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宴惜别。唐代。白居易。笙歌旖旎曲终头,转作离声满坐愁。筝怨朱弦从此断,烛啼红泪为谁流。夜长似岁欢宜尽,醉未如泥饮莫休。何况鸡鸣即须别,门前风雨冷修修。主
《夜宴惜别》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创作的一首诗词。该诗以夜宴上的离别情景为题材,通过描绘音乐的终结和人们的离愁别绪,抒发了诗人对离别的惜别之情。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笙歌旖旎曲终头,转作离声满坐愁。
筝怨朱弦从此断,烛啼红泪为谁流。
夜长似岁欢宜尽,醉未如泥饮莫休。
何况鸡鸣即须别,门前风雨冷修修。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幕夜晚宴会结束时的离别场景,通过细致的描写和动情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离别的痛苦和惜别之情。
首联“笙歌旖旎曲终头,转作离声满坐愁”,通过描述宴会的盛况和音乐的终结,表达了人们离别时内心的愁绪。“笙歌”、“离声”以及“满坐愁”等词语形象地表现了人们离别时的凄凉氛围。
次联“筝怨朱弦从此断,烛啼红泪为谁流”,诗人运用筝声、烛光等形象,凸显了离别的悲伤情感。“筝怨”形容筝弦哀鸣,表示离别的伤感。“烛啼红泪”则是比喻烛光下的眼泪,使得离别的情绪更加真切。
末联表达了诗人对别离的无奈和对离别的痛苦的思考。“夜长似岁欢宜尽,醉未如泥饮莫休”表达了夜晚的漫长让人感到宴会的尽头将至,但是饮酒宛如泥沼一般,使人难以舍弃。“何况鸡鸣即须别,门前风雨冷修修”则无情地指出鸡鸣声意味着即将分别,门外的风雨更加凄冷,加深了离别的愁绪。
整首诗词感情真挚,言简意赅。通过音乐、烛光、酒宴等形象手法描绘了离别的凄凉场景,表达了人们对离别的痛苦和无奈,令读者在感受到离别之情的同时,也引发对人生离别的思考。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白居易。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满庭芳。宋代。蔡伸。玉鼎翻香,红炉叠胜,绮窗疏雨潇潇。故人相过,情话款良宵。酒晕微红衬脸,横波浸、满眼春娇。云屏掩,鸳鸯被暖,欹枕听寒潮。如今,成别恨,临风对月,总是无聊。念伤心南陌,执手河桥。还似一场春梦,离魂断、楚些难招。佳期在,踏青时候,花底听鸣镳。
戏简乐长卿。宋代。章甫。长卿谈兵气飘扬,半生漫趁槐花忙。尘埃绿绮谁拂拭,鸡群野鹤空昂藏。何必明经取青紫,请君囊书献天子。中原犹未息兵戈,万里横行丈夫事。愞夫株守衡门里,初无长须给薪水。故旧经年绝尺书,乌鹊玩人频送喜。欲行万里囊无钱,移床且对薰风眠。儿啼妻怒了不问,诵诗过午声琅然。
月夜怀十五友,并引 其七 泰白野。宋代。郑元祐。天章阁下月孤明,仍是中秋此夜情。便到蓬莱宫里住,谢安元自念苍生。
