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赠晚学李君。宋代。邢仙老。日转蓬窗影渐移,罗浮旧隐到多时。瀛州伴侣无消息,风撼岩前紫桂枝。
诗赠晚学李君
日转蓬窗影渐移,
罗浮旧隐到多时。
瀛州伴侣无消息,
风撼岩前紫桂枝。
中文译文:
太阳转过飘散而来的窗帘,影子慢慢移动,
已经有很长时间罗浮的隐士没有露面了。
瀛洲的朋友们再也没有消息传来,
风吹动紫桂树枝,在岩前摇摇欲坠。
诗意:
这首诗是宋代邢仙老赠送给李君的一篇诗词。诗人通过描绘日出而移动的窗影、罗浮山中失踪已久的隐士、瀛洲朋友的消失和风吹动紫桂树枝的景象,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和忧虑之情。
赏析:
诗人通过景物的描绘以及巧妙运用意象和比喻手法,表现了对友人李君的思念和关切。从"日转蓬窗影渐移"一句可以想象出早晨太阳的升起和光线的移动,暗示着时光的流转和人事的变迁。"罗浮旧隐到多时"则暗示着罗浮山中的隐士在很长一段时间没有露面,让诗人感到失落和惋惜。"瀛州伴侣无消息"表明了诗人与瀛洲朋友们的联系中断,他们已经很久没有消息传来了,让诗人感到着急和不安。"风撼岩前紫桂枝"则以风吹动紫桂树枝的景象来比喻诗人内心的动荡和不安,暗示着友情的脆弱和易逝。
整首诗情感真挚,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忧虑和思念之情,展示了宋代诗人对友谊的珍视和关怀。此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及象征性的意象运用,展现出了作者独特的艺术才华和丰富的情感内涵。
邢仙老,隐居九疑山,神宗熙宁初有诗赠李彦高,事见《玉照新志》卷六。今录诗十三首。...
邢仙老。邢仙老,隐居九疑山,神宗熙宁初有诗赠李彦高,事见《玉照新志》卷六。今录诗十三首。
点绛唇。元代。邵亨贞。莫倚高楼,太湖西畔青山近。雁边云暝。目力随天尽。落日平芜,点点余烽烬。西风紧。乱沙成阵。故恼双蓬鬓。
又拟古八首 其二。明代。胡应麟。高楼有思妇,被服姣且妍。横琴理清曲,渌水被幽兰。一弹浮云暮,再鼓流风旋。哀音振林木,听者为忘餐。借问何人妇,感叹停朱弦。征夫越万里,一别岁载迁。铅华坐销歇,太息空婵娟。
游大佛寺见如来佛像有感。明代。马文炜。为天入地漫相猜,万古圣凡总一骸。孽海茫茫谁得渡,莲台闲煞佛如来。
采桑子(一名丑奴儿、罗敷媚、罗敷艳歌)。五代。李煜。辘轳金井梧桐晚,几树惊秋。昼雨如愁,百尺虾须上玉钩¤琼窗春断双蛾皱,回首边头。欲寄鳞游,九曲寒波不溯流。亭前春逐红英尽,舞态徘徊。细雨霏微,不放双眉时暂开¤绿窗冷静芳音断,香印成灰。可奈情怀,欲睡朦胧入梦来。
金山行(润州金山寺,寺在江心)。唐代。窦庠。西江中氵霝波四截,涌出一峰青堞土臬。外如削成中缺裂,阳气发生阴气结。是时炎天五六月,上有火云下冰雪。夜色晨光相荡沃,积翠流霞满坑谷。龙泓彻底沙布金,鸟道插云梯甃玉。架险凌虚随指顾,榱桷玲珑皆固护。斡流倒景不可窥,万仞千崖生跬步。日华重重上金榜,丹楹碧砌真珠网。此时天海风浪清,吴楚万家皆在掌。琼楼菌阁纷明媚,曲槛回轩深且邃。海鸟夜上珊瑚枝,江花晓落琉璃地。有时倒影沈江底,万状分明光似洗。不知水上有楼台,却就波中看闭启。舟人忘却江水深,水神误到人间世。欻然风生波出没,瀖濩晶莹无定物。居人相顾非人间,如到日宫经月窟。信知灵境长有灵,住者不得无仙骨。三神山上蓬莱宫,徒有丹青人未逢。何如此处灵山宅,清凉不与嚣尘隔。曾到金山处处行,梦魂长羡金山客。
赠倪敦复。宋代。徐积。北轩主人吴中清,所居才义皆有名。曾在东皋压众宾,人皆阁笔诗已成。其时于我最有情,如今相见情更深。野人情义亦不轻,夜来枕上为公吟。
夏日偶感。清代。陈忠平。骄阳恒作态,虫鸟各呻吟。榴火春馀艳,荷清秋借阴。羲皇如可友,槐梦岂难寻。暂把诗心息,閒愁不许侵。
草堂。清代。朱克生。草堂寒易晚,朔气到柴关。落日恋高树,残云补断山。竹摇风似雨,鸦宿去仍还。移意江天外,萧然麋鹿间。
