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麻姑山。宋代。黄叔美。昔日登临不用扶,於今白首见麻姑。此邦泉石何萧爽,异代神仙知有无。七月山田红稻熟,去年尘海碧莲枯。信知冠盖追游地,羽客相逢到日晡。
译文:曾经登山时无需支撑,如今白发人见麻姑。这个国家的泉水和石头是多么的清凉爽朗,异代的神仙是否知道存在与否。七月时山田上红稻成熟,去年尘埃海上碧莲凋谢。我相信冠冕追寻游玩的地方,羽客相遇直到日晡。
诗意:《登麻姑山》是一首描述诗人登上麻姑山的诗歌。诗人通过对山川景色的描写,抒发了对过去和现在的感慨之情。诗歌中出现了麻姑山、泉石、红稻等景物,表现了大自然的美丽和变化。同时,诗人也表达了对神仙存在与否、命运和人生的思考。
赏析:诗歌通过描写山川景色,展示了大自然的美妙与变化。同时,诗人通过自己的感叹和思考,反映了人生的短暂和命运的无常。整首诗抒发了对过去的怀念和对未来的追寻,展现了人对于事物变化的感知和对命运转折的思考。诗歌语言简练,形象生动,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同时,诗歌内含哲理思考,给人以启示和思考。
李氏挽诗。明代。徐渭。自与使君亲,长期托此身。江津千里渡,官舍雨年春。病靥花销艳,空帏网缀尘。少君今不作,焉望李夫人。
下鹿头坂偶成。宋代。李新。朝来喜下鹿头关,谁谓追奔匹马还。意气已无豪愤态,梦魂犹在险崎间。白云亲老愁归计,明月知音笑病颜。天子已筹西夏策,将军未易许安閒。
药室六咏 其一。明代。黎民表。未暇浮沧海,清思一室中。餐霞归绛府,食柏变青童。采药幽禽导,栖心静者同。方知灵骨异,飘举欲乘风。
望庐山。清代。高炳。庐山出青天,众山揖平地。风吹香炉烟,散作九江翠。我行到江口,遥指山外湖。江水忽如线,青天半日无。飞帆掣流流不极,千里犹将见山色。此中宜有谪仙人,欲往从之不可得。
追挽何都宪祖考妣。明代。张宁。一生丹穴一岐阳,瑞凤祥凰两颉颃。嶰谷何年谐律吕,高冈初日焕文章。天留落羽群雏出,人说来仪百鸟翔。不是辽东华表鹤,双归应复五云乡。
点绛唇(有怀苏州)。宋代。吴文英。明月茫茫,夜来应照南桥路。梦游熟处。一枕啼秋雨。可惜人生,不向吴城住。心期误。雁将秋去。天远青山暮。
秋夜集石湖分得妆字。南北朝。王微。云罨湖山远树苍,鵁鶄飞破藕塘香。月明处处添秋色,一束芙蓉正洗妆。
诸公咏探春花二首 其二。宋代。张明中。海棠伎俩山茶色,未叶先花作么生。道是探春春已半,命名都不近人情。
宿渔蒲。清代。赵以文。渔浦乘潮泊,蒲帆卷暮烟。孤舟斜划水,危塔远撑天。客路方经日,离情似隔年。凄然成野宿,愁梦绕江边。
对赵颖歌。唐代。朱子真。人间几日变桑田,谁识神仙洞里天。短促虽知有殊异,且须欢醉在生前。
立秋前六夕忆雪楼月酌即事。清代。陈恭尹。良宵胜地一时兼,南北轩窗尽卷帘。风度竹声凉细细,月摇江影白纤纤。谈当快处童偷笑,酒到酣时客唤添。渐近清秋天似洗,隔城遥出几峰尖。
【仙吕】醉中天 妓歪口。元代。杜遵礼。一点樱桃挫,半壁杏腮多。每日长吁暖耳朵,正觑着傍边唾。小唱单吹海螺,侧跷儿把戏做,口儿恰迎着。 佳人脸上黑痣 好似杨妃在,逃脱马嵬灾。曾向宫中捧砚台,堪伴诗书客,叵耐无情的李白,醉拈斑管,洒松烟点破桃腮。
周玄初来鹤诗。明代。席应珍。瑶坛法黎土,萧台耸岧峣。缥渺白玉京,空歌协《云》、《韶》。灵驾御八景,多士严趋朝。琅风扬清微,天花雨曾霄。皎皎群胎仙,啸歌杂灵璈。前参紫霞盖,后绕青霓旄。览兹孝子诚,赴此仙人招。阿母炼魂仙,高超谢尘嚣。控驾不待辔,飞飞凌泬寥。置身王母宫,坐看劫石消。¤
玉照堂观梅二十首。宋代。张镃。生怕高花易过春,隔年先早著精神。冰绡旋买连三幅,乘与溪山并写真。
重宿磨刀石。明代。吴与弼。缘岸人家富竹林,猗猗偏称客哦吟。若为觅得梅花伴,好结岁寒三友心。
方丘乐歌 其四。宋代。郊庙朝会歌辞。礼行方泽,文物备举。惟皇地祇,昭格来下。奠瘗玉帛,纯诚内著。神保是享,陟降斯祐。
次韵湖亭秋望。元代。周权。红衣老尽玻瓈国,孤屿人烟落秋色。豆花过雨水风凉,落日残蝉疏树碧。雁天绀滑秋云净,玉函炯炯开寒镜。蟾枝香冷酒微醒,长笛一声无尽兴。
