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敖静之九日言怀韵

次敖静之九日言怀韵朗读

诗词:《次敖静之九日言怀韵》
朝代:明代
作者:马中锡

骑马闻鸡有底忙,
一秋憔悴沈东阳。
身随杖竹空存节,
鬓比篱花不耐霜。

帝载八年纷奏绩,
王师六月苦周章。
何须更落西风帽,
黄叶填门独举觞。

中文译文:
骑马听到鸡鸣匆匆忙忙,
一个秋天,我憔悴得像沈东阳。
身体随着拄杖和竹杖,虚空中保持着节操,
鬓发与篱笆上的花朵相比,不耐霜寒。

君王执政八年期间,各种奏章和成绩纷至沓来,
国家的军队经历了六个月的苦战和周密的计划。
何须再戴上西风帽,
黄叶堆满了门前,我独自举起酒杯。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是明代马中锡创作的作品,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转和人生变迁的思考和感慨。

诗的开篇描述了作者骑马听到鸡鸣后匆忙起身的情景,暗示着时间的流逝和生活的忙碌。接着,诗人借沈东阳之憔悴形容自己在一个秋天中的疲惫和颓废,抒发了对岁月流逝和自身老去的感叹。

下文中,作者通过身随杖竹和鬓发比较,表达了自己身心的虚弱和不堪风霜的状态。杖竹象征着衰老和虚弱,而篱笆上的花朵则代表着生命的脆弱。这种对人生无常和岁月流逝的描绘,展示了作者对时光的敏感和对生命脆弱性的思考。

接下来的几句描述了朝廷的盛况和战争的辛苦。帝载八年,指的是君主执政的八年,奏章绩效纷至沓来,显示了朝廷的繁忙和兴盛。而王师六月苦周章,则是指军队在战争中经历了六个月的辛苦和筹划。通过这些描写,诗人展示了世事纷繁、兴衰更替的情景。

最后两句是对时光流转的深刻思考和对生活的一种豁达态度。诗人问自己何须再戴上西风帽,表达了对物质和权势的淡漠,提醒人们应该顺应自然和时光的变迁。黄叶填门,象征着秋天的临近和岁月的流转,而独举觞则是一种独自举杯祝福的表达,显示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期许。

整首诗以自然景物和历史背景为背景,通过对时间的感慨和对生命易逝的思考,传达了一种深邃而豁达的人生观《次敖静之九日言怀韵》
骑马闻鸡有底忙,
一秋憔悴沈东阳。
身随杖竹空存节,
鬓比篱花不耐霜。
帝载八年纷奏绩,
王师六月苦周章。
何须更落西风帽,
黄叶填门独举觞。

中文译文:
骑马闻到鸡鸣匆匆忙忙,
一个秋天,我憔悴得像沈东阳。
身体随着拄杖和竹杖,虚空中保持着节操,
鬓发与篱笆上的花朵相比,不耐霜寒。
君王执政八年期间,各种奏章和成绩纷至沓来,
国家的军队经历了六个月的苦战和周密的计划。
何须再戴上西风帽,
黄叶堆满了门前,我独自举起酒杯。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是明代马中锡创作的作品,表达了对时光流逝和人生变迁的思考和感慨。

诗的开篇描述了作者骑马听到鸡鸣后匆忙起身的情景,暗示着时间的流逝和生活的忙碌。接着,诗人借沈东阳之憔悴形容自己在一个秋天中的疲惫和颓废,抒发了对岁月流逝和自身老去的感叹。

下文中,作者通过身随杖竹和鬓发比较,表达了自己身心的虚弱和不堪风霜的状态。杖竹象征着衰老和虚弱,而篱笆上的花朵则代表着生命的脆弱。这种对人生无常和岁月流逝的描绘,展示了作者对时光的敏感和对生命脆弱性的思考。

接下来的几句描述了朝廷的盛况和战争的辛苦。帝载八年,指的是君主执政的八年,奏章绩效纷至沓来,显示了朝廷的繁忙和兴盛。而王师六月苦周章,则是指军队在战争中经历了六个月的辛苦和筹划。通过这些描写,诗人展示了世事纷繁、兴衰更替的情景。

最后两句是对时光流转的深刻思考和对生活的一种豁达态度。诗人问自己何须再戴上西风帽,表达了对物质和权势的淡漠,提醒人们应该顺应自然和时光的变迁。黄叶填门,象征着秋天的临近和岁月的流转,而独举觞则是一种独自举杯祝福的表达,显示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期许。

