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孙莘老七绝。宋代。苏轼。乌程霜稻袭人香,酿作春风霅水光。时复中之徐邈圣,无多酌我次公狂。
《赠孙莘老七绝》是苏轼在宋代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乌程霜稻袭人香,
酿作春风霅水光。
时复中之徐邈圣,
无多酌我次公狂。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农田的美景和对友人的赞美。诗人通过描写乌程的霜稻香气和春风在霅水上的光辉,表达了对自然景观的赞叹和欣赏之情。然后,诗人提到了徐邈圣,他是当时的一位知名文人,表示自己对他的崇敬之情。最后,诗人自谦地说自己无法与徐邈圣相比,但仍然希望能与友人共饮。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的七绝形式表达了诗人的情感和对自然景观的赞美。诗人通过描绘乌程的霜稻香气和春风在霅水上的光辉,展示了他对自然美的敏锐观察和细腻的描绘能力。这些描写使读者能够感受到丰富的感官体验,仿佛能闻到稻香和感受到春风的轻拂。
在描写自然之后,诗人通过提到徐邈圣,展示了他对这位文人的敬仰之情。徐邈圣可能是当时的一位知名文化人物,他的名字的提及使诗词增添了一层文化内涵。最后,诗人自谦地表示无法与徐邈圣相比,但仍然期望与友人共享美酒畅谈。
整首诗以简洁而清新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观和友情的赞美之情,展示了苏轼独有的情感表达和细腻的观察力。这首诗在表达情感的同时,也蕴含了对自然与人文的思考,使读者在欣赏之余也能深入思考和感悟。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苏轼。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羽林骑闺人。唐代。王维。秋月临高城。城中管弦思。离人堂上愁。稚子阶前戏。出门复映户。望望青丝骑。行人过欲尽。狂夫终不至。左右寂无言。相看共垂泪。
故园秋日曲四首 其三。宋代。谢翱。龙蛇已去荒窟宅,翻藕人人下剑池。岸池藕尽无浮叶,惟有青青榕树枝。
别司马汪公八首 其五。明代。胡应麟。老丑讵足嗟,百年迅飞霞。念彼弇山堂,缅邈天一涯。佳人逝安适,相望徒蒹葭。怅焉念长别,中肠结如麻。今我不为乐,日月忽已遐。
癸巳燕台杂感 其三。清代。左宗棠。青青柳色弄春晖,花满长安昼掩扉。答策不堪宜落此,壮游虽美未如归。故园芳草无来信,横海戈船有是非。报国空惭书剑在,一时乡思入朝饥。
与谢三学士唱和八首·昨日偶陪後骑同适近郊。宋代。欧阳修。堤柳才黄已落梅,寻芳弭盖共徘徊。桑城日暖蚕催俗,麦垅风和雉应媒。别浦人嬉遗翠羽,弋林春废锁歌台。归鞍暮逼宫街鼓,府吏应惊便面回。
采桑子·行尸走骨贪名利。金朝。马钰。行尸走骨贪名利,分定刚图。不念身躯。皮与骷髅作殡居。劝人割断攀援索,跳出红炉。整顿元初,有个山侗著力扶。
醉落魄(江阁)。宋代。赵善括。梯横画阁。碧栏干外江风恶。笑声欢意浮杯酌。秋水春山,相对称行乐。谁家青鸟穿帘幕。暗传空有阳台约。天公著意称停著。寒色人情,都恁两清薄。
八月五日妙寂道中。宋代。陈宓。山间万点缀黄琼,尽是秋光酿得成。残暑满城痴未退,一枝能使去兼程。
庆涂权尉三首。宋代。陈元晋。朝忧猛虎夕长蛇,吊战场方忆李华。自笑病来宽带眼,那能老去植幢牙。如君政合登东阁,顾我惟堪老北涯。宾主秋风南浦路,旗铃好听捷音哗。
颂十玄谈·一色。宋代。释印肃。殷勤为唱玄中曲,涧水相知音韵足。唯有伯牙欲露机,断弦深意无人续。
寄报国寺东堂止庵祥尊师。元代。张昱。觅船直欲横塘去,船去横塘为访谁?白首正惭玄度老,碧云曾与惠休期。山林此日多高士,风雨连床可论诗。入社既能容载酒,陶潜无复更攒眉。
偈颂七十一首。宋代。释了惠。山空木落,秋清露寒。释迦卤莽,达磨湏顸。唯有陶靖节,东篱采黄菊,烂醉夕阳残。
春日闲居。明代。王女郎。浓阴柳色罩窗纱,风送炉烟一缕斜。庭草黄昏随意绿,子规啼上木兰花。
赏桂。宋代。任希夷。金英翠叶庇灵根,吹作清秋宝篆熏。四客对花飞玉斝,八眉和叶舞红裾。
春晚侍宴丽正殿探得开字。唐代。张说。圣政惟稽古,宾门引上才。坊因购书立,殿为集贤开。髦彦星辰下,仙章日月回。字如龙负出,韵是凤衔来。庭柳馀春驻,宫莺早夏催。喜承芸阁宴,幸奉柏梁杯。
仲元女孙。宋代。王安石。双鬟嬉戏我庭除,争挽新花比绣襦。亲结香缨知不久,汝翁那更镊髭须。