黄河。宋代。苏轼。活活何人见混茫,昆仑气脉本来黄。浊流若解污清济,惊浪应须动太行。帝假一源神禹迹,世流三患梗尧乡。灵槎果有仙家事,试问青天路短长。
春日游清凉山柬孟德用。明代。谢榛。沙暖青蒲出,山晴碧树分。琴樽閒傍水,杖屦独披云。旷野流春气,高峰驻夕曛。芳时不可负,寄语孟参军。
生_平铺,吹不起、轻风无力。西江上、斗牛相射,水天一色。二妙风流今代少,一时光价何时息。更绛霄、白日下云軿,芙蓉客。
整飞驭,成得得。寻前约,宽忆忆。正云飞雨卷,旧红新碧。茁茁抽长荷柄绿,毵毵吐净杨花白。渐衣篝、香润入梅天,红绡湿。
满江红。唐代。王质。生_平铺,吹不起、轻风无力。西江上、斗牛相射,水天一色。二妙风流今代少,一时光价何时息。更绛霄、白日下云軿,芙蓉客。整飞驭,成得得。寻前约,宽忆忆。正云飞雨卷,旧红新碧。茁茁抽长荷柄绿,毵毵吐净杨花白。渐衣篝、香润入梅天,红绡湿。
出真阳峡十首。宋代。杨万里。细雨初来剌水纹,三针雨线未教繁。不知忽有何忙处,急洒千千万万痕。
长安秋兴寄伯兄 其一。清代。孙廷璋。一枕西风梦不成,乡心横似乱云生。天涯总为伤贫贱,陌路谁堪托死生。小院夜阑闻落叶,破窗凉紧逼长檠。自怜作客曾非惯,凄绝中宵络纬声。
兰雪轩。明代。林弼。崇兰被堂下,积雪满墙阴。以彼洁白姿,契此贞固心。芳馨曾不改,凛洌信能任。君子尚贞白,轩居幽以深。因之发清啸,起坐弹鸣琴。一弹猗兰曲,再鼓白雪吟。萧艾纷盈室,尘土遮满襟。愿子留深意,千载返淳音。
白纻歌三首 其一。南北朝。汤惠休。琴瑟未调心已悲,任罗胜绮强自持。忍思一舞望所思,将转未转恒如疑。桃花水上春风出,舞袖逶迤鸾照日。徘徊鹤转情艳逸,君为迎歌心如一。
楚僧元瑛谈湖南三十年来事作四绝句 其四。清代。顾炎武。梦到江头橘柚林,衲衣桑下惬同心。不知今日沧浪叟,鼓枻江潭何处深。
三衢教授陈德召宠贶新篇兼辱寄惠古史赋三小诗为谢 其三。宋代。孙觌。太史命世豪,始作表传记。著书自一家,亦足见奇伟。寥寥千载向,笔削号古史。排斥已甚哉,不学而见诋。孰云争名者,区区在朝市。
一翦梅。宋代。张幼谦。同年同日又同窗。不似鸾凰。谁似鸾凰。石榴树下事匆忙。惊散鸳鸯。拆散鸳鸯。一年不到读书堂。教不思量。怎不思量。朝朝暮暮只烧香。有分成双。愿早成双。
次韵庭藻再赋观潮。宋代。周紫芝。海门白浪如山高,还从巨海驱洪涛。何人戏出此伟观,撩公杰句争雄豪。诗成飞电欲争激,战胜何尝费锋镝。更复尽出武库兵,不念长卿家四壁。当时年少今老翁,愁将白发吹秋风。来趁千人万人出,尚记时节如元丰。袖手人知公作语,歌儿停歌复停舞。越山迎浪看潮头,白玉传觞急飞羽。胸中如公多庙谋,八珍未献伊鼎羞。笑人欲买江边宅,看潮饱度残年秋。
有田。元代。张养浩。有田负郭,伊迩匪辽。我倦而归,于焉逍遥。爰力于书,且勤于苗。朝斯夕斯,以咏以谣。式结今好,言报夙劳。山既我狎,川亦余媚。维禽维鱼,亦莫余畏。林则有风,洞则有云。酿则有秫,馔则有芹。樵则有柯,钓则有纶。维人至乐,曰丘曰壑。得而颛之,何有人爵。彼爵与名,岂不我荣。其或舍旃,允有未任。允有未任,且以鼓琴。
