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暮山村二首

岁暮山村二首朗读

《岁暮山村二首》是明代居节的作品。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落木寒云知几重,
枇杷花下鹿麋踪。
家贫伏腊犹无计,
山静朝昏惟有钟。

雨雪短衣凋薜荔,
风尘长剑暗芙蓉。
悠然抱膝歌《梁甫》,
伊吕之间是卧龙。

译文:
秋天的树叶凋落,寒云密布不知几层,
在枇杷花下有鹿和麋鹿的踪迹。
家境贫寒,过年时还没有筹划,
山间静谧,早晚只有钟声回荡。

雨雪中短衣冻坏了薜荔,
风尘中长剑隐没了芙蓉。
悠然自得地抱膝歌唱《梁甫》,
在伊吕之间隐藏着卧龙。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贫穷的山村冬天的景象,展现了作者对贫困生活的深刻体验和内心的宁静与豁达。

第一联描述了冬天的景色,枯落的树叶和厚重的云层表达了季节的寒冷和幽暗。枇杷花下的鹿和麋鹿踪迹是山村中仅存的生机,也暗示了作者对自然的观察和感受。

第二联表达了作者贫困的境况,过年时家中仍无法筹划妥当。山村的宁静只有钟声回荡,这种与世隔绝的孤独境遇使作者感到内心的宁静和宽慰。

第三联通过雨雪中短衣凋落和风尘中长剑隐没的描写,再次强调了作者贫困的生活状况。然而,作者并不因此而消沉,而是悠然自得地抱膝唱起《梁甫》这首歌曲,表达了他内心的豁达和对艺术的热爱。

最后一联以伊吕之间是卧龙的表述,暗示了作者自视为隐逸的才子,虽然身处贫困的山村,但内心中依然怀揣着卧龙的雄心壮志。

整首诗词通过对自然景物和内心感受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在贫困环境下的坚韧和豁达,以及对艺术和才华的追求,表达了一种平凡生活中的超脱和卓越精神。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猜你喜欢

受托诚不易,知人良独难。南阳虽子房,谁为酂与韩。

将相兼簿书,心中多苦酸。十出九空归,一身亦凋残。

()

冬至阳生春又来,口虽吟咏心中哀。
长笛谁能乱愁思,呼儿且覆掌杯。
云白山青万馀里,壁立石城横塞起。

()

叛卒雄心旧,元戎血刃新。中原多戍垒,边郡半征尘。

时事何旁午,吾生实不辰。愿闻烽火息,老作太平人。

()

世间示必无皋夔,九疑虞舜不可追。
武皇锐意开绝漠,推锋乃亦有卫霍。
嗟哉格物本一理,雇人所用何如耳。

()

仰天击缶唱乌乌,拍遍阑干碎唾壶。病久忍摩新髀肉,劫余惊抚好头颅。

箧藏名士株连籍,壁挂群雄豆剖图。敢托鸩媒从凤驾,自排阊阖拨云呼。

()

满槛山川漾落晖,槛前前事去如飞。云中鸡犬刘安过,

月里笙歌炀帝归。江蹙海门帆散去,地吞淮口树相依。

()
十日春无一日晴,闭门听雨不胜情。
江华偏向愁边发,池草多从梦里生。
西北星摇天不动,东南潮落海如倾。
却怜臣甫忧时切,夜夜遥瞻北斗城。
()

寄迹小园中,倒指五十日。既得故人书,南游吾事毕。

再拜谢主翁,奉还此一室。云萍聚复散,欲住住不得。

()

我送舅氏,曰至渭阳。何以赠之?路车乘黄。

我送舅氏,悠悠我思。何以赠之?琼瑰玉佩。

()
吴娃荡兰桨,采莲戏绿波。
苦心留翠房,低头避高荷。
采莲不得藕,刺伤将奈何。
凉风动影扇,因之发阳阿。
()

息驾依松岭,高阁一攀缘。前瞻路已穷,既诣喜更延。

出巘听万籁,入林濯幽泉。鸣钟生道心,暮磬空云烟。

()

