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鲜于子骏《郓州新堂月夜

和鲜于子骏《郓州新堂月夜朗读

《和鲜于子骏《郓州新堂月夜》二首》是苏轼在宋代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

明月照耀着华池,倒映在池塘上的堂屋。
堂屋中隐约有几个人,他们的心与清凉的水月相伴。
微风吹过,萤火已经不再闪烁,露草时而闪烁光芒。
我起身观赏河汉流动,踏着木屐行走在长廊上。
这个名望之都信步繁忙,千指调动笙簧乐声。
先生因病不饮酒,童子代其烧香祭祀。
独自创作了五字诗,清丽绝伦如韦郎。
诗完成后,月亮渐渐偏斜,明亮的月亮和清朗的对望。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月夜的景象和作者的心境。明亮的月亮照耀着华池,倒映在池塘上的堂屋,给人一种幽静而宁谧的感觉。堂屋中有几个人隐约可见,他们的内心与清凉的水月相映成趣,给人一种宁静和凉爽的感受。微风吹过,萤火已经消失不见,只有露草时而闪烁光芒,增添了一丝神秘感。作者起身观赏河汉流动,在长廊上踏着木屐行走,感受着名望之都的繁忙和喧嚣,千指调动着笙簧乐声,显示出城市的繁华和热闹。然而,先生因病不得饮酒,由童子代其烧香祭祀,表现出对先生的关怀和敬仰。最后,作者独自创作了一首五字诗,清丽绝伦,如同韦郎(指唐代诗人韦应物),表达了作者在这样的环境中所得到的灵感和感悟。诗写到最后,月亮渐渐偏斜,明亮的月亮和作者清朗的目光对望,象征着作者与月亮的心灵交流和对月亮的仰慕。

这首诗词通过对自然景物和人文环境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在月夜中的静谧和思考,展示了他对自然与人情的感悟和对艺术创作的追求。同时,诗中也透露出对先生的敬仰和对名望之都的繁华的感知。整首诗词以清丽的语言和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苏轼独特的诗境和情感。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苏轼朗读
()

猜你喜欢

临津不得济。
伫楫阻风波。
萧条洲渚际。
气色少谐和。
()

虚阁跨芳沼,阴溪生绿苔。雨晴梅子长,春过芍花开。

坐久谈微纵,情深首重回。最怜清荫里,时有细香来。

()

百尺楼居耸碧霄,天开图画足逍遥。
一帆春雨来湖口,两岸青山落树腰。
夜坐翻经香欲冷,诗成倚柱酒微消。

()

鍊师投老演真乘,像劫空王爪与肱。于总持门通一路,以光明藏续千灯。

从容发口酬摩诘,邂逅持心契慧能。新句得公还有赖,古人诗字耻无僧。

()

椿翁同行几人存,莲社诗盟可重温。儤直久劳千里梦,归宁新沐凡重恩。

游尘不染金陵道,佳气长浮白下门。知有凤池高咏在,不须重数莫愁村。

()

西湖赏春

()
朝暗杖马夕笺天,汉事于今已几年。
一片孤忠应尚在,定须耿耿斗牛边。
()

寿域天开气运延,金茎十二露华鲜。我公想是琼浆饮,绿鬓朱颜不老仙。

()

怪得欢声满十龙。诞辰和气敌严冬。安书莲幕欣频到,庆事花城喜屡逢。
琼液泛,宝熏浓。华堂交口祝椿松。阿姑同健夫偕老,会有重重锦诰封。

()
匠余留片木,楮案定欹倾。
不是乖绳墨,人间地少平。
()
奉报富春姑。
休要随余。
而今非妇亦非夫。
各自修完真面目,脱免三涂。
()

百战才馀骨与毛,枯株倚着费抓搔。何人终惠还刍秣?拂拭风鬉气尚豪。

()

所思劳梦寐,夜夜碧江飞。只为云山阻,能令雁字稀。

炊餐惟苜蓿,避席掩柴扉。闻道耽幽僻,行歌对落晖。

()