虾䱇篇。两汉。曹植。虾䱇游潢潦,不知江海流。燕雀戏藩柴,安识鸿鹄游。世士此诚明,大德固无俦。驾言登五岳,然后小陵丘。俯观上路人,势利惟是谋。雠高念皇家,远怀柔九州。抚剑而雷音,猛气纵横浮。汎泊徒嗷嗷,谁知壮士忧。
减字木兰花(九日)。宋代。陈师道。清尊白发。曾是登临年少客。不似当年。人与黄花两并妍。来愁去恨。十载相看情不尽。莫更思量。梦破春回枉断肠。
荷叶杯•曲廊。清代。彭孙遹。今夜霜风凄紧。阵阵。行到曲廊边。暗中扶遍小栏干。寒么寒。寒么寒。
桃源图。宋代。郑思肖。长城徭役苦咨嗟,澧水偷春隐岁华。有耳不闻秦汉事,眼前日日赏桃花。
张功父索余近诗,余以南海、朝天二集示之,。宋代。杨万里。作者于今星样稀,凄其望古驷难追。空弃孤竹陶元亮,玉佩琼琚杜拾遗。自笑金秋如嬾妇,可能击鼓和冯夷。报章才作南金直,惭愧君家丙蒿诗。
荅君御诸作 其一。明代。袁宏道。碧水丹崖不自由,无因阑入会仙楼。布帆饱趁潇湘水,几处青枫黄叶舟。
雨中书抱。明代。皇甫汸。一春风雨落花稠,长日园林坐自幽。北海以才蒙谤缺,东京何事恨清流。欲除烦恼空尘劫,并悟逍遥是浪游。莫学虞卿频著作,书成犹未解穷愁。
春晚客怀 其七。元代。王冕。贾谊治安策,虚劳渎圣明。人民正凋瘵,豺虎恣纵横。白水沈南国,青山没上京。吾儒无可奈,老泪向天倾。
开化八景诗 其四 里山瀑布。明代。黄辉。不记潺湲几度秋,一泉泻出四山兜。穿沙屈曲淘金碛,触石纵横漱玉毬。瀑布谁能登峻岭,浣纱人岂过山沟。仙家信息宜珍重,莫遣飞花向外流。
高士咏。韩康。唐代。吴筠。伯休抱遐心,隐括自为美。卖药不二价,有名反深耻。安能受玄纁,秉愿终素履。逃遁从所尚,萧萧绝尘轨。
东山营先人兆十咏 其八。明代。夏良胜。四尺孤坟未告成,奇观百样一时生。祖宗合散枝连干,朝揖分明雨后晴。甲位文峰惊崒嵂,离宫天马自纵横。王维若染无声妙,可是山灵更有情。
满江红 示四妹。清代。徐灿。碧海苕溪,弹指又、一年离别。看过眼、倦杨青老,怨桃红歇。相约每期镫火夜,相逢长是葵榴月。倩残镫、唤起半生愁,今宵说。采莲沼,香波咽。斗草径,芳尘绝。痛烟芜何处,旧家华阅。娇小凤毛堂构远,飘零蝉鬓门楣孑。拂银檠、谱向玉参差,声声血。
时人为三茅君谣。清代。佚名。茅山连金陵,江湖据下流。三神乘白鹤,各在一山头。佳雨灌畦稻,陆地亦复周。妻子保堂室,使我无百忧。白鹤翔青天,何时复来游。
探春慢。清代。蒋士铨。桐帽棕鞋,溪翁园叟,六枝灵寿藤稳。临水登山,寻花踏月,鹤鹿衔芝相引。共说升平事,同看遍、晚松朝槿。喜无杂姓幽栖,敢说一家肥遁。正德年间诸老,算比并前贤,后先招引。宗法家规,衣冠礼让,伯仲儿孙相准。耆旧黄山录,羡遗韵、风流未尽。入画须眉,尽人摹作真本。
长安龙图陈学士宠示重阳日翠微楼上见览拙诗。宋代。魏野。长安长乐古来坡,新创离亭景致多,从此祖筵休别唱,记中自有断肠歌。
仲常龙图自广移帅闽。宋代。郑侠。惠兹政化及民功,内外声称有古风。五岭山川情正黮,七闽桃李意选取通。大明继明天衢辟,重德还朝众愿同。早晚皇穹顺舆议,老人星在玉堂中。
咏梅花三首 其三。明代。乌斯道。笑颜如玉为谁开,绿发仙人倚石台。昨夜雪晴天似水,直教明月为徘徊。
赠寇国宝三首。宋代。陈师道。承家从昔如君少,得士於今孰我先。口拟说诗心已解,世间快马不须鞭。
浪淘沙。宋代。李莱老。榆火换新烟。翠柳朱檐。东风吹得落花颠。帘影翠梭悬绣带,人倚秋千。犹忆十年前。西子湖边。斜阳吹入画楼船。归醉夜堂歌舞月,拚却春眠。
怀会兄邬少溪先生。明代。饶与龄。联辔偕游京国来,知君夙抱出群才。平原士忆苏湖帐,建寿民悲楚岘台。满目烟霞归啸咏,一樽风月畅襟怀。故人每切蒹葭想,安得相从展丽裁。
别阮士瞻。元代。郭钰。豆蔻春梢著小花,玉人憔悴掩琵琶。阮郎病起心情减,半榻松风自煮茶。
摸鱼儿·雁丘词/迈陂塘。金朝。元好问。乙丑岁赴试并州,道逢捕雁者云:“今旦获一雁,杀之矣。其脱网者悲鸣不能去,竟自投于地而死。”予因买得之,葬之汾水之上,垒石为识,号曰“雁丘”。同行者多为赋诗,予亦有《雁丘词》。旧所作无宫商,今改定之。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生死相许?天南地北双飞客,老翅几回寒暑。欢乐趣,离别苦,就中更有痴儿女。君应有语:渺万里层云,千山暮雪,只影向谁去?横汾路,寂寞当年箫鼓,荒烟依旧平楚。招魂楚些何嗟及,山鬼暗啼风雨。天也妒,未信与,莺儿燕子俱黄土。千秋万古,为留待骚人,狂歌痛饮,来访雁丘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