偈颂一百六十首。宋代。释宗杲。今朝八月十有五,顾兔天边谁不睹。若非东土小释迦,放过长水管老虎。
诗词的中文译文:
今朝八月十五日,望着天空,谁不看见了月亮?若不是这位来自东土(中国)的小型释迦牟尼(佛陀),老虎一定已经被长水管打死。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祈愿诗,表达了对于和平、宽容和仁慈的向往。诗人以自己所处的时间和地点为背景,描绘了一个普通的晚夏天景。八月十五日指的是农历八月十五,即中国传统的中秋节。而“顾兔天边谁不睹”则是指有人在远处眺望可见月亮上有兔子。通过这样的描写,诗人将自己与传统的中秋节元素联系起来。
下半首的描述则引用了佛教中的释迦牟尼佛和关于慈悲的故事。释迦牟尼佛被形容为“东土小释迦”,暗示他是在中国的小释迦。诗人进一步表达了如果释迦牟尼佛不宽容、不慈悲,那么老虎将会被长水管打死的意象,以此表达了对于和平、宽容和仁慈的渴望和呼吁。
整首诗把普通的夜晚与佛教、传统节日等联系在一起,融合了宗教、文化和诗意。通过细腻的描写和隐喻,诗人传达了对于美好和平安的向往,同时诗中也体现了佛教的教义和对于悲悯心的重要性。
释宗杲(1089~1163),字昙晦,江南东路宣州宁国(今安徽宁国)人,俗姓奚,临济宗僧人,是宋代禅宗史上“看话禅”派的创始人,法名妙喜,赐号“大慧普觉禅师”。宗杲生活于北、南宋之际,在南渡后倡明儒佛渗透、回应儒家辟佛方面立下大功。他不仅是连结南北两宋僧人与儒学的重要环节,而且也是南宋佛教史上最具代表性的人物。...
释宗杲。释宗杲(1089~1163),字昙晦,江南东路宣州宁国(今安徽宁国)人,俗姓奚,临济宗僧人,是宋代禅宗史上“看话禅”派的创始人,法名妙喜,赐号“大慧普觉禅师”。宗杲生活于北、南宋之际,在南渡后倡明儒佛渗透、回应儒家辟佛方面立下大功。他不仅是连结南北两宋僧人与儒学的重要环节,而且也是南宋佛教史上最具代表性的人物。
万岁峰。清代。路朝霖。汉皇辇跸事东封,玉检金泥饰几重。雄略能徕青海马,长生欲系鼎湖龙。竹宫光照求灵药,椒室神来驻丽容。登礼嵩呼闻吏卒,不曾流响茂陵松。
连理词。明代。陆深。春草碧高阡,春晴寒日烟。下有双白璧,上有芳树连。连理复连根,根深叶何鲜。大枝高一尺,苍苍欲擎天。孙枝复秀发,直起拂云穿。树色耀白日,璧光掩重泉。
武安除夕酌王抑之宅其子易从易知侍侧。明代。谢榛。旅况乘时切,年华隔夜新。捧觞君二子,弹铗我孤身。地得青山赋,天留白发人。谁为岁寒侣,松老见龙鳞。
书清凉境界壁 其一。宋代。辛弃疾。从今数到七十岁,一十四度见梅花。何况人生七十少,云胡不归留此耶。
阳月偶过公子宅,菊辰叨宴桂花居。帘珑细细调文琯,行队森森列佩裾。
历径未谙迷曲院,传珍不辨笑迂儒。巡檐莫更催银烛,满挹清光对望舒。
饮少登伦贤侄桂花居时菊品盛开诗以纪之 其一。明代。王渐逵。阳月偶过公子宅,菊辰叨宴桂花居。帘珑细细调文琯,行队森森列佩裾。历径未谙迷曲院,传珍不辨笑迂儒。巡檐莫更催银烛,满挹清光对望舒。
游仙诗 其四十三。唐代。张鸿。南山豺虎北山狐,讨伐神兵奉玉符。铁甲光明三百万,牙旗新署黑云都。
江行赠雁。宋代。欧阳修。云间征雁水间栖,矰缴方多羽翼微。岁晚江湖同是客,莫辞伴我更南飞。
