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陶贫士七首

和陶贫士七首朗读

《和陶贫士七首》是苏轼在宋代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老詹亦白发,相对垂霜蓬。
赋诗殊有味,涉世非所工。
杖藜山谷间,状类渤海龚。
半道要我饮,意与王弘同。
有酒我自至,不须遣庞通。
门生与儿子,杖屦聊相从。

诗意:
这首诗以苏轼与陶贫士的友情为主题。苏轼描绘了两位年迈的朋友,他们都已经白发苍苍,相对坐在垂霜覆盖的茅草上。陶贫士是一个不常涉世的人,但他的诗歌才华卓越,写作有独特的味道。苏轼自愧不如,认为自己在世事经验方面不如陶贫士。苏轼带着拐杖漫步在山谷之间,形象宛如渤海龚一样。在旅途中,陶贫士邀请苏轼共饮,他们的心意相通,与王弘(另一位文人)的心情相同。苏轼表示自己会自己去找酒,不需要庞通(指庞统,三国时期蜀国的名将),表达了他自立自强的态度。苏轼的门生和儿子们都跟着他,一起佩戴着拐杖和草鞋。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苏轼与陶贫士之间深厚的友情和彼此的欣赏。苏轼将陶贫士的才华与自己相比较,自愧不如,但也表达了对陶贫士的敬佩之情。诗中描绘了两位老者的形象,白发苍苍,坐在霜覆茅草上,显露出岁月的痕迹。通过描绘这样的情景,苏轼展示了时光的流转和友情的深厚。诗中的山谷和渤海龚的形象都与自然和历史有关,给诗词增添了一定的意境。最后,诗中出现了苏轼的门生和儿子们,显示了他的影响力和教育的成果。

整体而言,这首诗词展示了苏轼对友情的珍视和对陶贫士才华的赞赏,同时也融入了自然景色和历史意象,表达了岁月变迁和人生感慨。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苏轼朗读
()

猜你喜欢

冥搜浑不见诗踪,却在陶然一醉中。
到得醒来诗又去,曲君那有许神通。
()

弹铗归欤何太速,扪腹掀髯饱藷粥。
囊空裘敝未一贫,剩买松明照幽读。

()

官阁题诗夜,重陪水部郎。花摇池槛影,酒洽竹林狂。

国色含烟紫,宫妆写额黄。月中看不足,汉署更闻香。

()

前年九日登高回,月入南斗光徘徊。今年九日西风急,昨夜斗中月仍入。

上天垂象每若斯,安用樽前百忧集。斗杓如柄挹银河,酌河为酒未言多。

()

排危盛气冠英雄,逆耳忠言悟沛公。何事时人太求备,欲将瑕翳掩前功。

()

客里秋光识旧时。西风愁起鬓如丝。菊残又见秋将晚,冬冷寒烟早落棋。

山黛远,路何歧。此生寥落苦寻诗。镜花缘幻堪怊怅,转眼良宵月似眉。

()

扁舟驻寒濑,轻策到临泉。
僧说黄巢事,碑鑱庆历年。
幽花荒甃晚,落木古城烟。

()
道路本无限,又应何处逢。
流年莫虚掷,华发不相容。
野渡波摇月,空城雨翳钟。
此心随去马,迢递过千峰。
()

景定初元汛虏气,掀天功业掩前闻。
扶唐社稷郭中令,造汉乾坤贾冠军。
好激浯溪湔旧案,重磨崖石纪元动。

()

新亭方半丈,众山之所宗。
悭容半窗月,劣受一帘风。
傍人笑老子,游戏如儿童。

()

退红休洗旧胭脂,转绿回黄恐后时。愧抱痴心供曲谅,暂挑风语耐沈思。

渡江何日迎桃叶,倚笛无心唱柳枝。相约试灯圆月夜,拓笺细谱定情诗。

()
三叠古藤阴,自笑无能为役。
千载和陶新曲,了非仙非释。
影徒随我月徘徊,风叶露华湿。
瓮下是成真逸,醉令人思毕。
()

沧浪临古道,道上石成尘。自有沧浪峡,谁为无事人。

()

先生沈病意何如,蓬艾门前客转疏。

不见领徒过绛帐,唯闻与婢削丹书。

()

能来驻车辙,不待拆书缄。上客同王粲,贫家似阮咸。

清谈对云竹,缓步倚风杉。安得盈杯酒,今朝共尔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