀地。埙篪协淳音,沉檀蔼芳气。潜心在典坟,亹亹穷道义。蠹鱼落芸香,科斗寻古字。齐云与落星,徒尔贮歌妓。何如藏春好,生意永无替。
送赵右秋二首。宋代。华岳。梅花飞雪满霜洲,洲上行人去莫留。蜡炬结花催管籥,雁声唤客上兰舟。莫嫌冰炭情难入,自是薰犹味不侔。执节从教少知遇,勿于世路学沉浮。
大涤洞。宋代。黄子安。洞天三十六,此地属苕南。古物藏松石,清流胜菊潭。擎空山骨瘦,悬乳石毛毵。飞鸟王乔事,行看日接三。
寄畅园二十咏 其三 锦汇漪。明代。秦耀。灼灼夭桃花,涟漪互相向。水底烂朱霞,林端日初上。
早春书局即事。宋代。梅尧臣。蔷薇结旧蔓,夭桃种新红。伤根桃不死,著架蔓依丛。要以玩芳物,亦宁负春风。谁念太行下,移谷学愚公。
饥乌。清代。黄景仁。哑哑啼乌翅倒垂,托身偏择最高枝。向人不是轻开口,为有区区反哺私。
游兴。宋代。释文珦。 閒人无所管,扶藜散幽步。古路绝游尘,霜林叶自雨。坐石听流泉,颇得空寂趣。云外巢居子,邂逅两相遇。语久各忘还,见月出深树。彼此无滞情,忽散同烟雾。归来夜已深,山衣浥清露。隤然竟终夕,不复脱芒屦。铁钟惊梦回,斗转东方辊。重欲见巢居,云深无觅处。
祀先蚕六首。清代。佚名。日吉辰良,礼备乐作。精诚内孚,俎豆交错。升歌清越,侑此三爵。黎民不寒,幽吉同乐。
僧游鄂渚因赠。金朝。李龏。夏口云边有远期,杖藤行李只军持。六朝文物今无几,为看头陀寺里碑。
送陈仰坡景仁昆季八首 其七。明代。张子翼。云龙蓂荚磐交欢,话到分歧去住难。天入渭阳将恋恋,路当乌石水漫漫。
疏柳飘零,暮鸦寒集,都门送客,斜阳影里。野色沈沈,翠微隐隐,遥指故乡云外。聚久交情厚,对西风、争忍分袂。饮散宾朋,画船去也,平芜千里。
因记。小轩无寐。观夜月凭阑,共论深契。绛帐清闲,杏坛优暇,当念宴游同醉。南北烟波远,愿无忘、音书频寄。未知名宦拘人,异日相逢何地。
青门饮(京师送王敏求归乡)。宋代。张纲。疏柳飘零,暮鸦寒集,都门送客,斜阳影里。野色沈沈,翠微隐隐,遥指故乡云外。聚久交情厚,对西风、争忍分袂。饮散宾朋,画船去也,平芜千里。因记。小轩无寐。观夜月凭阑,共论深契。绛帐清闲,杏坛优暇,当念宴游同醉。南北烟波远,愿无忘、音书频寄。未知名宦拘人,异日相逢何地。
浪淘沙 重九登北高峰。魏晋。高燮。策杖上高峰。浩荡吾胸。万方秋气四山同。纵览无分南北,海阔天空。路转遇长松。兀立当风。奇枝岁久欲成龙。巨臂横伸吁可怕,盘马弯弓。
题生春亭。宋代。吴芾。府治何逼仄,几不容欠伸。我来撤败屋,池馆为一新。便有鸟唤客,更多花恼人。谁知牢落地,一旦遽生春。
上卢使君二首。唐代。贯休。一领彤弓下赤墀,惟将清净作藩篱。马卿山岳金相似,张绪风情柳不如。心染烟霞新句出,笔驱奸蠹宿根隳。鄱阳黎庶还堪羡,头有重天足有牦。司马迁文亚圣人,三头九陌碾香尘。尽传棣萼麟兼凤,终作昌朝甫与申。楼耸娇歌疏雨过,风含和气满城春。因知寰海升平去,又见高宗梦里人。
