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颂古》是一首宋代诗词,作者是释慧空。这首诗描述了杖林山下一根竹筋鞭的特殊之处。诗中表达了古佛的先见先知,以及时间的流转和变幻。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杖林山下竹筋鞭,
生长由来古佛先。
一击眼睛才定动,
又随烟雨过秦川。
诗词的诗意是描绘一根竹筋鞭,这根鞭子在杖林山下生长,经历了古佛的先知之眼。当它被击打到眼睛的时候,眼睛才会定格不动。之后,它又随着烟雨流过秦川。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竹筋鞭的特点,表达了时间的流转和变幻。竹筋鞭形成于杖林山下,说明它的存在已经相当久远。古佛的先见之眼,并不是轻易被触碰和激动的,需要一击才会产生眼睛的动作和反应。而鞭子又随着烟雨过秦川,暗示着时间的流转和变幻,世事如烟云般不停地改变。
通过这首诗词,作者表达了对时间流逝和事物变化的思考和感慨。诗中的竹筋鞭被赋予了象征性的意义,表现了人们对古代智慧和历史的敬仰和颂扬。同时,诗中所描绘的烟雨过秦川的场景,也呈现出了一种华美而瞬息即逝的美感。
总体来说,《颂古》这首诗词以简练、抒情的形式描绘了时间流逝和事物变化的主题,融合了佛教思想和山水文学乐章。
释慧空(一○九六~一一五八),号东山,俗姓陈,福州(今属福建)人。年十四出家,初学于圆悟、六祖,后至疏山,为南岳下十四世,泐潭清禅师法嗣。高宗绍兴二十三年(一一五三),住福州雪峰禅院,次年退归东庵。二十八年卒,年六十三(《五灯会元》卷一八、《东山慧空禅师语录跋》)。有《东山慧空禅师语录》、《雪峰空和尚外集》传世。 释慧空诗,以续藏经本《东山慧空禅师语录跋》及日本旧刻《雪峰空和尚外集》(今藏北京图书馆)为底本,编为二卷。...
释慧空。释慧空(一○九六~一一五八),号东山,俗姓陈,福州(今属福建)人。年十四出家,初学于圆悟、六祖,后至疏山,为南岳下十四世,泐潭清禅师法嗣。高宗绍兴二十三年(一一五三),住福州雪峰禅院,次年退归东庵。二十八年卒,年六十三(《五灯会元》卷一八、《东山慧空禅师语录跋》)。有《东山慧空禅师语录》、《雪峰空和尚外集》传世。 释慧空诗,以续藏经本《东山慧空禅师语录跋》及日本旧刻《雪峰空和尚外集》(今藏北京图书馆)为底本,编为二卷。
至河间之明日拜扫先世赐茔。明代。程敏政。势拥长冈面四岑,千章乔木蔼成林。幽堂结聚乘生气,天语昭回焕德音。百世幸培先业厚,一家难报主恩深。敢将衣锦誇乡里,忠孝相传本夙心。
题赵千里画船子和尚卷后。明代。王世贞。秋江战寒飙,一叶纵横走。船子有伎俩,舵柄时在手。借问自渡者,还能渡人否。
感兴二首 其一。宋代。郑洪。巍巍华岳镇黄河,漫说东南王气多。天堑波光千尺练,海门山色一青螺。中台已应张华谶,明月空闻斛律歌。白马青袍最萧瑟,故乡何处是铜驼!
