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吕君采史北平。明代。李克正。八月乌啼海子桥,南来使客下青霄。云埋石室丹书在,日落延秋翠辇遥。麟史未全归圣代,龟文犹得认前朝。词臣载笔需文献,莫遣回车久寂寥。
《送吕君采史北平》是明代李克正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八月,乌鸦啼叫在海子桥上,
南来的使者客人下降青霄。
云彩覆盖着石室,珍贵的书籍在其中,
太阳落下,秋天的翠辇远去。
正史的记录并未完全传承至圣代,
古代的典籍仍然被尊重。
作词的文臣需要借助文献才能写作,
请不要让这辆马车长时间地寂寞无言。
诗意:
《送吕君采史北平》表达了对历史和文化传承的思考和关注。诗人以八月乌鸦啼叫和南来的使者客人下降青霄为背景,描绘了时光的流转和历史的变迁。诗中提到石室中埋着珍贵的书籍,象征着历史的积淀和文化的传承。然而,正史的记录并未完全传承至圣代,古代的典籍也未能完整保留下来,这表明历史的流失和文化的断层。诗人强调了作词的文臣需要借助文献才能写作的现实,同时也表达了对历史文化的珍视和呼吁。
赏析:
《送吕君采史北平》以简练的语言描绘了时光的流转和历史的沧桑。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和历史文化的描绘,表达了对历史和文化传承的关注和思考。诗中的乌鸦啼叫和使者客人下降青霄,给人以时光流转不息的感觉,暗示了人事如梦的无常。云埋石室丹书在、日落延秋翠辇遥,通过景物的转换,凸显了历史文化的珍贵和遥远。诗人提到正史未全归圣代、龟文犹得认前朝,表达了对历史记录的缺失和文化传承的问题的忧虑。最后,诗人呼吁作词的文臣应该依托文献,不让马车长时间寂寞无言,强调了对历史文化的珍视和呼吁。
整首诗词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对历史文化的思考,传递了对历史和文化传承的关注和思考,具有一定的思想内涵和艺术价值。
送陈彝训再授湖广参议。明代。金幼孜。宦游十载叹驱驰,藩阃重临异昔时。补报未忘明主意,暌离不尽故人思。旧时文采公卿识,此去声名父老知。见说楚乡人重困,早宣德意遍诹咨。
答辨才探得招字。唐代。萧翼。邂逅款良宵,殷勤荷胜招。弥天俄若旧,初地岂成遥。酒蚁倾还泛,心猿躁似调。谁怜失群雁,长苦业风飘。
集古 代送别。金朝。李俊民。陇上流泉陇下分,目随征雁过寒云。人生适意无南北,莫向阳台梦使君。
送钱比部守盛山。宋代。胡宿。家世楹书在,山河庙券存。乌衣出才子,朱毂滞王孙。过峡朝云举,辞梁腊霰翻。遥知巴子国,爱日有馀温。
九日登玄武山旅眺。唐代。邵大震。九月九日望遥空,秋水秋天生夕风。寒雁一向南去远,游人几度菊花丛。
读毛秘新新诗。宋代。梅尧臣。毛公明於诗,其系宜善续。前示五长篇,大须倾几曲。岂特元和间,咳唾成珠玉。
雨宿县学斋舍作。元代。谢应芳。客来帷林候渔父,黉舍坐听三日雨。诸生读书喧两庑,商羊飞来立当宁。雨声书声杂蛙鼓,蚓歌亦自谐宫羽。青苔上阶菌生柱,败壁淋漓籀文古。斋僮不敢开牖户,风撼庭柯啸饥虎。南山老石烂成土,天漏谁能鍊金补。去年旱魃走吴楚,田家往往悲尘釜。麦秋一饱方自许,莫教化作飞蛾舞。
寿萧一峰六十 其二。清代。朱旂。繁花帘阁影迟迟,不计朱颜与白髭。宗洛贵游多问讯,车裘犹似五陵时。
武陵田太守席送司马卢溪。唐代。王昌龄。诸侯分楚郡,饮饯五溪春。山水清晖远,俱怜一逐臣。