代赠李以洪归洪州 其四。元代。梁寅。黄峰岧峣凌紫虚,下有林堂宜读书。绿壑丹崖迟君至,松巢不减住匡庐。
归次海康登平仙亭次莱公韵。宋代。李纲。碧海瞰危亭,波光混大清。旷怀知乐此,夷险本来平。
怀知诗 其九 施侍御聘之。明代。祝允明。行藏踪迹只云萍,一种神襟尔我形。清角痛悲鸣晋鄙,黄钟力挽向虞廷。丹山凤去尼丘叹,紫府龙归霅水灵。昨日书来泪盈把,南溟心语到东溟。
寻郑道士坐清晖阁。宋代。王称。吟秋入翠微,高阁坐清晖。鸿宝传真诀,清斋话息机。涧云生野屐,山雨拂尘衣。自是支离久,依方早有归。
送侯君美归云中。元代。曹之谦。暂时相见又相违,留滞天涯更易悲。客泪清和秋雨落,乡心杳逐朔云飞。路经险阻行须稳,书报平安寄莫迟。邂逅故人如问我,为言贫病未能归。
见降羌感事。宋代。晃咏之。沙场尺箠致羌浑,玉陛朝趋雨露恩。自笑百年家凤阙,一生肠断国西门。
席太君挽辞二首。宋代。杨时。禀粹猗兰秀,来嫔洛水滨。一窥识公辅,三徒得儒真。画翣流云气,松阡卧石麟。哀荣今日事,谁复继前尘。
八月八日发潭州后得绝句四十首 其九。宋代。赵蕃。借居虽陋自如常,舟小安能具斛汤。却羡沈牛浮鼻去,绿桑阴下趁苍凉。
寄西湖林一贞先生。元代。丁鹤年。锦绣湖山世绝稀,东风不放赏心违。芙蓉杨柳临清浅,佛刹仙宫绕翠微。画舫载春天上坐,紫骝驮醉月中归。高情独有林和靖,门掩晴空看鹤飞。
题韩熙载夜宴图 其三。明代。王世贞。烧来红泪尽辞银,花拥舒郎别院春。国虽家雠都未了,可能还较绝缨人。
涧阿对雨二首。元代。张雨。山云油然作,山雨来不缓。既沾灵石坞,遂洒寒栖馆。落水遽如许,众草行复烂。有酒不堪酌,无物堪把玩。与闻季长笛,宁从中散锻。代谢夫何如,徒为白首叹。
临湘道中。明代。饶相。连月征长路,经年别故园。高飞无过雁,清啸有哀猿。谷转萝偏密,山深木愈繁。天涯行欲遍,何日慰椿萱。
寄答遂堂先生 其四。明代。王昶。才擅风骚体,名传翰墨场。经年空想象,远道各苍茫。暮雨江潮急,春阴驿路长。白沙官舍里,计日喜升堂。
风流子 村居。清代。邹祗谟。村居三亩地,东风暖、无数暗阴遮。见绿草方塘,些些睡鸭,白杨废圃,点点归鸦。况墙外、老藤方挂树,苦笋正抽芽。宜夏宜冬,几间茅屋,半村半郭,一带人家。主人无个事,正瓷瓯酌酒,瓦罀煎茶。更课樵青数辈,自捕鱼虾。看拍手群儿,争驱黄犊,垂鬟小女,笑插红花。只此闲中日月,暗度年华。
怀故里偶成。宋代。宋祁。先畴少失杏花耕,十载穷尘困缚缨。山上有山成久客,吏中非吏得空名。吟塘碧草他年废,雾驿哀猿此夜惊。何日谒归聊望里,況无车骑得乡评。
沈阴。清代。程恩泽。沈阴不散地埋忧,冷雨三旬苦未休。幸不侵陵农事晚,已难消受旅人愁。芦花湿处哀鸿泣,蕉炬炎时冻雀投。却诧北风如虎怒,尽吹清泪落南州。
已亥杂诗 279。清代。龚自珍。此身已坐在山泉,涓滴无由补大川。急报东方两星使,灵山吐溜为粮船。
寄景梁御史。元代。曹伯启。清朝恢制度,台阁任儒臣。昔预联镳客,今为避路人。拔茅言在耳,迁木句伤神。奔走情无赖,西风起问津。
又与钱忠。宋代。吴江女子。轻桡直入湖心里,渡入荷花窣窣鸣。何处渔谣相调戏,住船侧耳认郎声。
秋雨顿寒偶书。宋代。陆游。羁怀不醉自昏昏,卧对青灯独掩门。沙雁带寒来古泽,林鸠催雨暗孤村。数椽蟹舍偿初志,九陌尘衣洗旧痕。自叹一生书里活,暮年无力济黎元。
闻与公与谦公同榻。明代。释函可。文章岂莫柰贫何,佛火凄凉影薜萝。下榻几人曾不顾,闭门惟雪喜同过。冻毫呵后争先草,浊酒乾来共和歌。深夜漫言乡国梦,残毡较泪竟谁多。
梅花两绝句 其二。宋代。朱熹。幽壑潺湲小水通,茅茨烟雨竹篱空。梅花乱发篱边树,似倚寒枝恨朔风。
山行行歌十首。宋代。周文璞。带浅人家隐树深,嫩晴天色弄云阴。好风袅袅穿林去,吹散松黄似郁金。
酬袁守方秋崖遗宝带桥诗以雇我老非题柱客。宋代。包恢。指麾谈笑间,朗若月出云。放之准四海,经济要属君。
赤石绣石壁。宋代。陈岩。圣世承平百岁余,老翁因话建炎初。绿林躏藉人波迸,二壁中间各占居。
金山三首。宋代。王安石。波澜荡沃乾坤大,气象包藏水石闲。只有此中宜旷望,谁令天作海门山。