次岘山有感韵兼赠别陈佥宪。明代。林光。暑雨连消岘首尘,殷勤杯酒可辞频。刑书动欲求生狱,心法那须问斲轮。瓜及一期应未晚,霜飞六月岂无春。画船箫鼓喧斜日,诗料江边处处新。
送倪正甫侍郎贺正。宋代。陈傅良。雪卉冰芽又复春,中原□覩属车尘。懽呼汉节从天下,愕立胡儿夹道陈。老去独惭□偃蹇,君行决意问经纶。顾瞻河洛关心处,应记幽燕用事人。
赠潮阳吴光卿。明代。韩上桂。我读适越纪,思君适越吟。越吟一声风飒飒,高山流水谁知音。钟期伯牙今已矣,劝君勿抚朱丝琴。急弦促节未易竟,相对浮云万里阴。严陵之风高可拂,洗涤蕴内除烦襟。羊裘大泽不复辨,惟见削壁两石欹嵚岑。潮水之潮何时还,落尽千山与万山。山山斗作芙蓉色,眼看壮士凋朱颜。三十六根连地轴,罗浮雁荡同跻攀。达磨手提一只屦,麻姑耳后垂双环。人生去住曾何定,四岭黄云春树暝。师门使火入虚无,列子乘风凌溟涬。吴歌白苧出兰房,越女采莲移暮艇。沉沉沧海起红轮,瞋目大叫云中迥。子今杖策跨崆峒,我将赤脚蓬山顶。
诃林送区启图应试北上 其一。明代。陈子壮。歌舞文明五色同,可知丹穴胜河东。时名群季偏相亚,藜阁依然任火攻。
复雪 其二。宋代。方岳。自领苍头挈短壶,兴成何必剡溪图。有难为者梅兄弟,岂易卑哉竹丈夫。宾从野情纷烂熳,山川云气上虚无。相随石鼎清如水,底用侯家暖玉炉。
偈颂八首。宋代。释宗印。不用不用,千圣不共。如是如是,蝮曷蛇虺。不是不是,彻骨彻髓。进前退后绕禅床,制电之机落二三。
和国子司业吴先生诗韵二首 其二。宋代。邓林。市道奔趋古道违,可人迢递费相思。梦残细雨青灯夜,吟就停云落月诗。秋鬓已衰为客久,泰山无伴访君迟。不知一别桥门后,几度东风吹雨丝。
滑石。宋代。张孝祥。重来滑石铺,为爱碧泉鸣。古甃苔花涩,虚檐桂月明。乔林通夜气,密竹动秋声。客里清凉地,悠然一振缨。
送刘薰卿。宋代。曾丰。未曾得隽利名场,犹敢犯危烟瘴乡。大庾岭高梅挺拔,东莞天远海汪洋。其凡饱以史收拾,所异刚于诗主张。归数群雄可雌视,麒麟谁得碍康庄。
石榴。宋代。孔武仲。造物巧雕锼,殷勤在石榴。中妍宁暴露,外稳不轻浮。露液甘凝蜜,琼房密贮秋。非徒适人口,饤坐亦风流。
记园中草木二十首 其十二 刺醾。明代。吴宽。酴醾有数种,同名而异字。花开欲折难,铦钩如棘刺。白者干独长,红者香更腻。种之小径旁,所恨罥衣袂。插竹加编缚,步障差可类。石家金谷园,恐乏此佳致。
见王广文。宋代。吴龙翰。旅食京华不自谋,可堪曲尽鹔鹴裘。一床风雨孤灯夜,千里江山两鬓秋。笑索寒梅吟苦句,醉拈秃笔扫穷愁。学人翻笑孙明复,强乞希明一点头。
次韵子瞻送顾子敦河北都运二首。宋代。黄庭坚。儒者给事中,顾公甚魁伟。经明往行河,商略颇应史。劳人又费乏,国计安能已。成功渠有命,得人斯可喜。似闻阻饥余,恶少惊邑里。启钥探珠金,夺怀取姝美。部中十盗发,一二书奏纸。西连魏三河,东尽齐四履。此岂小事哉,何但行治水。使民皆农桑,乃是真儒耳。
