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十五日冶父山中有怀方丈庵

十月十五日冶父山中有怀方丈庵朗读

《十月十五日冶父山中有怀方丈庵》是明代雪浪法师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十月十五日,我在冶父山中方丈庵思念起来。
东岭初升皓月,西林渐渐收敛残霞。
我散步归来,寻找边笋的踪迹,乘凉时采摘到新茶。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人在冶父山的方丈庵中的情景。作者描述了十五日的美丽景色:东方的山岭上升起皓月,西方的林木逐渐收敛残余的霞光。诗人在这样的环境中散步回来,寻找着边上的笋子,同时也采摘了新鲜的茶叶来享受凉爽。

赏析:
这首诗运用了简洁而清新的语言描绘了作者在方丈庵中的一天。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诗人展示了对大自然的敏锐观察和感受。东岭初升的皓月和西林渐渐敛去的残霞,形成了一幅美丽而宁静的画面,使读者仿佛置身于山间。诗人在回到庵中后,寻找边上的笋子和采摘新茶,展示了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亲近。整首诗以自然景色和平和的心态为主题,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平淡生活的感慨。同时,通过描绘诗人的行动和感受,诗歌也传递出一种宁静、平和和自得的心境。

这首诗词以简短的篇幅展示了作者对自然和生活的感悟,通过对景物的描写和对行为的描述,传递出一种恬静、舒适的氛围。读者可以通过欣赏这首诗,感受到作者与自然的融合和对平凡生活的热爱,同时也能够在繁忙的生活中找到一丝宁静和放松。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猜你喜欢

画阁凌虚构,遥瞻在九天。
丹楹崇壮丽,素壁绘勋贤。
霭霭浮元气,亭亭出瑞烟。
近看分百辟,远揖误群仙。
()

得罪同君承帝恩,为邦两地各飞翻。楚山正列窗中岫,卫水常流郭外门。

静对棠阴思棣树,遥凭雁序望鸰原。今日相逢倍相忆,此生堪叹不堪言。

()

蓐收已回辕,玄冥正司令。草木尽黄落,蛰虫俯而静。

尔蛙何从来,恍焉失初性。凌寒发狂声,聒聒莫知竟。

()

朝廷数擢贤,旋占凌霄路。自是郁陶人,险难无移处。也知没药疗饥寒,食薄何相误。大幅纸连粘,甘草归田赋。

()

九金增宋重,八玉变秦余。上手诏在廷云:六玺之用,尚循秦旧。千年清浸,洗净河洛出图书。一段升平光景,不但五星循轨,万点共连珠。崇宁、大观之间,太史数奏五星循轨,众星顺乡,靡有错乱垂衣本神圣,补衮妙工夫。
朝元去,锵环佩,冷云衢。芝房雅奏,仪凤矫首听笙竽。天近黄麾仗晓,春早红鸾扇暖,迟日上金铺。万岁南山色,不老对唐虞。

()

人羡孺人诞贵子,扶摇万里纡青紫。我羡孺人诞子贤,玉峰千丈倚中天。

有子不肯置王家,百年不诀亦焉嗟。贤郎几上思亲书,正是萱帏无恙初。

()

莫愁擎著凤凰雏,秀发明眸粉玉搓。低笑唤卿亲切看,阿侯姿貌似谁多。

()

山暝烟已敛,林凉月初生。
扁舟泊江汜,候吏欣相迎。
登楼引孤兴,开筵坐空明。

()

入春二日逢人日,占岁宜晴苦不晴。冻雨作花还六出,终风吹冷竟三更。

羊羔荐酒浑多事,蟹眼烹茶渐有声。访戴未能馀兴在,朗吟空对夕窗明。

()
慷慨男儿洁列。
除此一无分别。
孤月镇长圆,混入碧潭澄彻。
凝结。
()

三元建上京,六佾宴吴城。朱庭容卫肃,青天春气明。

朝光动剑彩,长阶分佩声。酒阑钟磬息,欣观礼乐成。

()

到日值摇落,相留山舍空。微寒生夜半,积雨向秋终。

度讲多来雁,经禅少候虫。方从听话后,不省在愁中。

()
渔水心情淡淡,鸥波身世悠悠。
清风杨柳一曲,明月芦花满洲。
()

