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赠杨二山中丞以关内移抚山右

寄赠杨二山中丞以关内移抚山右朗读

《寄赠杨二山中丞以关内移抚山右》是明代镇康王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紫辰一旦玺书催,
早发秦城棨戟开。
二华曾留标胜赋,
三关更见折冲才。
荒沙落日闲戎垒,
古木飞霜凛宪台。
壮士应看射雕处,
不教胡马漠南来。

诗意:
这首诗以一种深情的方式,寄托了诗人对杨二山中丞的赞美和期望。诗人提到了紫辰(即指皇帝的御书),意味着重要的命令已经传达,要求早日出发到关内进行军事调动。秦城的战旗和战鼓早已准备好,等待着发出战斗的号令。诗人回忆起杨二山中丞过去在二华(即指华山)留下的才华横溢的赋诗,以及他在三关(即指三辅地区)展示的英勇才干。然而,现在是沙漠荒野的黄昏,军事要塞已经安静下来,古老的树木在冰霜中飞舞,统治者的宪台也变得寒冷。诗人呼唤壮士们去看射雕之地,意味着他们应该保卫自己的国家,不让敌人的胡马踏足南方。

赏析:
这首诗词以饱满的情感表达了诗人对杨二山中丞的敬仰和期望。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修辞手法,展现了明代时期战争时刻的紧张氛围和英雄壮丽的场景。通过描写紫辰的催促、秦城的战鼓和战旗的准备,诗人营造了一种紧迫感和战斗即将来临的氛围。诗中提到的二华和三关,表达了杨二山中丞过去的辉煌事迹,突显了他的才华和英勇。在描述荒沙、古木和宪台时,诗人运用了自然景物的描写,通过与战争场景的对比,营造出一种冷寂和凄凉的氛围,同时也反映了时局的不安和动荡。最后,诗人呼唤壮士们去看射雕之地,寄托了对壮士们的期望和呼唤,表达了保家卫国的决心和责任感。

总之,这首诗词通过对战争氛围和英勇壮丽场景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杨二山中丞的敬仰和期望,同时也展现了时代的不安和动荡。它是一首情感丰富、意境深远的明代诗词作品。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猜你喜欢

吾忆同游日,君今独往悲。朱华聿云暮,绿酒不堪持。

双剑看星动,孤槎卧雨迟。才名青琐客,吏隐白云司。

()

量才补职,修德养闲。一动一静,妙转机关,辉天鉴地许谁看。

()

纪事只闻《筹海志》,征文空诵送僧诗。未曾遍读《吾妻镜》,惭付和歌唱《竹枝》。

()

久罢长鲸吸,宁逃鼹鼠嘲。不蒙药王力,误绝曲生交。

扑鼻诗情动,浇胸世事抛。暮龄寻旧好,如以漆投胶。

()

吴江佳句绝伦群,老去毫锋叱咤闻。自后骚坛建旗鼓,不知谁代子仪军。

()

湫宇夕阴阴,寒灯焰不长。气楼递微明,飘忽如清霜。

人云网恢恢,我胡寓兹房。墉鼠语床下,蝙蝠穿空梁。

()

柳下何曾耐小官,青毡缘简且偷安。空窗净阁销尘眼,时草新花养病肝。

庙市客来询古字,粮船僧至饷吴酸。密函怪牒閒搜取,钞得仙方寄所欢。

()
烂熳花阴覆短墙,花开时候日偏长。
道人不被春勾引,到处惟闻檐蔔香。
()

昨夜雪深疑有雨,五更还作扫云风。我于此地虽无责,伤时失事心则同。

起来怅望一吁歔,又觉烈日侵阶红。隔墙鼓吹去何许,入户哀怨号无踪。

()

天衢号九经,冠盖恒纵横。忽逢怀刺客,相寻欲逐名。

我住河阳浦,开门望帝城。金台远犹出,玉观夜恒明。

()

玉削苍峦千碧虚,洞中杳杳真人居。绰约冰采颜如珠,一念不起终无如。

我缘朴陋厌纷挐,心与幽致烦簪裾。九阳丹就括灵枢,飘然再访聊踟蹰。

()
霜天云结,山月冷涵辉。
夜接故乡信,晓行人不知。
()
记曾飞矢集蛮毡,一着鞭争万骑先。
邑篆愧分炎瘴地,朝衣犹惹御炉烟。
莲塘小饮香随艇,月榭高吟水压天。
此日隔花参簿尉,乌纱同乐太平年。
()
渊明不可及,适意惟所之。
无食不免乞,折腰乃竟辞。
主人必义士,知心如子期。
厚馈既赒急,复酌我以卮。
()

一树古梅花数亩,城中客子乍来看。

不知花气清相逼,但觉山深春尚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