金盆濯足段文昌,乞索家风饱便忘。
他日楚人能一炬,又从焦土说阿房。

()
九霄风静夜沉沉,由籁虚徐度玉音。
好是太真歌未阙,飞烟遥上郁华林。
()

早见新圭挂柳梢,恰当七夕露云㘬。弯环已过初弦上,圆满犹虚半镜抛。

蚕织暂停梭影掷,蛾眉才埽笔痕捎。抵他五夜人应妒,照尔双栖姊或嘲。

()
月季只应天上物,四时荣谢色常同。
可怜摇落西风里,又放寒枝数点红。
()

少年从猎出长杨,禁中新拜羽林郎。独对辇前射双虎,

君王手赐黄金珰。日日斗鸡都市里,赢得宝刀重刻字。

()

居近蓉城满县花,三春渐见拂桐芭。缁帷问字风生座,碧幔传经月映纱。

峒麓遗言用断简,浦城馀泽属名家。双仙别有延年术,冰谷休寻汉武瓜。

()
我少知子由,天资和而清。
好学老益坚,表里渐融明。
岂独为吾弟,要是贤友生。
不见六七年,微言谁与赓。
()

自从南浦更联舟,两浙云山暗已收。京洛只今成乐土,逢人休上望乡楼。

()

谁言今之人,不见古时月。古月照今人,千年同一辙。

()
委巷有佳人,颜色艳桃李。
珠翠不增妍,所佩兰与芷。
相遇非深恩,羞为发皓齿。
闭户弄朱弦,江湖万余里。
()

客葬柰贫何,无山无薜萝。近分南宕小,远胜北邙多。

不与貂蝉老,空将琬琰磨。丁宁燕许手,遗事细蒐罗。

()
五更残梦。
听绿窗莺语,罗衾香拥。
百啭多情,娇啼无泪,枕上一声时送。
真成翠鬟双*,当户玉琴初弄。
()
忆南洲。
绀波萦绕,垂杨柳拂朱楼。
念十载风流梦觉,满身花影人扶,旧曾暗游。
无言空怆离忧。
()
稽山鉴水正宜秋,笑邻铜符下鷁舟。
青琐夕郎传故事,鸿都仙客足风流。
锦衣著去经乡国,茧纸翻成赋郡楼。
祗恐汉廷须雅望。
()

村墅苔为径,茅檐竹作篱。神清和月写,香远隔烟知。

老树有馀韵,别花无此姿。诗人风味似,梦寐也应思。

()

峭风俄扫蒻房空,恍忽还疑在梦中。毕竟怨亲何所似,偶然萍水复西东。

()

南岳有威凤,竹梧得其依。五章备文采,鸣声合金徽。

圣皇莅九五,四海扬德辉。翙翙初来仪,雍雍复旋归。

()

幽禽噪破那伽定,便见文星入寺来。

倒屣门迎开笑面,林泉陡觉起风雷。

()

石楼大小洞云铺,乱后仍寻兴倍孤。彩凤出岩光突兀,眠犀当涧草模糊。

铁桥空际全无路,琪树天边别有壶。愧对仙山人易老,黄芽何处觅丹炉。

()
漠漠黄云塞草低,南人空说翠舆归。
孤臣泪尽仍尝胆,白首江湖雁北飞。
()
醇酒醉人春气味,酥油委地懒形模。
日迟身困差无客,午枕犹堪了睡逋。
()
落日边书急,秋风战鼓多。
私忧真过计,长算合如何。
尽欲清淮戍,仍收瀚海波。
栖迟一尊酒,幽恨满关河。
()

空有难深作,殊无贞烈姿。
试评阿娇赋,有愧孝娥碑。

()

白莲香散沼痕干,绿筱阴浓藓地寒。年老寄居思隐切,

夜凉留客话时难。行僧尽去云山远,宾雁同来泽国宽。

()
万家烟树散啼鸦,上国清明好物华。
沧海几回惊节序,东风随处见莺花。
山回凤阙云边出,柳带龙旗雨外斜。
欲醉芳尊消客况,鹃声落日在天涯。
()