昏昏雾雨暗衡茅,儿女随宜治酒殽。
便觉此身如在蜀,一盘笼饼是豌巢。
()
因我疏慵休罢早,遣君安乐岁时多。
世间老苦人何限,不放君闲奈我何。
()

彻夜西风撼破扉,萧条孤馆一灯微。

家山回首三千里,目断天南无雁飞。

()

深冬严雪夜,短棹泊鱼矶。以我他乡梦,随君池草归。

折梅看并萼,回雁见双飞。莫笑浪游子,寒闺正授衣。

()
兹路从谁又改迁,柳花深处问渔船。
一言得过坏桥去,几步还停断岸边。
笑自向来迷所转,就他耕者别求前。
寻师果有安心法,何惜芒鞋费买钱。
()

四月田家麦穗稠,桑枝生椹鸟啁啾。
凤城绿树知多少,何处飞来黄栗留。

()
照席须眉古,倾筵咳唾清。
绯鱼前进士,刀笔老儒生。
政熟元无谱,书高别有评。
百年兹士少,诸彦自偏名。
()

江湖老我百无堪,懒过岫书太史谈。
雨脚又连人日暗,酒肠那似少年酣。
一生出处龟藏六,万事乘除狙赋三。

()

凤皇凤皇几千载,凤皇已去台空在。应多燕雀语画梁,瞥见蛟龙起沧海。

二十年前曾来游,野田白鹭涵清秋。今夕何夕领宾客,饭盂有饭思貔貅。

()

天子蕊珠宫,楼台碧落通。豫游皆汗漫,斋处即崆峒。

云物三光里,君臣一气中。道言何所说,宝历自无穷。

()

构堂宾族聚于斯,屈指高风剑外稀。七十年尊君乐隐,二千石重子荣归。

溪流石上来清响,岩洞檐前耸翠微。旧令尹今西处望,江原闾巷正光辉。

()

青郊卜筑傍溪流,菡萏香中系小舟。脱去簪绅归畎亩,悟来□钓胜公侯。

青云旧好何相厚,白雪新诗为宠留。又指湘潭问行路,一堂风月阻同游。

()
一榻清风喜共攀,又携姜被惜间关。
虚夸海外千年药,不借平原十日閒。
鸿雁几时才北向,莼鲈有约竟南还。
野情纵合江南老,春草相期一解颜。
()
劳生扰扰梦喧哗,梦破喧哗也大差。
云净水天江上望,一轮皎洁落谁家。
()

不尽扬雄一鸱酒,却吟平子四愁诗。酒能作病终何益,诗解穷人亦漫为。

便死正应如土偶,纵贫那可恨毛锥。如今只有荆卿在,能记田光少壮时。

()
浣江之东当筰桥,奔流啮桥桥为摇。
分洪初疑两蛟舞,触石散作千珠跳。
壮声每挟雷雨横,巨势潜借鼋鼍骄。
梦回闻之坐太息,铁衣何日东征辽?衔枚度碛沙飒飒,盘槊断陇风萧萧。
()

岁晚日云暮,朔吹鸣枯枝。迢迢万里道,游子奚所之。

前置酒一樽,于以纾别离。人生尽岐路,流转勿自悲。

()

石壁霁秋雨,溪云淡将夕。一曲龟山吟,悠然楚天碧。

()

好住好住王司户,珍重珍重李参军。一东一西如别鹤,

一南一北似浮云。月照疏林千片影,风吹寒水万里纹。

()

尝闻灼灼丽于花,云髻盘时未破瓜。桃脸曼长横绿水,

玉肌香腻透红纱。多情不住神仙界,薄命曾嫌富贵家。

()
一闭昭阳春又春。
夜寒宫漏永,梦君恩。
卧思陈事暗销魂。
罗衣湿,红袂有啼痕。
()
_社新相识。
恍瞻君、丰神气貌,飘然仙白。
笔底三江鲸浪注,胸次一瓯冰雪。
怎不做、龙门上客。
()

珍禽翔云霄,山林一回顾。池鲂送江河,愿渠得所去。

严妆既已竟,旭旦戒兰驭。施衿申丁宁,未语泪先堕。

()
朱光灼烁照佳人。
含情送意遥相亲。
嫣然一转乱心神。
非子之故欲谁因。
()

