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馆

野馆朗读

《野馆》是明代文人刘养晦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安稳桐溪上,
时危久索居。
蚁穿庭下穴,
蜗篆璧间书。
野水临秋迥,
山窗映月虚。
十年戎马乱,
归计定何如?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作者刘养晦在动荡不安的时代中过着安静隐居生活的景象。他居住在桐溪上的一座安宁的小馆中,这里是他长期避世的地方。诗中提到蚂蚁在庭院下挖穴,蜗牛在玉器之间爬行,这些寂静的画面反映了作者周围的宁静与恬淡。野水在秋天中显得特别清澈,山窗透过虚幻的月光,给人一种超脱尘世的感觉。然而,诗末作者提到自己曾经经历了十年的战乱,归家之后迷茫不已,不知何去何从。

赏析:
《野馆》这首诗词以平淡的语言描绘了作者的隐居生活和内心的困惑。整首诗词采用了典雅的描写手法,以自然景物和日常生活中的细节来传达作者内心的情感和思考。这种平实的表达使诗词更加接地气,贴近人们的日常生活。

诗中的桐溪、蚂蚁、蜗牛、野水、山窗等元素都是富有生活气息的形象,通过它们的描绘,作者表达了自己对安静隐居生活的向往和追求。这种追求在动荡的时代尤为珍贵,也反映了作者内心对和平与宁静的渴望。

然而,诗末作者提到了自己经历的十年战乱,归家后的困惑和迷茫。这种对现实的思考和反思,使得诗词具有一丝苦涩和忧伤的色彩。作者在面对动荡和困惑时,思考自己的人生归宿,这也是诗词的一种哲思。

总的来说,刘养晦的《野馆》通过平实而生动的描写,表达了对宁静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困惑的思考,展现了作者对于人生归宿的追问,具有深远的思想内涵。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刘养晦

...

刘养晦朗读
()

猜你喜欢

立马柳花里,别君当酒酣。春风渐向北,云雁不飞南。

明晓日初一,今年月又三。鞭羸去暮色,远岳起烟岚。

()
树精不死卧松关,呵护仙翁旧禁坛。
天阔难寻骑去鹤,井香疑有炼成丹。
山如辟谷秋逾瘦,屋尚凌虚夏亦寒。
行遍苍崖无石髓,空和凉月倚阑干。
()
我行江南上峡来,系舟夜泊云雨台。
行到西川一万里,杜鹃声急桃花开。
()
郑环唯半出。
秦钩本独悬。
若交临酒影。
堪言照弩弦。
()
吴佩孚
英雄处处出人头,又上高峰作壮游。
满眼苍生归掌握,数堆疑塚感荒邱。
萧萧木叶传边警,点点梅花为我愁。
休到崑崙山上游,中原王气不胜秋。
()

先生卓难攀,材真帝王佐。皎皎众所病,蜿蜿龙方卧。

卷彼天下惠,赴此一郡课。幕府既多暇,山水乃屡过。

()

()

微风袅袅动花园,皓月娟娟照酒尊。且听玲珑歌白雪,宁劳阿段报黄昏。

凉生芳草游人卧,影挂柔枝宿鸟翻。乘兴便为行乐地,青鞋何必到龙门。

()

入寺昏烟敛,双桥竹涧通。
僧归残磬里,客梦乱山中。
灯暗窗沾雨,枝喧鸟堕风。

()

瘴塞巴山哭鸟悲,红妆少妇敛啼眉。

殷勤奉药来相劝,云是前年欲病时。

()

风骚閫域自难亲,随世声名未必真。
更远更疎应不在,山谣水语记精神。

()

石川子,隐于鲁门之西。长牵青牛饮素溪,有时驾之骖文狸。

骖文狸,乃至岱宗之巅,弱水之湄。石门迢迢上通天,玉京金阙光陆离。

()

海陵春後雨冥冥,耳厌蛙嗥鹳龄鸣。
何意东亭好风日,流莺忽作故园声。
故园千里长牵梦,老病三年不废情。

()