此君原是主人翁,夙夜惺惺俨在中。只为杜门能谢客,一间虚室自玲珑。

()

一罋香醪一曲琴,得相寻处且相寻。
杯宽却怪青山小,坐久不知黄叶深。
当路星轺已钳口,异乡风物更关心。

()
宫中命缕千丝合,阶下祥蓂五荚芳。
汉殿桃枝先作印,楚人兰叶续为汤。
()

沧海烟深碧浪遥,鱼龙奋起上云霄。至今司马双题笔,犹在天涯万里桥。

()

一别仙源无觅处,刘郎鬓欲成丝。兰昌千树碧参差。芳心应好在,时复问蜂儿。报到洞门长闭着,只今未有开时。杏花容冶没人司。东家深院宇,墙外有横枝。

()

彷佛声尘欲见难,衔哀思影觉心酸。一觞絮奠惭韩重,安得邀为三日欢。

()
出郭幽寻一笑新,径呼艇子截烟津。
不辞疾步登重阁,聊欲今生识伟人。
泉镜正涵螺譬绿,浪花不犯宝趺尘。
始知神力无穷尽,丈六黄金果小身。
()

北山虎有穴,南山虎为群。目光如电声如雷,倚荡起伏山之垠。

百人一饱不留骨,败衣坠絮徒纷纷。空谷绝樵声,长路无行尘。

()
吴会风流。
人烟好,高下水际山头。
瑶台绛阙,依约蓬丘。
万井千闾富庶,雄压十三州。
()
开尽荼,正桑云麦浪,天气如秋。
南园露梢半坼,金粟丝头。
温香傍酒,尽多娇、不识春愁。
莺院悄,轻阴弄晚,何人堪伴清游。
()
珠碎眼前珍,花凋世外春。
未销心里恨,又失掌中身。
玉笥犹残药,香奁已染尘。
前哀将后感,无泪可沾巾。
()

笙歌罢曲辞宾侣,庭竹移阴就小斋。愁不解颜徒满酌,

病非伤肺为忧怀。耻矜学步贻身患,岂慕醒狂蹑祸阶。

()
天池潮汐渺难推,何事多盈亦有亏。
生长涛渊头纵白,问之消息莫能知。
()

再见州人本不期,相留相挽忍相违。携盘渭水空流涕,种柳金陵已合围。

事去恍疑春梦过,眼明还似故乡归。题诗未要题名字,今是中原一布衣。

()
曾问片夫路,名山两日程。
能销几两屐,况值一川晴。
诗欲谋於夜,云多不近城。
暮年尘事有,逐处得心情。
()
偶奉纶书莅旭川,郡楼嘉致尽依然。
松欹鸟道云藏寺,月满渔舟水浸天。
望帝古祠花簇簇,锦城归路草芊芊。
有时倚槛垂双袂,故国风光似眼前。
()

城国排云锁病身,岂知城外物华新。
非缘放逐循墙去,不见西湖万顷春。

()

满眼烟尘杂鼓旗,经冬首鼠负忧疑。
树头新绿今如此,孤负春光固可知。

()

廿年踪迹与时违,买得轻舟逐雁飞。湖面白云吹晚醉,马头红叶点秋衣。

梦回南国疏钟迥,心到东庐落月微。同想远游君独往,离情中夜托金徽。

()

吴兴祠堂祀百世,凛凛英姿有生意。
坐令异代乾没儿,莫敢徜徉来仰视。
唐家纲纪日陵迟,僭窃相连益昌炽。

()

两京作觔卖,五溪无人采。夷夏虽有殊,气味都不改。

()
腊前再雪已相侵,年后更连人日阴。
欲问梅花苦无地,把君诗卷得参寻。
()

逶迤曲巷,在春城斜角,绿杨荫里。
赭白青黄墙砌石,门映碧溪流水。
细雨饧箫,斜阳牧笛,一径穿桃李。

()
睡起风帘一派垂。
失巢燕子傍人飞。
日长深院委香泥。
绿笋出林翻锦箨,红葵著雨腿胭脂。
()

