偈七首。宋代。释法泉。文殊笑,普贤嗔,眼里无筋一世贫。相逢尽道休官去,林下何曾见一人。
诗词的中文译文:
文殊在笑,普贤愤怒,
眼中没有丝毫财富。
每次相遇都说不要官职,
林中从未见过一个人。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僧人释法泉所作,由七句偈语构成。整首诗以文殊、普贤两位佛教菩萨的形象为主线,表达了禅宗思想中的超脱尘世、超越功利的观念。
首句“文殊笑,普贤嗔”表明菩萨的态度。文殊代表智慧,他笑意盈盈,象征了佛教信仰追求智慧、超越红尘的理念。普贤则代表了慈悲,他嗔怒地出现,象征了菩萨对于众生的慈悲与警示。
第二句“眼里无筋一世贫”表达了菩萨对财富的看法。筋指的是眼白中的细纹,这里也可以理解为眼睛对着世俗物质财富不感兴趣。菩萨在追求解脱和智慧的过程中,舍弃了物质追求,并达到贫穷无欲无求的境地。
第三句“相逢尽道休官去”表明菩萨超越世俗的追求。菩萨不希望他人寄望于官职,凡尘中的荣华富贵只是过眼云烟,对于追求智慧和解脱来说是无关紧要的。
最后一句“林下何曾见一人”则表现出佛教禅宗的空灵寂静。林下代表僻静的山林,佛教往往在这样的环境中修行。这句话意味着法泉在禅修时,没有碰到外界的一丝尘埃,说明他能够实现心如止水的境界。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展示了佛教禅宗的境界追求,表达了舍弃功利的态度和超越尘世的目标。法泉通过这首诗,传达了佛教教义中的解脱与修行的思想,以及他个人在禅修中的感悟。
赠某。明代。岑徵。自从泰岱归罗浮,气化乘除几度秋。武陵溪路今已杳,暂作安期海上游。沉默知君甘小就,一斑聊见回天手。陆通任意且狂歌,陶令寄情诗与酒。逢君如与虚舟遇,虽有褊心人不怒。行止原无忤物肠,沉酣累出惊人句。神仙自古好琼浆,青莲居士吕纯阳。巴陵楼头采石畔,至今千载流风扬。有凤有凤雌与雄,和鸣一对栖梧桐。七十年来琴瑟好,饮酒偕老同齐风。盛德由来多寿祉,四株琼树光照地。年年膝下舞斑衣,福泽如斯称足矣。今岁后先开寿域,跻堂献颂纷嘉客。长谣短咏集珠玑,何以拟之松与柏。君不见苍虬百丈干青冥,上有兔丝下茯苓。青葱三见蓬瀛浅,似尔千龄更万龄。
赠吴苕溪侍御 其二。明代。王渐逵。山居履深僻,感我使君贤。杖屦出江津,良朋亦欣怜。携我上小舟,相饯灵洲边。使君有好怀,坐我松风筵。野性本荒谬,礼义亦多愆。感君得宽恕,因之发狂言。倏言起遐思,令我心烦悁。
待千岩。宋代。姜夔。若人金石心,试命洞庭浪。传闻下巴陵,沥酒喜无恙。我行丹枫林,屡骋白苹望。乌鹊不可嗔,论功当坐上。
赠姚山人。明代。顾璘。我爱震泽水,浮烟陷人寰。房栊间草树,风景如蓬山。问君果何为,来游京华间。卖药御风出,买书乘月还。青春忽已暮,石上桃花斑。相思眇难见,极目高云间。
鸣山驿夜雨。宋代。王之道。夜来风雨晓还晴,沙路无泥快早行。鸟语花容春自好,有生何处不安生。
玉山道士。宋代。邓有功。 玉豀豀上雨声乾,日暮东风客衲寒。数树梅花吹作雪,行人犹自倚阑干。