病中五适 其五 布被。明代。王鏊。青绫非所便,芦花亦已寒。木棉足轻柔,病寝梦自安。幸非公孙氏,客至当何言。
与江君佐游五福寺观竹二首 其一。宋代。谢薖。老子平生与竹群,清风洒濯胜三熏。江郎定自兴不浅,共打僧门寻此君。
江汝成驾部留集丙夜即席题。明代。胡应麟。振策西游半五陵,旋车聊待帛书徵。三天会见翔孤凤,六月何妨息大鹏。款语凉风生白氎,酣歌明月坠青灯。犹闻彩笔多奇句,题遍慈恩第一层。
奉和鲁望四明山九题·潺湲洞。唐代。皮日休。阴宫何处渊,到此洞潺湲。敲碎一轮月,熔销半段天。响高吹谷动,势急喷云旋。料得深秋夜,临流尽古仙。
送曹季材赴京师因寄刘子宪助教 其二。元代。贝琼。最爱刘公干,同为太学师。班联金马客,兴在玉台诗。地阔双鱼断,天空一雁驰。惟看千里月,夜夜独相思。
春日杂感,次粤台秋唱韵八首 其六。清代。林朝崧。西望神州一据鞍,奋飞无计逐风翰。生为穿鼻牛堪耻,死作留皮豹亦难。世事旁观棋局乱,穷途吐气醉乡宽。谁能苦海鲜卑语,博笑人前戏泼寒。
哭泊阳王丈 其三。明代。余继登。与君偕计上燕台,裘马纵横亦壮哉。君志未酬今已矣,埙篪独奏不胜哀。
{上一点下两点}牛。宋代。释心月。衲僧命脉顶门眼,点著无端头角生。犹幸家园田地稳,得深耕处且深耕。
永夜。唐代。齐己。永日还欹枕,良宵亦曲肱。神闲无万虑,壁冷有残灯。香影浮龛象,瓶声著井冰。寻思到何处,海上断崖僧。
次韵村景。明代。陈镒。芋叶瓜藤绿满田,数家烟火接平原。溪分秋水绕孤屿,山障夕阳明半村。访鹤客来松下径,扫花童立竹边门。居安便是神仙境,何必桃源避世喧。
别灵武令狐校书。唐代。马戴。北风吹别思,落月度关河。树隐流沙短,山平近塞多。雁池戎马饮,雕帐戍人过。莫虑行军苦,华夷道正和。
虞帝陵。唐代。无名氏。重华车驾瘗崔嵬,不似秦皇赐玺回。西治骊山营兆域,东浮沧海访蓬莱。陟方年已过期颐,老死勤民志不衰。何事穆王心醉饱,耄荒无复念前规。
读宋景濂九贤遗像记。明代。钟芳。濂溪周子颜如玉,颐下丰腴更修目。紫衣褒袖帽三山,髯疏舄赤裳还白。伯淳长貌色微苍,帽缁履白袍色黄。三者伊川正相似,气象夷粹殊刚方。康节广颡神清爽,缁袍素履和且庄。帽围有翼内领皂,颧高肩耸颀其长。横渠衣帽与前类,面圆色黄气刚毅。温公深衣兼幅巾,大带组履皆如制。晦庵体貌长更丰,目小而秀颧微红。面右黑子如北斗,蹑方衣素舒而恭。南轩恢伟姿烨然,椰冠道服青皂缘。绦丝履白眉目秀,望之宛若人中仙。东莱亦复伟形貌,幅巾峨峨服仍道。俨然在望即之温,九贤异地皆同调。图形大约如前云,按图学步讹本真。景怀我笃缁衣好,读之仿佛瞻其人。其人远矣道则迩,自湔尘翳传心神。吁嗟,今人自诧不落周孔后,九贤遗迹成刍狗。
西省荼蘼架上残雪可爱红呈诸友人。宋代。林一龙。酴醾花底当年事,夜雪模糊照石阑。北省今朝枝上雪,还揩病眼作花看。
不寐 其一。明代。倪岳。一话孤身万斛愁,贫来偏易上心头。无端客枕难成梦,卧听寒更报晓筹。
赠稽司理。明代。佘翔。建安别去动经年,此日重逢皎若仙。法署有星悬水镜,官衙无讼挂蒲鞭。苏门访道疑中散,荆土登楼愧仲宣。指日循良膺召对,趋朝咫尺奏钧天。
题云谷卷。明代。曹义。云谷深沉几许宽,先生于此日盘桓。石床影落琴书润,岩壑阴生枕簟寒。醉卧松窗春昼永,行吟花径夕阳残。也知恤匮多隐德,先世曾闻拜好官。
简吴荆溪。宋代。宋伯仁。薄宦从来错,宁容著意求。自惭千里梦,空作一番愁。笑我人如昨,知心雨未休。荆溪清彻底,愿泊钓鱼舟。
五禽言 其三。元代。郭翼。锻磨锻磨,麦熟农夫饿。家家无麦还租课,年年湿麦五斗租,一石晒乾量不过。磨子不锻灶不烧,门前谁呼婆饼焦?