秉文以田事入村归而寄之二首。宋代。赵蕃。屡雨不濡土,凉风兹已秋。不知今岁事,定获几分收。日籴每怀虑,岁余当逭忧。题诗才纸尾,又起望云头。
中秋对月口号 其三。元代。吴当。豫章城头百尺楼,三年明镜炤人愁。五老峰前秋色里,寸心折尽大刀头。
上京睹陈渭叟寄友书声及鄙人赋以答之 其二。元代。张翥。不见故人今十载,平安喜得上京书。顾我真吟纥干雀,羡君閒钓富春鱼。山房夜雨青灯外,紫塞秋风白雁初。终儗携琴隐湖曲,一官垂老欲何如。
宫词 其七十六。唐代。花蕊夫人徐氏。金画香台出露盘,黄龙雕刻绕朱阑。焚修每遇三元节,天子亲簪白玉冠。
高士颂九十一首 其三十九 黔娄先生。明代。黄省曾。黔娄物表,著撰存志。却相鲁公,辞卿齐使。捐世萧条,敛衾弗备。贤矣配人,以康为谥。
古别离。宋代。王称。将军嫖姚北伐时,汉兵五道同出师。使者三河募豪杰,材官半是幽并儿。雁门燕郊一丈雪,交河蹴踏层冰裂。鸟旆遥翻青海云,蛇弓乱射阴山月。青海阴山若个边,芳闺桃李为谁妍。三年玉箸频啼处,万里金钲尚未旋。机中锦字织成久,漫诉相思别离后。鸳被春来夜梦多,龙沙秋尽寒川走。飞书昨夜入咸阳,诏更徵兵屯朔方。苦战匈奴围未解,铁衣著尽边庭霜。边庭风霜那可度,望断关山不知处。衣冠讵惜鸾带赊,楼高枉盼鸿音暮。自古封侯燕颔身,肯思中妇凤楼尘。但令疏勒风烟扫,丼作阳台云雨人。
南乡子。唐代。无名氏。白雪与黄芽。两味晶华共一家。摘采辩时衰与旺,堪夸。文候毫厘不可差。顶上结三花。驾动羊车与鹿车。鸟乌免往来南北面,交加。从此天
题端古堂,为陆敏赋。元代。张昱。女娲鍊馀五色石,藏在端溪成紫霞。天遣六丁神琢砚,梦中一夜笔生花。品题犹是宣和刻,文具今归陆敏家。未觉曲江居士老,尚能记事墨涂鸦。
西江月。宋代。萧廷之。调双火工非小,差殊只在毫厘。鼎炉汞走黑铅飞。从此恐君丧志。须共真师细论,无令妄动轻马。幽微玄妙最深机。言语仍须避忌。
谢蜀王抚问赐药六首 其二。明代。方孝孺。壤地三千里,弦歌五十城。廷多汉长者,座有宋耆英。立事多师古,行仁不近名。愿存无逸戒,伫见治功成。
送弟禹臣。宋代。梅尧臣。王都寓居树阴少,惟有墙隅两株枣。去年相见枣花开,今年相别棘实好。枣实未剥风莫吹,我鬓愁多似蓬葆。淮南到时何所逢,秋叶萧萧蟹应老。忆昔共归江上初,对饮芦洲月如缟。半夜鱼跳镜破光,万事{左月右鹬去鸟}然何足道。自此重经二十秋,不改青青岸旁草。
喷玉泉冥会诗八首·白衣叟途中吟二首。唐代。李玖。春草萋萋春水绿,野棠开尽飘香玉。绣岭宫前鹤发人,犹唱开元太平曲。厌世逃名者,谁能答姓名。曾闻王乐否,眷取路傍情。
念奴娇(和雪谷九日游星岩)。宋代。赵必{王象}。一时四美,对重阳、那更无风无雨。尘世难逢开口笑,不饮黄花有语。云谷春生,星岩秋好,引领群仙去。满襟霁月,山中一洗尘雾。濂翁旧说犹存,渊明独爱菊,风流千古。拄杖笑谈卿与我,不减晋人风度。破帽欹风,空尊眠月,也有悠然趣。秋容未老,晚香尤有佳处。