地狱界偈。宋代。释遵式。三界无别法,一切唯心造。是故于日夜,当自勤观心。心欲起诸恶,速灭如救然。心欲起诸善,爱护如珍宝。行恶虽少顷,未来受苦长。为善向菩提,永证常乐果。
赠吕县丞。宋代。叶适。自得长官后,邑人诗转工。批书月屡满,觅荐岁常空。柳已如蓝碧,桃元胜锦红。终归剡溪上,举棹谢东风。
调笑/调笑令。宋代。洪适。名世。花无二。高压闍提倾末利。素丝缕缕联芳蕊。一片云生宝髻。屑沈碎麝香肌细。剩馥熏成心字。
题十美图 其一。清代。李学慎。雕弓金羽学男儿,十载从戎百战归。错认昭阳陪幸者,辇前一笑堕双飞。
观化十五首 其九。宋代。黄庭坚。柳似罗敷十五馀,宫腰舞罢不胜扶。年年折在行人手,为问春风管得无。
春日杂言十一首。宋代。赵蕃。春风吹绿绿成阴,新有黄鹂度好音。我政卷书成坐睡,恍然疑是拂瑶琴。
送董守。宋代。郭印。房相风流远,寥寥四百年。西湖有陈迹,水竹尚苍然。公来刺是邦,鱼鸟亦安全。官閒得放旷,乐事踵前贤。亭台一增饰,草木发夭妍。瓜期秋风来,岁月惊翩翩。长桥淡孤月,老树含愁烟。赖有庞眉叟,送行赍百钱。
万里春。宋代。周邦彦。千红万翠。簇定清明天气。为怜他、种种清香,好难为不醉。 我爱深如你。我心在、个人心里。便相看、老却春风,莫无些欢意。
暑退。宋代。姜特立。归臣林间十二春,心安日日是良辰。家居佛界清凉国,人住仙宫自在身。无事入山寻阮客,有时击壤助尧民。虽无高行追先隐,毕究田园乐亦真。
跃鲤送人 其三。明代。徐渭。明春杏花人满头,今年且占木稚秋。老夫醉写龙门罢,閒看盆鱼自在游。
漳州白莲僧宗要见遗纸扇每扇各书一首。宋代。蔡襄。不掩歌唇向画堂,不须名笔作花房。直应携去林泉好,转觉林泉兴味长。
渔家傲。元代。许有壬。窗影修篁摇翠葆。墙阴幽径连芳草。蓦地雨来荷叶闹。香更好。乱烟浮动红云岛。稚柳千条丝袅袅。柳边宜着兰舟小。世态纷纷何足校。收桂棹。呜呜且和渔家傲。
答陈述古二首。宋代。苏轼。漫说山东第二州,枣林桑泊负春游。城西亦有红千叶,人老簪花却自羞。小桃破萼未胜春,罗绮丛中第一人。闻道使君归去后,舞衫歌扇总生尘。(陈有小妓,述古称之。)
野梅。元代。陈天锡。舍南舍北雪独存,山外斜阳不到门。一夜冷香清入梦,野梅千树月明村。
送张羽王利州参军。明代。欧大任。十年相见鬓成丝,燕柳偏逢谪宦时。江汉九歌谁忍听,风波一失尔何之。巴山月落啼猿急,蜀栈云深去马迟。莫道护军蛮府远,应知剑阁待铭诗。
次韵寄怀王元渤舍人一首。宋代。刘一止。倦飞鸾省戢脩翎,乞与云山作卧屏。醉里书床堆束笋,梦馀楸局见稀星。君心傥似当时赤,吾发应无耐久青。老手尚堪驱使在,会持归楫到溪亭。
送张巨山。宋代。李处权。士为知己用,亦为知己死。嘉哉孔文举,特达惟荐祢。寥寥千载后,此事今已矣。俯仰常有怀,邂逅过愿始。襄阳紫微公,操行见所履。字如入草蛇,诗继余霞绮。家声凤凰池,盍在金门里。三年民父母,政事粲可纪。倦游丐閒归,解绂如脱屣。东山宁久卧,行为苍生起。要观补衮功,左右圣天子。小人不更事,岂解令公喜。平生万卷书,不直一杯水。颓然衰病余,所存今复几。与世竟悠悠,逢人但唯唯。从公文字饮,德言方在耳。胡为舍我去,衣袖不可褫。离合亦偶然,世事皆如此。声出已复吞,相顾泪如洗。