菩萨蛮·湘东驿。宋代。范成大。客行忽到湘东驿。明朝真是潇湘客。晴碧万重云。几时逢故人。 江南如塞北。别后书难得。先自雁来稀。那堪春半时。
伤胡二。宋代。刘攽。古人虽千岁,我见如接迹。今人虽比肩,我视犹异域。乃知相知情,心识非貌识。所以识胡君,不得同砚席。今朝满衣泪,哭君寝门侧。
定风波。金朝。元好问。白水青田万顷秋。风烟平楚散羊牛。莫放相公黄阁去。留取。笑谈尊俎也风流。华表仙人人不识。今夕。鹿车也到百花洲。好把襄江都酿酒,为寿。寿星光彩动南州。
病起自嘲。宋代。释智圆。林下羸羸一病躯,四旬欹枕减肌肤。闲来试照秋泉看,金镀形容雪染鬚。
如梦令 其四。明代。宋琬。别后云鬟慵整。蛛网鞶囊金镜。罗袜步空阶,几曲雕栏独凭。花影。花影。满地月明清冷。
寿成惠圣慈佑太皇太后合端午帖子。宋代。卫泾。彩缕新缠臂,灵符稳插钗。承平多旧事,闲教小宫娃。
中夜思二首 其一。明代。郑铭。午夜长风生,撼我庭前树。为忆意中人,垂尽青衫泪。湘江波浪深,寸缄达何许。惆怅空断肠,燃灯达天曙。
上谷歌八首上楚中丞。明代。尹耕。新河洗马晚苍苍,风急城孤古膳房。分道往年频失利,筑垣今日见周防。转输几实饥人腹,锋镝新扶战士疮。乳哺庙谋应不后,坐看穷徼系苞桑。¤
次韵苏公独酌。宋代。陈师道。云月酒下明,风露衣上落。是中有何好,草草成独酌。使君顾谓客,老子兴不薄。饮以全吾真,醉则忘所乐。未解饮中趣,中之如狂药。起舞屡跳踉,骂坐失酬酢。终然厌多事,超繁趋淡薄。功名无前期,山林有成约。身将岁华晚,意与天宇廓。醒醉各有适,短长听凫鹤。
鹧鸪天 以上强村丛书本用汪鱼亭藏钞庄靖先。元代。李俊明。丧乱o来少睡眠。ooo榻又留连。那堪又下潇潇雨,可柰无秋薄薄田。ooo,o残年。眼前戈戟尚森然。得他真个风云手,不信人间有漏非汪藏钞本,乃别一钞本。查汪藏钞本无最後鹧鸪天两首,惟古监张氏研
次刘秀野蔬食十三诗韵 其十三 白蕈。宋代。朱熹。闻说阆风苑,琼田产玉芝。不收云表露,烹瀹讵相宜。
理旧稿偶成。明代。邹元标。少年奇气颇峥嵘,中岁蹉跎短鬓生。著述漫言窥二酉,谭玄空自守三庚。雕虫篆刻非吾事,覆瓿藏山亦世情。徙宅欲巢衡霍顶,春来驱犊带云耕。
满江红 其十三 庆抑斋元枢八十。宋代。刘克庄。屈指耆英,谁似得、三朝元老。尚留个、管夷吾在,何忧江表。世道方占公出处,裔夷争问今年貌。怎不移、此手整乾坤,长闲了。灵寿却,斑衣绕。如瓶李,如瓜枣。把禅龛闭定,怕蒲轮到。师尚父年浑未艾,中书令考犹为少。看画盆、岁岁浴曾玄,添怀抱。
