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度门寺

题度门寺朗读

诗词的中文译文:

《题度门寺》

山到了秋天骨骼更加奇特,
看山寻找小路弯弯曲曲。
楼台半埋在云中,显得杂乱无章,
寺中的钟声和佛音,随风飘动。
万卷书籍见证了我的一生,我渐渐老去,感觉像有先知之六。
我来到此地,还在想念诸多贤人,
绿竹堂前的墙上留着他们的诗篇。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描绘了山景和题诗者在度门寺的心境。作者通过描述山的变化和在寺中的感悟,表达了对自然的敬畏和对人生的思考。

诗的前两句"山到秋来骨更奇,看山寻径步逶迤"描绘了秋天山的景色,以及题诗者在山间寻找小路的情景。山的变化使得景色更加独特,而作者步行在山中曲折的小路上,体验到了山的壮丽之美。

接下来的两句"楼台半与云相乱,钟梵时因风自移"描绘了寺庙中楼台与云雾交错的景象,以及随风传来的钟声和佛音。这里充满了诗意的意象,展示了自然景观与人文建筑的和谐交融。

之后两句"万卷生涯书可戴,一身老去发先知"表达了作者厚重的学问积累和对人生的反思。他的一生埋头读书,积累了大量的知识,看似能够预测未来。同时,作者也意识到自己已经老去,时间如同发梢的白发一般,已经有了先知的感觉。

最后两句"我来尚想诸贤在,绿竹堂前壁上诗"表达了题诗者对诸多贤人的怀念和敬重。作者在绿竹堂前看到了墙上留下的诗篇,不禁想起了先贤的风采和智慧。

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展示内心思考,呈现了诗人对自然、人生和文化传承的关注。充满了对大自然的敬畏和对文化智慧的怀念,给人以思考人生价值的启示。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刘愿

...

刘愿朗读
()

猜你喜欢

三分春色正当中,媚景撩人处处同。斜日小亭人醉后,杏花香散一帘风。

()

吴洲云海接,楚驿梦林长。符节分忧重,鹓鸿去路翔。

艳歌愁翠黛,宝瑟韵清商。洲草遥池合,春风晓旆张。

()

长川抱空岩,春水三月深。有鱼岁一来,琐细如寸针。

网鱼聚乾腊,白艇争分阴。与人作苞苴,囊纱走权门。

()

梧桐叶坠噪栖鸦,楚客逢僧话转赊。云外峡桥犹有路,烟中霜树已无家。

远公林下风初动,王粲楼头日未斜。信我定宽陶令酒,何年丹壑醉流霞。

()

作双鸂

()
酒巡未止。
听说二疏归可喜。
随意乘风。
拄杖深村狭巷通。
()

方看幽草动区萌,便有交枝啭谷莺。树影齐圆日停午,蜂衙欲罢雨初晴。

青摹屋角山容出,翠养墙根石发生。自为新来作诗瘦,隐侯元不负闲情。

()

幽人谢尘俗,结屋大江浔。流水閒中意,浮云物外心。

鸟啼山阁静,花积草堂深。寂寂风清夜,时闻琴瑟音。

()

瞻拜三迁地,松杉古殿阴。大刚千古气,仁义七篇心。

王□分自昔,见闻传至今。宫墙勤仰止,翘首泰山岑。

()

兽金寒,帘玉润,梅雪印苔絮。春意如人,易散苦难聚。几多丝竹深情,池溏幽梦,犹倚赖、与君同住。
旧游处。谁唤别浦仙帆,风前问征路。烟雨连江,吹恨正无数。莫数紫燕归来,红云开后,空怅望、主人轻去。

()
绍圣元年十一月,戏作《朝云诗》。
三年七月五日,朝云病亡于惠州,葬之栖禅寺松林中东南,直大圣塔。
予既铭其墓,且和前诗以自解。
朝云始不识字,晚忽学书,粗有楷法。
()

