泾川道中。元代。舒頔。青山雨后白云生,云气参差草树清。明月出山云弄影,清风吹水树含声。人家屋角惊厖吠,官路桥头去马鸣。天下之间吾亦客,还将老眼望升平。
《泾川道中》是明代诗人舒頔的作品。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青山雨后白云生,
云气参差草树清。
明月出山云弄影,
清风吹水树含声。
人家屋角惊厖吠,
官路桥头去马鸣。
天下之间吾亦客,
还将老眼望升平。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明代时期泾川道路上的景色和情景。雨后的青山间,白云蓬勃生长,云气卷曲错落,使得草木更加清晰可见。明亮的月亮从山中升起,云雾在其周围飘动,清风吹拂着水面,树木发出悦耳的声音。在人家的屋角,狗惊起并吠叫,官道上的桥头传来马的嘶鸣声。在这个世界上,我也只是一个旅客,但我仍然希望能够看到社会的安定与繁荣。
赏析:
《泾川道中》通过对泾川道路上的景色和声音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大自然的观察和感悟。整首诗给人以清新、宁静的感觉,描绘了雨后的山野景象,白云、明月、清风和水声相互交织。通过描写这些自然元素,诗人表达了对宁静、和谐的向往。
诗中的狗吠和马鸣则增加了一丝烦扰和喧嚣,与自然的宁静形成鲜明的对比。这些声音代表了尘世的喧嚣和烦扰,而在这个喧嚣的世界中,诗人以旅客的身份,仍然保持着对社会安定与繁荣的期望。
整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自然景观,表达了对宁静与繁荣的向往,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社会现实的思考。这种对自然和社会的结合,使得《泾川道中》成为一首具有情感和思考的诗词作品。
舒頔(dí)(一三○四~一三七七),字道原,绩溪,(今属安徽省)人。擅长隶书,博学广闻。曾任台州学正,后时艰不仕,隐居山中。入朝屡召不出,洪武十年(一三七七)终老于家。归隐时曾结庐为读书舍,其书斋取名“贞素斋”。著有《贞素斋集》、《北庄遗稿》等。《新元史》有传。...
舒頔。舒頔(dí)(一三○四~一三七七),字道原,绩溪,(今属安徽省)人。擅长隶书,博学广闻。曾任台州学正,后时艰不仕,隐居山中。入朝屡召不出,洪武十年(一三七七)终老于家。归隐时曾结庐为读书舍,其书斋取名“贞素斋”。著有《贞素斋集》、《北庄遗稿》等。《新元史》有传。
赐秦国大长公主挽词三首 其三。宋代。赵顼。庆自天源发,恩从国爱申。歌钟虽在馆,桃李不成春。水折空还沁,楼高已隔秦。区区会稽市,无复献珠人。
偈颂二百零五首。宋代。释正觉。灵云悟桃华,玄沙旁不肯。昭昭然此心分明,隐隐也放身未稳。放得稳,八两元来是半斤,钩头秤尾能平等。
改东门出二首 其二。宋代。叶适。左方拥崇冈,昔也重嶙峋。自我护樵牧,林光稍敷纷。与菊明疏秋,堕桃照秾春。本求平野立,八荒辩燕秦。终限分寸珠,僧磬通比邻。面墙虽养蒙,意生岂名身。
霜叶飞。清代。周之琦。佛天空诉。姑思曲,青闺遗恨重谱。几回箴管呼鸡鸣,傍翠屏微步。怪一榻、缠绵絮语。催归频指西来路。向夜月幽房,早卸翅、衔珠臂饰,惨黛偷聚。人静绣幕低垂,纤裳手挽,暗怯猩点濡缕。枉将心事祝灵香,奈返魂无据。看掩抑啼妆最苦,人间真有痴儿女。染泪痕、栏干外,认取明年,杜鹃红处。
御史大夫豫章徐公过访 其一。明代。胡应麟。万户千门辟草莱,甘泉驰道拂云开。梯航绝塞中丞绩,柱石明堂大匠材。邺郡风流齐七子,丰城虹色射三台。宁辞病骨盐车下,矫首长呜郭隗台。
思山咏(一作杜光庭诗)。唐代。郑遨。因卖丹砂下白云,鹿裘惟惹九衢尘。不如将耳入山去,万是千非愁杀人。
题海棠白头翁便面次韵(二首)。明代。先竹深府。山禽原不解春愁,谁道东风雪满头。迟日满栏花欲睡,双双细语未曾休。
夜宴惜别。唐代。白居易。笙歌旖旎曲终头,转作离声满坐愁。筝怨朱弦从此断,烛啼红泪为谁流。夜长似岁欢宜尽,醉未如泥饮莫休。何况鸡鸣即须别,门前风雨冷修修。主
张东所承荐北行诗以奉赠。明代。吴琏。事道宗尼父,谈仁法孟翁。圣贤无二道,千古此心同。
送张夫人还楚。明代。刘祖满。满船箫鼓夕阳中,顷刻云山即万重。清泪下同三峡水,绪怀叠作九疑峰。今从跃鲤桥边别,后向华胥国里逢。挥手挂帆天际外,深闺何处问行踪。
章祠部见访。明代。皇甫汸。落落题门后,悠悠行路难。非君念倾盖,谁此问南冠。秋水同禅寂,浮云任达观。惊飞双树下,幸有一枝安。
两袖梅风,谢桥边、岸痕犹带残雪。过了匆匆灯市,草根青发。燕子春愁未醒,误几处、芳音辽绝。烟溪上、采绿人归,定应愁沁花骨。
非干厚情易歇。奈燕台句老,难道离别。小径吹衣,曾记故里风物。多少惊心旧事,第一是、侵阶罗袜。如今但、柳发晞春,夜来和露梳月。
万年欢·春思。宋代。史达祖。两袖梅风,谢桥边、岸痕犹带残雪。过了匆匆灯市,草根青发。燕子春愁未醒,误几处、芳音辽绝。烟溪上、采绿人归,定应愁沁花骨。非干厚情易歇。奈燕台句老,难道离别。小径吹衣,曾记故里风物。多少惊心旧事,第一是、侵阶罗袜。如今但、柳发晞春,夜来和露梳月。
吴山游女。元代。贡性之。十八姑儿浅澹妆,春衣初试柳芽黄。三三五五东风里,去上吴山答愿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