次韵子由绩溪病起被召寄王定国。宋代。黄庭坚。种萱盈九畹,苏子忧国病。炎蒸卧百战,山立有余劲。斯人廊庙器,不合从远屏。江湖摇归心,毛发侵老境。艰难喜归来,如晴月生岭。仍怀阻归舟,风水蛟鳄横。补衮谏官能,用儒吾道盛。上书诋平津,蠹藁初记省。至今民社计,非事颊舌竞。方来立本朝,献纳继晨暝。人材包新旧,王度济宽猛。必开曲突谋,满慰倾耳听。斯文吕与张,泉下亦苏醒。天聪四门辟,国势九鼎定。身得遭太平,分甘守闲冷。天津十年面,想见颀而整。何时及国门,休暇过煮茗。烧灯留夜语,鸿雁看对影。但恐张罗地,颇复多造请。维此礼部公,寒泉甃旧井。谪去久羸瓶,召还汲修绠。太任决斋宫,陛下天统庆。日月进亨衢,经纬寒耿耿。西走已和戎,南迁无哀郢。谁言两逐臣,朝辔天街并。王子窜炎洲,万死保躯命。还家颊故红,信亦抱渊静。税屋待车音,扫门亲帚柄。行当怀书传,载酒求是正。端如尝橄榄,苦过味方永。
题墨鹭。明代。张弼。皎皎如玉雪,亭亭天下洁。胡为染缁尘,鹈鹙浑无别。呜呼请君且勿憎,闻道有人曾鬻僧,十万良民俱变形。
阙里谒孔庙。明代。欧大任。尼泗千年启閟宫,坛前冠佩讲时同。凤衰歌后人何在,麟出书成道已穷。鲁壁藏经残简积,汉祠祝史太牢崇。东来邹峄观乡射,犹听金丝到庙中。
蓝田喻言诗二首 其一。宋代。徐若浑。南有树居叟,翛然一径开。经年野户外,不见俗人来。冰炭知难合,溪山觉易陪。竹间逢片石,一坐便忘回。
喜迁莺·鸠雨细。宋代。许棐。 鸠雨细,燕风斜。春悄谢娘家。一重帘外即天涯。何必暮云遮。 钏金寒,钗玉冷。薄醉欲成还醒。一春梳洗不簪花。孤负几韶华。
送唐惟良之广陵二首 其二。明代。黎民表。才名馀画省,吏隐得沧洲。汀草生春色,渔歌唤客愁。疏灯京口渡,孤刹大江流。试问观涛处,词人几度游。
辰十月八日同希周扫松灵石晚步松下怆然有怀。宋代。谢直。寒光转南陆,夕景上乔木。层柯荫修径,疏密散金绿。缅怀载酒人,萝蔓记遐躅。行行出林表,烟莽际童牧。时有种麦儿,挥锄电翻覆。
乌栖曲四首 其三。南北朝。萧纲。青牛丹毂七香车,可怜今夜宿倡家。倡家高树乌欲栖,罗帏翠帐向君低。
金山寺。宋代。王令。万顷清江浸碧山,乾坤都向此中宽。楼台影落鱼龙骇,钟磬声来水石寒。日暮海门飞白鸟,潮回瓜步见黄滩。当时户外风波恶,只得高僧静处看。
三忠新庙。明代。赵一诲。双庙岧峣不可攀,新祠高起并文山。三仁许国原同体,十载栖神共此间。俨见冠裳云际落,翻疑剑佩月中还。沁园况有留题在,续笔何人点半斑。
宿蒋山。宋代。周紫芝。薄游践初心,寓宿便晚静。山空秋有声,人寂夜更永。华鲸催晓色,有客动深省。焚香礼大士,杖策上危岭。黄金明窣堵,妙音生佛境。眼穷天无尽,地转江万顷。缅怀梁武帝,问法昔造请。识师鸟巢中,道契言自领。会令天龙宫,金碧粲绝顶。我来脩法供,汲水具乳茗。愿同桑下留,览胜毕馀景。还从天际归,悠然理烟艇。
仙霞关用周栎园先生韵 其三。清代。谢震。参差旗势万峰长,拟似孤云两角张。山骨锤幽窥石炭,瓜皮驶溜落松香。树间人语传空际,烟外钟声出上方。到此俗怀都涤尽,尘缨那用濯沧浪。
