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吕君采史北平

送吕君采史北平朗读

《送吕君采史北平》是明代李克正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八月,乌鸦啼叫在海子桥上,
南来的使者客人下降青霄。
云彩覆盖着石室,珍贵的书籍在其中,
太阳落下,秋天的翠辇远去。
正史的记录并未完全传承至圣代,
古代的典籍仍然被尊重。
作词的文臣需要借助文献才能写作,
请不要让这辆马车长时间地寂寞无言。

诗意:
《送吕君采史北平》表达了对历史和文化传承的思考和关注。诗人以八月乌鸦啼叫和南来的使者客人下降青霄为背景,描绘了时光的流转和历史的变迁。诗中提到石室中埋着珍贵的书籍,象征着历史的积淀和文化的传承。然而,正史的记录并未完全传承至圣代,古代的典籍也未能完整保留下来,这表明历史的流失和文化的断层。诗人强调了作词的文臣需要借助文献才能写作的现实,同时也表达了对历史文化的珍视和呼吁。

赏析:
《送吕君采史北平》以简练的语言描绘了时光的流转和历史的沧桑。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和历史文化的描绘,表达了对历史和文化传承的关注和思考。诗中的乌鸦啼叫和使者客人下降青霄,给人以时光流转不息的感觉,暗示了人事如梦的无常。云埋石室丹书在、日落延秋翠辇遥,通过景物的转换,凸显了历史文化的珍贵和遥远。诗人提到正史未全归圣代、龟文犹得认前朝,表达了对历史记录的缺失和文化传承的问题的忧虑。最后,诗人呼吁作词的文臣应该依托文献,不让马车长时间寂寞无言,强调了对历史文化的珍视和呼吁。

整首诗词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对历史文化的思考,传递了对历史和文化传承的关注和思考,具有一定的思想内涵和艺术价值。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李克正

...

李克正朗读
()

猜你喜欢

宦游十载叹驱驰,藩阃重临异昔时。补报未忘明主意,暌离不尽故人思。

旧时文采公卿识,此去声名父老知。见说楚乡人重困,早宣德意遍诹咨。

()

邂逅款良宵,殷勤荷胜招。弥天俄若旧,初地岂成遥。

酒蚁倾还泛,心猿躁似调。谁怜失群雁,长苦业风飘。

()

陇上流泉陇下分,目随征雁过寒云。人生适意无南北,莫向阳台梦使君。

()

家世楹书在,山河庙券存。乌衣出才子,朱毂滞王孙。

过峡朝云举,辞梁腊霰翻。遥知巴子国,爱日有馀温。

()

九月九日望遥空,秋水秋天生夕风。

寒雁一向南去远,游人几度菊花丛。

()
毛公明於诗,其系宜善续。
前示五长篇,大须倾几曲。
岂特元和间,咳唾成珠玉。
()

客来帷林候渔父,黉舍坐听三日雨。诸生读书喧两庑,商羊飞来立当宁。

雨声书声杂蛙鼓,蚓歌亦自谐宫羽。青苔上阶菌生柱,败壁淋漓籀文古。

()

繁花帘阁影迟迟,不计朱颜与白髭。宗洛贵游多问讯,车裘犹似五陵时。

()

诸侯分楚郡,饮饯五溪春。
山水清晖远,俱怜一逐臣。

()

青绫非所便,芦花亦已寒。木棉足轻柔,病寝梦自安。

幸非公孙氏,客至当何言。

()

老子平生与竹群,清风洒濯胜三熏。江郎定自兴不浅,共打僧门寻此君。

()

振策西游半五陵,旋车聊待帛书徵。三天会见翔孤凤,六月何妨息大鹏。

款语凉风生白氎,酣歌明月坠青灯。犹闻彩笔多奇句,题遍慈恩第一层。

()
阴宫何处渊,到此洞潺湲。
敲碎一轮月,熔销半段天。
响高吹谷动,势急喷云旋。
料得深秋夜,临流尽古仙。
()

最爱刘公干,同为太学师。班联金马客,兴在玉台诗。

地阔双鱼断,天空一雁驰。惟看千里月,夜夜独相思。

()

西望神州一据鞍,奋飞无计逐风翰。生为穿鼻牛堪耻,死作留皮豹亦难。

世事旁观棋局乱,穷途吐气醉乡宽。谁能苦海鲜卑语,博笑人前戏泼寒。

()