古杭秋 其三。元代。尹廷高。成毁乾坤老,炎凉岁月忙。冥鸿既寥廓,烟鹭亦沧浪。江寺秋云白,宫墙夕照黄。倚阑无限意,一笑越山沧。
送邓翠屏佥宪督学滇南。明代。王禹声。屈指离觞又送君,天涯雁影几回分。鉴悬秋水滇池月,帐动春风闽海云。鞭弭中原谁左席,骊黄南国定空群。点苍山色青如许,赋就还凭驿使闻。
净居劝农三首。宋代。陈造。妙胜庭前折小梅,净居门外蹑枯苔。日烦禅老羞茶供,亲与田翁把酒杯。
和陈复之韵。宋代。金履祥。元化机缄未易知,此心之外更关谁。题名本自非千佛,造物休言是小儿。得失天心如契錀,古今人事等花枝。看来勋业皆吾分,何用谆谆诧一时。
泽畔吟。宋代。曹勋。驾文螭兮翔九天,天路远兮中道还。邈故国兮怀所安,心耻耻兮循江干。纫秋兰以为裳兮,采杞菊以为餐。望佳人之不来兮,暗修途之莫前。瞰江流之无垠兮,仰苍苍而漫漫。想荆门之遐阻兮,寿春杳隔于大渊。痛灵修之独处兮,谁复与之寤言。气填膺以拂郁兮,泪承睫而涟涟。悼已往之修系兮,欲易道而改辕。顾和璧之三献兮,冀识者之一观。阴风雨之惨惨兮,而夜不得明。哀时运之若此兮,余又何默默於久生。宁怀沙抱石以自沉兮,庶齏志而下信。虽世人之不吾悲兮,吾容能不悲夫若人。吾原托夷齐以为绍介兮,修请谒于黄虞。吊坐咸于帝阍兮,友阳侯於子胥。几江神之不我渎兮,吾容委质於渊鱼。已乎已乎,其灵修终不得而见乎。
赠梁五兄。明代。陆之裘。太常画品称绝俗,海外皆传夏公竹。房栊有女十五人,兰佩云鬟总如玉。夫人贤德妇中英,伯夏乃是夫人生。尚宝当年阅诸女,独指伯夏劳经营。公为元娥择佳婿,卢氏一男才敻异。便卜良期使委禽,弱冠卢卿果登第。拜官刑部临斩人,断元号跃趋其身。大惊构疾弃结发,始信袁公相入神。红颜寡妇悲秋早,苔积空闺叶堪扫。绿窗自泣啼乌夕,青镜那窥舞鸾晓。嫁时生女在卢门,赘得梁贤生外孙。才高却遭世俗忌,移家避谤东西奔。湖山舍馆从人假,卖药谈诗无识者。旧友空存顾相公,新亲岂尽王司马。吾母之母吴公妻,伯娥异母还同襦。若从夏氏论亲戚,我与梁兄何所殊。即今暂寄胥门屋,西山日映横塘绿。名园主人予妇翁,停桡月下来三宿。梁兄床头无一钱,呼儿具食云松边。明灯滑几写香茗,长文短赋陈佳篇。嗟哉丈夫胡太息,古来屈事谁能直。眼前将相几兴衰,风尘莫问樊侯忆。
送友人宰湘阴。唐代。李端。从宦舟行远,浮湘又入闽。蒹葭无朔雁,柽栝有蛮神。传吏闲调象,山精暗讼人。唯须千树橘,暂救李衡贫。
应制赋禁中柳絮。唐代。潘纬。日暖长杨露乍晞,楼台无处不霏霏。才随汉苑春风起,忽作梁园暮雪飞。案上花生供奉笔,墀头影落侍臣衣。不因赋质轻微甚,那得吹嘘到禁闱。
咏史。清代。王浩。信陵美妇人,求取自意外。魏其尽晦日,沟水四面会。茹苦讵可期,快志或相害。闲处拥赵女,明妆发如虿。
再次韵。宋代。陈造。归担乍弛谁洗泥,使君载酒携歌儿。小家卷褥当酒负,醉倒一笑眠虎皮。平生自审枯槁甚,高情顾肯振拂之。均州从事六辈来,欢喜如官浴凤池。诗筒偕拜府公赐,格律高古语崛奇。头风失去肺渴减,病夫虽病容枝持。南山侧望洁斋久,知我日诵无生诗。