神仙久留滞,清切伫飞翻。忽佐南方牧,何时西掖垣。

高车自兰省,便道出荆门。不见河梁别,空销郢路魂。

()

可怜连理枝,黄檗生里许。外面虽合欢,中情其实苦。

()

星滩分得小双台,不染东华半点埃。爽气时从仙掌出,青天忽见岳莲开。

云根远带桐江水,夜雨新生海眼苔。九朵峰前成屡忆,不随霜鹤寄诗来。

()
楚国同游过十霜,万重心事几堪伤。
蒹葭露白莲塘浅,砧杵夜清河汉凉。
云外山川归梦远,天涯岐路客愁长。
寒城欲晓闻吹笛,犹卧东轩月满床。
()

牖下嗟吾老,天涯忆汝单。因人知不易,行路敢辞难。

有舌囊宜括,无鱼铗莫弹。饥驱为客早,惜别恨千端。

()

江浦雁声秋,西风木叶流。一帆下淮水,三日到扬州。

不遇王司理,谁为把臂游。碧箫明月夜,独上酒家楼。

()
脍鲈元不动乡思,拂袖西风已见几。
江上如今来往客,但言鲈脍不言归。
()

马上谁家薄媚郎,临阶下马坐人床。

不通姓字粗豪甚,指点银瓶索酒尝。

()

西望瑶池五色霞,海东开遍露桃花。长安自昔神仙宅,青鸟飞来入汉家。

()

踊跃新羁已过关,未高生怕别人盘。到窝路数无多掷,急满须防将马阑。

()
久同朝迹又同年,更送旌麾过海边。
多士向来亲戴席,斯民今幸得苏天。
潜心阁上书千卷,雁荡山中草一川。
小待公余寻旧迹,便归玉笋听鸣鞭。
()
普证作此像,是相故非真。
虚空无背面,露柱倒生根。
傍提正按低叉手,独掇单提高打躬。
佛魔削迹,凡圣泯踪。
()
不随洛俗占灯影,不学荆人问紫姑。
卖得薪来卜油去,丰年还似去年无。
()

邳州城外漏频催,星汉昭回曙色开。爆竹自惊残腊去,椒觞相贺早春来。

风光近迫名园杏,乡信遥传驿路梅。国有圣君家有母,深恩未报思悠哉。

()

悲猿何处发,郢路第三声。远客知秋暮,空山益夜清。

啾啾深众木,噭噭入孤城。坐觉盈心耳,翛然适楚情。

()

巢许蔑四海,商贾争一钱。

()
天地不磈立,人为天地心。
世无经济学,何以任弥纶。
沛兴园绮隐,渊启虬髯惊。
汉唐造草昧,数子留其名。
()
早厌奔趋权贵门,中流勇退古风存。
唱酬绿野今裴白,偃仰商山旧绮园。
成熟坐看桃结子,平安几报竹生孙。
雨馀晴玉春无价,天遣清香入酒樽。
()

自君之出矣,慵整玉搔头。思君如只雁,孤影下南楼。

()
居士身,比丘相。
跷跷骑骑,牢牢攘攘。
蓦然觌面相逢,真是无门可向。
一拳一喝,双收双放。
()

只记来时节。又三年、朱炜过了,恰如时霎。独立薰风苍凉外,笑傍环湖花月。多少事、欲拈还辍。扶木之阴三千丈,远茫茫、无计推华发。容易过,三十八。

此身待向清尊说。似江头、泛乎不系,扁舟一叶。将我东西南北去,都任长年旋折。风不定、川云如撇。惟有君恩浑未报,又故山、猿鹤催归切。将进酒,缓歌阕。

()

村村花柳春菲菲,乌

()
英哉神女此江干,德与余姚舜一般。
碧草凄凄埋玉冷,清风凛凛矗天寒。
求生古患为仁害,处死今知得所难。
我自裴徊不忍去,非干潮小故盘桓。
()