只如僧院宿,澹月见初痕。飒飒松湍响,微微钟梵喧。

岁华我辈集,摇落几人存。忽忆西偏下,桃花隔一垣。

()

清角悲笳响遏云,平催凉月上、白纷纷。塞垣砧杵小城闻,心铁石、谁解叹离群。

银烛水沈熏,引杯嫌独醉、但微醺。参辰何事各天分,弹铗起、台斗气氤氲。

()

迢递乡关隔益州,归途雨沛更云油。重看周雅歌祁父,又听阳关唱杜秋。

明月迥临天左界,寒霄回梦浪西楼。五纹丝履休劳寄,好看生儿似阿侯。

()
二味相知就瓮头,一般收口效偏优。
同斟祗却因无事,独酌何尝为有愁。
才沃便从真宰辟,半醺仍约伏义游。
人间尽爱醉时好,未到醉时谁肯体。
()
粟花时节雨脩脩,莫道如秋即是秋。
客路几千成大梦,年华一半落东流。
眼存将圣生前笔,心得骚人格外愁。
微物若教无所失,尘埃犹愿补嵩丘。
()
五字长城外让登,云梯更羡最高层。
别来大有离群恨,今日西南又得朋。
()

盱江老人读书老,杜门不许红尘到。夜来风雨送春归,满院落花闲不扫。

屋外青山山上云,啼猿唳鹤声相闻。舍南舍北皆春水,钓鱼矶畔多鸥群。

()
燕台胆落夏台臣,万国衣冠拱帝宸。
更把文风兼教雨,一时净洗旧边尘。
()

军符来汉南,星言速征骖。凤岭云连翅,柴关树如蓝。

讹言栗我仆,镝鸣更丸探。慷慨尚前去,险危余所谙。

()
鸡冠与凤仙,早种近阶砌。
夏秋无花时,类能作幽致。
鸡色惟青紫,凤蕊杂红翠。
来年不待种,罅隙自苗裔。
()

沿街十室九笙歌,祇道丰年乐事多。试向坊头閒借问,朝来米价定如何。

()
鱼目出泥沙,空村百金珍。
豫章值拥辏,细细供蒸薪。
论材何必多,适用即能神。
托交何必深,寡求永相亲。
()

谁传易水廷珪制,缫藉珍藏二百年。
进御近闻翁与叶,琴形带{左革右夸}逐时妍。
()

灾祥占候事原痴,况复陈编六甲推。留与儿孙知汉腊,兔园册子任人嗤。

()

卯饮高楼彻暮霞,绝胜茅屋己公茶。
篛包句好逢真赏,荷叶瓯深称嫩芽。
诗老坐中容我辈,朝贤乞处藉君家。

()
从士二千里,学诗三十年。
坐穷宁为此,将老岂其然。
耻食陶奴米,羞言夷甫钱。
相逢何用早,契合有忘年。
()

泉下应无日再晖,一灯寥落伴僧扉。重阳为尔愁看菊,未老凭谁共采薇。

妙质固应天最靳,芳年真与世轻违。等閒不敢娱亲侧,忍见同时旧綵衣。

()

怕劝清尊唱柳枝,香山老去鬓成丝。夕烽满地江潭冷,摇落天涯共此时。

()

玉泉声潺潺,直向螭口泻。雹霰落空际,琴筑响阶下。

文甃碧苔浅,小彴断虹跨。瀺灂鉴毛发,蜿蜒过廊榭。

()

金精山人苍月軿,夜半影落秋潭明。诗人饮潭并吞月,醉墨写出风涛声。

骊珠忽堕春风纸,炯如寒梅照清泚。几时脱我簿书尘,细嚼君诗酌潭水。

()
孟流到梁朝,不契梁朝意。
放过一著,走入魏地。
神光谩说安心,未兔失却一臂。
()