海激天翻电雹嗔,苍松十丈劈为薪。
须臾龙卷它山去,误杀田头望雨人。

()

苍崖高处云濛濛,云气深中有碧鸿。
万里青霄飞径度,依然又掠西风去。
此时桂花开未开,故人不来鸿雁来。

()
剩得吟身漫浪游,机心犹在莫盟鸥。
一枰碁里乾坤大,九节筇边岁月流。
涉世间关如履险,忧时感慨似悲秋。
但营二顷閒田地,却笑区区万户侯。
()

白露园蔬。碧水溪鱼。笑先生、网钓还锄。小窗高卧,风展残书。看北移山,盘谷序,辋川图。白饭青刍。赤脚长须。客来时、酒尽重沽。听风听雨,吾爱吾庐。笑本无心,刚自瘦,此君疏。

()

绍兴天子圣神孙,明道宣和典故存。曾与诸生迎御辇,又瞻青耜载耕根。

()
岿然华屋四开扉,经构初凭佛大威。
最是一州孤绝处,不因嘉客到应稀。
凌虚自觉云梯近,销暑聊将玉盏飞。
人士莫嗟山简醉,犹能倒著接{上四下离}归。
()

幽花向晚压群芳,青女相怜未著霜。珍重品题逢豸史,重来应见带围黄。

()

孤鸾惊见。叹黛妒愁眉,粉悲瘦面。凝立墙头,分付一年春怨。

懊恨东君相促,把韶华、尽归莺燕。况复轻帆别后,有许多肠断。

()

名山有意待畸人,猿鹤千年幸作邻。晞发沅湘还恋楚,采芝商洛竟忘秦。

老臣心事风霜苦,吏部文章日月新。总欲揽衣循北郭,野棠花发不胜春。

()

溪上山不改,溪边台已倾。
越兵来处路,流水尚哀声。
昨日荷花生,今朝菱叶死。

()
和气来无象,物情还暗新。
乾坤一夕雨,草木万方春。
染水烟光媚,催花鸟语频。
高台旷望处,歌咏属诗人。
()

淮海维扬镇楚郊,江山环抱势岧峣。月明十里珠帘捲,风度千门翠幕飘。

羽客腰缠思驾鹤,玉人携手教吹箫。于今风景多萧索,原草离离野火烧。

()
我老只思还旧隐,君今更为卜新阡。
余生得此夫何欠,所欠归来一溘然。
()

草木味自同,樽酒欢相与。旧梦忽以醒,恍不知何所。

()
典琴沽市酿,卖剑买吴牛。
鸡黍随时具,江山到处留。
随僧日一浴,笑吏月三休。
安得沅湘客,相从赋远游?
()

清响拟丝竹,班荆对绮疏。零觞飞曲津,欢然朱颜舒。

()

如箭阴风劈面吹,雪花斜夹雨垂垂。
胸中自有平戎策,路入蕲州冷不知。

()

玉勒萧萧践绿芜,王孙游骑出姑苏。黯然欲别看长剑,行矣当歌击唾壶。

禅室自开欢喜地,画船争渡莫愁湖。江南处处花如绮,一路春风听鹧鸪。

()

玉叶凋兮芳草枯,恨从君兮君又徂。君已徂兮妾生胡为乎,噫,妾今日死胡为乎。

()

卜葬得假告,南出安上门。
鞭马六十里,暮投中书村。
村翁馆我宿,茅屋欲黄昏。

()

出关愁日暮,踏雪喜新晴。酒挹青骢客,诗传白雪声。

径花沾湿重,檐溜滴阶平。此日冲寒兴,还因下榻名。

()

金身梦觉白马东,西来禅教各一宗。
讲师高据狮子座,缁素群集惊盲聋。
天华咫尺飞隧地,夜烛神光满室红。

()

检历日,检历日,婚葬待决日家笔。欧西通国无日家,国强人富操何术。

我笑马迁传日者,史笔虽高见斯下。日家争宗鬼谷言,咸池死耗兼丧门。

()
国色双花相闰栽,周郎分得小枝来。
汉宫早有君王见,金屋须教一处开。
()
烟袅袅,雨绵绵,花外东风冷杜鹃。
独上小楼人不见,断肠春色又今年。
()