诗情放,剑气豪,
英雄不把穷通较。
江中斩蛟,

()

久辞簪绂返田庐,萝薜森森称隐居。地近柴桑多种柳,林疑濠濮足观鱼。

彤云染翰开金歼,清月焚香叩玉虚。此日汉庭求禅草,可云消渴老相如。

()
静乐堂中禅悦身。
相家庆袭两家春。
瑶池云气冲霄鹤,兰砌风标瑞世麟。
华屋邃,宝杯新。
()

乌龙井上杓销雪,白鹤山中又见春。须可百回来绕树,莫教一片落随人。

()

尘梦断,禅榻证无生。北斗初横云漠漠,碧天无际鹤装轻。

吹下步虚声。

()

草堂旧在姚江浒,门对清流列环堵。明窗净几似仙家,中有佳人服勤苦。

养高懒去干州县,十载将心攻笔砚。兴来不赋散人歌,闲时只读功臣传。

()

纷华眩人剧朱碧,子独好书如好色。王孙被服甚寒生,射策君门先破的。

荣州书窟三万卷,锦囊付此庞眉客。南游句吴北大魏,亦复徒劳问刀笔。

()

袖里深藏大吉山,逢人拈出好生观。不嫌贫富僧兼俗,价数高低试著看。

()

浙涛如白马,蜀险度黄牛。风雨销归兴,江山助壮游。

宦情随水落,乡梦逐波流。帆影岚光外,依稀见庾楼。

()
天明小儿更传呼,髯刘已到城南隅。
尺书真是髯手迹,起坐熨眼知有无。
今人不作古人事,今世有此古丈夫。
我闻其来喜欲舞,病自能起不用扶。
()

至德中,大历中,两拾遗,真巨公。李峤元稹作才子,岂比诗仙与诗史。

()

镇日莺愁燕懒,遍地落红谁管?

睡起爇沉香,小饮碧螺春盌。

()

畴昔从公杖屦閒,风乎嬉舞水云閒。千言自我一闻悟,十驾从渠九折艰。

蚤岁道山应遍住,他年画戟许谁攀。何词可赠张童子,莫忘杨公阳翟山。

()

只在边尘里,年年老别离。冰霜原共苦,山水岂余私。

有命荷皇泽,无家感佛慈。愿言各努力,庶足慰相思。

()

运转黄河旧,波澄少海清。

菊篱浮喜色,兰殿沸欢声。

()
烛花催晓。
醉玉颓春酒。
一骑东风消息到。
占得鳌头龙首。
()

山昏归云敛,叶落夕飙骤。疏松漏微月,清光照岩窦。

烟中二仙师,一笑欣邂逅。行行扑空翠,杖屦相先后。

()

西苑无人归,秋色扬州早。
伤心辇路傍,依旧多腐草。

()
我是山中万户侯,明知骑马胜骑牛。
晚来马上看山色,不似骑牛得自由。
()
窣堵缘霄雁势联,凭阑清眺俯三川。
春华已遍燃灯地,日气犹烘噀雨天。
游盖结阴尘不动,饮筹催釂客争传。
须知四级题名处,要记浮生六十年。
()

烟雨楼头春乍晴,鸳鸯湖上鸟嘤嘤。
中浮片席空三面,斜抱千家截半城。
渔网晒来风柳变,酒船摇出浪花生。

()
鲁国一杯水,难容横海鳞。
仲尼且不敬,况乃寻常人。
白玉换斗粟,黄金买尺薪。
闭门木叶下,始觉秋非春。
()

入窗才一缕,满室便氲然。任使频舒卷,山僧自稳眠。

()

九垓共色。想洛滨剑客,吹呼长笛。貏豸老松,别树平欺烂柯折。应是千官鹤舞,腾贺表、谁家椽笔。赐宴也,内劝宣来,真个是瑶席。休怪,巷陌寂。有一种可人,扫了还积。悲饥闭户,僵卧袁安我偏忆。凝望天童列嶂,谁大胆、偷藏遥碧。待问讯、清友看,怕难认得。

()