新春皓薄晓钟声,残烛晶荧守岁檠。年向白驹光里度,诗随蓝尾酒中成。

()
春色迷人恨正赊,可堪荡子不还家,细风轻露著梨花¤
帘外有情双燕扬,槛前无力绿杨斜,小屏狂梦极天涯。
红藕香寒翠渚平,月笼虚阁夜蛩清,塞鸿惊梦两牵情¤
宝帐玉炉残麝冷,罗衣金缕暗尘生,小窗孤烛泪纵横。
()
桑间少妇谁能管,松下孤僧却可怜。
鱼跃鸢飞均适尔,流行坎止不徒然。
()
笑摘青梅傍疏。
数枝花影漾前除。
太湖石畔看金鱼。
笋指晓寒慵出袖,翠鬟春懒不成梳。
()

缑岭仙人,结屋琼林东。巢云道者,为写百尺之长松。

见山堂前荫高盖,根盘铁石枝虬龙。自言泥丸古仙子,昔者授道琼山翁。

()
春来愁去只因花,春去愁来翻殢酒。
长恨愁多酒力微,为春成病花知否。
()

任达不已。幼舆折齿。

()
身病何如目病难,极知昏眊胜衰残。
愁来强阁东门泪,老去从欹杜甫冠。
新酒纵篘仍断饮,好书虽借懒开看。
枕边莫道无余事,犹有诗成字未安。
()

虽有亲父。安知不为虎。虽有亲兄。安知不为狼。

()
南园蝴蝶飞,绿草迷行迹。
青镜扫长蛾,娟娟弄春碧。
锦屏千里梦,寂寞愁芳色。
小字写长笺,鳞鸿坐相隔。
()

举世都为名利醉,伊予独向道中醒。

他时定是飞升去,冲破秋空一点青。

()

轩腾都治凤,淡寂祗冥鸿。尊酒堪谁别,人心自古同。

行藏真此道,天地各深衷。相对秋江上,芙蓉正晚红。

()

青衫白面旧文雄,为策凌烟第一功。投笔岂同班定远,请缨不数汉终童。

试看铜柱铭南峤,何日金书锡上公。从此秦彝不相犯,休将清酒换黄龙。

()
修竹满舍傍,长松当道周。
青山生白云,隐隐屋上头。
出门见溪水,有桥复有舟。
天风作前驱,时引幽人游。
()

似向川人有夙缘,交游存殁最多贤。今年初识张公子,六月还寻上水船。

万里亲庭心已到,一杯别酒意空传。西行剩有新诗句,寄我应书十样笺。

()

曾宿丹霞十二楼,水亭风馆不胜秋。故人天上无书到,自展山图看雪流。

()
何山老翁鬓垂雪?担负樵苏清晓发。
城门在望来路长,樵重身羸如疲鳖。
皮枯亦复汗淋沥,步强遥闻气呜咽。
同行壮俊常后追,体倦心烦未容歇。
()
绿杨芳草正留连,急雨催诗湿锦韉。
野花不知行乐意,背人无语自耕田。
()

朝廷设令长,盖为司牧计。远所岂异伦,小大无二例。

要令瘠土民,俱受抚字惠。盘错如朝歌,虞羽乃径诣。

()
无书阅市交何少,有书觅羊趣何卑。
争似北邻两公子,不嫌俗士笑渠痴。
()

万叠青山外,林居頫涧滨。翛然四老者,知是茹芝人。

()

经术终闽臬,伤哉时命难。岑牟差胜吏,簪袅未论官。

匡岳青箱在,丰城紫气寒。客舟频掩袂,泪向武阳弹。

()

铁塔亭亭石迳斜,参差楼殿倚青霞。
秋江曾试中{左氵右霝}水,春焙仍分北苑芽。
隐几飞帆过别浦,翻经孤雁起寒沙。

()
萧然四壁野人家,幽事还堪对客夸。
快日明窗闲试墨,寒泉古鼎自煎茶。
桐凋无复吟风叶,苹老犹残泣露花。
万里封侯真已矣,只将高枕作生涯。
()
我年六十一,已落第三齿。
若更活数年,所存知有几。
刚风着唇吻,利与剑戟比。
岂待入腹中,而后疾病起。
()