月上九门开,星河绕露台。君方枕中梦,我亦化人来。

光动仙毬缒,香馀步辇回。相从穿万马,衰病若为陪。

()
雪中分手地,亦在暮江边。
栖泊长如此,心期共渺然。
落帆千步柳,到寺一声蝉。
为扫清谿石,还家与醉眠。
()

竹径随泉上,山云触石生。宝栖弹指处,的的是分明。

()
久雨不晴,务在丙丁。
修罗合裳,菩萨生瞋。
佛也不会,波期转经。
拗直作曲,弄假像真。
()
宝刀匣不见,但见龙雀环。
何曾斩蛟蛇,亦未切琅玕。
胡为穿窬辈,见之要领寒。
吾刀不汝问,有愧在其肝。
()

枯桑昨夜生沧溟,风雨扰扰晦复晴。功臣子孙半零落,惟公独克承家声。

金莲坐拥晚出院,儿童走卒俱知名。天球河图不篆刻,金钟玉镛殊铿鍧。

()

诗卷长存万事休,十年黄壤闭风流。人归画扇斋如故,春去山姜叶似秋。

雨后漕河浑更急,道傍官柳绿含愁。羊昙渐老无多泪,忍为停车一少留。

()
清晓新凉惬老怀,只愁傔从可怜哉。
泥行寸步无由到,雨去前山却复回。
()

公子王孙逞富豪,连云甲第竞相高。
谁是锦里秋风客,不放三重屋上茅。

()

照乘复垂棘,固足为国宝。朝有宣力贤,爱惜莫草草。

成汤昔在上,剪发救枯槁。念民不念已,顷刻动穹昊。

()

深冬寒雨沾庭树,马首看君催欲去。路上泞滑不堪驰,惊鸦几点啼将暮。

北走荒原料少人,野店清酤可壮神。昔时嵇阮今何在,咫尺黄垆隔碧津。

()
刘生望都民,病羸寄空窑。
有子曰丑厮,十二行操瓢。
墦间得馀粒,雪中拾堕樵。
饥饱共生死,水火同焚漂。
()

为问长安客,何人识要津。
长持一马箠,浪走六街尘。
城阙烟中晓,关河雪後春。

()

澜翻笔墨浩难收,妙处端能浣客愁。
落笔千章轻万户,思君一日胜三秋。
持身贵比琥璜爵,得句精如狐白裘。

()

阊阖门前望淮水,汉京遥隔几重云。清尊斟酌人难别,白马迟回路忍分。

秘器从来颁上相,敝帷何用乞明君。朝中故旧多相问,莫怪卢家独未闻。

()
躬展盛人,天步逡巡。
乐备礼交,嘉玉既陈。
神方安坐,牙祉纷纶。
陟降有容,皇心载勤。
()
野意楼前满,秋声树杪回。
岁华行老矣,午梦思悠哉。
碌碌甘捐弃,时时幸往来。
不才诗有债,多病酒为媒。
()
牡丹开时花满阑,芍药开时春已残。
等过三春今半夏,重楼日日倚阑干。
()

国初名下数三陈,今代吾宗又有人。

兄弟已推眉更白,功名何虑骨犹屯。

()

驿路车声软,斜晖雨脚收。柳阴家晓鹊,桑椹醉春鸠。

()

乌啼野树岁将暮,满眼菉葹行路艰。老我秪应依白堕,几人犹未识青山。

百年知己长镵在,万事无心拄杖閒。独倚高原望明月,隔云黄鹤几时还。

()
齿德人皆仰,诗书老更耽。
福兼鸿范五,瑞集凤雏三。
岁月供陶写,江湖人笑谈。
流芳钟四叶,兰玉俨相参。
()

竹树阴浓小径迂,壮游那复梦江湖。门衔远岫将青入,身到稀年谢杖扶。

肯播力均家有庆,代终心一德非孤。凭谁唤取丹青手,为续西冈五老图。

()

西湖绕遍又东湖,永夜论文酒浅{奭斗}。
最爱霜林梅蘸水,拟撑小艇访林逋。

()

颓云江上压山飞,天水相迎入翠微。春色如丝无着处,凭将六出散初晖。

()
人去岷峨水自流,豫章三字竟沈浮。
怀人好上层楼看,木落山寒不肯秋。
()
何处倚阑干。
弦管高楼月正圆。
胡蝶梦中家万里,依然。
老去愁来强自宽。
()