明镜偷神秀,菩提犯卧轮。
更将旧衣钵,占断不传人。

()

恼花风雨。断送春将暮。底死留春春不住。那更送春归去。
今朝且赋归与。明年春满皇都。共泛桃花锦浪,与君同醉西湖。

()

()

接得南枝即按杯,似和霜月带将来。
自从驿使相逢后,千载无人解寄梅。

()

问水寻山到武夷,小船冲浪费推移。浮云散尽日光露,三十六峰都献奇。

()

至人于世何所求,随缘应物初不留。缘合则应散则休,起灭幻境如浮沤。

僧伽塔踞淮泗流,火焚水转岁几周。国家崇奉德更优,雍熙所建无与俦。

()
二子何时到,三秋欲昼头。
收渠半张纸,洗我一年愁。
不得毛锥力,元非子墨羞。
海山寒更碧,整驾待同游。
()
空色无边际,离垢摩尼圆。
能依实相用,助发有龙天。
()

几时越五湖,行行遂所适。之子方乐天,众累焉能迫。

()

怜尔驱驰重急难,荒原风雨鹡鸰寒。孤儿寡妇堪愁绝,好与殷勤别意看。

()
寻花不问村远近,爱酒能论巷浅深。
江上几家官酿户,如今南北忘追寻。
()

夜听墙下鸡,晓扫墙上霜。鸡啼霜正白,繁星粲成章。

维兹古郓城,废塔河冰傍。亦复有民社,鸡犬声相望。

()
沙场大黄弩,将军在时射。
贼人得之惊,一挽一百石。
()

江南好,载酒听啼莺。金碧楼台花里寺,悠扬弦管水中亭。

最喜一春晴。

()

小楼对山寺,石路隔垂萝。野鸟过城少,閒情出郭多。

家贫慎出处,学浅叹蹉跎。爝火光犹近,谁为白石歌。

()
尽日此徘徊,青粘两屦苔。
鸟声穿户去,暝色过溪来。
象齿劙鞭茁,银刀罾绘材。
空山人自老,醉眼向谁开。
()
久回俗驾向山中,无复诗骚见古风。
方喜故人千里至,更容清夜一尊同。
宾筵谈笑知无敌,笔力追陪愧未工。
自古诗人难并世,归期那敢话匆匆。
()

往年曾忆过长安,短纸书名诣门下。
君时延我坐终日,洒扫东轩留看画。
横图巨轴不知数,但见匣中时一把。

()

喜得君来慰我心,清欢何假酒频斟。
共窥鹤迹行苔迳,同听莺声坐柳阴。
蝴蝶绕栏飞又歇,蔷薇厌架浅兼深。

()

常年春半花事竟,今年春半花始盛。衰翁不减少年狂,走马直与飞蝶竞。

妍华有露洗愈明,纤弱无风摇不定。莫放飘零作红雨,剩看倩笑临妆镜。

()

沼月并舟还,荷花隘江水。笑擘菡萏开,小小新莲子。

()
文宗爱夏日,殿阁生微凉。
高帝思猛士,大风云飞扬。
五子歌洛汭,陶唐有冀方。
诚悬未识此,古意堕淼茫。
()

在易之颐,饮食以节。
推而广之,有是三说。
蒸壶发羃,衰发满帻。

()
同心离居。
绝我中肠。
()
横担楖栗走诸方,佛祖玄关路转长。
放下身心归故隐,金乌依旧出扶桑。
()

顾探怀抱。
非为富贵。
代既同人。

()

笑杀陶潜归去休,浔阳江上棹扁舟。如今令尹新承宠,卓鲁功名到白头。

()

前日石上松,斸移沙水际。
青青折钗股,俯映幽人砌。
蟠根今鬯茂,落子还苍翠。

()
去岁诣公车。
天语勤渠。
绛纱玉斧照寒儒。
恰似昔人曾梦到,帝所清都。
()