送陆伯生还吴。明代。区大相。才名岁晚尚沉沦,岂谓东归只忆莼。黄阁客来游渐老,青山家在到仍贫。常题柿叶偏随手,新剪荷衣亦称身。若道长安好留客,五湖渔钓是何人。
清溪许希贤自号拙逸为赋四绝。宋代。黎廷瑞。结绳已是散洪濛,书契纷纷日更工。无极已前谁得似,一帘草色自春风。
题崇寿堂三老图。明代。李昱。崇寿堂前三老图,画师落笔擅江湖。即看生面云为气,尽是高年雪满须。洛社诸公今在否,香山盛事近来无。松傍侍立衣冠者,亦是人间寄傲夫。
感怀五首。宋代。陶梦桂。心力较衰於少日,园池差胜似前原。畦蔬绕舍苔侵径,棘刺编篱竹打门。
伤史拱山人。唐代。皮日休。一缄幽信自襄阳,上报先生去岁亡。山客为医翻贳药,野僧因吊却焚香。峰头孤冢为云穴,松下灵筵是石床。宗炳死来君又去,终身不复到柴桑。
甲辰元旦。明代。张煌言。江花岛树影参差,海日晴开万象时;正朔应非尧甲子,孤军犹是汉威仪。真人白水何年事,故老青山几处诗!云物禨祥谁定得?且凭玉历辨华夷。
再分题得易分韵得醉字一首。宋代。程俱。吾观空劫初,妙蕴固无示。谁令南北海,七窍凿元气。灵龟出洪河,六画乃其寄。庖牺觑天巧,创物发奇秘。太虚本无边,小大随汝视。穷之得几深,见者自仁智。或从鍊丹砂,或用资卜筮。终然有神护,回禄翻引避。绝编固冰释,覆瓿正心醉。却怀投阁生,寂寞发长喟。
过石湖。元代。善住。十月吴皋霜露零,田家收稻满柴扃。湖中浪拥银花白,天末山横螺髻青。寒色乱鸦飞笠泽,夕阳衰柳并旗亭。何时觅得清游伴,更买扁舟过洞庭。
中秋夜宿普照喜周卿至。元代。杜仁杰。久客厌孤寂,跫然闻子来。夜凉风缩瑟,云破月徘徊。旧事休重说,新诗且细裁。几年无此夕,独欠两三杯。
壬辰自慰呈李年兄双翠。明代。郑廷鹄。春晴昨日赴花期,妒雨狂风负所私。白塔祠前云影敛,黄金台上鸟声悲。客愁不散西山雪,乡梦虚钻北海龟。壮志凭君坚似石,十年献赋未应迟。
春日送立雨叔读书赤桥四首 其三。明代。佘翔。一瓢春酒听流莺,花外停桡见友生。醉藉阶前书带草,几回仙掌梦金茎。
期洪稚存相过久不赴约因寄以诗。清代。缪公恩。雨砌连朝长绿苔,摛词检字费宏才。子猷不放山阴棹,陆凯空劳驿使梅。月落屋梁思黯澹,酒醒冰簟起徘徊。嘱君好拂窗前几,明日携樽有客来。
望博克达山。清代。成瑞。秋高月冷晓风斜,路近灵山望眼赊。叠巘浮青迷鸟道,三峰泻玉镇龙沙。空潭碧蓄源头水,老树红酣雪后花。安待飞仙同举袂,登巅一览赤城霞。
余床帐为过兵卷去答梅山弟用余韵见寄。宋代。陈著。一床破帐护衰翁,席卷俄随掠骑东。与妇同围肤炭火,呼儿排作肉屏风。从来不起羊羔想,困倒何妨蝶梦通。乱世流离多露宿,盖头有屋未为空。
次韵六四叔村居即事十二绝。宋代。刘子翚。庾郎食事惟三九,适口方知味味珍。拟欲招邀无此客,虎头不是个中人。
宿芙蓉峰书方丈壁三首 其三。宋代。释德洪。人间热恼不到处,一室篝灯到晓明。枕臂聊为吉祥卧,雪猿声与梦俱清。
赠阎希曾参政山东诗。明代。宋濂。山东钜藩,统府惟六。民物阜蕃,土地饶沃。宸衷轸之,百司棋布。谁挈其纲,政乃无斁。乃诏近臣,尔钝尔往。宣朕至怀,参佐其长。臣钝曰吁,臣恐弗胜。方岳重镇,厥任匪轻。帝曰俞哉,尔毋固辞。精白一心,力行无疑。钝拜稽首,即日启行。君臣一心,共底隆平。我知阎子,有学有文。五色灿然,出类超群。子之往矣,期建功勋。贮见政绩,迈于古人。古人有云,尽瘁国事。子尚勉旃,服之毋忒。