整首诗以自然景物和历史背景为背景,通过对时间的感慨和对生命易逝的思考,传达了一种深邃而豁达的人生观。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猜你喜欢

竹篱茅舍旧同居,不见冰姿恰岁余。
别后有谁亲几席,朝来忽喜映阶除。
雪中有酒宜相就,月下无人肯自疏。
端与岁寒长有约,不须青帝更吹嘘。
()

江上行人空自愁,壮年双鬓已惊秋。
不知风里千里浪,何事无情也白头。

()

人道今年秋较迟。木樨全未放些儿。不因诞节开千岁,争得今辰把一枝。

呼宝鼎,伴渠伊。堂萱喜色正融怡。儿前妇后孙曾从,岁岁称觞无尽期。

()

吹花不起午风轻,懒絮閒丝颺暖晴。
诗料满前收不尽,海棠花下又闻莺。

()

好在青溪曲,岩花石乳新。空闻流水引,不见渌萝人。

明月层层岫,乌纱而面尘。十年求道侣,能不忆仙邻。

()

剩将鳣鲔散南湖,一细千鳞已有馀。传舍客来须纵食,莫教弹剑叹无鱼。

()

腊日无风天气暄,主人留我游灌园。入门一曲开东轩,回廊夹道交篱藩。

木叶既落枝柯繁,避人鸟雀争腾骞。小亭低槛手可援,连冈起伏如惊蚖。

()
山林与心违,日月使鬓换。
儒衣相诟病,文字奉娱玩。
自古非一秦,六籍盖多难。
诗书或发冢,熟念令人惋。
()

画史古多有,李生独宝传。譬犹古人书,墨妙称诚悬。

尤物世难蓄,变化登云天。流落人间者,遗迹犹绵绵。

()

梁王昔爱才,千古化不泯。至今蓬池上,远集八方宾。

车马平明合,城郭满埃尘。逢君一相许,岂要平生亲。

()

晚饭下前墀,徐行出短篱。
轻风吹面处,斜日倚门时。
静见云舒卷,閒知草盛衰。

()

我见百十狗,个个毛鬇鬡。卧者渠自卧,行者渠自行。

投之一块骨,相与啀喍争。良由为骨少,狗多分不平。

()
翠华未可议时巡,自古安危击重臣。
闻说紫岩亲督战,孰云赤壁后无人。
诸公尽作鑽天令,老子重为击壤民。
万里阴霾冰霰合,一通露布挽迥春。
()
市朝车马列云从,君有危楼出半空。
但觉乾坤增老眼,不妨日月转空笼。
花开花落关何事,江北江南只此中。
互出新诗殊未艾,长城尚许短兵攻。
()
九死性命存,乃到海陵仓。
每陵何所有,麋鹿画成行。
多仓多麋鹿,今也恨难忘。
爰从本朝来,人物上国光。
()

里巷纷仍在,邻翁半不存。午鸡喧井落,寒犬卧衡门。

侧宇天光入,巍阡雾色昏。百年桑梓地,回首一伤魂。

()

山月随人白,纡回野径微。稻香秋雨后,虫语夜声稀。

酒醒寒侵面,花晴香入衣。相君閒杖履,爱客未言归。

()
主山渡头成久立,长年傲客呼从疾。
撑舟来前仅如掌,溯波却下几百尺。
湖围桥坏新有船,众壑奔流会一川。
嗟我胡为数此险,争似饭余牛背眠。
()

戍边岁月久,恒悲望舒耀。城遥接晕高,涧风连影摇。

寒光带岫徙,冷色含山峭。看时使人忆,为似娇娥照。

()

县壶长向市中藏,海底龙公夜授方。庐阜仙人知董奉,长安女子识韩康。

药存九转芙蓉煖,松化千年琥珀香。暂到京华即归去,一毫荣辱总相忘。

()
日日是好日,时时是好时。
只为分明极,翻令所得迟。
()

疏灯孤馆影悠悠,素发萧然挂蒯缑。枕上忽闻枫树雨,梦魂欲破海东头。

()

再命果良愿,几年勤说诗。上公频握发,才子共垂帷。

琢玉成良器,出门偏怆离。腰章佐墨绶,耀锦到茅茨。

()

柳外东风旗影转,身远鸣珂心想见。
碧瓦朱楼不夜城,走马插花春一片。
锦靴玉带簇金鞍,回雪惊鸿都转旋。

()

