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净因臻长老

赠净因臻长老朗读

《赠净因臻长老》是一首宋代苏辙创作的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十方老僧十年旧,
燕坐绳床看奔走。
远游新自济南来,
满身自觉多尘垢。
暖汤百斛劝我浴,
骊山衮衮泉倾窦。
明窗困卧百缘绝,
此身莹净初何有。
清泉自清身自洁,
尘垢无生亦无灭。
振衣却起就华堂,
老僧相对无言说。
南山采菌软未干,
西园撷菜寒方茁。
与君饱食更何求,
一杯茗粥倾铜叶。

诗意:
这首诗词是苏辙写给净因臻长老的赠诗。诗中表达了苏辙对净因长老的敬重和赞美,同时也探讨了修行和生活的主题。

赏析:
这首诗词以描述苏辙与净因长老相遇的情景为开端。净因长老是一位经历了十年岁月的老僧,他坐在简陋的绳床上观察着世间的喧嚣和奔波。苏辙则是远道而来,自济南迁往此地,感觉自己充满了尘垢。

接下来的几句描绘了净因长老温暖地劝告苏辙洗浴,将暖汤比喻为百斛之量,泉水从骊山倾泻而下,象征着净因长老的慈悲心。苏辙则感到自己身上的种种烦扰都将被清除,重新恢复纯净。

诗的后半部分强调了清净的意义。清泉自然清澈,身体自然洁净,尘垢既无生也无灭。这里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苏辙对内心清净的追求。

最后两句描述了苏辙与净因长老的对话。苏辙振衣起身,来到华堂(指寺庙的堂殿),与长老无言相对。这表现了修行者与长者之间默契的心灵交流。

诗的最后两句是一种象征性的表达,南山采菌软未干,西园采摘的菜正在寒冷的季节茁壮成长。与净因长老共进饭食,苏辙感到心满意足,不再有其他追求。一杯茗粥倾倒在铜叶上,象征着友谊的交流和分享。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以表达对净因长老的敬重和赞美为主线,通过对修行和生活的思考,表达了对内心清净的追求和对简单、纯粹生活的向往。诗词中充满了禅意和对自然的赞美,展现了苏辙对修行与人生的深刻思考。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苏辙

苏辙(1039—1112年),字子由,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苏辙朗读
()

猜你喜欢

捷音西下亟蜚星,二隽辞锋旧莫京。
桂树前宵减清影,棣华同日擅香名。
谢家兰玉真门户,苏氏文章亦弟兄。
此去提衡霄汉上,鹏抟鲲运更论程。
()
密依林谷远风埃,贞色幽姿不假裁。
九畹久残犹有蕙,光风拂拂转香来。
()
几欲乘桴泛淼茫,世间讵着次公狂。
幸无珠可分房老,安得钱堪遗窟郎。
直笔今谁书汉晋,巍冠昔谩讲虞唐。
那知豀上垂纶叟,曾导龙绡辇出房。
()
淅淅竹下风,活活桥畔水。
萧萧掩柴荆,去去隐君子。
夙夜劳我思,之德洵且美。
瞻彼南山阿,有佳发丛蕊。
()

野色岩霏上翠裾,皇恩犹贲及郊墟。旧嫌樊子学为圃,近识庄生乐在鱼。

稍向林间营别墅,每从竹外度轻车。日长庭院閒无事,抄得东家种树书。

()

一川秋色满东篱,雁字行行自写悲。试问省庵何所省,黄华红叶总堪诗。

()

秋枕竹鸣屋,昼棋松掩关。
雨晴犹湿泾,云薄不藏山。
未洗中原恨,谁消永日闲。

()

卢山白鹤归来双,缟衣素袂玄为裳。翅如车轮夜横江,风声曾走淮淝羌。

戛然长鸣下柴桑,芝田啄粒遥相望。何人网罗倏高张,上决云汉旁八荒。

()

远水吞天碧,危峰拔地青。何由云树底,挥麈坐茅亭。

()

御史才名阙下知,外台行赴领分司。豸衣未敝何须改,螭墨当坳尚不移。

南浦吟成芳草色,曲江过尽杏花时。诤臣自古关休戚,汉使行将召望之。

()
将欲毁之。
必重累之。
将欲踣之。
心高举之。
()
腹上能容严子陵,面前何不着韩歆。
迭兴知与人何事,陇蜀才平便易心。
()
逢逢社鼓佐丰年,酒熟那逢酿雪天。
擘橘煮鸡偿一醉,布衾烘暖抱孙眠。
()

山川望三山,相去几万里?亲舍白云下,怀思曷云已?

