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宜兴留题竹西寺

归宜兴留题竹西寺朗读

《归宜兴留题竹西寺》是宋代文学家苏轼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描绘了苏轼在归途中停留在竹西寺的情景,表达了对田园生活和故乡的向往,以及对自由自在、宁静祥和的生活态度。

以下是《归宜兴留题竹西寺》的中文译文:

十年归梦寄西风,
这十年来漂泊在外,寄托思念之情于西风,
此去真为田舍翁。
如今真的归回乡村,像一个平凡的农家人。

剩觅蜀冈新井水,
寻觅蜀山的新井水,
要携乡味过江东。
希望带着乡土的味道过江东去。

道人劝饮鸡苏水,
庙中的道士劝我喝鸡苏水,
童子能煎罂粟汤。
小童还会煮罂粟汤。

暂借藤床与瓦枕,
暂时借用竹西寺的藤床和瓦枕,
莫教辜负竹风凉。
不要让我辜负这竹风的凉爽。

此生已觉都无事,
我已经觉得此生没有什么大事可做,
今岁仍逢大有年。
但今年依然是丰收的一年。

山寺归来闻好语,
我回到山寺听到了好的言语,
野花啼鸟亦欣然。
野花开放,鸟儿欢唱,一片欣然的景象。

这首诗词表达了苏轼对归乡的渴望和对田园生活的热爱。他在诗中描绘了归途中的一系列画面,包括寻找新井水、与道士和小童交谈、借用庙中的藤床和瓦枕等。通过这些描写,苏轼表达了对简朴自然生活的向往,对乡村风光和宁静的追求。

诗中的竹西寺成为了一种象征,代表了宁静、自由和纯朴的生活。苏轼在归途中暂时停留在竹西寺,借用庙中的藤床和瓦枕,感受竹风的凉爽,表达了对这种生活方式的珍视和执着。

整首诗词运用了自然景物的描写,如西风、蜀冈、竹风等,与人物形象的对比,如田舍翁、道人、童子等,展示了苏轼对自然与人文的关注,并以此凸显了他对简单真实生活的追求和对现实世界的思考。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表达了苏轼对归乡田园生活的向往,以及对自由、宁静和纯朴的追求。通过细腻而自然的描写,苏轼展现了他独特的感受和对人生的思考,使读者产生共鸣,并引发对美好生活的思考和追求。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苏轼朗读
()

猜你喜欢

长簟迎风早,空城澹月华。

星河秋一雁,砧杵夜千家。

()
此时尉侯迭专官,木落郊空最好看。
海桧不为时节改,岩花未觉色香残。
明堂柱下捐樗散,清庙笾中荐豆乾。
天地无私能物物,飞蚊终是负山难。
()

零落栖迟一杯酒,绿凸蛮觥奉君寿。湖花江月前后邻,寒风又变为春柳。

离鸾别凤烟梧中,曦轮送客沟水东。霜白松溪转斜盖,世间何处无春风。

()
田里冯生甯屑去,湖海陈侯犹肯来。
诗书好在家四壁,蒲柳蓊然城一隈。
骑上下山亦疏矣,儵从容出何为哉。
市桥十步即尘土,晚雨潇潇殊未回。
()

杨公亮磊磊,落落伟丈夫。修眉大颡仍虎须,一日千里名家驹。

胸中奇字几千卷,片言落纸纷明珠。三十挟筴上公车,赋成咄咄淩子虚。

()
人生功名,在醉梦中,早须掉头。
自南宫一券,尘泥偶脱,前程双毂,日月如流。
蕙帐真盟,菜羹余味,江上归舟谁得留。
谁知道,有邵平瓜圃,何日封侯。
()

酒酣倚阑西日暮,青山当户如高人。银杏树阴不受暑,蔷薇花开犹是春。

目送云霄瞻羽翮,手扪河汉近星辰。莫欺老子才情减,还据胡床岸角巾。

()
郑声淫复荡,鲁受齐人归。
古乐和且正,翻使文侯睡。
佞言耳乐闻,直道心翻忌。
唯知任所好,何曾顾颠坠。
()

扁舟几日为诗留。
老景人怀一羽轻。
叔子拟度骅骝前。
()
东园向晓。
阵阵西风好。
唤起仙人金小小。
翠羽玲珑装了。
()

天竺山前十亩园,老夫久种彼土缘。草堂和尚指初禅,辩净二士立我前。

光明琉璃真金仙,修持内外常湛然。此心不转今十年,手中一炷紫檀烟。

()

万叠青山万叠云,乱泉流处路微分。岭猿凄断人愁听,只隔烟萝便不闻。

()

长随鹿豕群,有时瞻太乙。顿觉振衣宽,扶桑低海日。

()

少日情亲,两家中表,羊车竞戏阶前。雕虫薄技,里塾又随肩。

弹指渭阳凋谢,乌衣巷、蔓草平田。谁能料,童时伴侣,相对两华颠。

()

红蕖罗袜艳长江,苔钱翠腻弓鞋帮。邯郸步弱西陵远,螓蛾欲飞玄的双。

妙鬘云盘巫螺浅,垂柳梳梳花剪剪。鱼尾霞烘卯色天,紫磨金轮月夕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