题李营丘风雪运粮图。明代。韩纯玉。自古尝称蜀道难,百步九折萦岩峦。何况严冬深雪里,寒氛晻霭逾千盘。前峰崒嵂矗天起,后峰连绵势未已。猿猱不度鸟不啼,悬崖无根谷无底。峨眉剑阁云万重,扪参历井摩苍穹。蛟龙蟠孥古木偃,螮蝀卼臲飞梁通。此时何处来徒众,运粮千里挽输重。仆夫股栗泥没胫,车轮欲摧马蹄冻。谁能画者李营丘,秋毫细晰天为愁。心神自与元气合,笔力直与造化侔。营丘本属唐宗系,邦家正值凌夷际。隆准王孙泣路隅,纥干冻雀遥飞去。天宝以降传乾符,车驾几度留成都。汉阴馈饷骡背负,百官始得充朝哺。蜀道之难难若此,危途数困唐天子。当时写此非偶然,后来题者赵承旨。承旨亦是宋天潢,笔墨神妙真相当。徘徊叹赏最珍惜,似因弱宋悲残唐。唐郊宋社久荆杞,又曾再阅沧桑矣。书画还从世上传,乾坤旧事随流水。此卷经今八百年,卷中陵谷犹未迁。收藏印记亦屡易,令人对此情惘然。君不见自有书契来,陈迹悠悠皆可睹。空将哀乐感兴亡,凭吊环州一抔土。呜呼岂必王孙心独苦!
周五声调曲 征调曲 四。南北朝。庾信。三光以记物成形。四时以裁成正位。雷风大山岳之响。寒暑通阴阳之气。武功则六合攸同。文教则二仪经纬。有道则咸浴其德。好生则各繁其类。白日经天中则移。明月横汉满而亏。能亏能缺既无为。虽盈虽满则不危。开信义以为苑囿。立道德以为城池。周监乎二代所损益。郁郁乎文其可知。庖牺之亲临佃渔。神农之躬耕稼。汤则救旱而忧勤。禹则正冠无暇。草上之风无不偃。君子之甿知可化。将欲比德于三皇。未始追踪于五霸。
再用前韵。宋代。苏轼。乐天双鬓如霜菅,始知谢遣素与蛮。我兄绿发蔚如故,已了梦幻齐人间。蛾眉劝酒聊尔耳,处仲太忍茂弘孱。三杯径醉便归卧,海上知复几往还。连娟六ㄠ趁蹋踘,杳眇三叠萦阳关。酒醒梦断何所有,落花流水空青山。忽惊铙鼓发夜半,明月不许幽人攀。赠行无物惟一语,莫遣瘴雾侵云鬟。罗浮道人一倾盖,欲击白日留君颜。应知我是香案吏,他年许缀蓬莱班。
还李彀士雄卷。宋代。张舜民。河汾之会,韩晋之津。在昔王马今何人,青衫木笏排风尘。面如桃花髭如银,长篇大字妙入神。关辅后辈谁等伦,四方仕宦足邅迍。归老阌乡玉涧滨,云为友兮山为邻。森森绿槊万霜筠,汩汩清涟飞两轮。亭上何所见,荆山早暮来相亲。斋中何所有,新旧歌诗千百首。细大搜罗万象劳,放开日月东西走。世上儿女徒纷纷,作者须教归老手。君不见古往今来富贵人,灿灿金章悬紫绶。金珠初入宠方深,骨肉未消名已朽。又不见李杜死来三百年,至今仰望如星斗。一联一句挂齿牙,便同金石垂长久。乃知皇天造万物,独於吾辈偏加厚。还翁诗卷翁细思,岂是生平都不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