朝思歌陟岵,暮思歌陟屺。如之何勿思,禄不及甘旨。

()
君家天姥山前居,未办种竹先作图。
不惟要与千户等,亦念岂可一日无。
劲节虚心听霜露,细香静色宜风雨。
玉版禅师得饱参,翠袖佳人定何许。
()
劳者且勿歌,我欲送君觞。
从军有苦乐,此曲乐未央。
仆本居陇上,陇水断人肠。
东过秦宫路,宫路入咸阳。
()

行矣登长路,乘秋入上都。与君暂离别,握手复踟蹰。

在昔投嘉会,振策事齐驱。悠悠越念载,逐逐府中趋。

()

八月并州雁,清汾照旅群。
一声惊晚笛,数点入秋云。
灭没楼中见,哀劳枕畔闻。

()

有客至自泉,为我出嘉话。泉得赵史君,谁人不称快。

天生冰玉姿,系出龟琴派。标峻埒昭回,气清融沆瀣。

()

春风不解事,吼地如雷霆。谁知一席间,笑语灯荧荧。

主人意弥敦,设置不少停。而我槁木然,感慨时自惊。

()

烟尘起西北,驱马到长城。万古征人恨,秋风陇水声。

()

久作涔阳令,丹墀忽再还。凄凉辞泽国,离乱到乡山。

北固滩声满,南徐草色闲。知心从此别,相忆鬓毛斑。

()

()

贵人并鞚如轻鸿,承恩驰入华清宫。道途先不止行客,策蹇奔趋乌帽风。

奚囊堕地何足拾,岂有篇章浪相及。画史当时妙墨传,光彩流动狂情急。

()

怀忧种种山行日,舆病匆匆梅发时。马援功成犹速谤,冯唐身老欲何为。

铁山回首惟流泪,龙塞关心知复谁。圣世应多颇牧侣,孤臣终系蓼莪思。

()

露浓烟重草萋萋,树映阑干柳拂堤。一院落花无客醉,

半窗残月有莺啼。芳筵想像情难尽,故榭荒凉路欲迷。

()

落红满地莺声老。春去愁难扫。背人无语蹙双娥。无奈桃花脸薄、泪痕多。

画楼一角斜阳悄。香篆帘波袅。是谁唤醒梦南柯。半响起来埋怨、到鹦哥。

()

十里笙箫沸市楼,已占风物两优游。人从月窟开青嶂,灯挟星河映碧流。

曲席深杯成径醉,长廊古寺溢清愁。暗中我亦知公在,彊对兰膏为举眸。

()
江城烽火连三月。
不堪对酒长亭别。
休作断肠声。
老来无泪倾。
()

去年此月歌三叠,此月今年寄八行。问齿我惭臣发短,赐环君拜圣恩长。

南床不觅乌衣坐,北院犹虚白玉堂。翘首双鱼慰饥渴,握兰须报梦中香。

()

杨柳如丝草似茵,轻罗小袖白纶巾。紫骝嘶向平康路,妒杀春风得意人。

()

浅浅黄金萼,匀匀白玉英。天风随御驾,吹满九重城。

()

桐乡有遗爱,瓣香日来往。奕世扬清芬,何惭太岳长。

()

君看飞雪竞翩翩,云将争驱正著鞭。人望已酬残腊后,物华兼值早梅天。

招沽北掾输平日,走马西州忆少年。漏屋旋消濡弊褐,破窗穿过湿馀笺。

()

九华灯影灿银缸,十二琼楼叠绮窗。夜静月明双凤下,玉箫何处度新腔。

()

诗人之识靡不空,泰山化入秋毫中。诗人之才无不有,一弹指现琼瑶宫。

怪公刻画到霜叶,要将染缋分天工。五莲双劳本一气,直赴东海如奔龙。

()

醉投琳馆一灯残,叶上萧萧雨未乾。乍入故乡翻似客,倘成新社即辞官。

好山有约游方健,胜地无尘梦亦安。半夜凉风吹酒醒,恨无奇句写琅玕。

()

新里秋声不忍闻,黄埃千古宋将军。东兵二百今何在,犹有西人想似云。

()

悄郊原带郭,行路永,客去车尘漠漠。斜阳映山落,敛馀红、犹恋孤城阑角。凌波步弱,过短亭、何用素约。有流莺劝我,重解绣鞍,缓引春酌。

不记归时早暮,上马谁扶,醒眠朱阁。惊飙动幕,扶残醉,绕红药。叹西园、已是花深无地,东风何事又恶?任流光过却,犹喜洞天自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