题山窗秋色图。明代。林弼。青山点点雨初过,黄叶潇潇霜已多。惆怅美人秋水外,晴窗掩卷奈愁何。
三日侍宴宣猷堂曲水诗。南北朝。江总。上巳娱春禊。芳辰喜月离。北宫命箫鼓。南馆列旌麾。绣柱擎飞阁。雕轩傍曲池。醉鱼沉远岫。浮枣漾清漪。落花悬度影。飞丝不碍枝。树动丹楼出。山斜翠磴危。礼周羽爵遍。乐阕光阴移。
一从鼓箧见奇才,高步蟾宫折桂来。圣世设科罗俊彦,春闱较艺夺高魁。
柳阴系马深杯劝,江上扬帆急鼓催。此去定知逢庆会,奎光昨日烛三台。
送乡贡进士钱宗善馀庆吴时纬仲文吴克潜纲赴京会试 其一。明代。陶宗仪。一从鼓箧见奇才,高步蟾宫折桂来。圣世设科罗俊彦,春闱较艺夺高魁。柳阴系马深杯劝,江上扬帆急鼓催。此去定知逢庆会,奎光昨日烛三台。
马远小景二首 其二。元代。张雨。玉砂卷海白模糊,千树梅花埽地无。彷佛水仙祠下路,金枝翠带不胜扶。
知刘舍人咏秋千。宋代。李曾伯。院落阴阴卷昼帘,彩绳高挂矗青天。纤腰对蹴争先起,香汗交流倦欲眠。花畔惊呼簪珥坠,柳梢时出彩罗鲜。可怜墙外行人恼,应费长安酒价千。
采桑子·清明上巳西湖好。宋代。欧阳修。清明上巳西湖好,满目繁华。争道谁家。绿柳朱轮走钿车。 游人日暮相将去,醒醉喧哗。路转堤斜。直到城头总是花。
湖口二首 其一。明代。陶安。大湖诸水合江流,直下沧溟不暂休。到此谁能分界限,茫茫宇宙一轻舟。
驻南安郡城得京师寄书奉答。清代。俞明震。入城漠漠风吹雨,隐几纷纷鼠跳梁。真有性情皆骨肉,断无哀乐到侯王。醒时觅梦知身老,静夜开门闻水香。微觉一峰青向我,百年心事久颓唐。
踏云行。金朝。王处一。一得冲和,重观幽胜。乌飞兔走交相应。化成天理任纵横,丹炉万道金光迸。开度诸天,祝邀真圣。升腾发显如如性。福生无量见元初,这回了了无修证。
【正宫】白鹤子(四首)。元代。关汉卿。一四时春富贵,万物酒风流。澄澄水如蓝,灼灼花如绣。二花边停骏马,柳外缆轻舟。湖内画船交,湖上骅骝骤。三鸟啼花影里,人立粉墙头。春意两丝牵,秋水双波溜。四香焚金鸭鼎,闲傍小红楼。月在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涉柳河沟,渡大淩河,皆辽东险道也,平安经过,诗以志幸三首 其三。清代。何栻。积水满坑满谷,飞淩如屋如山。病险还经地险,今朝侥幸生还。
拜先君墓。宋代。姚镛。次第瞻山看水流,夜台中閟忆三秋。新松成行如人长,老鹤无言似我愁。僧奉晨昏惟茗供,儿悲霜露只蘋羞。结庐终岁关心事,怊怅钟声出暝楼。
足子苍和人诗。宋代。胡仔。执戟老人双鬓斑,陆沉三世不迁官。穷如老鼠穿牛角,拙似点鱼上竹竿。岂有葡萄博名郡,空馀苜蓿上朝盘。荣华气象无丝许,正坐平生骨相寒。
次韵感怀。宋代。程公许。四海堂堂范与苏,斯文价重百车渠。颍昌旧第归无日,且向蟇津稳僦居。
燧D044勋业,何敢望西平。观当日,清大憝,震天声。绩其凝。追配汾阳郭,临淮李,扫妖孽,植颠仆,复疆宇,洗膻腥。堪叹中原久矣,长淮隔、胡骑纵横。问何时,风驱电扫,重见文明。宾雁宵鸣。梦初惊。