与君偕计上燕台,裘马纵横亦壮哉。君志未酬今已矣,埙篪独奏不胜哀。

()
衲僧命脉顶门眼,点著无端头角生。
犹幸家园田地稳,得深耕处且深耕。
()

永日还欹枕,良宵亦曲肱。神闲无万虑,壁冷有残灯。

香影浮龛象,瓶声著井冰。寻思到何处,海上断崖僧。

()

芋叶瓜藤绿满田,数家烟火接平原。溪分秋水绕孤屿,山障夕阳明半村。

访鹤客来松下径,扫花童立竹边门。居安便是神仙境,何必桃源避世喧。

()

北风吹别思,落月度关河。树隐流沙短,山平近塞多。

雁池戎马饮,雕帐戍人过。莫虑行军苦,华夷道正和。

()
重华车驾瘗崔嵬,不似秦皇赐玺回。
西治骊山营兆域,东浮沧海访蓬莱。
陟方年已过期颐,老死勤民志不衰。
何事穆王心醉饱,耄荒无复念前规。
()

濂溪周子颜如玉,颐下丰腴更修目。紫衣褒袖帽三山,髯疏舄赤裳还白。

伯淳长貌色微苍,帽缁履白袍色黄。三者伊川正相似,气象夷粹殊刚方。

()
酴醾花底当年事,夜雪模糊照石阑。
北省今朝枝上雪,还揩病眼作花看。
()

一话孤身万斛愁,贫来偏易上心头。无端客枕难成梦,卧听寒更报晓筹。

()

建安别去动经年,此日重逢皎若仙。法署有星悬水镜,官衙无讼挂蒲鞭。

苏门访道疑中散,荆土登楼愧仲宣。指日循良膺召对,趋朝咫尺奏钧天。

()

云谷深沉几许宽,先生于此日盘桓。石床影落琴书润,岩壑阴生枕簟寒。

醉卧松窗春昼永,行吟花径夕阳残。也知恤匮多隐德,先世曾闻拜好官。

()
薄宦从来错,宁容著意求。
自惭千里梦,空作一番愁。
笑我人如昨,知心雨未休。
荆溪清彻底,愿泊钓鱼舟。
()

锻磨锻磨,麦熟农夫饿。家家无麦还租课,年年湿麦五斗租,一石晒乾量不过。

磨子不锻灶不烧,门前谁呼婆饼焦?

()

客行忽到湘东驿。明朝真是潇湘客。晴碧万重云。几时逢故人。

江南如塞北。别后书难得。先自雁来稀。那堪春半时。

()

古人虽千岁,我见如接迹。今人虽比肩,我视犹异域。

乃知相知情,心识非貌识。所以识胡君,不得同砚席。

()

白水青田万顷秋。风烟平楚散羊牛。莫放相公黄阁去。

留取。笑谈尊俎也风流。

()
林下羸羸一病躯,四旬欹枕减肌肤。
闲来试照秋泉看,金镀形容雪染鬚。
()

别后云鬟慵整。蛛网鞶囊金镜。罗袜步空阶,几曲雕栏独凭。

花影。花影。满地月明清冷。

()

小楼平跨林梢,足底昏明两潮。藏舟不须巨壑,度鹤即是仙桥。

()
彩缕新缠臂,灵符稳插钗。
承平多旧事,闲教小宫娃。
()

午夜长风生,撼我庭前树。为忆意中人,垂尽青衫泪。

湘江波浪深,寸缄达何许。惆怅空断肠,燃灯达天曙。

()
新河洗马晚苍苍,风急城孤古膳房。
分道往年频失利,筑垣今日见周防。
转输几实饥人腹,锋镝新扶战士疮。
乳哺庙谋应不后,坐看穷徼系苞桑。
()

云月酒下明,风露衣上落。
是中有何好,草草成独酌。
使君顾谓客,老子兴不薄。

()
丧乱o来少睡眠。
ooo榻又留连。
那堪又下潇潇雨,可柰无秋薄薄田。
ooo,o残年。
()

闻说阆风苑,琼田产玉芝。不收云表露,烹瀹讵相宜。

()

少年奇气颇峥嵘,中岁蹉跎短鬓生。著述漫言窥二酉,谭玄空自守三庚。

雕虫篆刻非吾事,覆瓿藏山亦世情。徙宅欲巢衡霍顶,春来驱犊带云耕。

()

