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陶渊明杂诗(六首·以下《越游稿

和陶渊明杂诗(六首·以下《越游稿朗读

《和陶渊明杂诗(六首·以下《越游稿》)》是明代诗人戴良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大钧播万类,飘忽如风尘。
在世间,万物犹如大钧(古代重量单位)的播种,飘忽不定,如同风尘一般。

为物在世中,倏焉成我身。
作为一切物质存在于世间,我突然间成了其中一体。

弟兄与妻子,于前定何亲。
弟兄和妻子,命中早已注定何时成为亲人。

生同屋室处,死与丘山邻。
生时与亲人同住,死后与葬在丘山中。

彼苍无私力,宵尽已复晨。
天地无私的力量,夜晚结束,又是新的早晨。

独有路旁堠,长阅往来人。
唯有路旁的土堠(土堆),长久以来见证着来往的行人。

这首诗词表达了人生的无常和万物的流转,以及人与亲人、生与死之间的关系。诗人通过描绘大钧播种和风尘飘忽的景象,抒发了对世事变幻无常的感慨。他认为人类与亲人的关系早已注定,无论是生时同居还是死后葬在丘山,都是命中注定的安排。诗中也提到了天地的力量,它们无私地推动着时间的流转,夜晚结束,新的一天又开始了。最后,诗人以路旁的土堠作为寓喻,表示他长久以来见证了人们的来往,也暗示了人生的短暂和变幻无常。

这首诗词通过简洁的语言和意象的运用,揭示了人生的无常和必然性,表达了对生命的思考和对世事的感慨。它启示了人们要珍惜眼前的亲人和时光,以及对生命的短暂和世事的变幻保持一种超然的态度。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戴良

(1317—1383)元明间浦江人,字叔能,号九灵山人,又号云林。通经、史百家暨医、卜、释、老之说。初习举子业,寻弃去,学古文于黄、柳贯、吴莱。学诗于余阙。元顺帝至正十八年,朱元璋取金华,召之讲经史。旋授学正。不久逃去。顺帝授以淮南江北等处儒学提举。后避地吴中,依张士诚。见士诚将败,挈家泛海,抵登、莱。欲行归扩廓军,道梗,侨寓昌乐。元亡,南还,变姓名,隐四明山。明太祖物色得之,召至京师,试以文,欲官之,以老疾固辞,忤旨。逾年自杀。良为诗风骨高秀,眷怀宗国,多磊落抑塞之音。有《九灵山房集》。...

戴良朗读
()

猜你喜欢

山中十月定多寒,才过开炉便出山。
堂众久参缘自熟,郡人迎请怪忙还。
问公胜法须时见,要我清谈有夜阑。
今夕客房应不睡,欲随明月到林间。
()
闹不如静,忙不如间。
静闹俱泯,谓之得理。
归宗事理绝,日轮正当午。
向道莫行山下路,果然猿叫断肠声。
()
一见便非凡世界,恍然兜率化成宫。
未分混沌天无巧,已凿谽谺鬼有功。
百尺飞泉晴亦雨,四时阴穴夜吹风。
莫将俗驾污仙境,明日红法在眼中。
()

一从分首剑江滨,南国相思寄梦频。书去又逢商岭雪,

信回应过洞庭春。关河日日悲长路,霄汉年年望后尘。

()

银洞高高岭百盘,峰峦插笋倚天班。冯谁唤起王摩诘,画作贤人晓过关。

()

莫羡渠侬,白玉成楼,黄金筑台。也不消颠怪,骑驎被发,谁能委曲,令鸠为媒。鬓有二毛,袖闲双手,只了持螯与把杯。公过矣,赏陈登豪气,杜牧粗才。便烦问讯张雷。甚斗宿无光剑不回。想阁中鸣佩,时携客去,壁间悬榻,近有谁来。撤我虎皮,让君牛耳,谁道两贤相厄哉。中年後,向歌阑易感,乐极生哀。

()
介然谁主复谁宾,风月婆娑却自亲。
留得清名传野史,未妨白眼向时人。
()

喜逢二室游仙子,厌作三川守土臣。举手摩挲潭上石,

开襟斗薮府中尘。他日终为独往客,今朝未是自由身。

()

佛法如沧溟,深广初无底。欲以蠡测之,望洋颡已泚。

我生乃虚幻,瀛渤一沤起。安得具眼人,为发无生理。

()

狂风冻雨□无时,坐惜良辰乐事违。娱老便甘千日面,减春何啻一花飞。

池塘新涨鱼纹乱,台榭馀寒燕语稀。莫唱乡关动离思,为君勤抹醉中归。

()
软尘飞不到,过微雨、锦机张。
正荫绿池幽,交枝径窄,临水追凉。
宫妆。
盖罗障暑,泛青苹、乱舞五云裳。
()

是吾夫子后,自幼独修仙。心注形骸外,道窥天地先。

蓬莱知远近,岁月自推迁。惆怅此时别,归来几百年。

()
玉研朱弓不可寻,暖风催绿麦成阴。
越山行尽见平野,江上水流无逝音。
地跨京师都邑壮,俗兼吴楚智谋深。
诏书宽大邦人诵,知有贤侯缓辔临。
()

花围竹护锦成林,檐压红云绕砌深。燕子来时寒未了,莫教帘幕带春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