老鹤。明代。龚诩。骨节棱棱冰玉清,羽毛翩翩霜雪明。不随神仙去紫府,与我共结林壑盟。宁甘饥渴守我分,饮啄肯与群鸡争。竹间花外每独步,风前月底时一鸣。有时向我展翼舞,似欲和我吟诗声。君不见弋媒徇食良可耻,卫国乘轩何足荣。愿言与尔共卒岁,不必云霄驰远情。
挽陈遵。明代。陆宣。江风吹雨湿寒云,讣到山居不忍闻。乐善自宜久生世,彼苍何不少留君。片时枕上邯郸梦,五十年前云水身。屈指布衣韦带士,如君今有几何人。
送梧州陈太守。明代。张弼。麟图初剖守苍梧,文武兼才大丈夫。宪府春风瞻鸑鷟,辕门夜月扰于菟。致身谩取封侯印,报国先摅服远图。百粤两籓关隔地,几多顽矿待洪炉。
和仲武苦雨见寄。宋代。刘弇。君来通川居,朱门荫重屼。近闻值霖雨,匝舍野水淙。平地忽浩瀚,顿足疑涉江。猛风利如刀,触纸无完窗。朝釜鱼头生,飘注旋抆缸。仰收堕案书,俯拾短焰釭。痴儿临缺湫,往往骇影双。我亦有此患,漏榻绕屋扛。块如失群鹄,感愤愁眉庞。孤膺纷填噎,更甚两肘撞。辱君大句投,华旗揭脩杠。直欲却以心,不容苟且降。森披汉殿戟,缥缈梵天幢。苍惶短兵接,岂暇辄淬鏦。区区苦吏役,展骥曾非庬。强亦歌巴歈,跛鳖惭骊駹。
养贤。宋代。王令。万锺岂不多,财得孟子辞。千乘友子思,犹曰须我师。古贤不易养,养贤则已而。今贤养自易,无於古加疑。
颂古三十九首。宋代。释道枢。有禅无师真可笑,大唐国裹何处讨。可怜多少路行人,噇却酒糟随路倒。
题大茅峰。清代。王元复。五云金紫涌仙宫,十八湾尖第一峰。木石阴阴风飒飒,方池掬看小神龙。
江城怀隐。宋代。董嗣杲。病身尚蛰灌婴城,归梦长悬醒复成。衰鬓褵褷搀鹤瘦,安书隔阔见鸿惊。山遥晴有侵檐色,树秃秋地撼野声。只欲养疴求退静,栖迟泉石适归情。
送琴遂还楚东。宋代。方岳。一生坐与蛇添足,万事不如龟缩头。亦笑军持太多事,孤桐自了月明秋。
贺新郎(寿中书舍人)。宋代。郑元秀。突屼金仙屋。素秋沈、长空霁雨,万山如浴。惊破元戎呼小队,来看飞泉喷玉。正晚谷,清镜圆熟。还是紫微初度至,对禅关,自奏长生曲。留杖屦,倚松竹。汉中念远眉休蹙。问擎天拄地个,事只今谁独。看领召环回鹢首,笑把江神要束。任碾破,澄波新绿。去了中兴台辅叶,挂貂蝉莫受风埃触。归绿野,种瑶簌。
汉末建安中,庐江府小吏焦仲卿妻刘氏,为仲卿母所遣,自誓不嫁。其家逼之,乃投水而死。仲卿闻之,亦自缢于庭树。时人伤之,为诗云尔。
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
