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南七夕歌忆升庵杨公因寄

滇南七夕歌忆升庵杨公因寄朗读

《滇南七夕歌忆升庵杨公因寄》是明代朱曰藩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诗词的中文译文:
锦窠何必夺丘迟,
毕竟还他蜀锦奇。
近日锦官空擅巧,
博南山下乞蛮姬。

诗意:
这首诗词描述了作者忆起滇南七夕时的情景,并寄托了对南国美好文化的向往和怀念之情。诗中通过描绘锦窠(指南国特产的锦织物)和南国的美丽景色,表达了对南国文化和艺术的赞美与向往。

赏析:
这首诗词以描绘南国滇南地区的美丽景色和丰富的文化为主题,通过对锦织物和南国的描述,展现了作者对南国文化的倾慕和向往。

首句“锦窠何必夺丘迟”,表达了作者对南国锦织物的赞美。锦窠指的是南国特产的锦织物,丘迟是一种地名,这里用作锦织物的代称。作者认为南国的锦织物是如此美丽,以至于不需要去争夺其他地方的锦织物,南国的锦织物已经足够珍贵和独特。

接着,“毕竟还他蜀锦奇”,表达了作者对南国锦织物的归属感。蜀锦是指四川地区的锦织物,这里用作南国锦织物的别称。作者认为南国的锦织物才是真正的奇绝之物,归属于南国的文化和艺术传统。

接下来的两句“近日锦官空擅巧,博南山下乞蛮姬”,表达了作者对南国文化逐渐衰落的忧虑。锦官指的是制作锦织物的官员,这里暗喻南国的锦织工艺已经失去了原有的精湛技艺,空有一技之长。乞蛮姬则指的是向南方的蛮族乞求文化艺术的象征。作者希望南国的文化能够得到保护和传承,不被外来文化所取代。

整首诗词以简洁明了的表达方式,展现了作者对滇南地区文化和艺术的热爱和呼唤。通过对锦织物和南国景色的描绘,诗词传递了一种对南国文化的向往,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南国文化逐渐衰落的担忧。这首诗词以其深情和思考的方式,给人以深刻的艺术享受和启示。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朱曰藩

朱曰藩,字子价,号射陂,宝应人(今江苏省宝应县),朱应登之子。生卒年不详,约明世宗嘉靖三十年前后在世。登嘉靖二十三年(公元一五四四年)进士。历官九江府知府。曰藩隽才博学,以文章名家。有《山带阁集》三十三卷,《四库总目》行于世。...

朱曰藩朗读
()

猜你喜欢

珍重携锄槛外栽,娟娟泣露紫苞开。吴宫阿玉烟销久,今夜香魂步月来。

()

澄波千顷拥高鬟,手折芙蓉月下还。解忆高堂风露冷,衲衣先送碧云山。

()

海郡列戍连沙洲,榆柳插戟摇清秋。拟从京国洗氛瘴,黄尘复作烟花浮。

西山紫翠不可望,但讶积雪如明鸥。爱君寒斋之画幅,潇洒不写人间愁。

()

客中谁与慰羁孤,喜得高阳旧酒徒。一辈俊才仍濩落,十年相见总江湖。

略惊憔悴颜非昔,为阅崎岖胆渐粗。各有故园三亩在,莼鲈香里得归无。

()
林下中餐后,登临思渺然。
扪萝循鸟道,着屐到壶天。
要地无闲日,新晴有乱蝉。
主人贪贵达,灯火照青编。
()

两朝文彩动朝端,别国相逢得尽欢。欲效当时谋一醉,形容不似古郎官。

()

龙卧林丘自晏如,名贤遗迹在阶除。荒苔尚印登山屐,细草曾回赌墅车。

谁道风流千载尽?笑看风景六朝馀。襟期异代同遐想,挥麈浮云过太虚。

()

郭外云高雪欲低,孤征谁共晚风凄。幽怀正苦愁中闭,好句何曾得处题。

坐爱山光随野酌,倦怜松影护僧栖。兹游长作相思恨,画省人还梦不迷。

()
鄂渚江汉会,兹亭宅其幽。
我来窥石镜,兼得眺芳洲。
远岫云中没,春江雨外流。
何如乘白鹤,吹笛过南楼。
()

冻日摧寒色,狂风送冷尘。慢愁衣服薄,眼底是阳春。

()

南国珊瑚树,好裁天马鞭。鱼龙不解语,海曲空婵娟。

()

绝岛平冈捲欲空,两崖相对屹穹崇。即今画手兼诗笔,更与江山角长雄。

()
将圣由天纵,成能与鬼谋。
聪明初四达,俊乂尽旁求。
一变前无古,三登岁有秋。
讴歌归子启,钦念禹功修。
()

几树桃花认未真,又何分晋与分秦?渔郎不悟避秦者,便把兴亡说与人。

()
敢期芍药边城见,本是人间第一流。
我有无穷羇旅恨,为君今日到扬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