念吾君复古,修攘两尽,早晚功成。岁云暮,冰腹壮,雪花零。怅神京。谁信汉家陵阙,呵护有神兵。罄寰海,重回首,镇关情。想见皇华咨度,望淮北、心曲摇旌。愿变夷用夏,荆狄是惩膺。补弊支倾。
六州歌头(和张安国舍人韵呈进彦)。宋代。王之道。燧D044勋业,何敢望西平。观当日,清大憝,震天声。绩其凝。追配汾阳郭,临淮李,扫妖孽,植颠仆,复疆宇,洗膻腥。堪叹中原久矣,长淮隔、胡骑纵横。问何时,风驱电扫,重见文明。宾雁宵鸣。梦初惊。念吾君复古,修攘两尽,早晚功成。岁云暮,冰腹壮,雪花零。怅神京。谁信汉家陵阙,呵护有神兵。罄寰海,重回首,镇关情。想见皇华咨度,望淮北、心曲摇旌。愿变夷用夏,荆狄是惩膺。补弊支倾。
暮登四安寺钟楼寄裴十(迪)。唐代。杜甫。暮倚高楼对雪峰,僧来不语自鸣钟。孤城返照红将敛,近市浮烟翠且重。多病独愁常阒寂,故人相见未从容。知君苦思缘诗瘦,大向交游万事慵。
九日。宋代。华岳。禾落西风黄叶飞,子卿无信雁来迟。凄凉自笑刘思父,慷慨难追杜牧之。归兴十分浓似酒,愁肠一缕乱如丝。凭君细把茱萸问,此会明年健有谁。
花朝雨。清代。周之瑛。微风细雨酿春朝,红杏枝头渐放娇。不惜苔痕黏绣履,金铃亲自繁花梢。
赋得春阳曲戏柬天文。明代。祝允明。钱唐苏小小,京洛董娇娆。秾芳竞桃李,清润并琼瑶。颓山左右倚,因风上下飘。东邻不姓宋,无吝一相邀。
柳花。宋代。张舜民。随风坠露事轻儇,巧占人间欲夏天。只恐障空飞似雪,从教糁径白於绵。未央宫暖粘歌袖,扬子江清恼客船。老去强看愁底事,昏花满眼意茫然。
时久阙雨回西美柬就附小诗。宋代。周必大。君能多益办,我鼓再而衰。安得催诗雨,心摇毕月离。
送张公度之官南安。宋代。韦骧。尽道清时多汲引,夫何高翮尚卑栖。迢迢别乘欣然去,苒苒轻装寡所赍。坐想推馀先峤北,行闻流誉出江西。更将学行规逢掖,桃李无言下自蹊。
八声甘州 其四 眠。清代。易顺鼎。忆眠时凤帐掩娇颦,脸印枕痕新。任金钗压扁,罗衫摺蹙,休唤真真。只恐和人和梦,都化作梨云。梦里何滋味?犹咽香津。那日迥廊中酒,有猩红万点,铺作重茵。被檀奴欺负,偷解茜纱裙。甚东风相扶不起,被春愁困了柳腰身。凭仗着三生恩眷,消受横陈。
行赵堡口寄念东。清代。王樛。黄沙漠漠近幽燕,泽国心惊物候偏。远浦送帆初灭影,夕阳到水欲生烟。时名愧我甘牛后,归计多君在雁前。倘遇相思须载酒,南溪柳外听潺湲。
采桑子。清代。吴灏。空宵楼外风兼雨,侵晓微晴。侵晓微晴,隐隐东邻閒觉、卖花声。沈深枕上三年事,点点分明。点点分明,愁损双蛾梦里、听春莺。
送李义夫出游二首。宋代。陆文圭。与君师角志相期,岁晏行藏各自游。老树晚花空自媚,秋林病弃更先稀。时情淡薄元无味,世路艰危总是机。门外北风吹自别,旅人琐琐欲安归。
题参政楼公二圆相图。宋代。释法薰。皎然书平定字,攻愧写二圆相,引得多少平人望云上树。且喜两没交涉,要知的实,却须亲见石田。
慈湖夹阻风。宋代。苏轼。捍索桅竿立啸空,篙师酣寝浪花中。故应菅蒯知心腹,弱缆能争万里风。此生归路愈茫然,无数青山水拍天。犹有小船来卖饼,喜闻墟落在山前。我行都是退之诗,真有人家水半扉。千顷桑麻在船底,空余石发挂鱼衣。日轮亭午汗珠融,谁识南讹长养功。暴雨过云聊一快,未妨明月却当空。卧看落月横千丈,起唤清风得半帆。且并水村欹侧过,人间何处不巉岩。