孔雀东南飞/古诗为焦仲卿妻作。清代。佚名。 汉末建安中,庐江府小吏焦仲卿妻刘氏,为仲卿母所遣,自誓不嫁。其家逼之,乃投水而死。仲卿闻之,亦自缢于庭树。时人伤之,为诗云尔。 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 “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诗书。十七为君妇,心中常苦悲。君既为府吏,守节情不移。贱妾留空房,相见常日稀。鸡鸣入机织,夜夜不得息。三日断五匹,大人故嫌迟。非为织作迟,君家妇难为!妾不堪驱使,徒留无所施。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 府吏得闻之,堂上启阿母:“儿已薄禄相,幸复得此妇。结发同枕席,黄泉共为友。共事二三年,始尔未为久。女行无偏斜,何意致不厚。” 阿母谓府吏:“何乃太区区!此妇无礼节,举动自专由。吾意久怀忿,汝岂得自由!东家有贤女,自名秦罗敷。可怜体无比,阿母为汝求。便可速遣之,遣去慎莫留!” 府吏长跪告:“伏惟启阿母。今若遣此妇,终老不复取!” 阿母得闻之,槌床便大怒:“小子无所畏,何敢助妇语!吾已失恩义,会不相从许!” 府吏默无声,再拜还入户。举言谓新妇,哽咽不能语:“我自不驱卿,逼迫有阿母。卿但暂还家,吾今且报府。不久当归还,还必相迎取。以此下心意,慎勿违吾语。” 新妇谓府吏:“勿复重纷纭。往昔初阳岁,谢家来贵门。奉事循公姥,进止敢自专?昼夜勤作息,伶俜萦苦辛。谓言无罪过,供养卒大恩;仍更被驱遣,何言复来还!妾有绣腰襦,葳蕤自生光;红罗复斗帐,四角垂香囊;箱帘六七十,绿碧青丝绳,物物各自异,种种在其中。人贱物亦鄙,不足迎后人,留待作遗施,于今无会因。时时为安慰,久久莫相忘!” 鸡鸣外欲曙,新妇起严妆。著我绣夹裙,事事四五通。足下蹑丝履,头上玳瑁光。腰若流纨素,耳著明月珰。指如削葱根,口如含朱丹。纤纤作细步,精妙世无双。 上堂拜阿母,阿母怒不止。“昔作女儿时,生小出野里。本自无教训,兼愧贵家子。受母钱帛多,不堪母驱使。今日还家去,念母劳家里。”却与小姑别,泪落连珠子。“新妇初来时,小姑始扶床;今日被驱遣,小姑如我长。勤心养公姥,好自相扶将。初七及下九,嬉戏莫相忘。”出门登车去,涕落百余行。 府吏马在前,新妇车在后。隐隐何甸甸,俱会大道口。下马入车中,低头共耳语:“誓不相隔卿,且暂还家去。吾今且赴府,不久当还归。誓天不相负!” 新妇谓府吏:“感君区区怀!君既若见录,不久望君来。君当作磐石,妾当作蒲苇。蒲苇纫如丝,磐石无转移。我有亲父兄,性行暴如雷,恐不任我意,逆以煎我怀。”举手长劳劳,二情同依依 。 入门上家堂,进退无颜仪。阿母大拊掌,不图子自归:“十三教汝织,十四能裁衣,十五弹箜篌,十六知礼仪,十七遣汝嫁,谓言无誓违。汝今何罪过,不迎而自归?”兰芝惭阿母:“儿实无罪过。”阿母大悲摧。 还家十余日,县令遣媒来。云有第三郎,窈窕世无双。年始十八九,便言多令才。 阿母谓阿女:“汝可去应之。” 阿女含泪答:“兰芝初还时,府吏见丁宁,结誓不别离。