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日过丹阳明日立春寄鲁元翰

元日过丹阳明日立春寄鲁元翰朗读

《元日过丹阳明日立春寄鲁元翰》是苏轼的一首诗,描述了元旦时过丹阳,明天就是立春的景象,寄托了对时光流转和岁月的感慨与思考。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堆盘红缕细茵陈,
巧与椒花两斗新。
竹马异时宁信老,
土牛明日莫辞春。
西湖弄水犹应早,
北寺观灯欲及辰。
白发苍颜谁肯记,
晓来频嚏为何人。

诗意及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元旦过后的景象。首先描绘了堆放着红纱细布、巧妙搭配着两斗椒花的新年装饰,表达了节日的喜庆和热闹氛围。接着,苏轼以竹马和土牛作为隐喻,表达了人生阶段的不同,暗示了时光的流逝和岁月的更替。他说竹马虽然是旧时的玩具,但在异时之间也能感觉到时间的流逝,土牛在明天也不能拒绝春天的到来,以此表达了对光阴易逝的感叹。

接下来,苏轼提到了西湖和北寺,西湖弄水应早,北寺观灯欲及辰。这里通过描绘景色,表示时间的流转。西湖的水依然如早晨一样清澈,北寺的灯火也欲望到达天明。这里表达了对时间的敏感和对未来的期待。

最后两句揭示了作者的状态。苏轼说他的白发和苍颜,谁会记得,而且他早上醒来频繁地打喷嚏,却无人知晓原因。这里表达了作者对自己衰老和被遗忘的感受,也可能暗示了岁月的无情和人事的变迁。

整首诗通过对元旦和立春这两个时间节点的描绘,以及对童年、年少和衰老的对比,表达了对时间流逝和人生变迁的思考和感慨,展现了苏轼细腻的情感和对人生的深刻洞察。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苏轼朗读
()

猜你喜欢

翻花满阶砌,愁人独上机。浮云西北起,孔雀东南飞。

调丝时绕腕,易镊乍牵衣。鸣梭逐动钏,红妆映落晖。

()
身向云山那畔行。
北风吹断马嘶声。
深秋远塞若为情。
一抹晚烟荒戍垒,半竿斜日旧关城。
()

门外好山青入户,阶前芳草绿侵帘。山僧应笑游人醉,头上花枝压帽檐。

()

踣羽兴刘计有馀,也应黄石一编书。淮阴相国俱人杰,明哲看来太不如。

()

方舟去鳷鹊,鹄引欲相要。晨凫移去舸,飞燕动归桡。

鸡人怜夜刻,凤女念吹箫。雀钗照轻幌,翠的绕纤腰。

()

逆风吹沙沙翻波,线路屈曲如黄河。咫尺人马不相见,高轮大石陵嵚砢。

黄埃濛濛落细粉,非雾非霰谁为搓?忽然回飙压天半,白日到地青山多。

()

君子既执迷,无由达情素。明月海山上,秋风独归去。

()

旧时来往燕都,为花常向花前醉。十年一梦,鬓丝如许,尚余情味。曾见君家,后园深处,满栽姚魏。恨匆匆过了,寻芳时候,又早是、春归际。只想十分憔悴。说两株、吐花犹未。曲栏干凭,朝酣不语,为谁凝思。拟合金*,清平妙曲,与渠相慰。怕今宵,便有无情风雨,作遮藏计。

()

天生祸水灭炎精,能使君王万乘轻。不独昭阳有飞燕,玉环沉醉在华清。

()

城开天阙俯江隍,何但黄山半夕阳。节近偶来持菊盏,恩深犹忆赐萸囊。

青葱玉树甘泉色,零落彫胡太液香。谁向商飙称赋客,万年丰镐颂高皇。

()

鬓丝冉冉飏茶烟,药裹关心手自煎。祸福从来相倚伏,灵氛何必事建篿。

()

天孙召魂,鬼伯催促,
千岁之渊不为谷。巉岩既刊,
松柏桓桓。曰惟君之魂,

()

泰山其颓乎。
梁木其坏乎。
哲人其萎乎。

()
饱食频频只鴬斯,可堪迅景隙驹驰。
不逢犹是桐为弩,当价胡宁菌作芝。
天策寂埋三弄笛,楚山穷处四愁诗。
将坛可复宜衰病,此柄须君为主持。
()
五十五年,满簪华发,俨然遂良。
又何曾戚戚。
华门主窦,何曾汲汲,玉带金章。
困后高眠,饥来饱□,老矣狂夫老更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