咏鸂鶒。宋代。舒岳祥。双双游戏水仙宫,著锦衣裳舞镜空。晴浴桃花红影里,雨眠莲叶翠香中。文禽自是风情别,野鹭休将品格同。寄语虞罗须并取,莫令失侣各西东。
游琅琊开化寺二首 其一。明代。陈琏。夙志抱冲淡,岂为尘事萦。兹晨属休暇,况与文彦并。联镳度芳甸,飞盖指岩扃。玉树交左右,琼泉泻琮琤。悠悠祥风至,冉冉庆云生。蓬莱天咫尺,瞻望有馀情。
山塘道中用韵。明代。陈洪谟。碧树苍厓入径斜,隔溪烟火有人家。山村日暝行犹远,花坞春深兴转加。野叟引泉频灌药,园丁烧笋惯供茶。驱驰不尽忧时恨,却笑年来两鬓华。
清明日赐新火。宋代。曾易简。令节传龙蜡,君恩赐近臣。乍烯烟尚短,初出焰犹新。照耀王侯第,欢呼里巷民。谁知蓬荜下,还有聚萤人。
过台州登巾子晚游东湖。宋代。赵抃。巾顶广轩逢杪秋,万家云屋接丹丘。主人欲尽行人乐,更向东吴共泛舟。
秋怀。宋代。王令。槭槭庭前树,朝零非昔稠。呦呦草虫鸣,暮急晓未休。耎虽无不平,岂亦有哀忧。胡为劳吟呻,与士伤感投。壮士亦何者,哀哦与虫酬。所抱不列陈,调苦难谣讴。高目有远见,直怀羞曲求。蒿藜袭久安,功名忘前休。日月忽未几,天地今复秋。少壮负所怀,老大将安谋。生无及人功,死骨埋泉羞。胡为不奋飞,徒与寒饿仇。
挽蔡西山先生。宋代。刘爚。知君婴世患,垂白窜南方。四海皆称屈,群儿苦中伤。天资随世殒,遗恨与天长。但诵箕山曲,招魂葬故乡。
南平教授勾子甲见访于益昌自言正在华阳时渠。宋代。度正。汉威西被浃炖煌,已觉边尘不复扬。一别可堪论世事,异乡聊共举空觞。只愁山月嫌清淡,不怕江梅笑醉狂。惯涉风波神不动,流行坎止未须荒。
忆长安·七月。唐代。陈元初。忆长安,七月时,槐花点散罘罳.七夕针楼竞出,中元香供初移。绣毂金鞍无限,游人处处归迟。
送俞太中山人归终南。宋代。魏野。俞贯之辞魏仲先,终南归去落花天。如何相见还相别,早晚溪云一处眠。
红绣鞋。元代。张可久。无是无非心事,不寒不暖花时,妆点西湖似西施。控青丝玉面马,歌金缕粉团儿,信人生行乐耳!
题陈所翁。元代。萨都剌。画龙天下称所翁,秃笔光照骊珠宫。长廊白日走云气,大厦六月生寒风。兴来一饮酒一石,手提玄兔追霹雳。涨天烟雾晴不收,头角峥嵘出墙壁。全形具体得者稀,今日海边亲见之。满堂火燄动鳞甲,倒挟海水空中飞。凌风直上九天去,天下苍生望甘雨。太平天子居九重,黍稷穰穰千万古。
次韵王志道元夕。清代。张辂。沈水香生宝篆烟,九衢车马正喧阗。金莲遍烛三千界,银筝谁弹五十弦。天上楼台春靡靡,人间风月夜娟娟。少年行乐情怀异,绛蜡笼纱六辔联。
次韵徐监岳四首。宋代。陈造。落落过眼谁知音,故山桧枝森碧林。白鸥盟坚不待亩,岂应辟影忘息阴。末路功名梦已断,生平丘壑情自深。素琴浊酒般礴地,颇领渊明千载心。
送毕之进状元二首 其一。宋代。周行己。春风不开花,吹云翳白日。天寒食不足,江头拾芋栗。我马不敢驱,畏此霜霰密。君行当奈何,开帆转飘忽。挽舟君且住,为君一洗拂。今日此良会,他时未可必。我生锄犁手,一饭愿已毕。官曹虽强汝,今汝心若失。扁舟行亦归,还我性旷逸。骑牛不骑马,鼓腹吞溟渤。他年作霖雨,勿污我蓬荜。