迢嶢山上寺,近在古城中。
苦恨河流远,长教眼力穷。

()
鸾钗压鬓髻偏新,雾湿云低别种情。
最是含羞无那意,故将结发试穿针。
()

上到春山顶

()

烟水悠悠敝客袍,金沙洲畔驻征艘。几番风送半帆雨,一夜江添数尺涛。

鸟道未忘青嶂湿,鹤楼空想白云高。矶头铁笛知谁听,只有人间万事劳。

()

奕奕千金训,峨峨百尺楼。祖宗存世泽,嗣续赖贻谋。

尊阁图书并,收藏拱璧侔。高登今有自,俯坠可无忧。

()

人日犹馀寅正腊,深阴不识月初弦。春光荏苒虚梅信,朔雪霏微乱柳烟。

何处暄风催綵胜,谁将病骨祀华年。中宵欲待清霜霁,珠雨还飞玉粟田。

()

血染枝头万点红,春来日日对芳丛。繁华有尽经销歇,憔悴今怜似主翁。

()
秋风想已治归装,吾亦扁舟具碧湘。
世味只庆谙历遍,何如兄弟对方床。
()

独爱梅林月,枝头挂夕晖。香魂如有约,皓魄意忘归。

疏影横斜浅,寒光掩映微。折来无可赠,天上古人稀。

()

垂拱开成化,愔愔雅乐全。千官方就日,四海忽无天。

尧舜非传子,殷周但卜年。圣功青史外,刊石在陵前。

()

十二巫山日欲曛,相思谁更梦为云。烟波渺渺孤舟远,独折疏麻一寄君。

()
满头白发老岩隈,万本青松懒更栽。
皮袋累他周氏女,难寻踪迹去还来。
()

潞城高望白云翔,浊酒残花兴未央。总道除书同逐客,何妨抱案且为郎。

鬼神元自饶宣室,魑魅那曾止瘴乡。散地陆沈无不可,于今孤匣捲秋霜。

()
由晋以至唐,几人作文字。
前有酒德颂,后惟醉乡记。
()

薄云敛微雨,返照涵空烟。黄葵閒红蓼,烂若濯锦鲜。

老病苦无欢,坐为忧所缠。自恨非松乔,不能还少年。

()
远别悠悠白发新,江潭何处是通津,潮声偏惧初来客,海味唯甘久住人。
漠漠烟光前浦晚,青青草色定山春。
汀洲更有南回雁,乱起联翩北向秦。
()

日出天垠露,江横地轴分。
驰年悲落木,羁思托孤云。
重扫净名室,长招漫仕君。

()
渔舍时时须一到,水光山色净相亲。
玉肌花貌不须替,自有阳台行雨人。
()

卷帘月挂一钩斜,愁到黄昏转更加。
独坐小窗无伴侣,凝情羞对海棠花。

()

出门一笑莫心哀,浩荡襟怀到处开。

时事难从无过立,达官非自有生来。

()
好供养,好修行。
拂袖便去,也不多争。
()

千仞郁嵯峨,纤纤翠错磨。雾鬟篸碧玉,风幔卷青罗。

鹊喜窥人语,莺娇倚树歌。江花红湿处,彷像袜凌波。

()

赤水今何处,遗珠已渺然。离娄徒肆目,罔象乃通玄。

皎洁因成性,圆明不在泉。暗中看夜色,尘外照晴田。

()

清江烟雨暗蓬蒿,城下帆樯百尺高。自掩短蓬支病骨,不教人识旧兵曹。

()

遥望仙桡度碧湖,翩然高兴不枝梧。也知白发行相待,无奈青山不受呼。

过眼光风殊猎猎,沾衣多露已涂涂。相逢幸及南枝好,一笑聊须引百壶。

()

穷居忘节序,见雪却忧寒。
渐渐山河失,依依道路难。
故人迷信息,无客渡乾桑。

()

