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曾仲锡通判如京师。宋代。苏轼。边城岁暮多风雪,强压春醪与君别。玉帐夜谈霜月苦,铁骑晓出冰河裂。断蓬飞叶卷黄沙,只有千林{髟蒙}松花。应为王孙朝上国,珠幢玉节与排衙。左援公孝右孟博,我居其间啸且诺。仆夫为我催归来,要与北海春水争先回。
《送曾仲锡通判如京师》是苏轼的一首诗,描绘了边城岁末的寒冷景象和与朋友离别的情感。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边城岁暮多风雪,
强压春醪与君别。
玉帐夜谈霜月苦,
铁骑晓出冰河裂。
断蓬飞叶卷黄沙,
只有千林髟蒙松花。
应为王孙朝上国,
珠幢玉节与排衙。
左援公孝右孟博,
我居其间啸且诺。
仆夫为我催归来,
要与北海春水争先回。
诗意:
这首诗以诗人苏轼送别好友曾仲锡通判的场景为背景,描绘了边城岁末寒冷的风雪景象和离别的情感。诗人强忍着与朋友的离别之痛,将春天的美酒压抑住,与他告别。夜晚,他们在玉帐中谈论,共叙离愁,但心中的痛苦如同霜月一般冰冷。第二节描写了黎明时铁骑出发的景象,冰河被踏碎,震动大地。第三节以断蓬飞叶卷黄沙来象征离散,只有松花落在千林之中。最后一节表达了诗人对曾仲锡前程顺利的祝愿,希望他能在京师发展,担任高官,享受王孙的地位和荣耀。
赏析:
这首诗以苏轼独特的笔触描绘了边城冬天的凄凉景色和离别的情感,展现了作者细腻的感受力和豪放的情怀。诗中运用了丰富的象征意象,如风雪、春醪、霜月、铁骑、冰河、黄沙、松花等,巧妙地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离别之痛和对他前程的祝福。
诗中的边城岁暮多风雪,给人一种寒冷和孤寂的感觉,与诗人内心的离愁形成了对比。诗人强压春醪与君别,表达了与好友的离别之痛,春醪象征着温暖和愉悦,但作者将其强忍住,不让它流露出来。
接下来,诗人描写了夜晚在玉帐中的谈话,表达了彼此的思念之情,但又被冰冷的霜月所渗透,凸显了离别的痛苦。清晨铁骑出发的景象象征着友人即将踏上新的征程,与他分别的瞬间,冰河被踏碎,裂开冰面,给人一种震撼和壮丽的感觉。
最后一节表达了诗人对友人前程的祝愿,以及对友谊的珍视。左援公孝右孟博是指友人曾仲锡的名字,左右援引两人的名字,表达了诗人与友人的深厚情谊。诗人将自己置身其中,以豪放的心态啸歌并答应友人的请求,展现了他的豪情和义气。
整首诗以离别为主题,通过描绘自然景观和运用象征意象,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情,同时也展示了他自身的豪情壮志和对友人前程的祝福。诗意深远,情感真挚,形象生动,是苏轼一首充满情感和抒发内心的优秀作品。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苏轼。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为刘曜进酒作。魏晋。孙机。仆谷王。关右称帝皇。当持重。保土疆。轻用兵。败洛阳。祁运穷。天所亡。开大分。持一觞。
岳阳楼。明代。庄昶。九江有水来天地,三楚兹楼冠古今。日月宏开双照耀,行藏偶此一登临。霓裳无复君山奏,兰茝空悲屈子心。了了世情归涬溟,巴陵小放酒杯深。
【双调】水仙子_依山傍水盖。元代。杨朝英。依山傍水盖茅斋,旋买奇花赁地栽。深耕浅种无灾害,学刘伶死便埋,促光阴晓角时牌。新酒在槽头醉,活鱼向湖上买,算天公自有安排。 雪晴天地一冰壶,竟往西湖探老逋。骑驴踏雪溪桥路,笑王维作画图,拣梅花多处提壶。对酒看花笑,无钱当剑沽,醉倒在西湖。 寿阳宫额得魁名,南浦西湖分外清。横斜疏影窗间印,惹诗人说到今,万花中先绽琼英。自古诗人爱,骑驴踏雪寻,忍冻在前村。 闲时高卧醉时歌,守己安贫好快活。杏花村里随缘过,胜尧夫安乐窝,任贤愚后代如何。失名利痴呆汉,得清闲谁似我,一任他们外风波。 六神和会自安然,一日清闲自在仙。浮云富贵无心恋,盖茅庵近水边,有梅兰竹石萧然。趁村叟鸡豚社,随斗牛儿沽酒钱,直吃到月坠西边。 黄金散尽学风流,学得风流两鬓秋。笑煞那看钱奴枉了干生受,我觑荣华似水上沤,则不如趁中年散诞优游。斟绿酒低低的劝,红妆慢慢的讴,醉时节锦被里舒头。 灯花占信又无功,鹊报佳音耳过风。绣衾温暧和谁共?隔云山千万重,因此上惨绿愁红。不付能博得个团圆梦,觉来时又扑个空,杜鹃声又过墙东。 自足 杏花村里旧生涯,瘦竹疏梅处士家。深耕浅种收成罢,酒新ド鱼旋打,有鸡豚竹笋藤花。客到家常饭,僧来谷雨茶,闲时节自炼丹砂。 东湖所见 东风深处有娇娃,杏脸桃腮鬓似鸦。见人羞行入花阴下,笑吟吟回顾咱,惹诗人纵步随他。见软地儿把金莲印,唐土儿将绣底儿踏,恨不得双手忙拿。