屈指耆英,谁似得、三朝元老。尚留个、管夷吾在,何忧江表。

世道方占公出处,裔夷争问今年貌。怎不移、此手整乾坤,长闲了。

()
种萱盈九畹,苏子忧国病。
炎蒸卧百战,山立有余劲。
斯人廊庙器,不合从远屏。
江湖摇归心,毛发侵老境。
()

居士倒地,灵照扶起。
乞儿伎俩,讨甚巴鼻。

()

皎皎如玉雪,亭亭天下洁。胡为染缁尘,鹈鹙浑无别。

呜呼请君且勿憎,闻道有人曾鬻僧,十万良民俱变形。

()

行人夜已断,明河南陌头。双珰不拟解,更欲要君留。

()

尼泗千年启閟宫,坛前冠佩讲时同。凤衰歌后人何在,麟出书成道已穷。

鲁壁藏经残简积,汉祠祝史太牢崇。东来邹峄观乡射,犹听金丝到庙中。

()

南有树居叟,翛然一径开。经年野户外,不见俗人来。

冰炭知难合,溪山觉易陪。竹间逢片石,一坐便忘回。

()

碣石何青青,挽我双眼睛。爱尔多古峭,不到人间行。

()

鸠雨细,燕风斜。春悄谢娘家。一重帘外即天涯。何必暮云遮。

钏金寒,钗玉冷。薄醉欲成还醒。一春梳洗不簪花。孤负几韶华。

()

才名馀画省,吏隐得沧洲。汀草生春色,渔歌唤客愁。

疏灯京口渡,孤刹大江流。试问观涛处,词人几度游。

()
寒光转南陆,夕景上乔木。
层柯荫修径,疏密散金绿。
缅怀载酒人,萝蔓记遐躅。
行行出林表,烟莽际童牧。
()

青牛丹毂七香车,可怜今夜宿倡家。倡家高树乌欲栖,罗帏翠帐向君低。

()

万顷清江浸碧山,乾坤都向此中宽。
楼台影落鱼龙骇,钟磬声来水石寒。
日暮海门飞白鸟,潮回瓜步见黄滩。

()

我爱西岩好,岩中动八荒。五丁翻地轴,一矢射天狼。

()

双庙岧峣不可攀,新祠高起并文山。三仁许国原同体,十载栖神共此间。

俨见冠裳云际落,翻疑剑佩月中还。沁园况有留题在,续笔何人点半斑。

()

薄游践初心,寓宿便晚静。山空秋有声,人寂夜更永。

华鲸催晓色,有客动深省。焚香礼大士,杖策上危岭。

()

逐仙赏,展幽情。踰昆阆,迈蓬瀛。

()
姓陶令尹今何在,空补陈编归去来。
安得春江作春酒,百年长与子衔杯。
()

参差旗势万峰长,拟似孤云两角张。山骨锤幽窥石炭,瓜皮驶溜落松香。

树间人语传空际,烟外钟声出上方。到此俗怀都涤尽,尘缨那用濯沧浪。

()

自古尝称蜀道难,百步九折萦岩峦。何况严冬深雪里,寒氛晻霭逾千盘。

前峰崒嵂矗天起,后峰连绵势未已。猿猱不度鸟不啼,悬崖无根谷无底。

()
冥冥梅雨暗江天,汗浃衣裳失夜眠。
商略明朝当少霁,南檐风佩已锵然。
()
三光以记物成形。
四时以裁成正位。
雷风大山岳之响。
寒暑通阴阳之气。
()

乐天双鬓如霜菅,始知谢遣素与蛮。
我兄绿发蔚如故,已了梦幻齐人间。
蛾眉劝酒聊尔耳,处仲太忍茂弘孱。

()
张瑞玑
轻舆小睡稳如舟,树外青山山外楼。
十里河滩软沙路,马铃摇梦过徐沟。
()

粉面芳心碧玉裳,特来宛作故山香。
征途不觉春如许,更问兰芽几寸长。
()
河汾之会,韩晋之津。
在昔王马今何人,青衫木笏排风尘。
面如桃花髭如银,长篇大字妙入神。
关辅后辈谁等伦,四方仕宦足邅迍。
()
逆旅门前拨不开,先生醉策蹇驴来。
未言乞得囊中药,一见童颜且压灾。
()
酒为万有神,菊实百卉仙。
敢问神谓何,我肠苦愁煎。
此味一濡唇,倏忽千忧捐。
仙说又何谓,南阳有其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