近海寒花亦未开,故山佳节几登台。最怜千里同秋色,不共高林倒茗杯。

落日亭亭江路邈,长天迥迥雁声哀。淹留每恨无成计,胜事空嗟岁月来。

()
一生着数落人先,白发栽松故可怜。
待得伏菟堪采掘,此翁久矣作飞仙。
()
拟和题诗略未成,卒然风雨暗前津。
高秋政应凉如水,余溽胡为暖似春。
载酒肯来真如事,舣舟聊为驻行人。
异时怀玉山前过,一访耕桑老病身。
()

缘阴几日浓如幄,新声又喧嘉树。避雀惊嘶,鸣条倦咽,响逐回风难住。

斜阳几度。说不尽齐宫,旧时凄楚。唤起残妆,为他描上鬓边去。

()
计拙难敷食与衣,惟将侠气借相知。
何如冯子归弹铗,争似毛生立见锥。
清世翩翩谁是美,尘寰碌碌已称奇。
有时举翮连云起,不比函关一只难。
()

宠极辞同辇,恩深弃后宫。自题秋扇后,不敢怨春风。

()
一迹无余万籁沈,峦光月色共深深。
谁知尚有些儿闹,龙在霜枯木里吟。
()
司徒墓,荒冢累累不知数。
草中翁仲无复存,垄上牛羊自来去。
想见当时百万松,佳城在处郁葱葱。
车马时来卿相子,钟鱼声出梵王宫。
()

芳郊如掌,逐香风、穿过纵横林薄。几处花畦,春烂漫、艳锦红毹争拓。

地列云霞,客俱蜂蝶,不减秦宫活。馀脂剩馥,凭他燕子偷掠。

()

春光容易落花轻,世路山河算几程。芳草可怜诸老去,好风偏为故人清。

也知蝴蝶浑閒梦,却笑狝猴亦世情。老子婆娑眠不著,五更寒极弊裘横。

()

故乡话旧转伤神,白发青山四五人。此去璚台隔烟霭,不知重会更何辰。

()
银旗金甲渡巴西,灵武城楼已万几。
一札祗闻元帅命,五笺合待使臣归。
未闻请表更追表,且看黄衣换紫衣。
天性非由人伪灭,何缘尚父结张妃。
()
早悟君王物色求,子陵应已弃羊裘。
绝知至德终难掩,女子亦称韩伯休。
()
庐山到此深,面面皆叠嶂。
安知九江滨,自有三峡壮。
层崖合飞流,深谷呀百丈。
颇闻开辟初,融结固异状。
()
张公洞府未著脚,向人浪说游荆溪。
欲看直上翠羽盖,不惜扶下青云梯。
劲风翻动土囊口,暗水流出桃花蹊。
却将深处问儿辈,一夕飞梦穷攀跻。
()

远闻乘障返,遽睹入关行。出塞三边静,归朝万户轻。

偏师全汉地,间道走胡兵。不听从军曲,谁知苦乐情。

()

白云出其下,终古泰山青。到地盘珠馆,扪天叠翠屏。

明禋尊岳渎,封禅配云亭。齐鲁峰无数,苍苍入杳冥。

()

多买城南种秫田,匡床拥被日陶然。真成四醉中山酒,不踏人间十二年。

()

又复扁舟过此中,向来明月几弦弓。山形依旧两眉绿,江水无尘一镜空。

白鸟去边天欲尽,青枫落后岁将终。图经漫有新题字,一笑烦君问雪鸿。

()

一宵酣睡不曾醒,忽见东窗日已明。自笑起迟非中酒,为无人解报鸡鸣。

()

春风散藻景,山水动微暄。桂棹泛兰渚,摇摇过前川。

汀花媚幽壑,岸柳垂轻湍。环洲屡回复,杂树何缤纷。

()

乞火从山妇,临流煮涧芳。怪来泉味好,并带落花香。

()

斋橑翠霏间,人高境自闲。
禅心溪上月,佛髻槛前山。
昼漏依莲改,晴云识栋还。

()

上界钩陈护属车,绣衣卤簿列旌旟。驾头已近鸣鞭急,一路迎銮奏起居。

()

永漏报高阁,榴亭出夜筵。紫檀熏宝鼎,银烛散青烟。

灵籁生修竹,香风入夏弦。露浓罗袖重,歌遏酒杯传。

()