君家枯木称小李,老干杈枒翠微里。忽看怪石起陂陀,复有疏篁映秋水。

年年雨露长莓苔,落叶悲风惨澹来。日暮天寒鬼神护,深山大泽栋梁材。

()

朝阳不再盛,白日忽西幽。

去此若俯仰,如何似九秋。

()
回望玉楼金阙。
正水遮山隔。
风儿又起,雨儿又煞,好愁人天色。
两岸荻花枫叶。
()

别来又觉绿葵肥,节序天涯转眼非。南极一星光射斗,东阶群凤彩翻衣。

君开紫剑看龙跃,我认清溪狎鹭飞。吴水粤山风雨改,嘤鸣声气共因依。

()
松篁深靓隐新宫,十六清真位位同。
笙鹤似临三境上,佩环应下五云中。
烟霞顿隔尘寰路,道德追还太古风。
固已群仙资圣寿,嵩呼益原祝尧聪。
()

雁雁欲啼江上秋,旧题诗在水边楼。潮风一夜移帆去,明日书来是越州。

()

()

不向人间住,何须甲子书。桃花开洞口,竹杖入山初。

笔墨从吾好,禅心久已除。倦来开小榻,闲卧对窗虚。

()

灯楼月沼映春云,箫鼓风前院院闻。但是酒旗歌板地,一时凄切想离群。

()

七郡长沙国,南连湘水滨。定王垂舞袖,地窄不回身。

莫小二千石,当安远俗人。洞庭乡路远,遥羡锦衣春。

()

江淹系马帝城边,杨柳如丝尽暮烟。从事步兵为日久,量移搜粟感恩偏。

月明寒铗逢燕市,花落春潮上越船。莫以壮年消渴甚,漫随人去饮贪泉。

()
病起春工渐有涯,烧灯时节未还家。
老无筋力追年少,闲有诗篇纪物华。
风暖欲吹残雪尽,月明不着片云遮。
山中儿女应思我,孤负江梅岁树花。
()

()

晓雨泉争向,春山莺乱啼。
流云两三片,移过石桥西。

()
蜀女羞施粉,轻装爱淡红。
抹涂尚年少,膏沐为谁容。
()

千涧起秋阴,万山惊夕瞑。松风何处来,悠然飘夜磬。

()

端居冉冉速流光,往事悠悠耿不忘。击剑总为行乐地,斗鸡曾结少年场。

晚慕诗书才十五,因耽文史三冬苦。夜见萤飞车氏囊,朝看鱼出莱芜釜。

()

香炉复灵峡,信美且吾州。伊昔投荒路,今看拥上游。

猿啼千嶂雨,枫落片帆秋。作赋何年客,偏怜风景幽。

()

皓腕卷红袖,锦韝臂苍鹗。故人断弦心,稚齿从禽乐。

当年惜贵游,遗形寄丹雘。骨象或依稀,铅华已寥落。

()

绕城多少楼台,一春闷锁桃花雨。灵和新柳,风流重见,故人张绪。

剪烛窗深,抱琴台敞,同倾芳醑。笑华阳白鹤,陡催离恨,又分手、蒲帆渚。

()

汉事正犹豫,足迹正跫然。严陵老子,当时底事动天顽。曾把丝纶一掷,藐视山河九鼎,高议凛人寒。竹帛非吾事,霄汉任腾骞。

问云台,还得似,钓台巅。几年山下,使人犹识汉衣冠。寄语功名余子,今日成尘何在,百战亦多艰。一笑桐江上,来往钓名船。

()
披拂芝兰便断金。
顿成南北岂胜任。
三年尊酒半生话,千里云山一寸心。
休怅望,莫登临。
()

迢迢一径绿苔封,步入烟霞杳霭中。丈室老禅忘色相,庭前红杏自东风。

()
不须十日照胥敖,且要仙花丽显皋。
集霰果然归望望,同云因得蔽高高。
辉山玉璞韬虹气,乱眼烟霄隘羽毛。
欲叩小斋拚醉赏,最怜纤玉劝持醪。
()