渡头沙草白离离,过客停骖日暮时。古戍烟荒吹野火,寒鸦风急战枯枝。

河流远合滹沱水,驿路中分督亢陂。欲问霸图销歇尽,朔云千里不胜悲。

()

自喜一官罢,宁悲三径芜。悬车少客访,入户有僮扶。

黄菊寒仍在,青山道不孤。老来慵戏马,高枕卧江湖。

()
人能言语自能窥,天意无言人莫欺。
莫道无言便无事,殆非流俗所能知。
()

奔趋名利场,祸福急相绞。夜窗一反侧,肤垢纷两爪。

岂知亲朋集,晚食聊一饱。心期共悠悠,文字各稍稍。

()

内台最近燕南幕,博士台郎有此除。山泽何当大人赋,寄声多谢马相如。

()

昨日凉云绛色微,朝来南鸟北笼飞。一丸自弄玄黄剧,百线争穿傀儡机。

小劫鳌蹄撑略住,大人龙伯负将归。何年姤复鞭为马,数尽河沙未放鞿。

()
纵得美官,人亦见鄙。
若博群书,更坚素履。
虽处常流,亦超尘轨。
一旦进为,必兼众美。
()
住世都无菩萨行,仙家风骨精神。
寿如山岳福如云。
金花汤沐诰,竹马绮罗群。
更愿升平添喜事,大家祷祝殷勤。
()

并是仙舟下,因成金谷游。亭开一水曲,山隐百花幽。

繁圃春常驻,晴尊雨更留。那知龙卧意,犹绕凤池头。

()

霜晓无轻颸,长淮净如眼。
招携南山游,老子兴不浅。
不从千步桥,飞度一渔舠。

()

四海哀良弼,百年忆老成。西风吹画翣,落月照丹旌。

相绂怀当日,戎冠识旧名。我为天下念,回首一沾缨。

()

书带生香,忘忧弄色,四窗虚悄。茅茨净覆,栋宇洗空文藻。卷珠帘,雨痕暮收,绮罗静隔红尘岛。对纸屏素榻,拂潭烟树,扫檐风条。深窈。西园晓。似日照炉峰,数声啼鸟。琼莲倚盖,晓水靓妆孤袅。浣花溪,尚余旧春,*芳剩馥吟未了。望东林,小径斜通,梦约香山老。

()

投阁先生著剧秦,陇西降将欲全身。沙场无万沈冤骨,却是周嫠与杞人。

()

虽然仁道系心根,熟处工夫在所存。
惟是日新常不息,取之左右自逢原。

()

蓬弧六十八回春,潦倒颓龄愧此身。学圃祇期松菊茂,传家岂虑子孙贫。

喜闻翔骑初奔北,愁听长鲸未息尘。但愿太平调玉烛,烟霞高卧庆芳辰。

()
春风芹下足迟留,白鸟平田忆旧游。
阅尽轩裳还过眼,读残书卷复于头。
偶逢隐几何须问,不到投簪便拟休。
平世声名如皦日,欲将何地置巢由。
()

平原十里外,稍稍云岩深。遂及清净所,都无人世心。

名僧既礼谒,高阁复登临。石壁倚松径,山田多栗林。

()

暑剧中宵枕屡移,夙兴犹得趁凉时。平冲露气篮舆稳,遥杂星芒筱炬随。

触景有诗聊记述,为人无术漫驱驰。须臾假寐谁惊觉,隔岸清风叫子规。

()
少时耕钓为生涯,早知臭腐空神奇。
一丘一壑有佳处,人弃我取如拾遗。
晚将数雏就斗食,非愿厚禄多如茨。
山林习气今尚在,前身疑是王献之。
()

行尽青峰与碧溪,何须辛苦觅天梯。九山不锁寻真路,自是人心到后迷。

()

南北千山与万山,轩车谁不思乡关。

独留芳翰悲前迹,陌上恐伤桃李颜。

()