菩萨蛮。近现代。王国维。红楼遥隔廉纤雨。沉沉暝色笼高树。树影到侬窗。君家灯火光。风枝和影弄。似妾西窗梦。梦醒即天涯。打窗闻落花。
减字木兰花(丁未泊丈亭)。宋代。陈著。夜帆初上。准拟今朝过越上。及到今朝。却被西风挫一潮。丈亭一处。要得纵观赢得住。行止皆天。谁道人生客路难。
怀旧诗九首 其九 伤胡谐之。南北朝。沈约。豫州怀风范,绰然标雅度。处约志不渝,接广情无忤。颉颃事刀笔,纷纶递朱素。美志同山阿,浮年迫朝露。
汩汩。元代。丁鹤年。汩汩在尘埃,羁怀不暂开。病将颜玉去,愁送鬓丝来。招隐惭高蹈,扶颠乏大才。行藏成两失,回首有余哀。
莲灯。元代。谢宗可。万点芙蓉午夜芳,醉看疑是水云乡。兰釭照破西湖梦,火树烧残太液香。焰暖应愁擎夜雨,烬寒不为倒秋霜。元宵庭院东风晓,零落红衣绕画梁。
柳梢青。清代。彭骏孙。何事沉吟?小窗斜日,立遍春阴。翠袖天寒,青衫人老,一样伤心。十年旧事重寻,回首处,山高水深。两点眉峰,半分腰带,憔悴而今。
【双调】落梅引。元代。张养浩。门外山无数,亭中春有余,但沉吟早成诗句。笑九皋禽也能相媚妩,驾白云半空飞去。野鹤才鸣罢,山猿又复啼,压松梢月轮将坠。响金钟洞天人睡起,拂不散满衣云气。山隔红尘断,云随白鸟飞,只这的便是老夫心事。休夸子房并范蠡,肯回头古人也容易。野水明于月,沙鸥闲似云,喜村深地偏人静。带烟霞半山斜照影,都变做满川诗兴。流水高低涧,断云远近山,爱园林翠红相间。对诗人怎不教天破悭,四周围水云无限。入室琴书伴,出门山水围,别人不能够尽皆如意。每日乐陶陶辋川图画里,与安期羡门何异?
访李太史因赠。明代。李云龙。几年曾待金门诏,此日初辞玉笋班。座上琴尊倾北海,吟边风物傲东山。雨馀草阁摊书坐,花发清溪鼓棹还。莫是开元李供奉,扬州烟月不曾閒。
为竹仙题惠山秋晓图帐眉。清代。沈梧。图成一幅嫩凉天,涧影松声落帐前。绝似九龙山畔路,乡心忽系翠微巅。
送道琚上人还金陵。唐代。皎然。一与钟山别,山中得信稀。经年求法后,及夏问安归。野实充甘膳,池花当彩衣。慈亲莫返拜,外礼欲无为。
次韵奉答东桥。明代。朱应登。张衡未老赋归田,地烧菑理术阡。世路风波甘息足,贫家衣食愿逢年。窗临茂树清阴直,门对斜川小径偏。爱逐西邻沮溺饮,巾车乘醉稳如船。
满江红。元代。朱唏颜。弹铗归来,更谁叹、有鱼无肉。念良夜,向阑相对,旧欢难续。一夕乍寒秋枕梦,十年重翦西窗烛。算人生,得意待何时,蕉隍鹿。尊有酒,妻堪熟。书插架,儿能读。傍虚檐翠云低亚,万竿如束。数点苍山遥人户,半篙春水斜穿屋。便门前,车马寂无人,从教俗。
花朝海珠寺煎茶因忆故山。明代。伍瑞隆。青峰两岸郁含滋,水寺疏钟晚饭时。僧供石泉留客语,人逢佳节乱乡思。风牵水荇沉波碧,雨湿江云趁鹭迟。举目同怀半贫病,故山犹自负归期。
卢龙东走出榆关,海上轮蹄十往还。忆我饥驱穷绝塞,输君清咏遍名山。
路寻辽左尘如梦,春老江南兴未悭。何日高楼横秀处,共吟佳句看烟鬟。
临桂侯东洲大令以所著寥山樵唱诗集见赠率赋二律报之。清代。李超琼。卢龙东走出榆关,海上轮蹄十往还。忆我饥驱穷绝塞,输君清咏遍名山。路寻辽左尘如梦,春老江南兴未悭。何日高楼横秀处,共吟佳句看烟鬟。