夏夜。宋代。陆游。夏夜忽已半,东冈月初生。起行遶庭树,爱此露滴声。漂流忆安卧,局促念遐征。幽怀谁晤语,华觞还自倾。
挽叶潜仲运干二首。宋代。刘克庄。俱入平蛮幙,同登出岭舟。交情倾盖尽,世事阖棺休。客致生刍去,家惟断藁留。遥知风雨夜,愁绝老参谋。
送张幼初之京振衣鸣玉上青霄,银汉清秋转斗。元代。危素。北阙飞龙天杳杳,南云归雁路迢迢。朝登华岳风生腋,夜饮滦河月入瓢。水竹清虚好真馆,刘安有赋为相招。
书帙铭。南北朝。谢灵运。怀幽卷赜,戢妙抱密。用舍以造,舒卷不失。亮惟勤玩,无或暇逸。
樵云五景诗 其三 翠微清晓。唐代。李穆。轻岚作雾曙光微,翠湿高松露未晞。天畔倚栏人乍起,一声山鸟近檐飞。
送葵定夫提举正字使广东。宋代。杨万里。国朝以来妙人物,近世独数乾道年。后皇乃武再开辟,欲倾东海洗乾坤。九渊探珠岩采璞,天地为纲置群贤。玉堂金铉贮稷契,蓬山璧水俱崔班。追还庆历元佑初,突过正观开元前。麟台正字葵夫子,乃祖元是四谏官。风流文釆已碧梧,忠义慷慨仍青毡。折槛旧痕故无恙,后皇是日动龙颜。严霜烈日照鵷鹭,一身似叶飘淮堧。柴门僵卧三腊雪,鱼釜仅续一线烟。后皇九重念五岭,生愁雨露南方乾。诏谓正字当居中,肯为朕行绥百蛮。梅花迎笑锦囊古,南斗退避文星寒。动摇山岳细事耳,约束海若收波澜。坐令百姓万里外,堕在二陕三辅间。槟榔红时芝泥紫,归来径著侍臣冠。我家江西更西处,白鹭洲对青原山。公归肯访老翁否,酤酒满眼未必然,青刍白饭聊随缘。
苦雨柬魏伯建。明代。佘翔。连朝依枕簟,积雨几时乾。榴火枝头暗,茶烟竹里寒。尊生甘社栎,佞佛礼旃檀。为问参同子,何时振羽翰。
读黎君选中州诸咏作 其一。明代。陈子壮。入市恰同公子辔,游梁初上孝王台。临风不用思贤达,独把新诗次第裁。
浣溪沙(十六夜)。宋代。韩淲。荆楚谁言镜听词。烛花影动画檐低。烧灯天气醉为期。雨湿杏腮疑淡淡,风迷柳眼半__。小山西路板桥西。
贤者之孝二百四十首·郑敬。宋代。林同。几曾慕巢许,非是薄伊周。何忍的的去,先人有墓丘。
刈草行。元代。陈基。原上秋风吹百草,半青半黄色枯槁。城头日出光杲杲,腰镰晓踏城门道。门头草多露未晞,尔镰利钝尔自知。一人刈草一马肥,马不肥兮人受笞。城中官厩三万匹,一匹日餐禾一石。
瑞鹤仙 得悔生长安书,却寄。清代。朱祖谋。满春衫泪污。西雁到、客枕离魂轻度。城南旧韦杜。料天涯一样,看花如雾。秦筝漫谱。怕酒边、尘涴玉柱。问麻鞋万里,孤拜杜鹃,谁识臣甫。月色今宵换尽,解忆长安,两家儿女。残年倦旅。菰芦约、渺何许。上高楼莫望,江南春好,斜阳时候最苦。纵青山无恙,谁管断云去住。
次韵王俊甫山长九日登乌聊二首。元代。方回。山色初明小雨开,可容无地拓襟怀。荒寒试与登临去,奇崛能随感慨来。何限诗愁关世故,终凭烂醉了生涯。风流二谢犹堪恨,俯首刘郎戏马台。
同侗稽首,董公道伟。自远清论三岁。渴德之怀,笔舌岂能尽意。伏想迩来法候,愈冲和、燕居无滞。予今则,处环墙养拙,毋劳齿记。幸遇便风经过,把狂吟尺牍,通为一寄。岁月堂堂归去,有如流水。性命速宜了干,启虔诚、幸恕僭易。山侗拜,董公道伟,及诸道契。
满庭芳 寄马行街董公书。金朝。马钰。同侗稽首,董公道伟。自远清论三岁。渴德之怀,笔舌岂能尽意。伏想迩来法候,愈冲和、燕居无滞。予今则,处环墙养拙,毋劳齿记。幸遇便风经过,把狂吟尺牍,通为一寄。岁月堂堂归去,有如流水。性命速宜了干,启虔诚、幸恕僭易。山侗拜,董公道伟,及诸道契。