送王比部之吕梁。明代。宗臣。南望黄河亦壮哉,吕梁之水如奔雷。飞流万里昆仑下,急峡千峰日夜摧。汉署君为沧水使,徐方人识济川才。登临莫作观涛赋,恐有鱼龙处处哀。
突厥三台。唐代。盛小丛。雁门山上雁初飞,马邑阑中马正肥。日旰山西逢驿使,殷勤南北送征衣。
予解邑过杭遇介之学士谒告南归。宋代。强至。同时两郡冠乡书,屈指俄经一纪馀。顾我冗涂移蹇足,羡君荣路驾奔车。方从解绂辞岩邑,已见飞章厌石渠。自古盖棺人事定,未应今日较龙猪。
瑞鹧鸪。唐代。无名氏。试问谢庭兰与芝。根花何似接花奇。琼蕤不自香闺种,桂种当从月地移。须信祝螟成蜾蠃,那须梦虺及熊罴。夜来梦报蟾宫籍,新注江家五岁儿。
芰荷香。宋代。万俟咏。小潇湘。正天影倒碧,波面容光。水仙朝罢,间列绿盖红幢。吹风细雨,荡十顷、浥浥清香。人在水精中央。霜绡雾縠,襟袂收凉。款放轻舟闹红里,有蜻蜓点水,交颈鸳鸯。翠阴密处,曾觅相并青房。晚霞散绮,泛远净、一叶鸣榔。拟去尽促雕觞。歌云未断,月上飞梁。
社日雨。宋代。黎廷瑞。今社来无涯,古社唤不回。社公亦世情,儿剧良可咍。新水岂不佳,旧雨令人怀。离离芳草生,澹澹桃花开。吾聋不须治,聊复尽此杯。
雨中即事有述。明代。王世贞。衡门寂寂罢周旋,暝色昏昏且晏眠。有酒有诗无胜地,听风听雨过流年。累棋聊任诸儿戏,开卷粗窥六祖禅。除却自身还自了,不妨喧静但随缘。
和王圜中道上初见梅花二首。宋代。王之道。安养疮痍过所亲,野人何幸预斯民。自怜枯槁无生意,遂与寒梅竞得春。
绿意。清代。关锳。冰绡在否。怎粉香脂色,零落如许。几处芳丛,栩栩蘧蘧,落红犹忆前度。凄凉不恨春如梦,恨梦也、寻常不做。却输伊、安稳双飞,还到绣帘深处。正是春深时候,铢衣晒粉薄,花韵阑午。一半寒烟,一半荒芜,绿得南园凄楚。杏花只在高楼上,休说起、江南风雨。怕当时、画碧罗裙,也化仙魂飞去。
西涯杂题十二首为李宾之 其九 响闸。明代。倪岳。奔涛鸣春雷,闸口疾如箭。怀哉百步洪,使我心胆战。
送马善徵致仕还吴。明代。郑岳。君去洞庭何处住,海门迢递接东瓯。湖田岁熟收粳稻,烟渚秋高弄钓舟。漫说孔明无将略,早知若水是仙流。浮生万事何时尽,都把閒情付白鸥。
春秋战国门。陈蔡君。唐代。周昙。楚聘宣尼欲道光,是时陈蔡畏邻强。庸谋但解遮贤路,不解迎贤谋自昌。
十八滩。明代。陈邦彦。章江十八滩,天下闻绝险。急湍怒若号,怪石覃如剡。大者犀象蹲,小者芙蓉飐。轻舟睇两岸,迎眸如电闪。篙师誇利涉,长年有馀歉。谁移鱼腹阵,置此青山崦。我观古赣城,云峰千万点。四藩称上游,丛箐存旧染。所忧或驰突,岂患馀皇餂。何因借秦鞭,驱之执弧檿。
九日四首。宋代。李石。从来醒醉不关渠,肯为篱边问所须。冷笑渊明痴望眼,只堪把菊佩茱萸。
清明夜与诸友围棋观音寺。明代。孙绪。行人侧耳听棋声,败屋残灯夜未平。满树风威随白战,半庭月色趁清明。冥心似悟门中味,真境堪忘世上情。欲向蒲团醒大梦,东林深处问啼莺。
春雨即事寄袭美。唐代。陆龟蒙。小谢轻埃日日飞,城边江上阻春晖。虽愁野岸花房冻,还得山家药笋肥。双屐著频看齿折,败裘披苦见毛稀。比邻钓叟无尘事,洒笠鸣蓑夜半归。
书事。宋代。赵蕃。儿童不知忧,度日长戏剧。忽传山中讯,欣喜沾柿栗。为物虽甚微,贵是家所植。何当携尔曹,绕树亲寻摘。
江上柳送人。唐代。戎昱。江柳断肠色,黄丝垂未齐。人看几重恨,鸟入一枝低。乡泪正堪落,与君又解携。相思万里道,春去夕阳西。
梦中得“百年那得更百年,今日还须爱今日·”。明代。王世贞。化人宫中百事无,道书一卷酒一壶;枝头黄乌听作曲,西山白云看作图。朝爱朝暾上东岫,夕映夕阳映东牖;任他故人不通谒,任他朝事不挂口。偶然案头余酒杯,偶然蹑履山僧来;自斟自醉当自去,礼岂设为我辈哉!昨夜懵腾意超忽,寐时得语醒时述:百年那得更百年,今日还须爱今日。纵能拂衣归故山,农耕社稷亦不闲;何如且会此中趣,别有生涯天地间。
寄师会三郎。宋代。晁公溯。青松初生在涧阿,未闻托根附女萝。女萝弱质安足恃,奈此岁晚风霜何。我观妇翁念汝归,亦知阿翁昔念汝。阿翁之恩那可忘,明年归守五亩桑,勿使父老祠桐乡。
游庐山涂中杂诗三首。宋代。曹勋。天台久宴坐,庐阜得游遨。殊慰水云念,敢辞尘土劳。冬温寒色少,江静水痕高。归趁新年近,同斟玉色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