今日违情义,恐此事非奇。自可断来信,徐徐更谓之。” 阿母白媒人:“贫贱有此女,始适还家门。不堪吏人妇,岂合令郎君?幸可广问讯,不得便相许。” 媒人去数日,寻遣丞请还,说有兰家女,承籍有宦官。云有第五郎,娇逸未有婚。遣丞为媒人,主簿通语言。直说太守家,有此令郎君,既欲结大义,故遣来贵门。 阿母谢媒人:“女子先有誓,老姥岂敢言!” 阿兄得闻之,怅然心中烦。举言谓阿妹:“作计何不量!先嫁得府吏,后嫁得郎君。否泰如天地,足以荣汝身。不嫁义郎体,其往欲何云?” 兰芝仰头答:“理实如兄言。谢家事夫婿,中道还兄门。处分适兄意,那得自任专!虽与府吏要,渠会永无缘。登即相许和,便可作婚姻。” 媒人下床去。诺诺复尔尔。还部白府君:“下官奉使命,言谈大有缘。”府君得闻之,心中大欢喜。视历复开书,便利此月内,六合正相应。良吉三十日,今已二十七,卿可去成婚。交语速装束,络绎如浮云。青雀白鹄舫,四角龙子幡。婀娜随风转,金车玉作轮。踯躅青骢马,流苏金镂鞍。赍钱三百万,皆用青丝穿。杂彩三百匹,交广市鲑珍。从人四五百,郁郁登郡门。 阿母谓阿女:“适得府君书,明日来迎汝。何不作衣裳?莫令事不举!” 阿女默无声,手巾掩口啼,泪落便如泻。移我琉璃榻,出置前窗下。左手持刀尺,右手执绫罗。朝成绣夹裙,晚成单罗衫。晻晻日欲暝,愁思出门啼。 府吏闻此变,因求假暂归。未至二三里,摧藏马悲哀。新妇识马声,蹑履相逢迎。怅然遥相望,知是故人来。举手拍马鞍,嗟叹使心伤:“自君别我后,人事不可量。果不如先愿,又非君所详。我有亲父母,逼迫兼弟兄。以我应他人,君还何所望!” 府吏谓新妇:“贺卿得高迁!磐石方且厚,可以卒千年;蒲苇一时纫,便作旦夕间。卿当日胜贵,吾独向黄泉!” 新妇谓府吏:“何意出此言!同是被逼迫,君尔妾亦然。黄泉下相见,勿违今日言!”执手分道去,各各还家门。生人作死别,恨恨那可论?念与世间辞,千万不复全! 府吏还家去,上堂拜阿母:“今日大风寒,寒风摧树木,严霜结庭兰。儿今日冥冥,令母在后单。故作不良计,勿复怨鬼神!命如南山石,四体康且直!” 阿母得闻之,零泪应声落:“汝是大家子,仕宦于台阁。慎勿为妇死,贵贱情何薄!东家有贤女,窈窕艳城郭,阿母为汝求,便复在旦夕。” 府吏再拜还,长叹空房中,作计乃尔立。转头向户里,渐见愁煎迫。 其日牛马嘶,新妇入青庐。奄奄黄昏后,寂寂人定初。我命绝今日,魂去尸长留!揽裙脱丝履,举身赴清池。 府吏闻此事,心知长别离。徘徊庭树下,自挂东南枝。 两家求合葬,合葬华山傍。东西植松柏,左右种梧桐。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中有双飞鸟,自名为鸳鸯。仰头相向鸣,夜夜达五更。行人驻足听,寡妇起彷徨。多谢后世人,戒之慎勿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