筑室寻幽处,唯求水竹邻。
心安何必贵,累少莫如贫。
石裹求奇古,花中悟道新。

()
闻似磻溪隐姓名,阿鬟仍是许飞琼。
凉风昨夜惊新雁,想见吹箫又月明。
()

霁天破晓严清霜,宿具赠帛罗豆觞。旌旗蔽野气轩昂,夹岸更复飞舟航。

金炉细爇百和香,绛笼然蜡影交光。问予何事出柴桑,为指白云山中央。

()
九峰湿翠秋光凝,亭亭出水芙蓉净。
崔巍怪石距若虎,合沓奇峰驰八骏。
山若古寺隔红尘,时有天风度幽磬。
岂惟清赏玩心目,况有高人寄真隐。
()

萧森寒色照菰芦,缥缈青山入画图。不为文星移海甸,能令春色遍江湖。

千花桐濑飞瑶瑟,万树兰陵照玉壶。况是郢中才子集,赋成题寄茂园无。

()

当时同听鹿鸣歌,此日云霄与薜萝。鸡骨支来天上泣,马蹄惊向巷中过。

经年聚散踪无定,一见悲欢泪更多。天上星辰催执法,相思又隔五湖波。

()

黄流漫涣浸城根,烟火依微日欲昏。
禾黍不登非政罪,居人犹得饱鱼飧。

()

七月五日阻北风,江头白浪高于篷。中秋夜泊华阳镇,琵琶琥珀声瑽瑽。

月高鸡啼天不曙,官船吹金起击鼓。不闻江上人语声,惟闻满江动樯橹。

()

事无机变即无疑,此意唯当静者知。末路风波成失所,岁寒霜雪正同时。

劳生毫发差千里,醉眼须臾已万期。江上鲤鱼天上雁,寄书嫌少不嫌迟。

()
故人别后复如何,不寄新诗到薜萝。
贾谊书成何日上,张衡愁比向时多。
江城木落霜连地,泽国天寒水不波。
重约明年秋八月,紫薇花底共鸣珂。
()

朝余往兮苍东畴,景翳翳兮云油油。
牛驱耕兮载泥重,鞭不前兮挽犁用。
岁云暮兮暮维何,仓庚鸣兮布谷和。

()

敢谓神仙手,多怀老比丘。编联来鹿野,酬唱在龙楼。

洛浦精灵慑,邙山鬼魅愁。二南风雅道,从此化东周。

()

愁逐春来,那知愁蚤春还蚤。一天烟草。只有愁来道。

花落无多,不用东风扫。留阶好。玉颜谁保。一夕枝枝老。

()

岸柳飞花老却春,负前何事巧随人。

都缘漂荡先归处,全似天涯倦客身。

()

高卧北窗下,清微一榻风。绝无尘俗累,应有故人同。

香度红蕖外,凉生白苧中。陶然忘世累,即此是深衷。

()

绿柳晴波杳霭间,昆吾御宿直南山。仙郎尚记看花处,宫锦曾披跨马还。

()

初日光回天尚螟,暮潮声落地先秋。

()
凤阁前年陪步武,麟台昔日是交游。
先归内署身虽忝,直上高坡命更优。
玉笋外郎全弃掷,土山果毅免经由。
却应回笑滁阳守,官似冯唐半白头。
()
良朋益友自远来, ——严伯均
万里乡书对酒开。
——皎然
子孙蔓衍负奇才, ——疾(失姓)
()

饮冰食檗志无功,晋水壶关在梦中。秦镜欲分愁堕鹊,

舜琴将弄怨飞鸿。井边桐叶鸣秋雨,窗下银灯暗晓风。

()
阴祇协赞,厚载方贞。
牲币具举,箫管备成。
其礼惟肃,其德惟明。
神之听矣,式鉴虔诚。
()

平生睡足处,云梦泽南州。

一夜风欺竹,连江雨送秋。

()
授銊天教锦故乡,公心泉石不旂常。
沙堤正自恐不免,野渡安能久退藏。
羡子白刘从绿野,顾予鸡犬愧旌阳。
衮衣会趁春风入,野服犹堪谒道傍。
()
昭陵仁圣,与天同功。
不刻不雕,万国文明。
日月照临,无有隐侧。
一滴之雨,泽及万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