柘枝。唐代。章孝标。柘枝初出鼓声招,花钿罗衫耸细腰。移步锦靴空绰约,迎风绣帽动飘飖.亚身踏节鸾形转,背面羞人凤影娇。只恐相公看未足,便随风雨上青霄。
九日同诸友游丰乐院翠围亭槛前竹树蓊蔽命僧。宋代。郭印。筑亭邀青山,眷此幽意深。十年废扫除,木拱竹成林。客来眼生翳,不惜斤斧寻。丁丁度馀响,几席延嵚崟。一掌开平川,双鬟出高岑。初疑白日晦,坐顷失繁阴。虚壁荡晴影,耿耿明衣襟。是时菊花节,悠然副登临。残霞映夕酌,幽籁随清吟。人情异晨夕,山色无古今。世间诸法空,通塞本由心。勉挥金宝剑,勿使茅苇侵。
裒次何仲默集有感一首。明代。黄省曾。薇省鸾台何舍人,扬芬振藻凤池新。秪缘把钓依黄鹄,不及弹冠狎紫麟。
三月廿一日约人游松萝。明代。程敏政。一晴山与水争奇,莫道春残赏约迟。正得落红飞絮后,松风萝月澹相宜。
喜晴行呈陈宰。宋代。王炎。秋尽黄云涨南亩,修我囷仓筑场圃。不堪雨脚如县麻,坐见禾头欲生耳。令君意与神明通,炉熏未断来天风。吹开六出花数点,转盼杲杲扶桑红。日下鸟乌声亦乐,村北村南争刈获。白酒香浮老瓦盆,樵歌缓扣乌犍角。有客携家来受廛,丰登未见如今年。老农扶杖笑相语,只恐双凫朝日边。
香山八景诗 其二 石岐晚渡。明代。伍瑞隆。城边河水碧如葱,城外扁舟晚渡风。日落月来天在水,行人浑入镜光中。
金陵与张十二传师赏心亭饮。宋代。梅尧臣。但嗟识君迟,不恨春风恶。风恶舟未前,置酒共谈谑。渔歌还浦头,斜日下洲角。明朝渡江去,相望便成昨。
二月二十七日社兼春分端居有怀简所思者。唐代。权德舆。清昼开帘坐,风光处处生。看花诗思发,对酒客愁轻。社日双飞燕,春分百啭莺。所思终不见,还是一含情。
读宋史。明代。张弼。荆公不作相,名在司马上。可怜一得君,遂入吕蔡行。呜呼凤皇随鸦腐鼠场,九苞五采无辉光。
与王昌龄宴王道士房。唐代。孟浩然。归来卧青山,常梦游清都。漆园有傲吏,惠好在招呼。书幌神仙箓,画屏山海图。酌霞复对此,宛似入蓬壶。
春游司直城西鸬鹚溪别业。唐代。清江。别墅军城下,闲諠未可齐。春深花蝶梦,晓隔柳烟鞞。韶景浮寒水,疏杨映绿堤。沿洄看竹色,来往听莺啼。久慢持生术,多亲种药畦。家贫知素行,心苦见清溪。越客初投分,南枝得寄栖。禅机空寂寞,雅趣赖招携。本寺重江外,游方二室西。裴回恋知己,日夕草萋萋。
华阳道士朱尊师。宋代。胡宿。阆苑花边醉,知君是谪仙。姓名金简上,官职玉台前。碧海三奇药,青梯尺五天。祇愁腾踏去,相望隔芝田。
秦淮杂诗。清代。王士祯。傅寿清歌妙嫩箫,红牙子玉夜相邀。而今明月空如水,不见青溪长板桥。
提觉太尉张求颂。宋代。释如净。平生道德迈前贤,著汉衣冠拜汉天。自是名高闲不得,阿难依旧世尊前。
代圣集赠别。宋代。范成大。一曲悲歌水倒流,尊前何计缓千忧?事如梦断无寻处,人似春归挽不留。草色粘天鶗鴃恨,雨声连晓鹧鸪愁。迢迢绿浦帆飞远,今夜新晴独倚楼。
重送处州斯远三首。宋代。赵蕃。登临长病独成吟,连壁相依照映深。寄谢青山无偃蹇,好听绝唱乱清音。
乌龙庙。宋代。陆游。江边苍龙背负天,蟠踞千载常蜿蜒;其前横辟为大川,高城鼓角声隐然。龙庙於山家於渊,世为吾州作丰年。老守虽愧笔如椽,洁斋试赋迎神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