无尽桥。宋代。郭印。曳杖徜徉去,仙家洞府中。寒流清自绕,幽径密相通。著处亭皆稳,看来景不同。是名无尽藏,具眼悉和融。
閒居杂兴 其一。明代。邹元标。尘途争捧檄,皇皇曰为亲。苟遂犬马事,而坠百年身。曾子能养志,颜生重归仁。岂无负米者,扬亲亿万春。家有圣善母,七十共艰辛。容我衡门老,朝夕共鲈莼。
如梦令 乍晴见月。元代。王瞒。檐际犹余残溜。檐外淡云月逗。风雨漫经旬,依旧*娥眉皱。晴否。晴否。早是落花时候。
和邝敦仁游白云山韵。明代。吴琏。白云高觉四山低,中有源泉注百溪。洗耳涧边清彻骨,振衣岗上净无泥。谈间适意言何尽,天际轻阴日未西。屐稳路平行易易,免教前路鹧鸪啼。
庆都篇。明代。李梦阳。于昭开帝则,荡荡协钦文。高辛初缵服,大舜复升闻。瞻依太古日,怅望春空云。缓策遵墟里,翱翔咏放勋。
寻幽居不遇。唐代。庄翱。满庭花落迷行路,绕院泉声写半山。向暮此中回首去,洞门深处鸟关关。
闰月中山行。宋代。陈宓。轻寒误透薄罗裳,花面都成睡后妆。羲旆过郊曾不驻,始知蜂蝶未为忙。
减字木兰花 赐玄悟玉禅师。金朝。完颜雍。但能了净。万法因缘何足问。日月无为。十二时中更勿疑。常须自在。识取从来无挂碍。佛佛心心。佛若休心也是尘。
于眉州挽诗。宋代。魏了翁。老雁长云横蜀道,归鸦落日倚江城。摩挲少日生祠记,忍听虞歌薤露声。
夜泊渭津。唐代。李昌符。漂漂东去客,一宿渭城边。远处星垂岸,中流月满船。凉归夜深簟,秋入雨馀天。渐觉家山小,残程尚几年。
咏儒释道三教总赠程洁庵:道教十四首 其七 抽添铅汞。元代。李道纯。抽铅只是绝尘缘,添汞工夫本性天。情性混融仙道毕,汞铅凝结大丹圆。
青玉案(重九忆罗舜举)。宋代。廖行之。家山此去无多路。久没个、音书去。一别而今佳节度。黄花开未,白衣到否,篱落荒凉处。峥嵘岁月还秋暮。空腹便便无好句。菊意愆期浑未许。那堪惹恨,年来此日,长是潇潇雨。
题汪华玉所藏兰亭图。宋代。虞集。衡茅负晴旭,有客至我门。共披会稽图,山水盛缤纷。众贤坐水次,飞觞汎沄沄。夷旷各有趣,高閒知右军。幽情付后览,陈迹感前欣。悠悠千载来,不异更旦昏。探穴问神禹,望海悲秦君。逝者皆如斯,死生固奚云。所以鼓瑟人,思从童冠群。春服沂新浴,归欤聊永言。抚卷不知老,遐思在兹文。东南极积水,日暮多浮云。
次韵僧自文见赠四首。元代。方回。浪说扬州鹤,居多荐福碑。听师无孔笛,弃我不灵蓍。冷阅人间事,閒题物外诗。修行真有力,肯被鬼神知。
再和万寿润禅师书字韵五首 其五 投老。元代。耶律楚材。囊里瑶琴驾上书,个中真味更何如。伴闲美竹千竿许,养老田园二顷馀。睡起焚香诵圆觉,兴来缓轸品幽居。夕阳半下山偏好,吟入烟霞稳跨驴。
挽陈夫人卓氏二首 其二。宋代。黄公度。蘋藻洁羞遗训在,芝兰奕叶庆源赊。何人诔德须千字,他日冢傍应万家。秋风摧谢忘忧草,古木悲啼反哺鸦。犹忆升堂初拜跪,依然象服俨笄珈。
