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翁十首

八翁十首朗读

《八翁十首》是宋代文学家张载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青牛西去伯阳翁,
当年夫子叹犹龙。
立言为恐真风丧,
岂知言立丧真风。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伯阳翁(指老人)驾着青牛西去的场景,引发了作者对于伯阳翁的思考。伯阳翁被比作当年的孔子,他的离去让作者感叹,就像古代传说中的巨龙离去一样。伯阳翁的立言(言论)是为了防止真正的风气败坏,但作者认为伯阳翁立言的结果却导致了真正的风气败坏。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伯阳翁的离去,表达了对他的敬仰和思考。伯阳翁被比作孔子,体现了他在作者心中的崇高地位。孔子被视为中国古代的圣人和伟大的思想家,他的言行对于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然而,诗中作者却提出了一个反思:伯阳翁的立言是否真的达到了他的目的?作者认为伯阳翁立言为了保护真正的风气,但结果却是导致了真正的风气的败坏。这种反思折射出作者对于社会变迁和人性的思考。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复杂的思想,通过对伯阳翁和立言的探讨,揭示了人们行动和言论的复杂性。它提醒人们不要仅仅追求表面的好处和目标,而是要深入思考行为的后果和影响。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张载

张载(1020年—1077年12月6日),字子厚,凤翔郿县(今陕西眉县横渠镇)人。北宋思想家、教育家、理学创始人之一。宋神宗熙宁十年(1077年),病逝于临潼,时年五十八,世称横渠先生,尊称张子,封先贤,奉祀孔庙西庑第三十八位,与周敦颐、邵雍、程颐、程颢合称“北宋五子”。其“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名言,被当代哲学家冯友兰称作“横渠四句”,因其言简意赅,历代传颂不衰。 [著有《正蒙》、《横渠易说》等著述留世。...

张载朗读
()

猜你喜欢

别是朱明一洞天,金芝瑶草尚依然。罗浮门户深如许,灵迹曾传葛稚川。

()

爱山连日作山行,未惬登临负此情。归去夜深诗梦里,依稀犹听涧松声。

()

夕阳逢一雨,夜木洗清阴。露气竹窗静,秋光云月深。

煎尝灵药味,话及故山心。得意两不寐,微风生玉琴。

()

四朝冠盖三更变,万国兵戈百战场。屈指乡闾数耆旧,几人能似鲁灵光。

()

自寿一杯,休行吟泽畔,兀坐山隈。笑穷兵独舞,干戈载戢,却胡长啸,铅椠何才。

归去来兮,呜呼老矣,生入玉门何日哉。新春好,且提壶沽酒,共赏花开。

()
千年苔树不成春,谁信幽香似玉魂。
霁雪满林无月晒,点灯吹角做黄昏。
()

驱车同出帝王州,冬晚霜风袭敝裘。紫陌尘埃随马到,白沟河水带冰流。

孤村酒幔夕阳外,野草郊原天际头。敢惮旬宣归路远,江南人候木兰舟。

()

何时踪迹别壶公,岁晚看山过霍童。客路杖藜残雪里,人家鸡犬乱云中。

钟闻下界诸天近,寺隐深林一径通。遥想空门多胜事,半龛明月几僧同。

()

红门欲开人渐稀,栖乌哑哑漫天飞。西宫宝烛明如昼,玉筵围坐诸嫔妃。

黄羊夜剥博儿赤,金椀银铛进炰炙。银汉依微白玉桥,隔花宫漏夜迢迢,内城马嘶丞相朝。

()

官闲得去住,告别恋音徽。旧国应无业,他乡到是归。

楚山明月满,淮甸夜钟微。何处孤舟泊,遥遥心曲违。

()
事到急时观态度,人于危处露肝脾。
深心厚貌平时可,慎勿便言容易知。
()

东瓯兵乱夜深哭,嫁郎两月他家宿。双飞燕子在雕梁,何为翻作野鸳鸯。

十年凤城悲远道,暗惜花颜为谁好。羽林将军欢爱多,其如雍雍鸣雁何。

()

去国谁惊蕙草秋,几回馥郁向中洲。只今泽畔行吟处,湘水无情也解愁。

()
寒宵老眼只长醒,蝴蝶频催梦不成。
不是三更三四点,如何一睡到天明。
()
村落萧条夜气生,侧身东望一伤情。
丹楼碧阁无处所,只有溪山相照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