一方胜景满川稀。水竹弯环四面围。簇槛名花红冉冉,当门幽桧绿依依。

争歌稚子春风舞,斗巧灵禽晓树啼。社内人家三十户,崇真修道压磻溪。

()

冶城八月秋风起,仙吏驱车入帝里。白叟黄童拥道周,攀辕卧辙情无已。

一官闽海几年馀,汉室循良更孰如。鲁恭政简能驯雉,羊续官清不爱鱼。

()
柴荆宴起客来初,偏慰衰容久索居。
尽日长吟才子句,多时胜读古人书。
墙头新竹延高柳,门外清流映污渠。
更约相从见披豁,祇应扶曳扫庭除。
()

冰泮洪河春意深,桃花新涨涌千寻。凌波钓艇纶竿湿,近水人家树木阴。

危岸堕沙沉鸟迹,长风鼓浪听龙吟。临流自得沧浪趣,一曲高歌绝赏音。

()
故国王孙佩碧兰,春去凉月倚朱阑。
玉箫曲趁莺声转,金鼎香随蝶梦残。
碧沚波清堪把钓,黄尘风急倦弹冠。
外家文采惟君在,笑我冰髭跨晓鞍。
()

沈翁隐侯裔,素医而好儒。有方不自秘,云是溯洄书。

绕庵播嘉种,岁岁勤菑畬。平生活人手,荏苒七十馀。

()
客至支筇出,俱云步履强。
礼犹尚筋力,病忍谓膏肓。
此别终千古,相陪苦一霜。
萧萧亭畔柳,回首重凄凉。
()

奏酲薄。梦中球马豪如昨。
豪如昨。月明横笛,晓寒吹角。
古来成败难描摸。而今却悔当时错。

()

九重颁诏拔儒绅,海内均沾雨露新。倦鹤岂能冲碧汉,残花无复向青春。

螭头秉笔文章伯,凤辇含香骨鲠臣。黼黻皇猷今已盛,鮿生甘作太平民。

()
二月和风到碧城。
万条千缕绿相迎。
舞烟眠雨过清明。
妆镜巧眉偷叶样,歌楼妍曲借枝名。
()

宿昔梦龙门,兹晨越三峡。湍雷翻水花,林风坠霜叶。

行人与飞鸟,邂逅忽相接。寺门苍崖削,松台紫云叠。

()

杳杳波涛去莫穷,要须流合海天东。
长帆百尺嗟无用,醉绝重湖笑逆风。

()
危岚铁面太岩岩,少憩茅栏石下龛。
壁立晴空几万仞,承天一柱在东南。
()

近浦寒潮落,平沙返照红。不嫌归路晚,家在板桥东。

()

风尘时节送君行,萍水分携百感生。六馆交游曾刮目,十年离合最关情。

山川渺渺蛮中路,雾雨昏昏海上城。玉册已颁王事毕,便催车马转归旌。

()

老圃青青甲,平生味饱谙。本无食肉相,岂是厌肥甘。

()

廿四番风一例催,秋英春艳共寒梅。几般身世总同杯。

故放银灯留素影,更移枕近逗香来。华严境界共徘徊。

()

老人星照螺川,丽谯瑞霭笼晴昼。使君初度,满城和气,欢声盈口。篱菊浮金,茱萸泛紫,重阳时候。算年年长是,节前八日,先满□空格据律补、为公寿。
一代文章山斗。拥朱幡、暂劳分守。崇墉万堞,浮梁千丈,此恩难朽。褥袴方谣,丝纶已下,即登班首。看明年今日,开筵凤池,赐黄封酒。

()

云破月穿牖,夜严风号隙。客子寝不安,寒灯照空壁。

默然不平事,起坐长太息。书但记姓名,剑本匹夫敌。

()

青丝缆引木兰船,名遂身归拜庆年。

落日澄江乌榜外,秋风疏柳白门前。

()
短衣穿结半瓢空,所住茅檐仅蔽风。
久诵经书皆默记,试挑史传亦旁通。
青灯窗下研孤学,白首山中聚小童。
却羡安昌师弟子,只谈论语至三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