野日苍峰路,青天一布巾。莺花真老计,天地此遗民。

海瓮仙醅熟,仙居帝画真。白头今太古,公外更何人。

()

空谷佳人,淡红衫子天然艳。风清露浅。脉脉凝啼眼。

恰似伤秋,倚徙湖山遍。怜谁伴。重帘不捲。有个人肠断。

()

别恨尚牵罗袖,吟情懒付蛮笺。匆匆过了楝花天,那有春红在眼。

阴重暗添衣润,日长惟费炉烟。闲看绿影自清圆,梅雨暂疏纨扇。

()

人生自是人间客,月亦天边寄此身。
彼此虚空无著处,谁欤是主复谁宾。

()

爱日兼夏冬,诸郎极文武。母庄若严君,谨畏幸不怒。

羡渠身贵显,绕膝怀挞楚。入门见礼法,称寿簇簪组。

()

东山二瑞总稀奇,最爱萧家五色芝。翠羽凌风偏叠叶,紫苞团雪欲分枝。

题诗频忆登临地,对酒还伤丧乱时。更拟濯缨潭上水,从君采药事游嬉。

()

露挹新荷扑鼻香。恼人更漏响浪浪。柳梳斜月上纱窗。
小醉耳边私语好,五云楼阁羡刘郎。酒阑烛暗断回肠。

()
落日放船好,长河水接天。
远林翻急吹,孤棹正悠然。
风搅平云阵,波轻片雪连。
前村鸦噪断,极目仰联翩。
()
越王兵败已山栖,岂望全生出会稽。
何事夫差无远虑,更开罗网放鲸鲵。
()

小坐山堂月上迟,木犀香断菊离披。寒蝉抱露声如咽,人不悲秋秋自悲。

()

湖山清夏不应丰,一径林阴水石中。六月凉生清蒻底,钓鱼船上一丝风。

()
远适庐陵郡,重江去不穷。
全家片帆底,三月怒涛中。
()

黄门执戟翁,晚乃薄词赋。我宜草玄文,未必知妙处。

()
范蠡无西施,胡以破吴国。
吴王轻社稷,为惑倾城色。
夫差强变弱,勾践雌成雄。
岂惟陶朱策,实赖西施容。
()

草枯马健已高秋,堂上应须早伐谋。传箭犹闻聚蜂蚁,控弦那得犯貔貅。

书生会击单于颈,壮士谁舂长狄喉。快使营平归印绶,貂蝉敢望出兜鍪。

()

许子家住松山边,门开路辟登山巅。千年茂树不改叶,百尺甘井常流泉。

堂中悄然人境绝,时有剥啄延臞仙。天下之山皆若此,舍而外求徒丧已。

()

雪晴水生波,有客系游鹢。语离江上亭,亭宇虚且寂。

老柏瘦入节,色古根似石。微阳丽木末,春意动寒碧。

()
()
甲第衡门忆并开,笑谈无日不追陪。
绕栏共觅花时句,隔壁尝呼雪夜杯。
一别青云俱蹭蹬,相逢白首重徘徊。
炎天卧病还同巷,早晚欣闻步屧来。
()

玉镜台前,看花如雾。交柯接叶纷无数。春寒约住柳丝圈,月明染下方诸露。

庐阜神游,湘皋微步。玉奴老去羞樊素。韩郎解比影娥池,倩谁摘出香奁句。

()

水杨柳絮风中乱,野蔷薇花波上明。春芳零落不照眼,对此聊复开予情。

()

一双一双堠当门,录曲横桥堠外村。昨夜东风吹雨过,曲尘飞到柳黄屯。

()
爪牙虽弄未全真,驳绿斑釐著一身。
彩好不曾哮吼得,听闻将谓吓村人。
()
玉清冰瘦,洗妆初见,春风头面。
等得黄昏月溪寒,爱顾影、临清浅。
历尽冰霜空羞怨。
怨粉香消减。
()
乘传来江表,观风遍斗南。
年丰仍物贵,民瘠为官贪。
浩浩良难测,元元恐弗堪。
二星奏天陛,勿谓此常谈。
()
花枝出建章,凤管发昭阳。
借问承恩者,双蛾几许长。
()