题画梅。明代。郑潜。上苑孤芳过眼稀,心如铁石苦相思。三山海畔黄昏月,雪点寒梢蝶未知。
和答木庵英粹中。金朝。段成己。四海疲攻战,馀生寄寂寥。花残从雨打,蓬转任风飘。有兴歌长野,无言立短桥。敝庐犹在眼,殊觉路途遥。
雪後寻梅偶得绝句十首。宋代。陆游。银烛檀槽醉海棠,老来非复锦城狂。疏梅对影太清淡,为拂焦桐弹履霜。
题金山。宋代。龙大渊。梵天台殿枕江流,形胜先推第一洲。不战屈人当设险,楼船况有万貔貅。
春晚访镜湖方干。唐代。贯休。幽居湖北滨,相访值残春。路远诸峰雨,时多擉鳖人。蒸花初酿酒,渔艇劣容身。莫讶频来此,伊余亦隐沦。
赠僧文可往黄州建东坡寺。宋代。楼钥。一坡久矣郡城东,居士来游地望崇。问舍求田烦作计,拈槌竖佛看谈空。共分庞老沈江宝,要奉儋州秃鬓翁。去作开山第一代,灯灯相续到无穷。
答邵长孺李季常淮南见寄。明代。欧大任。二子谈诗大历间,少年名字动江关。剑看斗下雌雄气,雅似淮南大小山。绿酒尚思黄篾寺,白头犹恋紫宸班。广陵何日扁舟去,得与袁郎共载还。
华山李炼师所居。唐代。皮日休。麻姑古貌上仙才,谪向莲峰管玉台。瑞气染衣金液启,香烟映面紫文开。孤云尽日方离洞,双鹤移时只有苔。深夜寂寥存想歇,月天时下草堂来。
咏画屏风诗 二三。南北朝。庾信。今朝好风日。园苑足芳菲。竹动蝉争散。莲摇鱼暂飞。面红新着酒。风晚细吹衣。跂石多时望。莲船始复归。
待月台为黄文中赋。元代。郭奎。微云澹清夕,置酒临高台。逍遥敛巾帻,既酌仍停杯。呼童灭华烛,以待明月来。始望东南端,复集西北阶。须臾见光彩,流影渐裴回。徘徊欲起舞,倾我尊与罍。圆光皎中天,大地无纤埃。俯视曲水湄,谩观波萦回。零露时已盈,桂树先秋开。城上有警柝,广庭多古槐。东家嫠妇泣,西家弦管催。时固有如此,我独何悠哉。长歌达明曙,乐此平生怀。
寄赋慈溪沈氏爱菊序。宋代。陈著。我不识爱菊,却与菊相识。寒前后著花,土中央为色。微苦养长寿,晚香擅清德。滔滔彼世人,方为桃李役。
悼无方二首 其一。明代。释函是。归山将一岁,哭子畏心伤。因悼袁高老,重添泪数行。死生真电火,来去怯冰汤。濒海无人处,春蛙聒夜塘。
食鱠。宋代。李处权。设网机关密,磨刀意气麄。令人思洛鲤,愧客问江鲈。豆麴偏相与,橙虀未可无。相从频莫厌,乘兴不烦呼。
送王饶州赴召。宋代。赵蕃。吾君日旰坐延英,寤寐得人成太平。常恐珍才在空谷,岂容旧德久专城。颍州便合为丞相,渤海无庸拜水衡。今代吴公只公是,自惭名谢洛阳生。
西舍。宋代。沈辽。壮志已谢不复寻,无赖老境行见侵。已知筋力不自任,况复华发如霜林。少年裁诗喜言老,谁知老大都无心。闲学维摩坐禅定,户外唧唧鸣幽禽。
游苏仙岭次彬守孙鹤洲韵。明代。吴允裕。山径逶迤接碧霄,空中楼观郁岩峣。仙踪漫信凭虚见,尘况偏随小憩消。松石阴连幽洞竹,崖云晴护涧泉桥。相携一笑烟霞迥,何处商歌杂凤箫。