答徐绍卿见怀二首 其二。明代。皇甫汸。芳岁无淹晷,空山忽报秋。时危平子叹,日暮美人愁。尺素劳相忆,云踪莫可求。清辉惟共月,犹自迟南楼。
玉楼春。宋代。晏几道。旗亭西畔朝云住。沈水香烟长满路。柳阴分到画眉边,花片飞来垂手处。妆成尽任秋娘妒。袅袅盈盈当绣户。临风一曲醉朦腾,陌上行人凝恨去。
何幸闻名早。爱春蚕、缠绵作茧,丝丝萦绕。织就七襄天孙锦,彩线金针都扫。
隔千里、系人怀抱。欲见无由缘分浅,况卿乎、与我年将老。
金缕曲 题《花帘词》寄吴蘋香女士,用本集中韵。清代。顾太清。何幸闻名早。爱春蚕、缠绵作茧,丝丝萦绕。织就七襄天孙锦,彩线金针都扫。隔千里、系人怀抱。欲见无由缘分浅,况卿乎、与我年将老。莫辜负,好才调。落花流水难猜料。正无妨、冰弦写怨,云笺起草。有美人兮倚修竹,何日轻舟来到。叹空谷、知音偏少。只有莺花堪适兴,对湖光山色舒长啸。愿寄我,近来稿。
留别县僚。宋代。洪适。满城鼓吹出林坰,珍重来思此日情。共说栖鸾留政迹,自怜展骥坠家声。一时宦侣推儒雅,百里民编乐治平。山意川容若相挽,不堪整驾问归程。
拟古十四首 其三。明代。李昌祺。园绮遗世贤,逍遥商颜巅。安汉笑谈顷,视之何易然。拂袖谢隆准,采芝茹芳鲜。今复有斯士,吾将为执鞭。
夏日书怀。宋代。翁森。孤坐衲蒙头,岩扉花竹幽。山明云罢雨,天迥月悬秋。煮茗猿分饮,藏蔬鼠或偷。道人方睡去,梦入五台游。
山水词。明代。陈琮。水何碧,云何黄,漠然真是水云乡。水云乡,梅的皪,一夜东风尽开却。幽鸟飞来不知去,芳心未许閒偷啄。
入院言志。明代。鲁铎。圣明重辅理,推心任儒臣。玉堂敞北扉,储养归陶钧。商家礼三俊,周室须常人。肆今黄阁老,蔼蔼伊周伦。而我樗散质,亦与名材抡。赖兹揩范在,启发倾仓囷。岂徒事文字,衣钵传经纶。我生颇辛苦,所怀非忧贫。愿言策驽蹇,周道随清尘。
诸子同过草堂喜而有作四首 其一。清代。林朝崧。瓮头新酒熟,恰喜故人来。萝径闻厖吠,豆田驱犊回。看山捲帘幕,临水洗尊罍。醉话经年别,春风怀抱开。
寄字陈必亨不达再赋此。明代。游朴。海内穷交自古稀,故山萝薜尚堪衣。高天雨露身难近,晏岁冰霜计已非。几度书成征雁断,何年歌罢饭牛归。掉头我亦沧洲去,迟尔秋江共钓矶。
下方山诗。南北朝。何逊。寒鸟树间响。落星川际浮。繁霜白晓岸。苦雾黑晨流。鳞鳞逆去水。弥弥急还舟。望乡行复立。瞻途近更修。谁能百里地。萦绕千端愁。
点绛唇。宋代。陈允平。眉叶颦愁,泪痕红透兰襟润。雁声将近。须带平安信。独倚江楼,落叶风成阵。情怀闷。蝶随蜂趁。满地黄花恨。
金鼎一溪云 傀儡喻。金朝。王丹桂。颜貌胡妆点,形骸旋合攒。*跄扭捏恁多端。争信被人般。由自摇头弄影。日日当场驰骋。一朝线断罢抽牵。方悟假因缘。
次韵寄林见素司寇 其二。明代。谢迁。一激颓波大有功,滔滔皆是古来同。心悬魏阙猷仍壮,兴在孤山句倍工。宦路金兰怀夙昔,乡关云树怅南东。白头晤语知无地,短札因风托便鸿。
百丈山。宋代。袁陟。复岭逾崷崒,层崖遍屈盘。寺当幽谷面,路指白云端。树老苍天骨,蓝凝上帝冠。右屏秋已冻,板屋夜多寒。三宿孤不恋,千山远梦残。惟悉钟动晓,西下见征鞍。
次韵蒋德言游太白玉几两山。宋代。楼钥。賸欲扶筇随意行,要令心迹得双清。何时同入翠微去,丈室先参老净名。
水调歌头(上韵州方检详,时有节制之命)。宋代。严仁。惨淡望京阙,慷慨梦天山。引杯中夜看剑,壮气刷幽燕。鼍鼓满天催曙,画角连云啸月,吹断戍瓶烟。犀角赤兔马,虎帐绿熊毡。仗汉节,伸大义,伐可汗。青冥更下斧钺,赤子要君安。铁骑千君观猎,宫样十眉环座,礕礰听鸣弦。莫厌兜鍪冷,归去又貂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