情痴自信定非痴,思重真拚命一丝。想煞昨宵灯暗后,满身香雾近人时。

()

客居非蒋径,亦自过求羊。绿酒人来贳,黄花节后香。

敝裘霜气肃,残烛雨声凉。漏尽欲为别,秋宵苦不长。

()

云璈清乐遍人天,小住桃花五百年。画荻堂前多暇日,殷勤常注紫霞编。

()
芝兰种不荣,荆棘剪不去。
二者无奈何,徘徊岁将暮。
()

淹薄武林游,重轮忽四望。兴谐谢客幽,迹类向长放。

崇岭遵逶纡,澄湖泛滉瀁。莲刹诣诸天,香台遍昭旷。

()

如马放逸兮不羁,如松磥砢兮多节。伟干如谢康乐之眉须,雄辩如楼君卿之唇舌。

其高处可以上可以下,其妙处不可画不可说。

()

兰为美人采,蘋藻掩芳洁。沐浴助精禋,岂为芗泽设。

()

袅袅春枝弱,关关新鸟呼。棹唱忽逶迤,菱歌时顾慕。

睿赏芳月色,宴言忘日暮。游豫慰人心,照临康国步。

()
南无十方三世佛,南无本师大牟尼。
南无西方安乐刹,阿弥陀佛十力尊。
南无过去无数劫,彼世世灯观世音。
诸佛慧眼第一净,以不二相观三界。
()

弱冠投边急,驱兵夜渡河。追奔铁马走,杀虏宝刀讹。

威静黑山路,气含清海波。常闻为突骑,天子赐长戈。

()

修疏霜木表,栈黛睇婵娟。朝气忘衰暮,西山方妙年。

境佳不全外,情至寓真缘。无碍正尔馨,辨才安所言。

()
文字何关达与穷,怅君一尉已龙钟。
过君旧邑求君集,行橐萧然足慰侬。
()

阵势频分合,机锋互应酬。
马飞关塞月,砲落汉天秋。
不问知心友,翻成敌面仇。

()

征衣寄去到长安,才见霜飞木叶丹。何事深闺缝未息,高堂垂白恰初寒。

()
立朝初不愧廷臣,晚节胡为苦乞身。
自度济时无远略,不如辞禄作閒人。
林间幸已安禅榻,湖上何妨掷钓纶。
若也故人能过我,尚堪共醉瓮头春。
()

东抹西涂迫半生,中年何故避声名。才流百辈无餐饭,忽动慈悲不与争。

()

南浦秋深正忆君,西山爽气净风尘。豫章亭上多高士,应有当年下榻人。

()

真武藏机,真君弃假。荣华富贵须当舍。手持慧剑样三尸,龟蛇一气相迎迓。录应通明,神清幽雅。知白守黑些儿话。愿人省悟踏云行,好来

()

江燕撩人至,双飞似旧知。如何春去日,不是客归时。

水逐船头转,云随帆脚低。短吟浑未尽,怅望复迟迟。

()

几度相过醉草堂,别来湖海迥相望。连城并抱荆山璧,双佩还投楚畹香。

词客凭谁歌白雪,酒徒漫自混高阳。䲭夷踪迹扁舟在,翘首青云气颉颃。

()

閒阶声彻琐窗中,暗送梧桐落叶风。高韵不缘矜战胜,微吟端欲助机工。

雨馀切切昏钟动,灯下叨叨午漏通。催得匹成输税早,贻人安枕不言功。

()

宝安香品异,黄熟甲南天。种子都成结,薰兰更耐煎。

黍珠三叶里,鱼子万花前。新摘含膏露,多栽出大田。

()

几见夕阴天际合,恒瞻晓气日边开。百年只愿斑衣着,五色何当玉女裁。

下土苍生渴霖雨,边城白发走尘埃。陈情倘许排阊阖,归到庭闱心尚孩。

()