堂山高,风木何萧骚。中有壮士骨,英英不能销。昔日陈太丘,于今见其曹。

天台六邑地,淳风转漓浇。墓门多遗泪,过客思奠椒。

()
二月尽头三月初,系船杨柳拂菰蒲。
姑苏台上斜阳里,眼度灵岩到太湖。
()

梦里区区较短长,鸡虫得失最堪伤。不知贞观凌烟阁,何似南柯审雨堂。

暮四朝三齐得丧,左蛮右触几兴亡。正须痛饮中山酒,细读南华第二章。

()

共水同舟伴谪居,海天春色尽涵虚。蛮方故启流官路,汉史终收痛哭书。

蜀徼山高常戴雪,滇门池苦亦生鱼。上林花树年年在,前席行看入禁庐。

()

二十年前在濮阳,宾筵留我共飞觞。
当时进士衣如雪,今日郎官鬓有霜。
吏役可堪巡堰埭,军城犹喜接封疆。

()
轮囷古柳驿门前,籴米归迟突未烟。
随计入都今四纪,驴寒仆瘦只依然。
()
风销焰蜡,露浥烘炉。
花市光相射。
桂华流瓦。
纤云散,耿耿素娥欲下。
()

金相隔休教错。年间怎生作。前头说甚惺惺,辰下重安手脚。被蟾光晷运交,平时从根摸索。事有神功,清强气跃。下於予寻倚托。文上没丹药。天知命惟高,中谈谈中别著。公决要觅清凉,兆府城南登阁。各得其宜,昼欢暮乐。

()

玉骢惯忆凤城东,春事梦云中。无端抛撇,昨宵微雨,今夜狂风。

多愁多病还多别,归计况匆匆。今年花落,明年花发,知复谁同。

()

薄袂圆襟一式裁,骎骎旋接落英开。便娟为少新条绿,遥向日边掠彩来。

()

空江寒色薄城闉,把酒凭高客望频。结社喜逢来二仲,休官今已见三人。

尊前鸟过千山暝,杖底烟轻万井新。共说浮生閒便得,西风何事怨江蘋。

()

江梅递清馨,山雪照行色。把酒锦江濆,言送青云客。

之子名贤孙,早登君子门。渊源既有自,德业难具论。

()

出门嗟世路,何日朴风归。是处太行险,□□应解飞。

主人厚薄礼,客子新故衣。所以浇浮态,多令行者违。

()
郑声良可厌,闲抱七丝琴。
欲识调弦意,理人先理心。
()

肃肃群公表,经纶恊大猷。高名悬白日,正气凛清秋。

迁谪君臣分,安危社稷忧。孤忠排众楚,远梦恋东周。

()

当时盛事数徐陈,千载馀风尚未湮。君到洪都须下榻,好于清夜迟幽人。

()
暮霭昏昏半掩扉,偶逢邻叟荷鉏归。
且令闲说乡村事,莫问渠言是与非。
()

素衣凝望化缁尘,举目新亭一怆神。秋燕去同秦逐客,寒花孤似楚遗民。

唾壶击破留芒履,如意敲残剩角巾。休向长安更西笑,菰芦愁老过江人。

()

十三垂髻碧螺松,学舞经年后苑中。近日昭仪抄姓字,一时宣拨入东宫。

()

鹫翎金仆姑,燕尾绣蝥弧。

独立扬新令,千营共一呼。

()
才通香火上高穹,雨脚随收不见踪。
岂但五民保狼戾,也缘造物相龙钟。
连山杮栗难胜摘,入市禾麻乍出舂。
一饱可期秋酿熟,青山绿水即过从。
()
方坛屹立,陛级而登。
玉色下照,临观耦耕。
万目咸睹,如日之升。
成规成矩,百禄是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