汴京纪事二十首。宋代。刘子翚。梁园歌舞足风流,美酒如刀解断愁,忆得少年多乐事,夜深灯火上樊楼。
《汴京纪事二十首》是宋代刘子翚的一首诗词。这首诗描绘了汴京(即今天的开封)城市的繁华景象,以及作者在夜晚回忆起年少时的欢乐事情。
译文:
梁园中歌舞风流盛,
美酒如利刀解愁痛。
回忆起年少时欢乐事,
夜深时灯火照楼台。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汴京为背景,描绘了城市的繁华景象和夜晚的宴会场景。"梁园中歌舞风流盛"表达了宴会上歌舞娱乐的繁荣景象,人们尽情欢乐。"美酒如利刀解愁痛"形象地描述了美酒的独特魅力,它能够消除人们的忧愁和痛苦,使人心情愉悦。
诗的后两句"回忆起年少时欢乐事,夜深时灯火照楼台"则表达了作者在夜深人静时回忆起年少时充满欢乐的往事。夜晚的灯火照亮了楼台,也点亮了作者内心的回忆。这种回忆使作者感到温馨和满足,他通过诗歌将这种美好的情感传达给读者。
整首诗以简洁明了的语言描绘了欢乐和回忆的场景,通过对城市繁荣和个人情感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年少时充满欢乐的回忆之情,也展示了宋代汴京城市的繁荣和生活的丰富多彩。
刘子翚(huī)(1101~1147)宋代理学家。字彦冲,一作彦仲,号屏山,又号病翁,学者称屏山先生。建州崇安(今属福建)人,刘韐子,刘子羽弟。以荫补承务郎,通判兴化军,因疾辞归武夷山,专事讲学,邃于《周易》,朱熹尝从其学。著有《屏山集》。...
刘子翚。刘子翚(huī)(1101~1147)宋代理学家。字彦冲,一作彦仲,号屏山,又号病翁,学者称屏山先生。建州崇安(今属福建)人,刘韐子,刘子羽弟。以荫补承务郎,通判兴化军,因疾辞归武夷山,专事讲学,邃于《周易》,朱熹尝从其学。著有《屏山集》。
骝山道长宴九成台次韵奉答。明代。符锡。好怀当日为谁开,骢马乘春访古台。尘榻几时淹上客,法星连夜焕中台。江分锦树高还下,帘捲晴云去复来。嘉会良晨俱不易,风光如此且衔杯。
山僧以枸杞椒芽初笋为肴饭我一首。明代。黄省曾。芳椒采自青岩细,神杞求之紫洞新。谓道郤超斋一五,竞将山蔌供山人。
用韵简赵尉无牡丹。宋代。方岳。乱山深处有谁来,诗砚荒寒一寸埃。特未可知天下事,断无相负掌中杯。人传梅隐近人幙,我但糟丘高筑台。竹友松朋真耐久,可曾将口问花魁。
寿喻处州父太翁八十。明代。王世贞。此翁爱我能诗歌,我爱此翁心不他。儿骑五马不自贵,日飨二簋犹云多。太守放衙日卓午,却着斑斓学莱舞。石羊山头荐修脯,琵琶洲上奏箫鼓。人生八十古更稀,有子福德增崔嵬。生来鹤骨元偏瘦,胜后冰肌转自肥。余郎非亲应即故,寿翁珊瑚未肯顾。贱子为裁玉笥云,丈人且进金盘露。
次权伯文韵并以送行二首 其二。明代。陶安。稻田秋雨一犁深,江上楼台绿树阴。使客轺车来稳稳,王侯版籍会骎骎。精神独得骊黄外,骚雅元非蟋蟀吟。左辖才兼文武职,拱听当宁赐俞音。
眉妩 夏夜有怀。清代。张玉珍。正微风穿竹,淡月梳云,如水夜天碧。生怕圆时少,凄凉影、深宵常伴孤客。五年别恨,料素娥、知也怜惜。凭栏久,漏点铜壶悄,广庭露虚滴。多少闲愁堆积。便制成丽曲,谁倚琼笛。目极三千里,销魂处、青鸾难递消息。女牛会阻,待几时、同诉岑寂。看清浅银河,偏亘两情脉脉。
医巫闾山。明代。庞尚鹏。长夏萧森不知暑,云中鸡犬作人语。石磴禅房长薜萝,老僧持钵归何处。洞里原无蝉蜕人,山腰空见冬青树。眼中日月长为侣,华岳峰头高几许。撑天拄地镇夷荒,触石兴云作霖雨。
和王太博游园清塘。宋代。郑伯玉。寒日一观眺,四天云色稀。水风迎棹起,沙骛背人飞。玉缕鲈新脍,金膏蟹正肥。斜阳促归旆,那得恋渔矶。
送进士李殷下第游汾河。唐代。曹邺。上国花照地,遣君向西征。旁人亦有恨,况复故人情。单车欲云去,别酒忽然醒。如何今夜梦,半作道路程。边士不好礼,全家住军城。城中鼓角严,旅客常夜惊。中有左记室,逢人眼光明。西门未归者,下马如到京。还应一开卷,为子心不平。殷勤说忠抱,壮志勿自轻。
老僧携筇竹杖来试就求之欣然举以见赠。宋代。喻良能。万里携来自蜀州,老僧珍重许谁求。相逢举赠宁无意,要我云山处处游。
对菊。宋代。丁高林。几本僅成畦,山晴手自栽。花逢新过雁,根带旧移苔。正色通骚籍,清香入酒杯。傥无陶靖节,今古为谁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