郊庙歌辞·禅社首乐章·太和。清代。佚名。肃我成命,于昭黄祇.裘冕而祀,陟降在斯。五音克备,八音聿施。缉熙肆靖,厥心匪离。
长门怨(一作张修之诗)。唐代。张循之。长门落景尽,洞房秋月明。玉阶草露积,金屋网尘生。妾妒今应改,君恩惜未平。寄语临邛客,何时作赋成。
送葛进善游金陵。明代。袁华。抱朴诸孙负异材,丹成直欲访蓬莱。高堂霜鬓双亲老,远浦征帆一舸开。山入金陵云郁勃,江环铁瓮水萦洄。鹅黄色上宫墙柳,鄂绿香飘禁籞梅。献赋定趋鳷鹊观,题诗拟在凤凰台。少微光动三台近,重译音翻九域来。正旦迎春仙仗集,端门待漏曙钟催。公车独数严徐学,战国犹称范蔡才。直节事君真不忝,高怀绝俗又何猜。拾遗杜曲诗千首,逆旅新丰酒一杯。威凤己巢阿阁日,神鱼终化禹门雷。他时驷马归乡里,锦绣宫袍次苐裁。
浣溪沙(寿子有)。宋代。洪咨夔。苍鹤飞来水竹幽。初弦凉月一帘秋。木犀花底试新_。凤_砚供无尽藏,龙飞榜占最高头。慈闱洗眼看封侯。
刑赏忠厚之至论。宋代。苏轼。尧、舜、禹、汤、文、武、成、康之际,何其爱民之深,忧民之切,而待天下以君子长者之道也。有一善,从而赏之,又从而咏歌嗟叹之,所以乐其始而勉其终。有一不善,从而罚之,又从而哀矜惩创之,所以弃其旧而开其新。故其吁俞之声,欢忻惨戚,见于虞、夏、商、周之书。成、康既没,穆王立,而周道始衰,然犹命其臣吕侯,而告之以祥刑。其言忧而不伤,威而不怒,慈爱而能断,恻然有哀怜无辜之心,故孔子犹有取焉。《传》曰:“赏疑从与,所以广恩也;罚疑从去,所以慎刑也。当尧之时,皋陶为士。将杀人,皋陶曰“杀之”三,尧曰“宥之”三。故天下畏皋陶执法之坚,而乐尧用刑之宽。四岳曰“鲧可用”,尧曰“不可,鲧方命圮族”,既而曰“试之”。何尧之不听皋陶之杀人,而从四岳之用鲧也?然则圣人之意,盖亦可见矣。《书》曰:“罪疑惟轻,功疑惟重。与其杀不辜,宁失不经。”呜呼,尽之矣。可以赏,可以无赏,赏之过乎仁;可以罚,可以无罚,罚之过乎义。过乎仁,不失为君子;过乎义,则流而入于忍人。故仁可过也,义不可过也。古者赏不以爵禄,刑不以刀锯。赏之以爵禄,是赏之道行于爵禄之所加,而不行于爵禄之所不加也。刑之以刀锯,是刑之威施于刀锯之所及,而不施于刀锯之所不及也。先王知天下之善不胜赏,而爵禄不足以劝也;知天下之恶不胜刑,而刀锯不足以裁也。是故疑则举而归之于仁,以君子长者之道待天下,使天下相率而归于君子长者之道。故曰:忠厚之至也。《诗》曰:“君子如祉,乱庶遄已。君子如怒,乱庶遄沮。”夫君子之已乱,岂有异术哉?时其喜怒,而无失乎仁而已矣。《春秋》之义,立法贵严,而责人贵宽。因其褒贬之义,以制赏罚,亦忠厚之至也。
恭送昙阳大师六首。明代。屠隆。列坐扶桑大帝前,六铢五色照琼田。直凌海面行空去,飒飒天风散紫烟。
入穷巷谒李材叟翘叟戏赠兼简田子平三首。宋代。黄庭坚。只可阕中安止止,谁能铁里斗铮铮。田多谷少无人会,譬似无田过一生。
寄送府判寺簿先生二首。宋代。赵蕃。朱游不肯留东阁,子政犹须校秘书。自有大名喧宇宙,岂劳当路借吹嘘。舟中加意护寝饭,日下即当来诏除。大厦如山要梁栋,不应空赋爱吾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