登子胥庙因观钱塘江潮。元代。方行。吴越中分两岸开,怒涛千古响奔雷。子胥不作忠臣死,勾践终非霸主材。岁月消磨人自老,江山壮丽我重来。鸱夷铁箭俱安在,目断洪波万里回。
吴鼓吹曲十二曲 其二 汉之季。清代。佚名。汉之季。董卓乱。桓桓武烈应时运。义兵兴。云旗建。厉六师。罗八阵。飞鸣镝。接白刃。轻骑发。介士奋。丑虏震。使众散。劫汉主。迁西馆。雄豪怒。元恶偾。赫赫皇祖功名闻。
同丁敬身金质甫陈江皋登宝石山天然图画阁。清代。厉鹗。塔下楼开蹑级登,东风聊忆昔游曾。春深城郭浑如画,定里莺花不属僧。人影渐移湖上柳,烟光又绿壁间藤。留题为纪间踪迹,只有看山诧最能。
秋物八咏。清代。李钟问。千山瘦削绕平原,纵目西风坐故园。一带低迷衰草色,几人憔悴晚烟痕。峰峦已减当春黛,岵屺长销自古魂。最是不堪凭望处,翠微日日送黄昏。
送大司马刘公晋御史大夫赴南都 其二。明代。叶春及。五岭何崔巍,三水流汤汤。我公肃明诏,脂车戒舟航。楼船邃以广,宛若飞龙翔。鸣钲击鼍鼓,嘈嘈水中央。组练丽且明,旌旆俨成行。舳舻亘千里,岂曰江路长。轻云承庐室,清风翼帆樯。瞻望邈难及,改辙登高冈。马上笳吹声,铙歌互相望。横海不足云,伏波讵能方。四牡向北驰,行行至故乡。置酒朱陵台,张乐洞庭傍。日出照桑梓,灼灼有辉光。为谢父与兄,简书不可忘。
秋霁。元代。周权。梧雨声乾爽籁生,年华流水鬓星星。夜涵露气漫漫白,秋入山光楚楚青。攲树带蝉侵竹座,断云和雁落芦汀。酒醒谁鼓松风操,炷罢炉薰洗耳听。
五月二十七日游诸洞。宋代。刘克庄。来南百虑拙,所得惟幽寻。矧余玉雪友,共此丘壑心。江亭俯虚旷,穴室穷邃深。是时薄雨收,白霭笼青岑。弃筇追野步,却扇开风襟。炎方岂必好,差远鼙鼓音。且愿海道清,莫问神州沉。徘徊惜景短,留滞畏老侵。昨游感莺哢,今至闻蝉吟。常恐官事絷,佳日妨登临。譬如逃学儿,汲汲贪寸阴。何因释胶扰,把臂偕入林。
三月六日过佩之雪湖山庄次韵。明代。谢迁。雪湖千顷自天开,十载幽期共此杯。柳浪乘风轻荡桨,桂岩经雨半封苔。客衣香惹蘼芜动,农事忙惊布谷催。松下为予通一径,南冈从此破崔巍。
湖州贡焙新茶。唐代。张文规。凤辇寻春半醉回,仙娥进水御帘开。 牡丹花笑金钿动,传奏吴兴紫笋来。
送游提刑秘阁赴召三首。宋代。程公许。旧闻游监簿,姱节绍熙朝。有子登台省,危言动冕旒。不容求外补,亲政复旌招。四海澄清志,无宁久使轺。
送人宰楚邑。清代。成鹫。渔父狂歌不可听,春江饯别酒初醒。醒来手抱瑶琴去,一曲薰风满洞庭。
用顾松江复理斋贰守。元代。杨维桢。仙客题来隘九州,身骑黄鹤记南游。乌衣故国江山在,铜柱荒台草树秋。起舞刘琨空有志,登高王粲不胜愁。问君绝境今何在,只忆当年顾虎头。
閒居。元代。吴景奎。慨想古人知用舍,绝怜奔走曳长裾。洛园五亩容君实,蜀客千年诵子虚。满地白云连野竹,绕门绿水浸秋蕖。脱巾自草閒居赋,客至从嗔礼法疏。
偈颂七首。宋代。释思岳。今年是闰年,剩著三十日。返究所剩底,添些浮逼逼。世间没量人,一切但省力。净众此密语,说了却不密。
春日重至南徐旧居。唐代。周贺。绿水阴空院,春深喜再来。独眠从草长,留酒看花开。过雨还山出,向风孤鸟回。忽思秋夕事,云物却悠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