云冻长空铺水墨,风鸣破屋响琅玕。
忆梅探梅春已露,欲雪不雪天正寒。
呵笔岂能诗句好,拥炉偏怕酒瓶乾。

()
玄象今何应,时和政亦平。
祥为一人寿,色映九霄明。
皎洁垂银汉,光芒近斗城。
含规同月满,表瑞得天清。
()

登楼千里月,攲枕一声蝉。

()
老来参同事,勤增不敢失。
人言炉偃月,吾意炉藏日。
朝阳升西山,异液甘若蜜。
一体奠所居,旦旦享清逸。
()
士不知闻未易轻,问医谁复话君名。
殷勤多谢长沙掾,为我致之分死生。
()

滑醪清满菊花卮,只欠新螯左手持。欲报善邻将意厚,苦惭家酿带春醨。

()
雨昏古岸断人迹,天黑孤城闭水关。
灯火樽前初拥膝,风云淮上欲移山。
避人鱼鸟那足怪,吹浪蛟龙不自闲。
便使乘桴亦何事,沧波岁晚合知还。
()
窗中独自起,帘外独自行。
愁见蜘蛛织,寻思直到明。
碓上米不舂,窗中丝罢络。
看渠驾去车,定是无四角。
()

春波如镜草萋萋,十里垂杨绿映堤。借取祝融峰上月,送君直下洞庭西。

()
不是风兮不是旙,将军骑马出潼关。
安南塞北都归了,时复挑灯把剑看。
()

凤楼西北关情地,喁喁酹花私语。听雨前番,归云此夕,已是不禁离绪。

荷衣漫与。问双桨来时,旧逢欢处。比翼鹣鹣,为谁颠倒意如许。

()

雨里难逢客,闲吟不复眠。虫声秋并起,林色夜相连。

爱酒此生里,趋朝未老前。终须携手去,沧海棹鱼船。

()
黄菊正怀彭泽,白衣俄致江州。
登高余醉快扶头。
此贶义兼情厚。
痛饮还须酒对,清吟况值诗流。
()

绕舍荒池底且,蛰蛙齐候鸣雷社。
已知地气上如炊,更觉石泉流若泻。
举头玉烛焕阳明,?曷足汗泥悲土苴。

()
行行欲尽剑南州,满意凌云九顶游。
樽俎楼台一长啸,江山风月几清秋。
古人胜赏分明在,滩水悲鸣日夜流。
万里重来渺难必,扁舟去住总成愁。
()

桃叶歌,歌宛转,旧日秦淮水清浅,此曲之兴自早晚。

青溪桥边日欲斜,白土冈下驱虞车,越州女子颜如花。

()
倦眠书砚付埃氛,烟尽当窗一篆云。
黠鼠谁令如鬼物,痴猫吾欲与弹文。
雨余自揣薪槱绝,客里尤怜仆厮勤。
花尽春残不须惜,好谋归棹趁南薰。
()
小隐西斋为客开,翠萝深处遍青苔。
林间扫石安棋局,岩下分泉递酒杯。
兰叶露光秋月上,芦花风起夜潮来。
湖山绕屋犹嫌浅,欲棹渔舟近钓台。
()
移竹应须竹醉时,不妨带笋一时移。
清阴且障东西日,碧色还分上下池。
岁晚雪霜成超级大国伴,夜凉风月得新知。
朅来便有亲亲意,玉立无言似索诗。
()

酪和盘樱旧宴空,凤岐新辟逐旌弓。
坐陪府幄谈成薮,趋问家庭史有公。
春斝促浮萍叶紫,夜章催刻密枝红。

()

寓形宇宙间,佚我方以老。流光安足恃,百岁同过鸟。

顷予萦网罗,文采缘自表。自古山林人,何曾识机巧。

()

翠鳌涌出沧溟,影横栈壁迷烟墅。楼台对起,阑干重凭,山川自古。梁苑平芜,汴堤疏柳,几番晴雨。看天低四远,江空万里,登临处、分吴楚。

两岸花飞絮舞。度春风、满城箫鼓。英雄暗老,昏潮晓汐,归帆过橹。淮水东流,塞云北渡,夕阳西去。正凄凉望极,中原路杳,月来南浦。

()
古宇列双桧,森郁欹檐角。
高干若偃盖,低枝罗翠幄。
叶硬攒猬毛,子圆如雀壳。
盘根虽轮囷,呈才终卓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