晨起坐啸叹,永怀在簪缨。托风将情素,吹落凤凰城。

闻鹤感陆机,顾影怜嵇生。愿垂清鉴姿,持照万古情。

()

匹马绵山道,相逢似梦柯。光仪昔若此,世事今如何。

不尽班荆意,聊占补衮歌。邮亭倘予忆,今夜宿烟坡。

()

霭霭前山上,凝光满薜萝。高风吹不尽,远树得偏多。

翠与晴云合,轻将淑气和。正堪流野目,朱阁意如何。

()

草草重阳去不知,今朝始见菊花枝。莫言篱落秋风老,但得来看未是迟。

()

不知建业蔷薇树,何似淮淝草木立。

因入谪仙诗句里,等闲随处得虚名。

()

天台国清寺,天下为四绝。
今到普照游,到来复何别。
柟木白云飞,高僧顶残雪。

()

蜀光在京国,说法惊天人。曾屈多口鉴,得非点胸真。

深林铩远翮,巨壑藏修鳞。萧然幽遽庵,伎俩付老轮。

()

当年铁马渡襄江,敌国闻风夜纳降。今日却归江上去,岘山青满读书窗。

()

万里无片云,青霄非所择。今古一同然,当秋显精色。

归鸟空中真,流星界天石。湖水入孤帆,水中天更碧。

()
万仞山头放一丝,争吟好句记当时。
能诗若不能垂钓,祗恐先生不受诗。
()
已是春光晚,那堪雨气昏。
数茎惊白发,万感集清樽。
才力须时展,功名有命存。
眼前何足校,一笑任乾坤。
()
垄干劳久戍,大将未班师。
抗议回天意,忘身为圣时。
人心嶮莫测,时事远难知。
汗简方传信,孤生欲语谁!
()

壶范班班在里闾,始知列女传非虚。
室无遗桂空花妄,溪有新茔宰树疏。
弟忆雪中联汝句,兄行雷岸寄家书。

()

我笑无为子,游山学古人。康庐不能住,骑马入红尘。

()

咫尺东关路不遥,先人曾此驻星轺。阮南有谱通三族,姜被多情共七宵。

过隙时光惊迅速,对窗山色尚岧峣。感今怀古心无限,郢曲难成酒易消。

()

张席阶前对凤池,天香还发去年枝。春归禁地偏应早,花到今年分外奇。

锦幔不收风力软,玉盘频昃露华滋。扬州胜事何须说,黄阁今成几卷诗。

()

珠帘的晓光,玉颜艳春彩。林间鸟鸣唤,户外花相待。

花鸟惜芳菲,鸟鸣花乱飞。人今伴花鸟,日暮不能归。

()

不断乡心梦里牵,今朝真个赋归田。扬州骑鹤谈何易,张翰尝鲈福已全。

清白依然还故我,艰难犹复说从前。旁观属望殷勤甚,似惜收场早十年。

()
()
老人去健羡,饭足便有余;此外一壼酒,荐以园中蔬,手种数畦花,时开一编书。
近者苦足蹇,复营一柴车。
时时访溪父,亦或游僧庐。
上下山泽间,视身等禽鱼。
()

酣酣芳意不胜春,一笑嫣然恼杀人。
分寄多情还解否,要教国色在东邻。

()
白发多时精力少,绿樽疎后简编亲。
本无世上荣华分,莫作山羊懒惰人。
()
顶戴阿弥,不假花冠之累累。
肩披藕丝,不必璎珞之垂垂。
孤然不倚,俨然若思。
我於一十九类三十二应身中次第观之,而无如是抱膝安闲大自在之风规。
()

梦入江南烟水路,行尽江南,不与离人遇。睡里消魂无说处,觉来惆怅消魂误。

欲尽此情书尺素,浮雁沉鱼,终了无凭据。却倚缓弦歌别绪,断肠移破秦筝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