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怀(六首) (以下《鄞游稿

感怀(六首) (以下《鄞游稿朗读

《感怀(六首)(以下《鄞游稿》)》是明代作家戴良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黄虞去我远,大道邈难追。
黄虞指的是上古时期的帝王,离我已经很遥远了,伟大的道路已经无法追寻。

悠悠观世运,终古叹兴衰。
长久以来观察世事的变迁,最终让人感叹兴盛和衰败的循环永恒。

王风哀以思,周室日陵迟。
王朝的风采悲哀地令人思索,周朝的统治已经日渐衰落。

二伯方迭起,七雄更相持。
历史上的二伯指的是齐桓公和晋文公,他们相继崛起;七雄则指的是战国时期七个国家,相互之间争锋相对。

兼并逮狂秦,干戈益纷披。
秦国通过兼并战争变得强大,战争的刀光剑影越发频繁。

复闻晋虏乱,五湖乘祸机。
再次听闻晋国内乱,各地的湖泊成为战乱蔓延的机会。

杀伐代相寻,昏虐无休期。
杀戮和征伐层出不穷,昏暗无道的统治没有终结的时候。

群生困涂炭,万象翳氛霏。
人民生活在苦难之中,万物昏暗笼罩。

岂无忧世者,咄嗟吾道非。
岂无担忧世道的人,唏嘘我所奉行的道路。

楚狂隐歌凤,商山沦采芝。
楚国的狂人隐居唱起凤凰之歌,商山上的珍贵草药因乱世而失去。

去去君勿疑,古今同一时。
去吧,君不必怀疑,古今之间是同一时代。

这首诗词通过叙述历史上的兴衰变迁,表达了对世道动荡、战乱频仍的忧虑之情。作者以古人为例,表达了自己对时局的思考和对道义的坚守。诗中使用了历史人物和事件的象征,展示了社会的动荡和人民的苦难,同时也表达了对和平稳定的向往。整首诗意深远,通过历史的镜鉴反思当下的现实,呼唤人们对和平、稳定和道义的关注和追求。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戴良

(1317—1383)元明间浦江人,字叔能,号九灵山人,又号云林。通经、史百家暨医、卜、释、老之说。初习举子业,寻弃去,学古文于黄、柳贯、吴莱。学诗于余阙。元顺帝至正十八年,朱元璋取金华,召之讲经史。旋授学正。不久逃去。顺帝授以淮南江北等处儒学提举。后避地吴中,依张士诚。见士诚将败,挈家泛海,抵登、莱。欲行归扩廓军,道梗,侨寓昌乐。元亡,南还,变姓名,隐四明山。明太祖物色得之,召至京师,试以文,欲官之,以老疾固辞,忤旨。逾年自杀。良为诗风骨高秀,眷怀宗国,多磊落抑塞之音。有《九灵山房集》。...

戴良朗读
()

猜你喜欢

秋风淅淅吹我衣,日日江楼坐翠微。江光隐见鼋鼍窟,水鸟衔鱼来去飞。

菱叶荷花净如拭,清簟疏帘看奕棋。雷声忽送千峰雨,波涛万顷堆琉璃。

()

故乡何处海东头,地尽东南最胜州。水陆归程几百驿,风尘回首恰三秋。

无才北使能降敌,决意东归已办舟。去国不缘明主弃,只缘多病更宜休。

()

献策都门道,秋光月正中。桂香迎去佩,剑气绕长空。

报捷未为喜,连登始惬侬。吾宗久寥落,振起望双鸿。

()

杨子十年官不调,湖山不负谪仙才。洞庭铁笛龙吹出,后土琼花鹤寄来。

车子看花将一辆,雪儿劝酒拗莲台。时时对客理弦索,月色罗衫小样裁。

()

杖藜时复过荒郊,来到君家不忍抛。每见苦心修好事,

未尝开口怨平交。一溪寒色渔收网,半树斜阳鸟傍巢。

()

传记区区考异同,文章空愧楚人功。穷年弄笔知何事,芸叶香中作蠹虫。

()
太平寺里留诗别,江北江南几秋月。
那知未著侍臣冠,坐总军储持使节。
平生一饭不忘君,蟠胸万卷皆经纶。
闻说别来头更白,忧国只今能几人。
()

天马玉花骢,骑来天厩中。言经汶阳道,却过鲁王宫。

岱岳浮云外,蓬莱碧海东。飘飘鸾鹤侣,仙驾与谁同。

()
驴上吟诗贾岛同,同江归去指江东。
封疆半在猿声里,道路多穿竹箐中。
想得两衙长锁印,应过三载不张弓。
重登制策高科在,笔砚公馀莫废功。
()
细雨满山眉黛敛,怒涛千古哭声寒。
须知此庙关风教,莫作寻常神女看。
()
何事图形到九墀,岂容鬼质近神奎。
君王欲作诸戎戒,不惜云章手自题。
()
红牙板歇。
韶声断、六么初彻。
小槽酒滴真珠竭。
紫玉瓯圆,浅浪泛春雪。
()
欲唱清歌却掩襟,晚风亭子落花深。
坐中年少休轻听,此曲先皇有赐金。
()

合浦古珠池,一熟胎如山。
试问池边蜑,云今累年闲。
岂无明月珍,转徙溟渤间。

()
弊居回看如蛙穴,华宇来栖若燕身。
敢望笙歌行乐事,只忧无米过来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