彩燕初翻百子池,宫花齐发万年枝。但知上苑寒归早,不道人间春到迟。

()

虎驯石上倚藤枝,细把兴亡问向师。千柱已随烟焰■,何如表刹未开时。

()

暂向江边泊夜舟,忽闻吹笛水边楼。

笛声可解生愁思,自是离人有许愁。

()

上有皇天下后土,此身不患无归所。
凭谁说与清河公,何苦为人和黄社。

()

有人笑我诗,我诗合典雅。不烦郑氏笺,岂用毛公解。

不恨会人稀,只为知音寡。若遣趁宫商,余病莫能罢。

()

八载腥尘复向秋,何年桑土未阴求。丸泥忽坠谁封守,一鼓齐歼有秘筹。

旧养苍黎难死救,新归士女苟生偷。相看满地鳏孤遍,独赖如天圣主收。

()

吾闻闽人陈叔起,能画往与荆关比。不烦兔颖事点缀,只染鹤翎从骫骳。

等閒著意求难得,乘兴从容即数纸。此翁已死画少传,一笔落手人争市。

()

嫩橙初破酒微温,银烛照黄昏。玉人座上娇如许,低低唱白雪阳春。谁管狂风过处,那知瑞雪屯门。

()

萧宇斋空夜景深,长康勉力效长吟。
池风过处琴遗韵,墙月斜时树倒阴。
几隐原灰同木槁,书繙故纲有鱼侵。

()

一自开东观,经年滞北畿。再逢芳草合,两见朔鸿飞。

积雪应穿履,缁尘定化衣。高楼如借问,夫婿未言归。

()

海沂之康,实赖王祥。邦国不空,别驾之功。

()
谁道先师无此语,焦尾大虫元是虎。
胡蜂不恋旧时窠,猛将岂在家中死。
急著眼,却回雇。
若会截流那下去,匝地清风随步举。
()

八月二十五,有宾兼有主。
辊出雪峰毬,打动禾山鼓。
天帝释摇头,大梵王作舞。

()

我貌不逾人,幸自心不丑。
清晨对明镜,白发惊老朽。
知音苦难遇,时事不挂口。

()

万里遥相望,黄花两地开。人从江上别,书自岭南来。

酌水昭清德,烹鲜骋妙才。功名由此立,期尔上云台。

()

日日湖边踏浅沙,西湖久住已成家。刘郎去后空肠断,忆著玄都观里花。

()

白鹦鹉小穿云幕,碧海波澄浸石扉。
一片岩前秋月影,凉风吹上藕丝衣。

()

离堂剪烛重烧烛,深夜他乡说故乡。作客萧条官舍下,逢君歌哭酒垆傍。

明朝分手仍南北,后会相期各渺茫。长路烽烟惊海甸,乱山风雨暗河梁。

()

山重水复龙眠道,一壑一丘幽士栖。偶为荷薪临绝壁,故因行药溯清溪。

入云密竹晴岚帚,过岭高田绿野梯。万事等閒如昨日,即今回首梦先迷。

()

乍来倏去峰前雨,半落未开沙际花。春远客怀淹燕雀,年荒民命假鱼虾。

徒闻黄霸能为郡,岂识张骞苦泛槎。早谓仙人无世虑,山深往往饭胡麻。

()

卜宅近山阿,紫门障薜萝。
风清闻鹤唳,日暖听樵歌。
密树悬青岛,平田浸白波。

()

  初,郑武公娶于申,曰武姜,生庄公及共叔段。庄公寤生,惊姜氏,故名曰寤生,遂恶之。爱共叔段,欲立之。亟请于武公,公弗许。

  及庄公即位,为之请制。公曰:“制,岩邑也,虢叔死焉。佗邑唯命。”请京,使居之,谓之京城大叔。祭仲曰:“都城过百雉,国之害也。先王之制:大都不过参国之一,中五之一,小九之一。今京不度,非制也,君将不堪。”公曰:“姜氏欲之,焉辟害?”对曰:“姜氏何厌之有!不如早为之所,无使滋蔓,蔓难图也。蔓草犹不可除,况君之宠弟乎!”公曰:“多行不义,必自毙,子姑待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