宴胡楚真禁所。唐代。陈子昂。人生固有命,天道信无言。青蝇一相点,白璧遂成冤。请室闲逾邃,幽庭春未暄。寄谢韩安国,何惊狱吏尊。
昭君词。宋代。赵文。蜀江洗妍姿,万里献君王。君王不我幸,弃置何怨伤。君王要宁胡,借问谁能行。女伴各惧怯,畏此道路长。慨然欲自往,讵忍别恩光。倘于国有益,尚胜死空房。行行涉沙漠,风霜落红妆。得为胡阏氏,揣分已过当。单于感汉恩,边境得安康。一朝所天死,掩泣涕沾裳。胡俗或妻母,何异豺与狼。仰天自引决,爱此夫妇纲。大忠与大义,二者俱堂堂。可怜千古无人说,只道琵琶能断肠。
浣溪沙 春闺。明代。叶小鸾。几日东风倚画楼。碧天清霭半空浮。韶光多半杏梢头。垂柳有情留夕照,飞花无计却春愁。但凭天气困人休。
次韵和张次应龙图松皮冠子。宋代。晁说之。儒冠何事贵松皮,一岁寒来特自奇。发尽著霜相称得,歌酬白雪即非宜。
燕司封同年以诗见迎。宋代。蔡襄。寄问闽州明使君,十年蹉跌路岐分。帐前约束承严节,按下文书接署云。北去最先趋画戟,老来应免醉红裙。新篇一揽思游旧,搔首孤吟日又曛。
次韵明法游法相院二首。宋代。郭印。禅扉尘不杂,景趣自然幽。黛色排轩入,仙香绕殿浮。傍林滋野兴,出郭契清游。归路风埃起,眠沙愧白鸥。
江右诗社泰和年会之什 其四 泰和麻洲古樟林。清代。陈忠平。朝露湿春衣,江村香氲绕。泊车古樟林,百禽鸣夹道。干直几参天,围粗盈数抱。畸枝衍藤萝,落叶肥蕨草。非关地僻幽,般斤曷不到。材大难见用,风雨凭偃倒。
诸生和韵复吟三绝。宋代。陆文圭。地炉无分芬香沉,尽残灰夜下正深。窗外梅花消息动,要知予半是天心。
秋试锁宿府学。宋代。赵鼎。悄无人语到高堂,爽气侵凌枕簟凉。木叶彫风秋瑟瑟,檐花流雨夜浪浪。灯明疏幔孤光暗,蛩咽空阶怨绪长。心愿无期清梦断,一炉沉水自焚香。
赋宫人午睡。金朝。李献可。御手指婵娟,青春白昼眠。粉匀香汗湿,髻压翠云偏。柳妒眉间绿,桃嫌脸上鲜。梦魂何处是,应绕帝王边。
偶得二首。宋代。项安世。雪中春到梅花觉,冰底水行人未知。珍重天公好消息,通今通古更何疑。
相逢行。唐代。韦应物。二十登汉朝,英声迈今古。适从东方来,又欲谒明主。犹酣新丰酒,尚带灞陵雨。邂逅两相逢,别来问寒暑。宁知白日晚,暂向花间语。忽闻长乐钟,走马东西去。
续青城山四咏·香积寺。宋代。文同。道险转诘曲,山深愈巑岏。行松耳目清,入竹襟袖寒。殿阁红芙蕖,岩峦碧琅玕。高僧把金字,拥衲对云看。
次韵舍弟题牛氏园二首。宋代。黄庭坚。春事欲了莺催,主人虽贫燕来。玉烛传杯未厌,金吾静夜惊回。
寄满子权。宋代。王令。子权今谓何,又不治简书。子素赐我多,岂以此遂疏。予亦如常时,病与贫相俱。冉冉草没阶,客脚不踏庐。贵者事名位,崖岸夸异殊。贤者纵肯来,顾我欲取无。惟余龊龊徒,吾亦羞与居。潭潭一室空,编帙环三隅。暴阳不忧偿,偷饱幸未诛,且可延朝昏,忧思老顽愚。独有思子怀,涕下时喑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